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这才入伏没几天,酷热的夏日大地象着了火一样,滚烫的气浪让人感到透不过气来。昨晚的一场雨顿时凉爽了许多,早上就去南山公园的彩虹路去转转。</p><p class="ql-block"> 夏天的雨水洗涤了大地的尘埃,也洗涤了人们的心灵,让人感到格外舒畅。</p> <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李店村,座落在中条山脉蜡烛台山脉下,村里一排排整齐的小别墅,居住着“宜、温、吕、赵”四大姓一千三百余口村民。</p><p class="ql-block"> 李店村以沙石地为主。我们的祖先在这块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繁衍生息,演绎着悠久漫长的悲欢离合的岁月故事,编织着许多动人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李店村过去有二千余亩薄地,土地上栽种着诸多品种的杏树、柿树。记得每年到杏成熟季节,大人们把整筐整筐的杏装筐售给县果品公司。剩余的杏大多都是够不着摘,挂在杏树梢上,由于树梢便于通风透光,树梢上的杏一般又大又红,俊得让人诞水直流!我们顽童便从地上捡起石块朝树梢抛去,待杏从树梢上脱落下来,我们便冲上去疯抢。捡的多了,回家便把杏掰开凉晒成杏干,放进瓶子里泡水喝,记得杏干水格外好喝。</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六十年代未三线建设时铁道部在这建起了机车电机工厂,现在以电力机车制造为主也繁衍了其许许多多配件的工厂,围布在电机厂周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中条山李店峪口下面有许多颗大石头群,上世纪七十年代未修尊村引黄工程时大石头群被炸碎拉走,本来“大石头庙儿”下面已被装添了炸药,因药量小没能炸翻,现在庙下面还有被炸的痕迹,后由于人们的阻挡唯剩下“大石头庙儿”幸存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望儿庙”原名“大石头庙儿”,上面庙门南北通开,我初中毕业后因身单力薄,被好心的生产队长杨正元大叔安排放牛,半年后又放羊。放牛羊当时都在山峪口,整天都在”大石头庙”上面休息,爬上去溜下来不亦乐乎,站在大石头庙上瞭望牛羊的走向。那时候流行的口头禅“放三年羊给官都不坐”,形容放羊是最轻松的活。但是最难忘的还是冬天,由于冬天天短羊吃不够,每天不好好按时下山回家,这时便苦了羊倌,我曾经一下午爬过三次坡赶羊回家,只怕夜晚时看不清山路出意外,这样的生活我经历了三年。</p><p class="ql-block"> 听村里上了年纪的人讲,“大石头庙”古时候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三有庙会,我放羊时曾看到庙西边有几间建筑留下的墙根痕迹,听说是“娘娘庙”。2010年我们吕一户编撰家谱时,永济中学原校长吕克礼先生经过问访年龄大的老人,搜集到大石头庙的传说,便把“大石头庙儿”的故事编撰成书便于流传给后人。根据传说故事也把原“大石头庙儿”更名为“望儿庙”。永济市人民政府也为“望儿庙”立了碑牌加以保护。</p> <p class="ql-block">下面转发永济中学原校长吕克礼先生关于“大石头庙儿”悲壮凄泣的故事。</p><p class="ql-block">附:《 娘望石和望儿庙 》</p><p class="ql-block"> 吕克礼文</p><p class="ql-block"> 李店村的村民勤劳而朴实,他们披星戴月,辛勤劳作,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怎奈一场瘟疫,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被瘟疫夺去了生命。