论太极拳

沃🌟土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何为太极?</b><b>对于太极拳,我们听说过太多不同版本的解读,就其门派来说有陈式、杨式、孙式、吴式、武式等,对于一个更多最求健身的人来说,究竟何为太极,何为太极拳?是我从学习太极拳开始那一刻就一直所想要找到的答案。然而随着太极拳的普及,门派传承的封闭和大众认知的局限,如同“八卦”这个名词一样,“太极”也渐渐被赋予了贬义的意思,当我们遇事推诿时,尝尝用“打太极”来形容。我们也常听到对太极很诗意的表达“一人一太极”,从艺术的角度来描述太极。很少有人从相对科学化的角度来诠释太极拳,讲清楚太极拳是什么?怎么学习太极拳?学习太极拳科学的方法论是什么?这是极其关键的问题。是什么解决我们要到哪里去,方法论解决我们怎么去的问题,这个不解决,对于学习太极拳的人可能会花很长的时间,甚至是一辈子光阴在无意识中度过,还一无所成。这是很悲哀的事情,所以写如下两点,在太极是什么和怎么做两方面自己的理解,希望给能看到的人一点点启发。练太极还是太极拳?太极和太极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太极即阴阳,是动词,是无极而太极,是明知不可极而极之,是讲内,是道;而太极拳是名词,是讲外,是术层面,术可以千千万,也就有了陈式,杨式等这些外在的不一样。通过简单的这样理解,我们要清楚的知道,你要学习的是太极还是太极拳。我想对于绝大部分学习太极拳的人,实际不是想学太极拳,而是通过太极拳去领悟太极。如果是这样,那何为太极呢?我的回答是”自己就是太极“,太极与太极拳的关系是”借拳修为,以拳养德“,这是练习太极的宗旨纲领。通过外在的拳反练内,所以太极是”反“的思维,”反则道之动“。《太乙精华宗旨》讲道家修炼方法时也是说”回光之功,全用逆法“,都是反的思维。而太极拳从术的层面也是以静制动,以柔弱胜刚强,以慢求快等,都是用了”反“的思维外在应用。修太极不忘初心,我们练的是太极(悟道)明确了我们练的是太极而不是太极拳的基础上,怎么练太极,我觉得”修“这字是最好的描述。而如何修则是最最难的一步,从我自己学习太极的经历来看,老师所教的基本都是注重太极拳的动作姿势,很少有人告诉你,这些太极拳动作怎么”反“过来练太极。我们要知道能养生的不是太极拳,而是太极,在没有领悟到太极前,拳基本是消耗自己,更谈不上养自己。真正得以滋养自己的是我们所说的”道“,也就是太极。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在没有明白怎么练太极前,太极拳就把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练坏了,然后老师就不断的强调动作的标准来纠正,学员就更加注重动作的标准,而忘记了所学的初心,我们是来学太极的,而不是学拳的。从练拳的角度,动作很重要,如果不科学,天天练身体肯定会受伤,这是正确的方法,只是我们自己时刻要记住自己练的是什么。知道练什么,在实践中再反复的践行,当理解”我自己就是太极“时,就真正的知阴阳,知太极,这时开始修才会事半功倍,也就是”悟后起修“,我不相信顿悟,悟是在量变到质变的渐悟过程。就是以前我老师说的”天天想着它“,看似简单,背后有科学的心理学依据,这里不多写。借拳修为(修道)修这个字好在是渐进思维,学太极非一蹴而就,得有园丁的耐心,内在的心性行为就好比春天植物,会疯狂的生长,园丁的角色就是在植物生产混乱时让他们有次序化,不断的修剪,直到达到我们想要的目的。一点一点”借拳修为“,通过太极拳缓慢的动作,觉知自己的行为是用力了还是用劲了。在《感恩太极》书里,扎西老师说,人身上所有疾病,皆因用拙力而致,这是从太极拳的角度解读,事实也是如此。修太极的方法就是在太极拳的动静缓慢之间,慢慢去除拙力,变力为劲。所以太极拳以劲整为贵,这就是方向,也是方法。具体要怎么做呢,做到什么程度呢,通过拳架的外三合,保证动作的科学,不伤害身体为前提,来练习内三合。方法为”反“,求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就自然而达到了。难就难在这里,人的习性和这完全相反,要反过来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修是前提,不修是不可能练好太极。真正好的方法可以参考佛学,道学里的,可以帮助理解,具体写估计得10万8万字都写不完。以拳养德(行道)上次在《论语》读书会,大家讨论这个”德“字的含义,大家各抒己见。《大学》里讲”明明德“,这个”德“字在儒家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个人偏向理解为”遵循道的行为“为德,从字面来看,这个”德“左边代表很多人,右边是十目一心,表示很多人十目一心的走在道上,这就是德。