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叶卡捷林娜宫又称凯瑟琳宫,位于圣彼得堡以南约25公里,是1717年俄罗斯的彼得大帝为妻子叶卡捷林娜一世修建的宫殿,后来也成为其女儿伊丽莎白女皇和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郊外行宫,因而被称为女皇宫。宫殿建筑格局精巧淫靡,色彩清新柔和,弥漫着女性的柔美、娇媚的风韵。宫殿内有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琥珀厅;宫殿前是绝顶美丽的叶卡捷林娜皇家园林,是俄罗斯巴洛克时期建筑的巅峰之作。叶卡捷林娜宫于199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b></p> 如果说彼得宫是彼得大帝的夏宫,那么叶卡捷林娜宫就是叶卡捷林娜大帝的夏宫。前者戏称为“男宫”,后者戏称为“女宫”。只是为了彰显身份,叶卡捷林娜宫所处的地带在其建成后被称为沙皇村或皇村。1937年为纪念普希金在此度过童年又改为现名普希金村。 1752至1756年,曾因设计斯莫尔尼大修道院、冬宫和彼得宫而声名远扬的设计师拉斯特雷利,受彼得大帝邀请主导设计了叶卡捷琳娜宫,一座富丽堂皇的巴洛克风格宫殿就此诞生。 叶卡捷琳娜宫是一座两层楼高的宫殿,正面长达300多米。皇宫的教堂部分采用5个洋葱头式的金顶设计。 1743年,伊丽莎白女皇决定将宫殿推倒重建,由意大利建筑师 Bartolomeo Francesco Rastrelli 重新设计。新宫殿建成于1756年,变成了一座巴洛克风格的建筑。 宫殿外部沿用了伊丽莎白女皇最爱的白、蓝、黄色调。其实这也是设计师拉斯特雷利的“别有用心”:他用白色歌颂女皇白皙的皮肤,用蓝色歌颂女皇湛蓝的双眸,用黄色则歌颂女皇金色的秀发。 1770年代,叶卡捷林娜大帝再次下令对宫殿进行改造,在原本的巴洛克风格上添加新古典主义装饰。宫殿外的几何式布局花园改成了英式园林。 皇宫北面的教堂,典型的东正教风格,于1756年建成。看见熠熠生辉的洋葱头式金顶,令人眩晕的金色和那纸醉金迷的味道便会扑面而来。 宫殿正门的前檐上為两层楼看台,下有八根立柱支撑,立柱两侧群雕完美地雋刻在十座窗户上,呈现出丰沛的生命力。 身着古代军装的迎宾乐队吹奏迎宾曲,欢迎各国游客来访。 <h1>走进叶卡捷林娜宫</h1> 走进宫殿,从入口处穿过叶卡捷林娜宫的一层长廊,来到通往二层的主楼梯。 主楼梯较有特色,双向采光,装饰上有点洛可可式的风格。 楼梯间外墙上满是精美的大理石女神雕塑。 楼梯两边的摆放着著名的大理石雕塑“睡觉的爱神”与“苏醒的爱神”,两个可爱的BABY充分展现了“女宫”的特点。 <h1>叶卡捷林娜宫的主要大厅</h1> 进入宫内,金碧辉煌的大厅一间接一间,组成了一条“金色的走廊”。 <b>宽敞的接待大厅。</b>接待大厅位于主楼梯右手边,伊丽莎白女皇在这里接待宾客。 大厅两侧有宽大的双排窗,窗户之间以及大厅两侧的墙壁上镶有巨型镜子,厅内所有装饰都是镀金的。 由黄金打造的装饰花边,极尽奢华。 巨大的穹顶上还画上了神与天使的油画。这里不仅是女皇的接待厅,还是她的游戏室。 金色的墙壁上镶嵌着青色的壁炉。 壁炉外部由中国青花瓷建造。 中国青花瓷局部。 <b>典雅大方的蓝色大厅</b>。蓝色厅为女皇的会客厅,色彩没有那么张扬。 墙壁上也装饰蓝底色的浮雕。 <b>黄金雕饰的金色大厅。</b>叶卡捷林娜宫著名的金色大厅,这间860平方米的大厅,用了足足8公斤金箔来装饰。墙面、柱子、门、窗框都是金色的,就连烛光也摇曳出金色的光芒…… 大厅占据了整个宫殿的宽度,24个大窗户,外加24个小窗户。在夏天室内充满了阳光。晚上696支蜡烛用镜子反射照亮。繁复的黄金雕饰,错落有致的摆设,加上墙面巨型镜子的反射效果,让这里显得奢华、大气和梦幻。 屋顶的壁画在二战时送到西伯利亚保管,二战结束后在修复宫殿时才恢复。这里是皇家接待和庆典、宴会、舞会和化妆舞会的场所。 <b>叶卡捷林娜大帝的肖像厅。</b>肖像厅保存了很多皇室成员的肖像油画。