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文房四宝</p><p class="ql-block"> 作者.艳玲</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文房四宝,指笔、墨、纸、砚(湖笔、徽墨、宣纸、端砚)。</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笔,专指毛笔。据说是秦朝时期蒙恬在作战过程中为了快速向秦王汇报战况,不贻误军机,随手从士兵手中的武器上撕下了一缕红樱,把它绑在了竹竿之上,然后蘸点墨就可以在白色的丝绫上书写起来,结果书写的速度大大提高,于是乎蒙恬就命手下依法炮制做成了书写工具(毛笔)。</p><p class="ql-block"> 当时北方士兵比较多,士兵们常围猎野狼,剥下来的狼皮做成了衣服,而狠毛就做成了毛笔,就是狼豪笔。后来又用羊毛做成了羊豪笔。再后来就有了各种各样的毛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笔”指书画用的毛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墨”特指墨块。</span></p> <p class="ql-block"> 墨,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文书工具之一,也是我们常说的文房四宝之一。墨的产生与人类书写或描绘的行为紧密相关,自然可以追溯到极为久远的年代。前人由于认识的局限,故称“上古无墨”。文人对于墨甚是喜爱与重视,常用“玄霜”、“乌块”等属于隐士性的别称呼他,看似单调乏味,却是古代书写中不可缺少的用品,也正是这个中国独创的材料,才成就了中国意蕴深厚的书画艺术。</p><p class="ql-block"> 墨在《说文》中解释为“墨者黑也,从土从黑。”这即是说墨与“土”有关。《述古书法綦》载有“西周邢夷制松烟墨”,明代罗顽在《物原》中则进一步指出“邢夷制松烟墨”。从文献记载来看,周代已有松烟墨,但至今尚未有相关实物能够左证这种说法。已有为数不多的战国竹简上文人大多小而精美地用人工墨书写。</p><p class="ql-block"> 秦汉时期,墨已经成为皇帝每月发给官员们的必备品。说明在这一时期松烟墨的产量已经较为稳定。据《墨经》记载:“古用松烟、石墨二种,石墨自魏晋以后无闻,松烟之制尚矣。”这种以“枚”为单位的墨显燃是人工制成,因此不会是石墨而是松烟墨,这说明松烟墨在这一时期的上层社会已经为墨的主流。</p><p class="ql-block"> 魏晋南北朝时期,松烟墨经过汉代的成熟已经走向完善。北魏贾思勰所撰《齐民要求》中详细记载了“合法墨”,这是最早的制墨配方。当时的易州盛产优质松树,松烟墨也极富盛名,成为当时制墨业的重镇,当地希氏家族是其中的佼佼者。</p><p class="ql-block"> 南北者时期出现了油烟墨。油烟墨色泽乌亮,北宋《文房四谱》中详细记载了南朝时期的一种制墨片,而这种方法十分完备,因此可以推断油烟墨刚出现的时候应当早于这一时期。</p><p class="ql-block"> 隋唐五代时期,大批文人墨客的出现,书画名家辈出。墨的需求量增大,模具取代手工捣杵成了制墨工艺又一大进步,制出的墨更加坚实耐用,且出现了各种形制。当时易州和潞州是唐代的两大制墨中心。直到唐末北方战乱,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易州希氏居家迁往歙州,因歙州松树优质且名墨工聚集,故而取代易州成为制墨中心。</p><p class="ql-block"> 南唐后主李煜喜爱希延珪父子制的油烟墨,希延珪被赐国姓,更名李延珪。自此,“油烟墨”为“李墨”名扬天下。至北宋宣和年间已是“黄金可得,李氏之墨不可得”所以有的制墨者在墨块上标记“金不换”。《竹屿山房杂部》记载,油烟墨制法在魏晋到唐末之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p><p class="ql-block"> 宋元时期,制墨工艺在宋代迎来了真正的巅峰期。安微、河南、河北、山西等地的制墨业都十分繁荣,特别安徽的微州。到了南宋基本形成了松、油并存的局面。元代《墨史》记载:“松烟之法久绝。”由此看来元代时松烟墨已经基本被油烟墨取代。</p><p class="ql-block"> 明代“墨”相对完成。成为精良、美观的文人把玩、观赏的艺术品。清代制墨业更加繁荣,油烟墨的制作达到鼎盛,选材较时代更广泛。微州作为墨业的中心也达到了极盛,曹素功、胡开文、汪近圣,汪节庵四大家为其中国后,谢崧岱融合传统工艺创造了墨汁。墨汁省去研磨之力,更加方便易用,客观上有利于大幅作品的创作。成了当今普通大众的主要选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纸”指宣纸</span></p> <p class="ql-block"> 宣纸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代。在大唐天宝年间,宣城郡已经开始生产纸和笔等物品。并且这些物品被作为贡品运往京城长安。