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晨的索县静谧安详。索县位于藏北高原与藏东高山峡谷的结合部,地处怒江上游的索曲河流域。元朝的时候,它被称为“索格”,藏语意为“蒙古”。历史上索县民众信仰苯教和红教者居多,清初随着格鲁派掌握西藏政权后,格鲁派成为县境内的主要教派。目前最有名的赞丹寺,即为格鲁派寺庙。</p> <p class="ql-block">赞丹寺,全称“索·甘丹培杰林”,初建大殿有檀香主柱,“檀香木”藏语意译为“赞丹”,寺名便由此得来。赞丹寺创建于1232年,是一座噶玛噶举派寺院,公元1668年由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改奉格鲁派,是拉萨哲蚌寺的属寺,距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赞丹寺所处的雅拉乡,是格萨尔王妃森江·珠姆的故乡。赞丹寺坐落在雅拉多山顶上,海拔4100米,占地面积4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整个寺庙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壮观,主体由红宫、白宫两个建筑群构成,形态酷似布达拉宫,又被誉为“小布达拉宫”。它是藏北地区最早的黄教寺庙,也是藏北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佛教古建筑群。</p><p class="ql-block">传说建造赞丹寺时,是准备完全按照布达拉宫的样式建造的。可在建造前,带回图纸的人把不慎丢失了部分图纸,所以赞丹寺建成了现在的样式,与布达拉宫相仿,却各具神态。</p><p class="ql-block">建造赞丹寺的传说与日喀则桑珠孜宗堡的建造传说有几分相似。除了拉萨玛波日山上大名鼎鼎的布达拉宫,西藏还有几个地方的建筑被称为“小布达拉宫”,如日喀则的桑珠孜宗堡和索县的赞丹寺。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建筑雄伟壮观,体量巨大;建筑形制相似,横空出世;都是山巅宫堡式建筑,均为当地人心目中仰望的制高点。</p> <p class="ql-block">远远望去,赞丹寺矗立在小山上,四周环绕八瓣莲花山和索曲河水,尽显吉祥瑞丽之兆。整个建筑由山下向山顶蜿蜒重叠,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形成较丰富的空间层次,具有韵律感、节奏感,与周围的山峦和河水遥相呼应,有一种一气呵成、气势磅礴、庄严雄伟的效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p> <p class="ql-block">赞丹寺分为红宫和白宫。拾阶而上,窄窄的通道,却载着神秘与幽远,仿佛能穿越时空。红宫高4层,有大小殿堂28间,主供佛神和坛城。</p> <p class="ql-block">白宫亦是4层,底部为经堂,余为佛殿、活佛寝宫、僧舍、仓库、伙房等。</p> <p class="ql-block">寺内珍藏了大量的佛像、壁画、藏经印册等,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我在这看到了两座纯银和两座纯金打造的坛城,其中一座纯金的坛城是藏区最大的坛城,真是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在寺院遇到一些藏族妇女身背夯土,上到屋顶夯墙。我曾见过藏族妇女一边夯墙,一边唱着打墙歌,每一首歌的曲调都各有特点,体现了藏民族纯粹的内心世界,让人领略到藏族原始的文化,那种矜持的、朴素的、豁达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走出大殿,放眼望去,一排排崭新的藏式新居整齐有序,远处的天葬台上桑烟袅袅,一群秃鹫静候一旁。</p> <p class="ql-block">年轻的僧侣吹响法号,好似顶着莲花的佛像,庄严肃穆,无言亦无声。法号一响,天葬开始,秃鹫猛扑而下。</p><p class="ql-block">关于天葬,藏传佛教认为,点燃桑烟是铺上五彩路,恭请空行母到天葬台,尸体作为供品,敬献诸神,祈祷赎去逝者在世时的罪孽,请诸神把其灵魂带到天界。天葬台上桑烟引来的秃鹫,除吃人尸体外,不伤害任何动物,藏人称之为“神鸟”。据说,如此葬法是效仿释迦牟尼“舍身饲虎”的行为,所以西藏至今仍流行天葬。</p><p class="ql-block">去过藏区很多次,在赞丹寺第一次遇到了天葬。虽然距离有点远,可那种氛围还是让我对生命有一种敬畏感。</p> <p class="ql-block">出索县,进入比如县。翻越康庆拉山,上山的路坡陡弯急,很多都是几近180度的发卡弯,堪比G318上的怒江七十二拐,看上去险峻万分。G317虽然没有G318名气大,但它同样穿行于高山峡谷之间,沿途风景万千,山高水远,冰川、峡谷、森林、圣湖点缀其间,移步换景,独具魅力。如果说G318的美是华丽惊艳,那么G317的美则是婉约悠长。