中部有叶卡捷林娜穿戴的服饰。 这就是叶卡捷琳娜二世肖像。叶卡捷林娜二世即凯瑟琳(叶卡捷林娜一世是彼得大帝的妻子)。 在俄罗斯帝国历史上,只有两个沙皇获得了“大帝”的名号:一个是帝国奠基人彼得一世,另一个就是叶卡捷林娜二世。 <b>女皇起居的红柱厅等。</b>红柱厅以暖色为主色调,是来访王宫的女宾们休息的地方。此外,宫殿南侧为叶卡捷林娜大帝的套房,包括红柱厅、卧室、书房、餐厅、蔓藤花纹厅等。 红柱厅内的书桌。 红柱厅内的摆设。 叶卡捷林娜的密码桌,可能当年保存着这位风流女皇的诸多秘密……<br> 据说是中国皇帝赠送的国际象棋。 仆人的黄金雕像 另一种形式的密码桌。 <b>叶卡捷林娜宫的至宝琥珀厅。</b>我们终于来到琥珀厅——房间所有的墙壁上布满了琥珀,这是世界上前所未见的景观。由于这里不允许摄影,只好在网上下载了几张照片。 琥珀厅本身就是个传奇。1717年,普鲁士国王送给彼得大帝一批稀有的琥珀板作为礼物,以后用这些琥珀装饰建造了琥珀厅。1755年,伊丽莎白女皇下令将其从冬宫移至皇村。<br> 琥珀厅内的墙板共有12块琥珀板,镶嵌在黄金里,三面墙壁从上到下一片辉煌的金色耀人眼目。这个房间被人称为“世界第八奇迹”。 琥珀屋并非一个整体,而是由巨大墙板拼接而成。12块镶板和12个柱脚可以随意拼装成各种形状。每块墙板都嵌有琥珀、黄金、石英、玛瑙、绿宝石、红宝石等珍稀石料,构成了画框、皇冠、歌唱小天使等等,可谓光彩夺目、富丽堂皇,堪称世界一绝。 在琥珀厅里,当清晨的阳光透过乳白色的纱幔照进房间,流淌于琥珀和蜜蜡之上,四壁高大的玻璃镜托起镶板,洛可可式的彩石镶嵌画呼之欲出,镀金花饰的白色门框流光溢彩,琥珀绽放着自己独有的光芒。 1944年德国纳粹攻占了普希金城,将叶卡捷林娜宫里的珍宝文物抢劫一空,连琥珀厅也未能幸免。直到圣彼得堡建立300年(2003年)纪念的时候,才由俄国巧匠重新复原出了当时的面貌。这一复原工程历时25年,耗资1100万美元。 金色连列厅是巴洛克建筑的一大特色,即大厅排成一列,门开在一条直线上,造成多层次的、深远的透视效果。 宫殿的大餐厅是招待客人的主餐厅。 据说,这些苹果都是用真的黄金包裹。宫里共有300个金苹果,黄金层很薄,是为纪念建宫300周年庆典做的。 中国蓝色客厅,墙壁上的中国画不太像。 绿色餐厅是叶卡捷林娜二世时期以古典主义风格重新装饰的房间,由对古希腊罗马艺术深有研究的建筑师卡梅隆设计。 绿餐厅是专门给亚历山大妻子所设的餐厅。 <h1>叶卡捷林娜皇村花园</h1> 每当回忆起童年时光,俄罗斯伟大的诗人普希金总是激情满怀:“在那儿,我的青春和童年交融。在那儿,被自然和幻想抚养,我体验到了诗情、欢乐和宁静……”。普西金钟情的田园风光,实际上是叶卡捷林娜宫前面的皇村花园。<br> 在叶卡捷林娜二世统治期间,她将原来呈几何形布局的花园改建成时髦的英国式园林,编织成一个结构完整、丰富多彩的园林建筑综合体,使皇村花园成为世界园林艺术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br> 这位史上最著名的女沙皇原是德国人,后来发动政变夺取了她丈夫的皇位。她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强化国家政权,将农奴制推上了发展顶峰。在位34年间,她最大的成就是俄国的领土扩张——大败强敌瑞典,三次瓜分波兰,两次对土耳其的战争,完成了彼得大帝在位时没能完成的打通黑海出海口的愿望,迫使奥斯曼帝国割地赔款。无论领土面积还是人口数量,俄罗斯都成为了欧洲第一大国。 叶卡捷林娜大帝风流成性,一生有23个情人,多为她手下的将军或艺术家,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波将金将军。为了她与情人们的欢愉和偷情,她不惜血本大兴园林,于是才有了皇村花园。 苏格兰建筑师查尔斯·卡梅隆秉承着女皇的审美观,将叶卡捷琳娜园林艺术推到一个新高峰。