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自驾重走长征路以来,我们几乎没有在同一个地方住过两次,基本上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但在马尔康是个例外。5月10号,我们从小金北上过来在马尔康住了一晚,三天后,我们从甘孜返回时,又在马尔康住了一晚,而且两次入住的是同一家快捷酒店。长征时,马尔康是红军的总后方,而今是我们的交通枢纽。</p><p class="ql-block"> 住的那家快捷酒店平常不提供早餐,邵哥与老板协商后,人家同意免费给我们提供早餐。早餐是出奇的简单,只有包子和稀饭。就餐处和厨房都挤在酒店二楼的半露天的阳台上,大师傅不知去向,也没人管理,完全开放式的自助餐。</p> <p class="ql-block"> 早餐后大约八点,我们就从马尔康市区出发了,今天的参观点是位于黑水县城的芦花会议旧址。</p><p class="ql-block"> 马尔康到黑水,全程一百六十多公里。沿途不是高山,就是峡谷,很少看到平地。走到这里,我们才真正进入到川西高原的大山之中了。</p> <p class="ql-block">⏸雅克夏雪山隧道</p> <p class="ql-block"> 出城不远,即可看见连绵的雪山拔地而起,横空出世。多少年来,它们以其独特的美感以及神秘的宗教影响,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与关注。每当天气放晴,雪山撩开神秘的面纱,在瓦蓝瓦蓝的天空中,气势磅礴,巍峨壮观,让人惊叹。不仅如此,我们往往在面对海拔高达四五千米以上的雪山时,还会油然而生一种敬畏感。这种感觉是我们在欣赏我国东部名山时,所从来没有体验过的,无论黄山、庐山,或者武夷山,面对它们,人们心中很难产生敬畏之感。</p> <p class="ql-block">⏸黑水县彩林沟景区</p> <p class="ql-block"> 沿三四七国道,翻过雅克夏雪山,我们来到昌德山脚下的黑水县沙石多乡昌德村。昌德村是红军长征途中翻越雪山的中转站,也是红军熬盐、筹粮的始发地。</p><p class="ql-block"> 1935年7月2日,中央红军第一军团二师师部及四团、五团一个营和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各一部,组成先头部队,翻越雅克夏雪山,到达黑水马河坝。7月3日,该部到达沙石多,当晚在昌德宿营。红军在昌德休整两天后,翻越了昌德雪山,于7月6日出发,顺利抵达下达古。7月7日,从三达古出发,翻越达古雪山向毛儿盖进发。其中,红军翻越的昌德雪山所在地,就是如今的昌德村。</p><p class="ql-block"> 9月至10月间,已过草地到达巴西、包座一带的红四方面军第四、三十军主力,奉张国焘的命令南下,再次翻越了达古雪山、昌德雪山和雅克夏雪山。张国焘的错误方针,给红军造成了灾难性的损失。</p> <p class="ql-block">⏸三四七国道</p> <p class="ql-block"> 需要说明的是,沿黑水河修建的三四七国道,途径达古冰川景区,直达黑水县城,绕开了昌德山的垭口。所以,当年红军翻昌德山的老路,早已不存在了,包括从昌德山至达古沟的老路,也都很少有人问津了。</p><p class="ql-block"> 如今,昌德村依托红军长征文化,修建了红色文化广场。通过雕塑、石刻、墙绘等形式,再现了当年红军长征翻越雪山、熬盐、筹粮、建立苏维埃红色政权的战斗和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示红军长征在黑水期间的革命历史。</p> <p class="ql-block">⏸昌德村红军文化广场</p> <p class="ql-block"> 在昌德村文化广场,我们偶遇一对来自北京的夫妇,先生姓陈,六十岁出头。他们也是自驾重走长征路,计划走到延安回京。听他们说,他们是刚从雅克夏雪山下来到这里的。本想从当年红军翻山的垭口翻过山,顺路瞻仰一下海拔最高的红军烈士墓。不料,没走到红军墓跟前,路就不通了,只好返回到国道,经过雅克夏雪山隧道,到的昌德村。看来自修建了隧道,红军当年的翻山路基本废弃了。陈先生的话应了我的判断。</p> <p class="ql-block">⏸昌德村红军广场石刻</p> <p class="ql-block"> 雅克夏雪山上的红军烈士遗骸,是1952年7月解放军骑兵部队进行黑水剿匪战役前夕发现的。当时,他们收殓遗骸,造坟立碑,举行了庄重而简单的祭奠仪式。后来经查明,确认这里的十二具遗骨、遗物,为红二、四方面军成建制的一个班,他们在甘孜会师后,北上翻越雅克夏雪山,夜宿高山因缺氧窒息而亡。因为国民党军从未上过雅克夏雪山,只有红军数度翻越此山,不少战士因高寒缺氧而牺牲。