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窄巷里的人间烟火 有味有色有情

依山别业

<p class="ql-block">北非,在我幻想的版图里古老、神秘而落后。在我固有的认知世界里选择性地仅仅聚焦在毛驴在窄巷里穿行,骆驼在落日沙漠中行进。即便是卡萨布朗卡这座现代都市因“北非谍影”而染上的那一抹浪漫,也挥不去殖民时代的阴影,这是我对摩洛哥的偏见。旅行是可以改变世界观的,现在,我对这个君主立宪的穆斯林非洲国家变得刮目相看了。</p><p class="ql-block">作为旅游目的地,摩洛哥已经候选很久了。这次成行的动力是一位朋友回到德国,我们说好一块旅行。欧洲她基本上都去过了,所以选中了摩洛哥。这次是我第一次参加旅行团旅游,三十个人的团,除了我们两个中国人其余都是德国人,期中还有两个德国家庭,健全的丈夫带着他们的盲人妻子参加旅行。两位盲人夫人每天都穿不同的漂亮衣裙。我很好奇,在她们的旅途中会有哪些与常人不同的感受?可惜我不曾和她们交谈,因为我在她们面前不知所措。但是会在迷宫一样的古城里穿梭时偶尔闭上眼睛,眼前只有一片黑暗。有一种说法是:“肉眼睛见景象,黑暗悟真知”。葡萄牙有一位特别出名的国宝级文学大师,叫“萨拉马戈”,他写过一本书,得过贝尔文学奖,名叫《失明症漫记》,在他等红绿灯的时候,他突然间变成一个盲人。 但是他非常奇怪就是,变成盲人之后,他的眼前不是一片漆黑,他停下来进了一罐牛奶里的感觉,眼前是乳白色。黑暗不好,乳白色也不好。我庆幸能用自己的双眼看见摩洛哥这色彩斑斓的世界。</p><p class="ql-block">我们的旅行路线是摩洛哥四大皇城,有人将这四座古城用颜色编码,充满霸气的白色皇城拉巴特、相对年轻的黑色皇城梅克内斯、千回百转的蓝色皇城菲斯和 温暖的红色皇城马拉喀什。</p><p class="ql-block">每到一城,我们的导游,一个穿着高贵的龙舌兰丝质“精靈袍”的中年男子,都会对我们说:“一定要跟上,这里的街巷是迷宫,问谷歌也没有用!”。</p><p class="ql-block">“最有能耐的地图绘制师到了菲斯也得甘拜下风”,这是菲斯古城居民常说的一句话。无论是初建菲斯的阿拉伯人,还是接替他们的柏柏尔人,似乎都从来没有城市规划的概念,总是把街道巷陌修得百转千回。从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刚穿过镶满蓝色瓷砖的城门,就一头扎进了比蜘蛛网还复杂的小巷,还没来得及看清这座古城,就已经迷路了。</p><p class="ql-block">”摩洛哥人成功地保留了他们的社会形态,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解。他们适应了‘现代’世界,同时保有自己的文化。”——布鲁诺·巴贝。摄影师布鲁诺·巴贝(Bruno Barbey)是瑞士裔法国人,生于摩洛哥。他曾在拉巴特、塞拉、马拉喀什和丹吉尔等不同的摩洛哥城市生活。巴贝在其个人著作《我的摩洛哥》(My Morocco)的序言中曾提道,那里是“一片异常平静、时间几乎凝固的土地”。这些也概括了我对摩洛哥整体观感。</p><p class="ql-block">跟团旅行是一种新的体验,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在抓拍,走马观花,一路下来拍了上千张照片,为了帮助消化,决定不按一城一地分类,而是按照内容归类。其实摩洛哥就像小时候看万花筒,不停地转动才更加五彩缤纷,那就索性将四大皇城的市井所见所闻一锅烩了吧。</p> <p class="ql-block">一个阿拉伯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能毫无忌惮地运用如此张扬的色彩,真是惊艳到了我。此前也看到过许多图片,以为是适应旅游市场的需求。我又错啦!了解一个国度,真的要在她的山川、江河、大海和沙漠中走走看看,到他们的人间烟火处转一转。