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还是在1982年的夏天,我到安徽合肥出差,得知住处不远有个逍遥津公园,于是乘闲暇时一个人信步乘兴而去。途中经过一座高大的建筑,名叫“教弩台”,雄伟的台基和宫墙,显示着其不凡的身份和历史,当时已辟为合肥市博物馆,供游人参观。</p> <p class="ql-block"> 据记载,教弩台在三国时是曹操的点将台,在此操练来自北方的五百名强弩手,以抗击东吴孙权的水军。奇特的是,教弩台内有一口水井叫“屋上井”,因井口高度超过房屋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那时古井已建造了一座亭子用以保护,登上井亭,可见石井栏上被提水绳索磨勒出的二十几条深深的印痕,让我十分惊奇,脑海中浮想当年曹军于此练兵,士兵们用这口水井打水造饭,磨箭饮马的情景。尤其是在苍老的石井栏外围还有隶书刻着“泰始四年殿中司马夏侯胜造”十二个铭文,字迹清晰可见。泰始四年即公元268年,距今已一千多年,可算是稀物文物,屋上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 这次重返合肥,已相隔40年,我心里留着一个心结,就是仍惦记那口传奇的“屋上井”,40多年前那次匆匆一瞥,不知还安在否? </p><p class="ql-block"> 六月的江南,草长莺飞,细雨霏霏,气候温润而湿漉,我们打着伞冒着小雨走在合肥的通衢大道上,一时辨不清方向,经向路人打听教弩台的位置,才知离得并不远,转过淮海路的一条小街,远远就能看到筑在高耸城墙上的教弩台。</p><p class="ql-block"> 教弩台还是我记忆中的样子,只是教弩台前修建了宽阔的广场,使这座红墙黛瓦的建筑显得更庄重古朴。由于“教弩台”曾为曹操点将台,高出地面,两侧筑有陡峭的台基,正门悬挂“明教寺”牌匾,游人可登临而入。</p> <p class="ql-block"> 明教寺也是很有来历的,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原名铁佛寺,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后遭焚毁,唐代宗李豫诏令重建,改名“明教寺”,沿用至今,教弩台就在这座古寺内。唐人吴资曾写诗概括了明教寺的历史:“曹公教弩台,今为比丘寺。东门小河桥,曾飞吴主骑。”</p><p class="ql-block"> 进入明教寺一直是需购票的,1982年仅5分钱门票,现在为10元,作为寺庙,应该说门票并不贵,但由于许多游人以为仅是寺庙,没多少风景可看,所以购票进入的人并不多。</p> <p class="ql-block"> 其实,恰恰教弩台和屋上井是明教寺的精华所在,遗憾的是许多游人并不知晓,往往擦肩而过。</p><p class="ql-block"> 进入寺内,见包括大雄宝殿等殿宇正在大兴土木的重修中,不便参观,我则寻找记忆中念念不忘的“屋上井”。在大殿左侧,看到那座古色古香的井亭,高高的台基,玲珑的亭盖,掩映在古银杏的绿荫下,黄底黑字的“古屋上井”匾额十分醒目,又唤起了我的回忆。不过,井亭也被脚手架包围着,同样在维修,地面杂乱地堆放着木头和油漆等建筑材料,几个工人正蹲着干活,任来访的游人随意进出。</p> <p class="ql-block"> 只见这口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古井周围一片狼藉,地上凌乱地堆放着工具和碎木板,到处是木屑,古井只用一块破三合板盖住,防止杂物掉落。而维修前古井是用玻璃罩保护的,游人只能透过玻璃罩观看,不能用手触摸井栏,可是,现在正在维修中的井亭,古井竟像一个随意丢弃的瓦罐破碗,毫无保护措施,让人惋惜。</p> <p class="ql-block"> 为能看清古井的全貌,我移开了盖住井口的三合板,这下古井完全暴露出来了,井栏沿口二十几条深深的绳痕依在,井口布满木屑,看来,井亭维修中古井一直是裸露的,也许是怕损坏古井,工人才盖上了一块木板。</p><p class="ql-block"> 我脚踏遍地木屑,环绕古井仔细观察,想再次辨认井栏外铭刻的“泰始四年殿中司马夏侯胜造”十二个字,然而井栏石质已开裂剥蚀,字迹也漫漶不清,后面的几个字已难以辨认,但40年前古井铭文却是清晰可辨的。</p> <p class="ql-block"> 也许,屋上井亭维修好后会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游人面前,古井又会用玻璃罩保护起来,可是在维修中如此疏于保护,文物一旦被破坏,就永远不可能恢复了。</p><p class="ql-block"> 教弩台的东南隅有听松阁,松木成荫,松涛有声,有“教弩松荫”之誉,被称为“庐阳八景”之一。阁上有联:“教弩耸高台不为炎刘消劫难,听松来远客谁从古佛识真如”,与屋上井同为奇观,作为合肥市千年历史见证的文物,需要我们好好保护,百倍珍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