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兄一一我心中的楷模

心海留客

杜兄简介 <p class="ql-block">杜福生,1944年10月出生于池州市茅坦村,是晚唐著名诗人杜牧后裔。1957年以优异成绩考入贵池中学初中部,1960年初中毕业考试成绩排全校第三名,中考后被安庆一中高中部“抢走”,无缘继续在贵池中学学习。1963年,杜福生不负厚望,考上了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毕业后分配到国防科委。1970年进入国防科委十四研究院第十八研究所,直到退休,一直研发半导体太阳电池,为我国的卫星等航天器打造蓝色的翅膀,注入源源能量,护卫航天器的超长旅程,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成就,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诸多奖项和荣誉称号。</p> 闲言 <p class="ql-block">  1963年,读初中时,就知道邻乡茅坦出了个清华生——杜福生。第二年,我村观前祠堂包也有一位宗亲包成玉考上了清华大学。人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可他俩考取清华的好事却先后于一夜之间传遍池州上下。</p><p class="ql-block"> 上清华的梦想既然能够变成现实,他俩就成了我心中的楷模。理想虽丰满,现实却骨感。我回乡了,他们上清华的事就逐渐被淡忘。</p><p class="ql-block"> 前些年,杜福生学兄经朋友推荐,加了我的微信。包成玉宗亲也因为我担任龙山包氏修谱工作而有机会相互联系过。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否则无论如何,我要与虽同乡却非亲非故,年龄相差三四岁,又相距千里之遥的他们建立联系,怎么可能?现在与两位毕业于清华大学的老人联系的“果”,缘于少时以他们为榜样的“因”。</p><p class="ql-block"> 几年来,与杜兄的联系从未间断,对杜兄的一生经历和成就也稍有了解,于是生起羡慕与崇敬之情。杜兄视我为学弟,经常发送珍贵的文史资料,给我传递真知识,助我学习,促我进步。现通过美篇弘传杜兄事迹,以影响和启迪后生,学有成就,感恩父母,报效祖国。</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杜福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一我国飞天事业贡献者</b></p> 求学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小学毕业照(取之贵中挡案室)</span></p> <p class="ql-block">  虽已立秋数日,天气还是异常的燥热,田地里的庄稼没精打采,忍受着烈日的煎熬。一个瘦瘦高高的孩子,跟在他父亲的后面,闷声闷气地挥着锄头除草。他就是杜福生。 </p><p class="ql-block"> 这孩子不是该在学校上课吗?怎么还在地里干活呢?正好路过的公社副书记王天賜,见状很是奇怪。杜福生的父亲告诉他,孩子去安庆上学,半夜在大通候船时睡着了,身上仅有的20元学费钱被小偷偷走了,这20元钱还是家里东拼西凑借来的。“别念了,在家兴庄稼吧!”父亲幽怨地说。 </p><p class="ql-block"> “那怎么行?这可是十里八乡难得的念书苗子,不该为20块钱误了孩子的前途啊!”王天賜让杜福生父亲去大队支了20块钱,这才让杜福生得以继续学业。</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辍学危机,在杜福生的求学生涯中发生过很多次。在贵池中学初中部读书时,班主任高大田老师给担保过好几次,缓交伙食费。有一次停伙,家里实在无法可想了,父亲将院墙门楼上的瓦卸下变卖。后来被村里人演绎成“拆屋供儿念书”。 一次次的面临辍学危机,一次次的艰难化解,才有了“茅坦杜”飞出的又一只金凤凰。</p> 科研 <p class="ql-block">  1968年大学毕业后,杜福生被分配到国防科委,在部队农场锻炼一年多,进入国防科委十四研究院第十八研究所(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工作,直至退休。 十八所对外名称天津电源研究所,由这名称就知道它研究什么。卫星能源系统被誉为卫星的“生命线”,而电池则是卫星电源系统的核心。太阳电池是将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半导体器件,蓝色的,在卫星上形如鸟的翅膀,有了这双翅膀,卫星才能飞的更远更持久。杜福生决心在卫星电池的研发上干出一番事业,一定要让我们的卫星电池达到直至超越国际先进水平,让中国的卫星在浩瀚宇宙翱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专著《卫星电源技术》,2002年百年校庆时捐赠母校保存</span></p> <p class="ql-block">  1970年初,十八所成立了国内第一个砷化镓太阳电池课题,杜福生刚刚进所就被委以重任,成为只有两个人的课题组成员之一。在科研条件极其艰难的情况下,课题组用了9年时间,终于研发出十八所LPE法GaAlAs /GaAs太阳电池。1979年技术鉴定,效率达12.1%,达到当时国内最高水平。但是,所内持砷化镓太阳电池投入经费巨大、应用前景遥远的意见占住上风,课题黯然下马。 </p><p class="ql-block"> 杜福生很快找到了新的研发方向,1980年开始在国内率先开展聚光太阳电池系统研究。先后作为主要参加者和技术负责人研制了三台聚光方阵,通过了技术鉴定,达到了当时国内最高水平。1988年任新结构太阳电池课题组副组长,从事PESC高效硅太阳电池研究,研制的TDJ20×40电池,先后在1990年、1991年分获机电部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p> <p class="ql-block">  1988年,在研制第一代太阳电池——硅太阳电池的同时,杜福生经过调研,发现国外GaAs太阳电池技术在这十年又有了长足进展,建议十八所重新上马砷化镓太阳电池课题,并采用MOCVD技术。 </p><p class="ql-block"> 因为MOCVD技术必须要用到砷烷、磷烷等剧毒气体,以及各种易燃、易爆金属有机化合物。有好友相劝,别接这个课题。但他没有犹豫,自己建议重建砷化镓太阳电池课题,到真要重建时怎么可以临阵逃脱呢?更何况要将自己亲手研制的砷化镓太阳电池用到我国卫星上,是他的初心和梦想! </p><p class="ql-block"> 课题组成立后,困难随之而来。最大的困难是十八所没有研究工作必需的关键设备MOCVD,只能通过外协。幸好当时全国只有山东大学从中立国瑞士引进了一台小型实验设备,可以协作使用。但外协不可避免的带来两个问题。第一,要出差,经常往返天津济南。那时交通条件非常差,风餐露宿,非常辛苦,这个困难都好克服。第二,能获得的MOCVD外延片很少,严重影响研究进度和技术指标的完成。如技术指标完不成,课题经费将断供,课题面临生死存亡威胁。作为课题组长的杜福生,心里承受了多大压力,旁人是无法想象的。杜福生想办法把外延片划成多个小片使用。一个个小小的外延片真是比金子还珍贵。</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诞生了中国第一批MOCVD法GaAlAs /GaAs太阳电池,1995年通过部级技术鉴定,AM1.5效率达19.4%。相继又诞生了中国第一批GaAs/Ge太阳电池,AM0光电转换效率达15%以上,填补了国家空白。 </p><p class="ql-block"> 在本所没有关键设备MOCVD的情况下,课题组将砷化镓太阳电池研制成功,大大增强了所领导花巨资引进MOCVD设备的决心。1996年十八所引进了第一台研究型MOCVD设备,课题组终于有了自己的MOCVD设备! </p><p class="ql-block"> 杜福生再接再厉,作为主持人,带领着团队刻苦攻关,1997年研发成功的第二代太阳电池——砷化镓单结太阳电池,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电池主要用于东方红四号通信卫星、北斗导航二代卫星等。</p><p class="ql-block"> 2003年第三代太阳电池——高效级联多结太阳电池,在单结电池基础上开始研发。作为主持人之一的杜福生,不顾年岁渐长,身体渐弱,与年轻人一起奋斗,经两代人努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广泛应用于通信卫星、嫦娥探月、北斗导航、神舟飞船、空间站等。2021年10月16日发射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采用的就是十八所研制的高效三结砷化镓太阳电池。 袁隆平说,一个人这一辈子,只要做好一件事,就足够了。杜福生如许多科学家一样,工作伊始,就一心扑在技术研发上,一辈子只做研发半导体太阳电池这一件事。从1970年进入18所到2007年退休,在科研道路上走了37年的杜福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成为我国砷化镓太阳电池开拓者,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p><p class="ql-block"> 袁隆平说,一个人这一辈子,只要做好一件事,就足够了。杜福生如许多科学家一样,工作伊始,就一心扑在技术研发上,一辈子只做研发半导体太阳电池这一件事。从1970年进入18所到2007年退休,在科研道路上走了37年的杜福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成为我国砷化镓太阳电池开拓者,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p> <p class="ql-block">链接:所获奖励、荣誉称号等</p> 01所获奖励 <p class="ql-block">(1)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的“TDJ20×40电池”,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p><p class="ql-block">(2)主持的“效率20.3%、面积4cm2GaAs/Ge电池”项目,获1997年度所级十大科技成果奖;</p><p class="ql-block">(3)主持的“空间用大面积薄型GaAs/Ge太阳电池技术研究”课题,获2000年度所级基础研究成果一等奖;</p><p class="ql-block">(4)主持的“东四用GaAs/Ge太阳电池单体电池”课题,获2001年度所级鉴定成果一等奖;</p><p class="ql-block">(5)作为主持人之一,“空间用砷化镓太阳电池”课题,2002年获国防科技三等奖;</p><p class="ql-block">(6)主持的“低成本高效砷化镓/锗太阳电池研究”课题,2002年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p><p class="ql-block">(7)作为主持人之一,“高效多结级联太阳电池原理及材料研究”课题,2004年获中电科技集团科技二等奖;</p><p class="ql-block">(8)主持的“空间主电源—GaAs/Ge太阳电池”项目, 2005年获中电科技集团科技二等奖。