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展芳华

燕塞翁

<p class="ql-block">  我与紫竹院公园比邻而居已经有25个年头了。对紫竹院的历史沿革,略知些许。因为这里有“行宫”,所以知道清朝的皇帝及其家人从皇宫去颐和园坐船就经过这里,而且有可能在这里的行宫小憩。但更详细的就不得而知了。</p><p class="ql-block"> 最近紫竹院公园搞了一个名为《图展芳华》的图片展,以故宫博物院馆藏长卷《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图》,介绍了与紫竹院公园相关的史实,让我对该园的历史有了一个更具象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 在绘画的历史长河中,《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图》不仅堪称艺术珍品,更是珍贵的历史文献。这是一幅展示中国清朝乾隆时期重要庆典活动的珍贵画卷,由清代宫廷画家张廷彦等人所绘,是清代宫廷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p><p class="ql-block"> 从画卷中,我们可以看到时下庆典的盛大与长河两岸的繁盛景象。而与之对应的实景,则是历史在当下的延续,是对图中绘制长河独特风貌的续写与印证。</p><p class="ql-block"> 这次展览将引领您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感受历史与现实、文化与艺术的交融,使您充分领略长河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p> <p class="ql-block">  乾隆十六年(1751年),为庆祝崇庆皇太后的六十大寿,乾隆皇帝对长河两岸进行了大规模建设与修缮。清政府专门设立“长河工程处”,全面规划并完成清挖河底、局部拓展河道、整修泊岸、修建行宫和码头等工程。</p> <p class="ql-block">  在这次长河两岸建设与修缮工程中,营建了仿苏州水乡风格的“苏州街”,提升了紫竹院、倚虹堂、万寿寺等景点,使之成为皇室成员游憩和庆祝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紫竹院行宫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修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内务府奏案》对行宫营建规模有记载:“小白石桥开挖湖泡一处,抱厦正殿一座计四间,房三座计七间,方亭一座,六角亭一座,游廊六间,平桥一座,码头一座;龙王庙南岸开挖湖泡一处,新建正殿一座计三间,房二座计四间,六角亭一座,游廊十二间,船坞一座计十八间,平桥一座。”</p> <p class="ql-block">  乾隆十九年(1754年),对长河沿岸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整修。此后大约每隔十年左右会进行一次整修,这一做法贯穿整个乾隆时期。由此可见,当时朝廷很重视维护包括紫竹院行宫在内的长河两岸景观。</p> <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见,《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图》不仅是对皇太后寿辰直接庆典的记录,也是对时下紫竹院及其周边环境作为皇家庆典一部分的历史见证,反映了乾隆时期的文化、建筑风格及皇家对园林艺术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  今日的紫竹院公园面积为45.73公顷,图中真实再现了乾隆时期紫竹院近40%的景观风貌。图中所绘制的亭、桥等在内务府奏案中也都有所记载。</p> <p class="ql-block">  图第二卷“川至迎长”中,描绘了从长河畔的万寿寺到高粱桥之间的景致,其中涵盖了紫竹院景色,展示了当时紫竹院的皇家园林风貌及其在庆典活动中的角色。图中所绘长河流经紫竹院全长为1.3公里涵盖了长河两岸的风光18.6公顷。</p> <p class="ql-block">  这幅图共有四卷,第一卷题“嵩呼介景”,自万寿山东宫门外绘至昆明湖南长河麦庄桥东;第二卷题“川至迎长”,自长河畔万寿寺起,绘至高粱桥止;第三卷题“康衢骈庆”,绘西直门至西安门沿途场景;第四卷题“兰殿延禧”,绘自西安门至紫禁城内寿安宫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图》以精准的笔触描绘了万寿庆典期间皇太后、皇帝从万寿山东宫门沿长河、内城、皇城回銮紫禁城的四段场景。</p> <p class="ql-block">  如今,在故宫博物院馆藏的《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图》中,可以窥见紫竹院地区在清乾隆时期的历史景观风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