1982年,有关部门对红军烈士墓进行了重建。</p> <p class="ql-block"> 中午十一点,我们到达黑水县城芦花镇,然后直奔芦花会议旧址。</p><p class="ql-block"> 对于黑水,我始终感觉这是一个神秘的地方。黑水的历史,黑水的民族,黑水的山山水水对我来说,都是扑朔迷离的。这次来到黑水,对黑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熬制土盐雕塑</p> <p class="ql-block"> 黑水属岷江上游地区。这里群山屹立,雪峰对峙,河谷深切,平均海拔三千五百四十四米。历史上,黑水是古羌民聚居地,是西北羌族中南迁的一支。到唐朝时,黑水一带成为唐朝与吐蕃争战的要冲。吐蕃占领黑水后,这里的藏民才多了起来。如今,全县藏族有五万五千多人,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二点七,而羌族仅有五百人。至清乾隆年间,黑水归四土之一的梭磨土司管辖。</p> <p class="ql-block"> 黑水境内水系发达,有大黑水河、小黑水河、毛儿盖河三大水系和九十多条溪沟。县以河名,故称黑水县。曾经也叫过芦花县。黑水,在藏语安多方言中称为“措曲”,“措”是生铁之意,“曲”指水,“生铁之水”引伸为黑水。</p> <p class="ql-block"> 黑水是我国大陆最后解放的一个县。解放初,国民党在当地头人的勾结下,将黑水作为反攻大陆的最后一个基地,被称为“陆上台湾”。境内共有残匪、特务近两千人枪,土兵五千人枪。1952年7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打响了黑水剿匪战役。经过两个月战斗,这股残匪军被全部消灭,黑水县完全解放。</p><p class="ql-block"> 黑水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1935年6月至1936年8月,红一、四方面军先后三次进出黑水,历时一年零两个多月,党中央在县城还召开了著名的芦花会议。</p> <p class="ql-block"> 以前,我对红军长征翻雪山情况的了解,仅限于夹金山,非常片面。其实,中央红军在长征中翻越了五座大雪山,其中的三座都在黑水。分别是雅克夏雪山、昌德雪山、达古雪山。</p><p class="ql-block"> 雅克夏雪山,位于红原县和黑水县之间,又名长板山、马塘梁子、亚克夏雪山,海拔四千四百多米,是中央红军翻越的第三座大雪山;昌德雪山,又名仓德山、昌德梁子,海拔四千二百多米,是红军翻越的第四座大雪山;达古雪山,又称拖罗岗、打古山、打鼓山,海拔四千七百多米,是中央红军翻越的最后一座大雪山,也是翻越的海拔最高的一座雪山。三座雪山的名称因发音和老红军的长征日记记载而出现了不同名字,不管怎么叫,指的都是那座山。</p> <p class="ql-block"> 红军在黑水县的重要活动,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芦花召开的会议,史称芦花会议。</p><p class="ql-block"> 芦花会议旧址,位于黑水县城芦花镇泽盖村的一个山坡上,为一栋木石结构的三层楼房建筑。资料显示,当时是一个小头人的住宅,小楼是硬山式屋顶,抬梁架,横梁置于边墙。中央领导人住这里时,底层设有电台,二楼一间约有四十平方米的房间就是开会的会场,毛泽东住在三楼。中央领导人在这里住了十多天,滞留的时间比较长。</p> <p class="ql-block">⏸黑水河</p> <p class="ql-block">⏸芦花会议会址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 党中央召开芦花会议,事出有因,而且芦花会议是在芦花召开的两次会议,被党史专家统称为芦花会议。</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会议是1935年7月1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就是讨论组织问题。事因是由张国焘不满意两河口会议的组织安排引起的。两河口会议后,张国焘回到茂县,并没有立即传达两河口会议精神和实施松潘战役计划,而是公然向中央要权。他先是向中央慰问四方面军代表团团长李富春提出:要充实红军总司令部,徐向前、陈昌浩参加总司令部工作;以后又指使陈昌浩向中央提出,要求“指挥统一”,建议由张国焘任军委主席,朱德任前敌总指挥,周恩来兼任参谋长;至7月10日,他直接致电中央,摆出一副不解决组织问题不北上打松潘的架势。其司马昭之心已很清楚,张国焘要攫取更大权力。