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女儿的各科成绩比较均衡,这也成为一个难题。因为马上要高三了,但她对大学专业的选择一直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感觉没有特别喜欢的专业。我们一起探讨过好多次了,也难以得出一个都能认可的结论。</p><p class="ql-block">想想当年自己的那个时代,学子们一切以考上大学为目标,很少去在意专业的选择,也似乎没有那么多选择。</p><p class="ql-block">今年的高考分数刚刚公布,学子们纷纷忙着选择志愿和专业。应该说现在专业的选择与高考相比,难度可能有异曲同工之处。尤其在百年变局的大环境下,国家在大力倡导科技与产业创新,理工科专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比如当年冷门的数学系现在成了香饽饽。但文科专业,尤其是经济、金融类专业,可能就要从持续的高热、高分,转变为现在的遭遇严峻考验。</p><p class="ql-block">那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变化?有意思的是,这个问题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解读可能无从下手。相反要更多地从人文科学角度来解释。</p><p class="ql-block">有个朋友说,“人文学科这两年被黑的好惨”(原话)。但我有个朋友,他是清华计算机系的本硕博。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这个专业都是毫无疑问的顶流。他在计算机专业领域也取得过很大的成就。但他现在却通过自学在做人文科学的研究,包括数字货币,国际金融等等。他从工到文,似乎是逆潮流而行。但他不仅做得不亦乐乎,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认可。</p><p class="ql-block">我也是学文科出身,但我并不认同人文学科被黑或没落的观点。我认为相比理工科,尤其是工科,可能人文学科对学习者的要求还会更高(比如我理解不了大学中医专业为什么物理考生才能报而文科考生不能报)。人文学科从硬知识角度没有那么高门槛,但在价值观、哲学思维、境界格局等方面有一定要求(这是那位清华本硕博朋友的原话)。如果说理工科是研究物质世界的规律。那人文学科是研究社会发展的规律。这两个规律都非常重要的,很难说要放弃哪一个规律吧。</p><p class="ql-block">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刚好又一次学习到了毛主席的那首诗一一《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里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成为传诵的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唐朝李贺的诗《金铜仙人辞汉歌》,表达的是天地间的兴盛与衰败是不可改变的自然法则。而“人间正道是沧桑”却又给了我们更深的启迪。</p><p class="ql-block">虽然世界是在不断变化的,但我们要追求的应该是人间正道。那主席为什么说人间正道是沧桑呢?因为人间正道不可能一帆风顺,它的过程可能需要饱经沧桑。这就好比俗话说的学坏容易学好难。但没有前辈们的沧桑,又哪来我们现在的硬气。又如果没有我们指导晚辈正道沧桑的道理,又怎能放手他们去经营未来。</p><p class="ql-block">而作为一个人文学科的学习者,我们不能追求捷径,不能只追求眼前利益。我们要看到的是长远的正道方向,而且努力做到历经风雨而初心不改。这种追求与心境,就是学习人文学科的门槛。</p><p class="ql-block">当然对于理工科来说道理也是相通的。真正要在理工科领域有所建树,同样需要不同寻常的付出与努力。所以对于专业选择来说没有什么热门与冷门,考验的都是自己。自己站得高了,选择什么专业都会成才,反之则反。而且对于学理工来说,价值观中的“正道”同样重要。因为科技应该向善,但并不肯定为善。如果学理工而不能“守正”,那对社会可能反而是危害。</p><p class="ql-block">女儿还是倾向于理工科,但总是担心自己在理工科方面没有特别的天赋,很难有特别的成就。我跟她说,顶尖的科学家本来就是少之又少,不用刻意去追求。我也见过很多理工科创业的企业家和优秀的研发人员,也不是说个个都是天赋绝顶。但他们在各自的行业持之以恒、保持专注,最后都实现了人生的价值。</p><p class="ql-block">至于沧桑本身,对有的人来说它就是苦难,但对有的人来说它就是难得的经历与自我的追求,就看自己有没有领悟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