</p> <p class="ql-block">在海拔5100米左右的山坡上,有一大片黄色的绿绒蒿,我们兴奋地爬上山坡去拍照,还看到了一朵藏雪莲,如获至宝。我们只带走了照片,留下这些高原精灵灿烂在这离天最近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在海拔5300米的康庆拉山垭口打卡,这里海拔比我去过的珠穆拉玛峰大本营的海拔(5200米)都要高,也是我们这次行程中海拔最高的地方。垭口处劲风疾吹,经幡猎猎,登高望远,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下山经过茶曲乡的怒江第一湾。说起怒江第一湾,人们大都会说在云南的丙中洛,其实茶曲的怒江大拐弯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怒江第一湾。</p> <p class="ql-block">怒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它在藏语中叫嘉母吾曲,意思是苏毗女王的圣水。怒江流经西藏、云南、缅甸,最后流入印度洋,全程3200公里。</p> <p class="ql-block">怒江又有“水无不怒古,山有欲飞峰”之称,登上高高的山坡,俯瞰,怒江,江如其名,以奔腾不可阻挡之势在绵亘起伏的山谷间咆哮怒吼,诠释着“怒”的形式,无情地将青山劈成两半,形成一个S型的大湾,土红色的江水与绿意盎然的山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色。仰望,蓝天白云与山峰一线,仿佛触手可及。这次旅行到了长江第一湾、澜沧江第一湾、怒江第一湾,只觉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前行不远,便到了达姆甘丹曲阔林寺,简称达姆寺。达姆寺是当年文成公主走唐蕃古道进藏途经此处时,认为此地是块风水宝地,便委托其“伦布”(藏语音译,意为“官长”)在此建寺,建寺时间比拉萨大昭寺早,在整个藏北是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寺庙。</p> <p class="ql-block">达姆寺主要建筑由经堂、佛塔、天葬台组成。寺庙中还保留了文成公主留下来的法螺和拨及时轮佛像,以及檀香木的四根柱子(现只余一根),遗憾的是我们去的时候经堂没有开门。</p> <p class="ql-block">我们绕佛塔一圈。佛塔是藏传佛教所供奉的圣物之一,藏族也称佛塔为“图丹”,这里的“图”是心意、心境、心灵的意思。露天而建的佛塔那鲜明的藏北风情和浓郁的人文情怀,令人感到一种律动。</p> <p class="ql-block">山坡上排列着一间间小小的修行体验屋,藏式木屋是神秘威严的,阻隔了神和世俗。在这里坐定修行体验,让信仰的力量重新充盈人们的胸膛。这正应了佛经上一句话:“佛本无限制,要打开心门、自然解脱。”</p> <p class="ql-block">一条高26.1米的石梯向山上延伸,由“九阶六台三墙”和顶部的转经筒组成,其中“三墙”分别为万物有灵(尊重生命)、六道轮回(珍惜生命)、生灵崇拜(崇拜生命)。登顶后依次转经,实现对生命的参悟,感恩生命。故而此石梯被称为“生命感悟天梯”。</p> <p class="ql-block">达姆寺最有名的是天葬院的骷髅墙,被誉为“骷髅金字塔”。130多年前,达普八世白玛白扎活佛效仿佛祖割肉喂鹰在此设立天葬台,并关照当年的天葬师,把尸首喂秃鹫,头骨保存起来,使每个活着的人一看到它们就会想起自己的归宿,而后人便把骷髅堆成了墙。</p> <p class="ql-block">天葬院的西、南两处各有一道门,西门是活人进出用,南门是抬尸体的入口,北面是平房,专供为死者诵经祈祷的众僧使用。院子四周有约一人高的土墙,在南墙和西墙上修有木架,木架内整齐地排列着一个个人头骨,形成两面长长的骷髅墙,这镶嵌着3000多具人头骨的墙壁,是西藏唯一天葬后保留头颅的地方,举世无双,堪称世界一绝。</p><p class="ql-block">天葬是藏族文化必不可少的部分,是藏区最普遍的一种葬俗。在多数世人的眼中,死亡是一件令人害怕、悲伤的事情。但是在藏传佛教中,死亡则是一种解脱,亡者将去往极乐世界,因此很多人面对生死时,十分平静。这反映着藏族人的生死观——死亡不是结束,而是一种新的开始。既然灵魂已经开始了新生,旧的皮囊又有何用?</p> <p class="ql-block">天葬师阿旺丹增说:把骷髅头留下来,砌成墙,无非是告诫活着的人,要多行善,少有俗念,无论什么人,死了不过如此。曾有一位藏学高人说过:到骷髅墙去看看吧,那是人类的归宿。</p> <p class="ql-block">满墙骷髅,静默无语,那些曾经,烟消云散。如今,谁又能否分辨出,生前,他们哪个地位显赫,哪个腰缠万贯,哪个享尽荣华,哪个潦倒一生。</p> <p class="ql-block">站在骷髅墙前,那种震撼,用语言、文字和照片都无法准确描述,只有当你亲身站在它的面前时,你才会懂得无数前人未完的话语,才会对生命有一种新的参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