李店字号里的人,也都不幸染上疫病,遭到灭顶之灾,满门灭绝,从此李店村没了姓李的。活着的人也形容憔悴,面如腊土,上吐下泻,挣扎在死亡线上,生命垂垂乎,危在旦夕。</p><p class="ql-block">村子里住着一户人家,孤儿寡母,相依为命,母亲怜儿,儿子孝顺,曰子虽然艰难,但却欢欢乐乐。奇怪的是母子俩尽管面目清瘦,却身无大疾,也未染上瘟疫。儿子见左邻右舍,病的病,死的死,心急如焚,但却无计可施,眼巴巴看着儿时的朋友,前巷的大妈,后街的大叔,一个个倒下。</p><p class="ql-block">一天夜里,儿子卧床酣睡,一个长发高束,美髯飘逸的老人告诉老妇的儿子,说中条山上有一种药草叫“昌鹤草”,可治瘟疫,并亲自带他上山辩认,挖采草药,他欣喜若狂,忙整冠掸衣,跪拜老人,老人却不见了,茫然之际,他醒了,却还躺在床上,原来是空梦一场。</p><p class="ql-block">第二天,他把梦境告诉妈妈,妈妈说这是神仙显灵,可怜百姓,指点他去山上采药救治百姓。儿子听了妈妈的话,立即打点行囊,带上背篓馒头,上山挖药,救治村里染病的父老乡亲。</p><p class="ql-block">中条山峰高崖险,巉岩峻石,昌鹤药草生长在崖峰之巅,柴藤挡道,无路可走。儿子攀石登岩,劈荆斩棘,穿林绕藤,艰难的挖采草药。</p><p class="ql-block">儿子上山,母亲在山下等待儿子归来,母子俩把采回来的草药弄回家,熬成药汤,分发到家家户户,瘟疫很快得到控制,村里人都很高兴,感谢母子两个。</p><p class="ql-block">这一天,儿子照旧带上工具上山采药,母亲照旧在山下峪口等待儿子的归来。但是,太阳落山了,不见儿子回来,夜深了还不见儿子回来,第二天儿子仍然没有回来,母亲盼儿心切,一刻也不离开峪口,她不吃不喝,眼巴巴地望着大山,期盼着儿子的归来。</p><p class="ql-block">一天过去了,一月过去了,一年过去了,儿子终归没有回来。母亲绝望了,浑身无力,站不起来,眼前一黑,瘫痪了,卧在地上。她仰着头,眼望着南山,老泪纵横,渴望着儿子的归来,渐渐地渐渐地失去了知觉,变成一块大石头,永久地横卧在峪口。为了怀念这位母亲,后人把这块大石头叫做“娘望石”。</p><p class="ql-block">瘟疫过后,村里人为了弘扬母子俩舍己救治村民的祟高精神,颂扬他们的感人事迹,感恩载德地纪念他们,在娘望石上盖了庙堂,塑了神像,把母子俩尊为神灵,烧香拜佛。娘望石上的庙堂就叫“望儿庙”。庙堂不大,砖灰砌垒,庙顶用砖收拢,四角成攒尖顶形,半园形砖拱门,不用一木一料,小巧而玲珑,神秘而大方,庙内以砖中隔,南北分开,南塑娘娘像,北塑儿子像,南门有砖刻“昌鹤算”,镶在门眉中,祈求平安和昌盛;北门上眉中,砖刻“望儿庙”,已被损坏,据说,望儿庙建于清朝。</p><p class="ql-block">娘望石的西面偏南,建有娘娘洞,坐北面南,供有娘娘神像。娘娘洞前有厢房,是住持住的地方。每逢初一、十五,人们都要到望儿庙烧香供献,祈福求寿保平安。七月二十三是儿子的忌日,每年这一天,这里都要举行庙会,杂耍,把戏,热闹纷繁,开展各种活动,纪念母子两人,颂扬他们的功德。</p><p class="ql-block">时间长了,他们的故事被渐渐淡忘,只见一块大石头上矗立着一个小庙,便都叫它“大石头庙儿”,一直延续到现在。</p> <p class="ql-block">望儿庙夜景</p><p class="ql-block">望儿庙前面广场现在成了锻练、娱乐的场地。</p> <p class="ql-block">此雕塑是2015年2月原永济电机厂厂长董宇先生夫妇二人捐建,表示了先生夫妇二人对“母子采药救百姓”的美德所感动,也诠释了董宇夫妇对永济的情怀!</p> <p class="ql-block"> 儿时璀璨的万家灯火,映照着天边的星光,如霜般的月色。构成了一幅世间难以媲美的美景。乡风和乡情,永远留在我的心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