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肿瘤患者疼痛从何而来?如何正确止痛?

南石血液淋巴瘤翟焕阁

<p class="ql-block">一:为什么会出现疼痛?</p><p class="ql-block">1.可能与疾病有关</p><p class="ql-block">(1)一些白血病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会出现骨骼或关节疼痛。此外,患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和毛细胞白血病的患者可能有脾脏增大,有时会在左侧肋骨以下感到疼痛或饱腹感。</p><p class="ql-block">(2)淋巴瘤患者通常有肿大的淋巴结,如果腹部有较大的肿块可能会导致背部或腹部疼痛。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淋巴瘤患者也会出现骨痛。</p><p class="ql-block">(3)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大部分可能会感到腰背部疼痛,常见的疼痛部位有背部、肋骨、手臂、腿、臀部和肩膀等。</p><p class="ql-block">2.可能与治疗有关</p><p class="ql-block">(1)某些化疗药可能会导致口腔溃疡、头痛、肌肉疼痛和胃痛、手脚麻木、刺痛。</p><p class="ql-block">(2)部分患者免疫力下降可能会出现病毒感染,如发生带状疱疹也会导致疼痛。</p><p class="ql-block">(3)骨髓穿刺后,部分患者的穿刺点会有几天的轻微疼痛,但大多数都能忍受。</p><p class="ql-block">3.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p><p class="ql-block">比如心情变化,紧张焦虑也可能导致疼痛;患者原本存在的关节炎、消化道溃疡等也会导致疼痛。</p> <p class="ql-block">二:癌痛的评估</p><p class="ql-block">癌痛评估需要遵循“常规、量化、全面、动态”的原则。</p><p class="ql-block">癌痛常规评估一般应当在患者入院后8小时内完成。常规评估应注意鉴别疼痛原因,例如合并感染、肠梗阻等所致的疼痛。</p><p class="ql-block">对癌痛程度的量化评估主要有数字分级法、面部表情评估量表法及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p><p class="ql-block">数字分级法:疼痛程度用数字,0表示无疼痛,10表示能够想象的最剧烈疼痛。由患者根据自身疼痛程度打分,按对应的数字将疼痛程度分为轻度疼痛( 1~3) ,中度疼痛( 4~6)和重度疼痛( 7~10)。</p><p class="ql-block">面部表情疼痛评分量表法:该方法主要用于表达困难的患者,如儿童、老年人、失语等患者。评分时,由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面部表情进行打分。</p><p class="ql-block">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根据患者对疼痛的主诉将疼痛分为轻、中、重度三类。轻度疼痛指有疼痛,但可忍受,生活正常;中度疼痛指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用镇痛药物,睡眠受到干扰;重度疼痛指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用镇痛药物,睡眠受到严重干扰。</p><p class="ql-block">癌痛全面评估是指对癌症患者的疼痛及相关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疼痛病因和类型,疼痛发作情况,止痛治疗情况等。在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需要进行全面评估。应根据患者病情和意愿,制定患者功能和生活质量最优化目标,进行个体化的疼痛治疗。</p><p class="ql-block">癌痛还需要动态评估,评估癌痛患者的疼痛症状及变化情况,动态评估对于药物止痛治疗中的剂量确定尤为重要。止痛治疗期间,应当及时记录用药种类、剂量滴定、疼痛程度及病情变化。</p><p class="ql-block">三:癌痛的治疗</p><p class="ql-block">癌痛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有五项基本原则:</p><p class="ql-block">口服给药:口服给药是首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也可以通过静脉、皮下、直肠等途径给药。</p><p class="ql-block">按阶梯用药:轻度疼痛可选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中度疼痛可选用弱阿片类药物或低剂量强阿片类药物,可联合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重度疼痛首选强阿片类药,可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以及辅助镇痛药物。</p><p class="ql-block">按时用药:应间隔规律性给予止痛药。目前推荐以速释阿片类药物进行剂量滴定,以缓释阿片药物作为基础用药。对爆发痛的处理应以速释阿片类药物为主。</p><p class="ql-block">个体化给药:阿片类药物并无标准的用药剂量,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使用,尽可能使疼痛得到缓解。</p><p class="ql-block">注意具体细节:用药期间密切观察疼痛缓解程度,及时采取措施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p><p class="ql-block">癌痛的非药物治疗主要有介入治疗、放疗、针灸、经皮穴位电刺激等物理治疗、认知-行为训练以及社会心理支持治疗等。</p><p class="ql-block">介入治疗指神经阻滞、神经松解术、经皮椎体成形术、神经损毁性手术、神经刺激疗法以及射频消融术等。硬膜外、椎管内或神经丛阻滞等途径给药,有利于减轻阿片类药物的胃肠道反应,降低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p><p class="ql-block">放疗则常常用于控制骨转移或者肿瘤压迫引起的癌痛,与药物联用可增加止痛效果。</p> <p class="ql-block">南石医院血液内科联系电话:6155804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