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提到了“宣纸"一词,虽然当时的宣纸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宣纸有所不同,但它标志着宣纸概念的起源。</p><p class="ql-block"> 宋元时期宣纸正式形成和发展。曹氏家族迂徒到安徽径县小岭后,开始使用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为原料制作宣纸,这一过程是全面而系统的。到了明代宣德年间,即1426年到1435年,皇室监制的宣纸加工出现,这一时期的宣纸制作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开发出了大型纸张。</p><p class="ql-block"> 清代是宣纸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时期,宣纸在印刷,书画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乾隆年间,宣纸被选作宫迋官府用纸。</p><p class="ql-block"> 宣纸之乡在安徽泾县小岭村,这里是宣纸的发源地。这里一要提到一个大家熟知的人——蔡伦。蔡伦有个徒弟叫孔丹,他一直想用更好的纸来画一幅他的老师的画像。有一天来到径县,突然看见一颗树,倒在这个山溪的水里面,这颗树的树皮脱落了,在这个水中浸泡,渐渐发生了变化,于是他就取一团找了造纸工人一起实验以后,果然就成功了。所以孔丹也是宣纸的发明人。</p><p class="ql-block"> 曹大三,造纸的始祖,传说这个曹大三是宋代未年元代初年的人。当时蒙古骑兵南下,战争非常频繁,他就带了他这个族里的人,开始迁移,然后走到了我们今天所在这个地方叫小岭,他到了小岭之后,发现满山的都是树,曹大三造过纸,他一看这里出什么?这里出非常重要的原料叫青檀树,而且青山绿水,山谷环绕,它的水质也都是山泉水。所以曹大三就率领他的族人,就在小岭村定居下来了,开始造纸。渐渐小岭村就家家户户都造纸了,这样就形成了我们著名的宣纸的原产地。 </p><p class="ql-block"> 香檀树皮、稻草、山泉水,这三者成了制纸缺一不可的原材料。以树皮为筋骨,以稻草为肌肤的宣纸惊艳了世界。成了我国四大发明之一。</p><p class="ql-block"> 造纸一般要好几个区间。配套服务区、技术展示区、艺术交流区、活动产业区、宣纸生产区、艺术怡养区等功能区域。</p><p class="ql-block"> 我们常用的宣纸按加工方法分类有三大类:生宣纸、熟宣纸、半生熟宣纸。按材料配比分类,可以分为棉料、净皮、特净等。按厚薄分类,可分为棉连、单宣、重单、夹连、二层、三层等。</p><p class="ql-block"> 好的宣纸有:棉、白、细、匀的特点和发墨定笔的特点。生宣纸有:单宣、夹宣、三层夹宣等。宣纸规格有:四尺、六尺、八尺、丈二等。</p><p class="ql-block"> 宣纸色白,有云絮状,竹纸色黄,有纤维,竹纸有:竹浆纸、元書纸、毛边纸、玉扣纸、连史纸。绢有,生绢与熟绢两种,也可分为粗和细绢。皮纸,由桑皮、山桠皮为原料所制的,对初学者比较适用(半生熟纸)。蝉翼熟宣比云母熟宣透稿效果好。复古熟绢又比蝉翼熟宣透稿效果好得多。作画时,我们可根据画面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纸或绢,但绢的价值实在是有些昂贵。</p><p class="ql-block"> 当然后来造纸师傅们应书画者的要求和喜好,造出了许多种类的宣纸。我们可根据不同需求选用不同的纸。</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砚”指磨墨用的砚台</span></p> <p class="ql-block"> 在新时器时期,经历了从实用到赏玩的变化。砚台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最早的砚台是一块小砚石在一面磨平的石器上压墨丸研磨成墨汁。至汉代,砚上出玩了雕刻,有石盖,下带足。魏晋至隋唐时期,砚台的造型更加多样化,出现了圆形瓷砚等多足砚式。唐代以来,砚台的造型继续发展,如箕形砚的流行,以及各地相继发现适合制砚的石料,开始以石为主的砚台制作。中国历史上形成了四大名砚,即山东青州的澄泥砚(后被“红丝砚”代替)、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古歙州的歙砚、甘肃卓尼的洮河砚,这些砚台以其独特的石质和精湛的雕刻工艺而闻名。</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砚台不仅是一种研墨的工具,还代表着学问、文化和智慧,成为文人雅士的象征。同时,砚台也被视为一种收藏品,因为它们的制作工艺和材质都非常精美。</p> <p class="ql-block"> “文房四宝”成为当时文人书画家们家中的必备的学习用具。当然在学习中,还有许多工具材料我们都是要准备的。比如:笔架、水碟、墨碟、印章、印历、纸筒、笔箱等。后人们造出了形形色色的既美观又实用的书画用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