</p> 02所获荣誉称号 <p class="ql-block">(1)为了表彰为发展十八所电源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1997年5月被十八所批准为1997年度所级有突出贡献专家;</p><p class="ql-block">(2)在国家高技术航天领域的工作中,成绩显著,于1999年4月被国家高技术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评为1998年度先进个人;</p><p class="ql-block">(3)在国家高技术航天领域空间站技术“七五”至“九五”期间研究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于2000年12月被国家高技术航天领域空间站技术专家组评为先进个人;</p><p class="ql-block">(4)在参加八六三计划航天领域(1986~2000年)工作期间,成绩显著,于2000年12月被国家高技术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评为先进个人;</p><p class="ql-block">(5)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八六三计划)工作中,做出贡献,于2001年1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和解放军总装备部联合授予国家八六三计划十五周年先进个人称号;</p><p class="ql-block">(6)在“九五”934工程(对俄合作)中成绩突出,于2001年12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评为先进工作者。</p> 03论文、译著、专著等 <p class="ql-block">  先后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和国家一级二级学报上发表论文数十篇,拟制归档技术文件百余份,相关论文和文件体现了国内相关技术的发展状况,代表着当时国际国内的先进水平。出版发行了译著《太阳电池》(合译,电子工业出版社)、专著《卫星电源技术》(导弹与航天丛书卫星工程系列,合著,宇航出版社 )。</p> 感恩 <p class="ql-block">  忙为家国事,闲来思故乡。离开家乡多年的杜福生一直惦记着母校,惦记着父老乡亲。他深知,是母校的培养奠定了人生的基础,是父老乡亲的支持让他顺利完成了学业,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就。饮水思源,杜福生以实际行动助力母校和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有哺育之恩的奶妈,力劝考学的小学班主任姜体民老师,支款助学的公社副书记王天賜,培育英才的初中班主任高大田老师,等等,这些助力他成长的“贵人”,杜福生时刻铭记心头。身在外地,不忘与他们联系;每次回到故乡,都会去看望他们。 </p><p class="ql-block"> 2002年母校贵池中学一百周年校庆时,杜福生提供了一些实物资料,在校史馆展出,并捐献了他的专著《卫星电源技术》(导弹与航天丛书卫星工程系列,合著,宇航出版社),给母校长期保存,以感谢贵池中学三年初中学习生活为他一生事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感谢高大田等老师对他的培育之恩,助力母校人才培养。 </p><p class="ql-block"> 2019年5月,杜福生携妻荣返故里,把自家那具有明清建筑特色的老宅,及部分荣誉证书,无偿捐献给茅坦杜氏文化研究会,了却一桩多年的心愿。茅坦杜氏文化研究会将把它既作为古建筑予以悉心修缮与保护,还准备在老宅内建一“励志馆”,作为教育下一代发奋读书、励志育人的社会课堂。 </p><p class="ql-block"> 今年,欣闻母校将举办120周年校庆,杜福生积极与母校联系,提供了许多资料,为母校校庆增添荣光,为后学成长助力。</p><p class="ql-block"> 感恩社会,励志后学。杜福生老先生的义举让我们深深感动,他的创新、奋斗、感恩精神映照着我校“居敬持志 成己成物”的校训,将激励着我校学子踔厉奋发,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19年5月应时任校长王庆邦的邀请回母校参观校史馆,与王校长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文稿 池州一中公众号</p><p class="ql-block">美篇 包熙葆</p><p class="ql-block">2024年7月1日于赵冲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