由于修剪整齐、刻意呆板的法式花园不能满足叶卡捷琳娜大帝的喜好,于是灵动有趣的英式花园出现了:蜿蜒小路取代了笔直的林荫路;起伏丛生的林地代替了修剪整齐的草坪;飘着蒲草浮萍的水潭更迭了方圆规矩的池塘…… 整个花园以湖泊为中心,两层廊柱式卡梅隆长廊贯穿其间,风格各异的建筑散落湖岸两侧,北边有蓝白相间的女皇音乐屋,南边是大理石廊桥、红色的土耳其厨房和白色的圆柱雕塑。湖心有个小岛,岛上坐落着一栋小房子,只有划船才能到达,据说这里正是女皇的幽会点。 风格各异的建筑与绿树成荫 风格各异的建筑与水波荡漾 <p class="ql-block">法式修剪成笔直的林荫路。</p> <p class="ql-block">法式修剪成笔直的林荫路。</p> 直通艾尔米塔什宫。 这座独立的微型宫殿是奉彼得一世的女儿伊丽莎白女皇之命修建,供其与亲近的朋友消遣娱乐。 宫殿内下层设置机械装置,可以把布置好的餐桌抬升到上层大厅。有如挥动魔法棒,地板打开,美食出现在人们面前。 遥望卡梅隆柱廊。 丁香花盛开。 叶卡捷琳娜公园的卡梅隆柱廊是一座古罗马风格的建筑,建造于1784-1787年,以其设计师卡梅隆的名字命名。 卡梅隆柱廊内陈设54座青铜半身像,包括哲学家、将军、圣人和古希腊英雄。 青铜半身像 柱廊上方,在白色的回廊中可观赏园中景色。被俄罗斯著名诗人普希金赞为“进入云霄的巨大建筑”,充分体现出卡梅隆对古典主义的精妙诠释。<br> 童真与友谊 丁香花盛开 各色郁金香为主的繁花盛开 各色郁金香为主的繁花盛开。 各色郁金香为主的繁花盛开 卡梅隆柱廊与它连接的几处建筑如冷浴室、玛瑙厢房等组成一个整体,被叶卡捷琳娜二世称为“古希腊罗马狂想曲”。 冷浴室仿照罗马浴场形式修建,其上层内部以玛瑙石、碧石等天然石材装饰,故名玛瑙厢房。 游客漫步在花园的森林里。 自由生长的树林仿佛天然生成。 田园风光 野趣盎然 湖光秀色 为迎合当时的时尚,根据叶卡婕琳娜大帝的命令,在公园中修建了一系列“中国风”建筑。这是一座假山上的装饰性小亭,由欧式八角亭与东方风格的屋顶组成。 湖光秀色 这是大池塘边一组带有哥特式风格特点的建筑。主建筑用于存放船只,因此得名“海军部”。 湖光秀色 蓝白色小宫殿,据说叫山洞楼,也是有拉斯特雷利设计。 山洞楼建在大池塘边,是女皇划船时休息的地方。 站在这儿,可以细细品味普西金的诗歌《皇村回忆》。 沉郁的夜的帷幕/悬挂在轻睡的天穹/山谷和丛林安息在无言的静穆里/远远的树丛堕入雾中。<br>隐隐听到溪水/潺潺地流进了林阴/轻轻呼吸的,是叶子上沉睡的微风/而幽寂的月亮,像是庄严的天鹅/在银白的云朵间游泳…… <h1>皇村中学纪念博物馆</h1> 皇村中学纪念博物馆成立于1949年,原址是俄国19世纪初最高贵的学校之一帝国皇村中学,由沙皇亚历山大一世1811年为贵族子弟设立。 俄罗斯著名诗人亚历山大·普希金,在皇村中学成立的第一年入校,1817年毕业。14岁的普希金就是在这里在从低年级升高年级的考场上,朗读了自己的诗作《皇村回忆》。在这里,他参与了与十二月党人秘密组织有联系的文学团体,创作了许多反对农奴制、讴歌自由的诗歌。 如今的皇村中学被恢复成当时的模样,有大礼堂、存有大量原版书籍的图书馆、教室、学生宿舍以及导师和绘画教师住房。博物馆旁边还矗立着1900年创作的普希金塑像。 皇村中学到处都留下了诗人的足迹,美丽田园风光赋予了他源源不绝的创作灵感。 亚历山大·普希金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br> 他的许多作品,如诗歌《致西伯利亚的囚徒》、《自由颂》;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上尉的女儿》、《黑桃皇后》、童话诗《渔夫与金鱼的故事》都为我们喜爱和熟悉。 普希金的诗作《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曾经进入我们中学的语文课本:在西伯利亚矿井的深处/请保持你们高傲的忍耐/你们屈辱的劳动不会白做/你们崇高的思想不会泯灭/……/沉重的镣铐将会跌落/黑暗的牢房将会塌陷/自由会在门口欢迎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