修太极,就是在不断修正自己行为的基础上,慢慢巩固自己的行为,变力为劲,变气机散乱为内敛,把过去不正确的习惯变为正确的,加以巩固,走在康庄大道上,从而获得健康和智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打太极拳的好处</b><b>包括锻炼身体、减压养心、改善呼吸、增强免疫力、修身养性、促进血液循环、加强肌肉、骨骼和关节的活动、提高感官功能、有助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系统的健康、增强呼吸机能、促进消化功能和体内物质代谢。‌</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1.锻炼身体‌:</b><b>通过协调、柔韧、灵敏以及力量等方面的训练,太极24式能够锻炼人体的肌肉、关节和骨骼系统,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耐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2.减压养心‌:</b><b>具有放松身心的作用,帮助缓解压力、消除疲劳,减轻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促进身心健康。</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3.改善呼吸‌:</b><b>注重呼吸的控制和调节,能够改善人们的呼吸方式,增加肺活量,提高身体的氧气供应能力,有益于身心健康。</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4.增强免疫力‌:</b><b>练习太极24式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人体的免疫力,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5.修身养性‌:</b><b>强调“以柔克刚”,注重修身养性,有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培养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6.促进血液循环‌:</b><b>太极拳锻炼要气达梢节,促进了血液循环,疏通了经络,加快了循环频率,大动脉畅通无阻,毛细血管经久不衰,四肢百骸肌肤延缓了老化。</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7.加强肌肉、骨骼和关节的活动‌:</b><b>太极拳的各种缠丝动作,能使全身各部肌肉群都能参加进去,使肌肉更加勾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8.提高感官功能‌:</b><b>锻炼神经系统,提高感官功能。坚持太极拳运动,还能使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兴奋与抑制不断地得到调节,促进了身体各部分组织的新陈代谢,使气血逐渐得以旺盛,精神爽朗,反应灵敏。</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9.有助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系统的健康‌:</b><b>做太极拳运动时,由于人体各部肌肉和关节的活动,使周身微循环开放,静脉、淋巴的回流加速,因而减轻了心脏的负担。</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10.增强呼吸机能‌:</b><b>练太极拳运动时要求气沉丹田,呼吸勾、细、深、长、缓,保持腹实胸宽的状态。这对保持肺组织弹性,增强呼吸肌,改进胸廓活动度,增加肺活量,提高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等,均有良好的作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11.促进消化功能和体内物质代谢‌:</b><b>太极拳运动能使神经系统对内脏器官的调节功能得以改善。做太极拳运动时膈肌、腹肌的收缩和舒张,对肝脏、胃肠边能起到自我按摩的作用,使肠、胃、肝、肾随之发生适当运动,促进了肝内血液循环,提高了胃肠的蠕动、消化和吸收的能力。并增强了肾上腺素的分泌功能,改善了体内物质代谢,尤其是胆固醇代谢。</b></p><p class="ql-block"><b> 此外,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还具有易学易记的特点,练习一趟比较省时,只需5~6分钟,极慢也不过7~8分钟,非常适合推广和练习‌。