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山西老年》(2024.7)发表《儿时的翻鞋游戏》

原创/老大同忆旧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文史丛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5px;">往事慢忆</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儿时的翻鞋游戏</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刘印军</p><p class="ql-block"> 儿时,在大同城里,穷人家孩子大多不穿袜子,只穿家做的布鞋。布鞋用旧布糊衬、麻绳纳底,由妇女们穿针引线百纳而成,最多见的样式是双梁、皮头的“牛舔鼻鞋”。鞋子穿破后也不扔,几经掌修、针补继续穿,渐渐地穿起来僵硬如壳,孩子们管它叫“鞋壳儿”。</p><p class="ql-block"> 说起“翻鞋壳儿”的游戏,很多大同城里人并不陌生。那个年代的盛夏,孩子们经常在巷口、庭院的空地或护城河湾边的沙堆,玩“翻鞋壳儿”的游戏。</p><p class="ql-block"> 游戏的开始由一个较大点的孩子把大伙的鞋收集起来,纵横交错地垒在一起,高举过头,拋向空中。几十双鞋散落在地上后变成各种“姿态”。这时,孩子们赤着双脚围观这些鞋子。两只鞋相交的叫“水道孔儿”;一明一暗(一只口朝上一只口朝下)的叫“一只眼”;平行口朝上排列一顺儿的叫“牛槽儿”等等。凡是排列有“造型”鞋子的主人为赢家,散乱无“名”鞋子的主人便是输家。以此决定胜负之后,胜方把负方的鞋用最大劲儿扔向远处,负方便赤着双脚,自觉地用一条腿跳跃着赶紧把自己的鞋子找回来。</p><p class="ql-block"> 有时候,为了决定胜负,孩子们对鞋子的“姿态”争吵不休,难以确定胜负,便引起成年人的兴趣,指指点点做出裁判。</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种“翻鞋篓儿”的游戏,是矿山和乡下孩子们的最爱。玩法类似“翻鞋壳儿”,就是叫法不同。</p><p class="ql-block"> 玩“翻鞋篓儿”,首先要猜咚猜,决定谁先翻,然后几个孩子各自把鞋脱下来,双脚踩在鞋上,脚跟套在鞋后帮子里,双脚同时向后蹬,蹬的瞬间用脚后跟将鞋带起来向后翻出去。</p><p class="ql-block"> 鞋落地后,再看鞋的“姿式”。如果有谁的两只鞋都是鞋底朝天翻过来的,那么这个人就第一个翻;如果一只鞋压了另一只鞋,这个人就第二个翻;如果一个也没有翻过来,全部是脚面朝天,就排最后一个翻了。</p><p class="ql-block"> 规则与“翻鞋壳儿”一样,也是将全部鞋子摞到一块,举过头顶朝后扔,然后将翻过来的鞋踢过线,踢的多的就算赢了。</p><p class="ql-block"> 赢的人要将输的人的鞋放在自己的一只脚上,然后使劲向远处踢去,输的人要背上赢者去取自己的鞋。</p><p class="ql-block"> 背上的人脚不能着地,背他的人也不能中途停顿,中间要是背上的人脚挨地了,或者是背的人停顿了一下,就不算惩罚过程,需要重来。</p><p class="ql-block"> 笔者少年时身单力薄,在这项游戏中经常是倒数第一,但仍不气馁,依旧随叫随到,乐在参与。</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明习惯的养成,家做布鞋越来越少,穿袜子的良好习惯已经普及,这项游戏活动也随之销声匿迹了。</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14.cn/536lu3su" target="_blank">189.《人民代表报》发表《大同旧日的香蜡铺》</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