</p> <p class="ql-block">⏸芦花会议旧址</p> <p class="ql-block">⏸二楼会场</p> <p class="ql-block"> 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和张闻天反复商量。据张闻天的夫人刘英在自述中回忆道:毛主席说:“张国焘是个实力派,他有野心,我看不给他一个相当的职位,一、四方面军很难合成一股绳。”毛主席分析,张国焘想当军委主席,这个职务现在由朱总司令担任,他没法取代。但只当副主席,同恩来、稼祥平起平坐,他不甘心。闻天跟毛主席说:“我这个总书记的位子让给他好了。”毛主席说:“不行。他要抓军权,你给他做总书记,他说不定还不满意,但真让他坐上这个宝座,可又麻烦了。”考虑来考虑去,毛主席说:“让他当总政委吧”。毛主席的意思是尽量考虑他的要求,但军权又不能让他全抓去。同担任总政委的恩来商量,恩来一点也不计较个人地位,觉得这么安排好,表示赞同。</p><p class="ql-block"> 当时,彭德怀等人还不明白毛泽东“宁可让出总政委,不能让出总书记”这一策略的奥秘。后来形势的变化,使彭德怀对毛的远见佩服不已,在《彭德怀自述》中,他写道:如果当时让掉总书记,他(张国焘)以总书记的名义召集会议,成立以后的伪中央,就是合理合法的了。</p> <p class="ql-block"> 这次会议是张闻天主持的,张国焘、徐向前都赶来参加了。会议决定,中革军委设总司令部,仍由朱德担任总司令,张国焘任总政治委员,军委的总负责人。增补陈昌浩为军委常委,军委常委由过去的四人增至五人。周恩来调中央常委工作。</p><p class="ql-block"> 会议还决定,以四方面军总指挥部为班底成立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总政委,博古任总政治部主任,叶剑英任参谋长。决定取消红一、四方面军番号,红一方面军的第一军团、第三军团、第五军团、第九军团,分别改为第一军、第三军、第五军、第三十二军。红四方面军第四、第九、第三十、第三十一、第三十三军,番号不变。为表彰红四方面军,毛泽东还代表中华苏维埃政府,授予徐向前一枚五星金质奖章。徐向前也成为红军长征途中唯一被授勋的共和国元帅。 </p> <p class="ql-block"> 第二次会议是7月21日至22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红四方面军工作。会议由博古主持,首先是张国焘汇报了四方面军在鄂豫皖第四次反“围剿”情况,以及撤出鄂豫皖和川陕根据地的经过。接着,徐向前和陈昌浩分别汇报了四方面军的部队和政治工作情况。</p><p class="ql-block"> 会议在指出四方面军存在某些错误的同时,肯定了他们的成绩,是执行中央路线的,对促进两个方面军的团结,有着重要作用。让我不解的是,这次会议怎么没有形成决议?</p> <p class="ql-block"> 红军在黑水县境还有一项重要活动,那就是筹粮。为了解决数万红军的吃饭问题,红军组织了两个筹粮队,在黑水和松潘的毛儿盖一带筹粮。据记载,在黑水期间,红军共筹粮约七百一十万斤,熬制土盐五千余斤,各类牲畜三万余头,筹集了大批牛毛、羊毛、畜皮、兽皮等御寒物资,为红军翻雪山过草地提供了物质保障。</p> <p class="ql-block">⏸黑水县城</p> <p class="ql-block"> 由于宗教、语言等与汉族差异巨大,加之国民党的污蔑宣传,红军在川西藏区很难得到底层民众的支持,反而经常与反动土司的藏兵作战。那时人口也稀少,筹粮是非常困难的。为了生存,红军有时候被迫违犯纪律。他们捣碎寺庙里的泥菩萨,因为在这些偶像里装有供奉的粮食。虽然不好吃,但毕竟是粮食。红军也不得不收割藏民种的青稞,见不到主人,红军只好留下借据或大洋。上到朱德总司令,下至炊事员,很多人都参加了割麦运动。</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也和战士们一起割麦子。他借了一个藏民的镰刀,走时忘记归还,一直惦记着这事。直到1955年,听说电影《万水千山》剧组要去黑水拍外景,他就委托导演寻找那位藏民,还人家一把新镰刀,或折价赔给钱,以表示他的歉意。</p> <p class="ql-block">⏸我们入住的客栈</p> <p class="ql-block"> 黑水一把镰刀的佳话,让我想起瑞金沙洲坝的红井,想起汝城沙洲村“半条被子”的故事。这些故事,在长征路上展开了红军领袖和他的战士们一幕幕心里想着百姓,一心为着人民的感人的历史画卷。而这,就是红军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最后胜利的法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