</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论太极拳中的五个圈</b></p><p class="ql-block"><b> 太极拳运动,是螺旋式的缠绕运动,动作呈弧形,连贯而圆活,其拳式每一动作的开合虚实、起落旋转都是由一个个圆圈构成的,所以拳论说“妙手一着一太极”、“太极是棚手,处处走螺旋”,这些话指的都是太极拳的每个拳式动作都是以圆圈运动构成的,这些圆圈运动有全圆、半圆、顺圆、逆圆、直圆、横圆等,在整个拳式套路中错综复杂地交织着。各种圈虽多,但是归纳起来,也不外乎五个:双缠手圈、太极圈、开合圈、丹田内转圈和螺旋缠丝圈(参见拙作《浅论太极拳的五个基本动作(五个圈)》)。拳术里的变化,离不开这五个圈的运用,圈有大有小,可以以肩为支点划,可以肘为支点划,也可以以腕为支点划,是为大、中、小圈,但无论是大、中、小圈,都需要以腰劲带动,通过腰脊来带动四肢运转,即拳论里所说的“主宰于腰”、“腰为车轴,气如车轮”,要求以腰部的转动来带动内劲和四肢如车轮般的旋转。通过腰的带动,练拳时可以走大圈、也可以练中圈、小圈,即是过去讲的大、中、小三圈拳,综观各个拳式的连接运作,都是从这几个圈上走化而出。</b></p><p class="ql-block"><b> 双缠手圈,要求双手一顺缠一逆缠,同时顺时针或者同时逆时针向同一个方向划圈,可以是立圆,也可以是平圆。双缠手圈的练习目的,主要是练习棚捋按挤四个劲法,在拳式里的运用有很多;太极手,两手同时顺时针或者同时逆时针向反方向划圈;开合手,又分为上开下合和下开上合,两手一个顺时针、一个逆时针反向划圈;丹田内转手,一手一肘,同时顺时针或者同时逆时针向同一个方向划圈;螺旋缠绕手,走的也是棚捋挤按四个劲法,和双缠手圈不同的是,双缠手圈走的是平面圆,而螺旋缠绕手结合身法、步法,在双缠手划圈的同时,配合重心的前后移动,是立体的圈,要求两臂顺逆缠丝、重心前后移动、腰要左右旋转,之所以把双缠手圈和螺旋缠绕圈分开来,就是这个原因。把拳和三圈学说结合到一起,然后再看各个拳式之间的连接动作,就一目了然了,比如擦脚,这个动作的练法又很多,其差别就在于中间衔接的不同,是以什么形式把擦脚走出来的,开合手、太极手、还是双缠手;再比如,蹬一跟,也有很多练法,从这几个圈来看,可以用开合手里的上开下合走,也可以用上合下开走,还可以用太极手走出蹬一跟。</b></p><p class="ql-block"><b> 各个拳式之间,选择何种连接方式有什么不同的意义呢?从其实质上、其运用规律上去探究,就很容易明白了,选择这五个圈中的某一个作为连接动作,其技击含义不同,现将这五个圈所蕴涵的基本技击含义简述如下:双缠手圈,当对方拳打来,搭手为棚,棚为太极八法之首,通过棚劲阻止对方的进攻,形成初级防御体系,然后用捋劲化劲,顺着对方的劲把对方的劲走化掉,棚劲与按劲的结合,还可直接将对方摔倒;而如果对方以腿来袭,一般就要用抄腿法应对,抄腿多使用太极手,既要拦住对方的腿,还要保护自己。太极手还有一个常见的用法,比如对方右拳打来,我以左手下拦对方右拳,右手走上弧,打击对方面部,这也是典型的太极手的用法,使用时不需要很大劲,身下沉、双臂划圆即可;开合手,以双手上开下合为例说明,双手同时上开下合,动作有些象人们在脱秋衣时的姿势,是一个脱衣摔的用法,当对方顺步左拳向我打来的时候,我上右腿套在对方左腿后部,左手拦住对方左拳,右肩进身对方左腋下,身下沉,双臂上棚下切,用切劲,将对方摔倒;丹田内转手,比较典型的用法一是单手折迭拿,手走顺缠,再加上胸腹的折迭劲,达到擒拿对方的目的。二是肘拿,以肘划圆,通过转腰,达到擒拿对方或者解脱对方擒拿的目的;螺旋缠绕手,双缠手的基本用法再加上重心的前后转换、胸腹的开合折迭、腰的左右旋转,即可演化出丰富多彩的实战用途,使用棚捋劲将对方引进落空,然后用挤劲,加上重心的前后移动,即可将人发出。正是“引进落空合即出”。“棚捋挤按”四个劲法与重心、腰脊、胸腹的变化相互结合,又暗含着踩趔肘靠四隅劲的转化练习,这在“金刚捣锥”一式中有着比较精彩的诠释。</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综上所述,这五个圈,是习练太极拳最基本的成分,是单元,通过这五个圈的习练,要熟练运用双臂的顺逆缠丝,再加上重心、胸腹、腰脊的变化,做到基本掌握“棚捋挤按踩趔肘靠”八个劲法。无论是大、中、小圈,都要在螺旋缠绕中把八个劲法走出。初学者可以走大圈,一个劲一个劲地去体会,熟练以后,就可以练习多个劲的重复组合,通过两手之间不同的配合,走出棚挤劲、棚踩劲、棚按劲、棚趔劲等等,甚至还可以进行三个劲、四个劲的重复组合,当棚捋挤按四正劲一起走出的时候,就形成了一个擒拿。因此,这五个圈,是太极拳里最基本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反反复复地揣摩,单个圈练习熟练以后,再把五个圈之间相互配合、加上身法、步法的变化,就可以演变出多种多样的技击用法,在此不再赘述。</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习拳心得:少练养身,多练伤身</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少,即提倡少而精,控制好时长,反对大而全、庞杂,杂乱而无章。</b></p><p class="ql-block"><b> 少而精何以能养身呢?首先,太极拳强调身心合一,在练习过程中要求习拳者全神贯注,将注意力集中于每一个动作上。这种专注可以帮助人们摆脱日常生活中的纷扰和压力,达到内心的宁静与平和。通过调整呼吸,使呼吸变得深沉、均匀,增强肺部功能,提高氧气的摄入量,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b></p><p class="ql-block"><b> 其次,太极拳的动作缓慢、柔和,以圆转、弧形运动为主,对身体关节的冲击较小。它能够有效地锻炼肌肉的柔韧性和力量,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尤其适合,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关节疼痛等疾病。这就要求要少而精,适可而止,而不是大而全。</b></p><p class="ql-block"><b> 再者,太极拳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如阴阳平衡、以柔克刚等。习练太极拳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陶冶情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那么,少练的正确方法是什么呢?</b></p><p class="ql-block"><b> 其一,要选择正规的教练和学习场所。专业的教练能够给予正确的指导,确保动作规范,避免因错误姿势而受伤。学习场所的氛围也很重要,能让你更投入地学习。</b></p><p class="ql-block"><b> 其二,从基础动作开始学起。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先掌握基本的步伐、手势,再逐渐学习更复杂的组合动作。</b></p><p class="ql-block"><b> 其三,注重姿势的正确性。这点很重要。保持身体中正,头部自然挺直,肩膀放松下沉,膝盖微微弯曲但不可过度弯曲以免损伤膝关节。同时,手臂的动作要自然流畅,不可僵硬。</b></p><p class="ql-block"><b> 其四,呼吸要配合动作。一般来说,动作伸展时吸气,收缩时呼气,保持呼吸的深沉、均匀、缓慢。</b></p><p class="ql-block"><b> 其五,是关键,合理安排练习时间和强度。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每次练习时间不宜过长,避免过度疲劳。可以逐渐增加练习的难度,但要以身体能够承受为前提。</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那么,为什么会有“多练伤身”之说呢?</b></p><p class="ql-block"><b> 一方面,如果过度练习太极拳,可能会导致身体疲劳。尤其是对于初学者来说,身体还没有适应太极拳的运动强度和方式,过度练习容易造成肌肉拉伤、关节损伤等问题。另一方面,一些人在练习太极拳时过于追求高难度动作或者过度用力,违背了太极拳自然、柔和的原则。这样不仅不能达到养身的效果,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此外,如果练习方法不正确,比如姿势不准确、呼吸不顺畅等,也可能会引发身体的不适。</b></p><p class="ql-block"><b> .试想,一早上持续好几个小时,练了那么多,各式拳,荤素全上,剑戟棍棒,面面俱到,且一半动作是错的、甚至不到位不规范,练得人困马乏,气喘如牛,疲惫不堪,有什么好处?不如不练。</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总之,太极拳作为一种传统的健身方式,具有很高的养身价值。但我们要正确认识“少练养身,多练伤身”的说法,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合理安排练习时间和强度,才能真正发挥太极拳的养身功能。</b></p><p class="ql-block"><b>​</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