说摩洛哥是个好色的国度,是因为他们有深蓝的大西洋、碧蓝的地中海,有万物自然变幻莫测的大地色阿特拉斯山脉,有金色的撒哈拉沙漠和润涵生命力的绿洲,他们有大西洋和地中海气候所赐予的具有丰富色彩的果实,以及阿拉伯人、伯伯尔人、非洲人和地中海欧洲人的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天时地利人和造就了摩洛哥人对颜色独特的敏感、钟爱、驾驭力和审美观,造就了这个浸润到人们生活深处的色彩斑斓世界。就像亨利·马蒂斯曾经说的:“所有的色彩一同歌唱,它们的强度取决于合唱团的需要。就像音乐的和弦。”</p> <p class="ql-block">一种叫“皇茶”的香料茶。</p> <p class="ql-block">橄榄是摩洛哥的主要农产品。</p> <p class="ql-block">五花八门的腌菜</p> <p class="ql-block">各类坚果糕点</p> <p class="ql-block">薄荷在摩洛哥是第一佐料,香料,更确切地说是茶。薄荷加绿茶是摩洛哥的国饮。无论走到哪里都离不开薄荷茶。</p> <p class="ql-block">这里也盛产海鲜,据说在摩洛哥可以实现皇帝蟹自由。我们跟团行,没有这种自由!</p> <p class="ql-block">走着走着,猛然间看见肉铺挂着两个骆驼头。中国人什么肉都吃的名声在外,可是见到活生生两骆驼头!嗯……?</p> <p class="ql-block">“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菲斯这9000多条街巷最宽的不过数米,最窄的只有0.2米,体型稍胖的人休想通过。狭窄的大巷套着小巷,小巷尽头连着更小的巷,因此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寸步难行,毛驴是唯一可以替代人力的运输主力。从狭窄小巷迎面而来的驮货毛驴,讲述着几个世纪以来不变的生活方式和节奏。它们脖子上的铃铛,声音清脆,那声音无疑还蕴含着一条不成文的规矩:“让一让,请给古老的传统让行!””。</p> <p class="ql-block">菲斯古城现存的三座古老露天鞣革场之中,就以这座休瓦拉鞣革场规模最大,这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鞣革场之一。「鞣制」是把动物皮肤处理成皮革的过程之一。生皮先浸泡在充满石灰、牛尿、盐的混合液槽中两三天,以除去蛋白质和脂肪杂质来防腐。</p><p class="ql-block">接着清洗、晾干后,再以含鸽粪等成份的液体反覆冲刷,赤手揉捏长达数小时,使皮革软化并具有弹性。</p> <p class="ql-block">皮具和尖尖的皮鞋是摩洛哥特产</p> <p class="ql-block">这些典型的金属灯具和餐具也都是手工艺产品</p> <p class="ql-block">龙舌兰丝的织染也都是采用传统手工工艺,这种丝手感丝滑凉爽,用于摩洛哥传统服饰和装饰品制作。</p> <p class="ql-block">这些服饰都和上面的花边都是用龙舌兰丝制成。</p> <p class="ql-block">古城里迷宫一样的窄巷子其实有规律的分工,我们七拐八拐进了磨刀巷。</p> <p class="ql-block">马赛克的生产仍采用最传统的工艺, 正如巴贝在《我的摩洛哥》(My Morocco)的序言中曾提道,那里是“一片异常平静、时间几乎凝固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这些五彩缤纷的陶器反映了摩洛哥人对颜色独特的敏感、钟爱、驾驭力和审美观</p> <p class="ql-block">地毯和挂毯大部分使用了大地色系,也是摩洛哥著名的手工业产品。</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旅行结束在夜晚的马拉珂什德吉玛广场,这里彷佛是一个露天剧场,很多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舞台,包括兜售商品的小贩、舞刀弄枪的艺人、占卜算命的巫师、耍猴玩蛇的奇士……,而最吸引我眼球的,还是这片美食广场。还是那句话,人间有味,岁月有情。这不仅是时光的馈赠,更是阿拉伯文化浓烈的绽放。</p> <p class="ql-block">摩洛哥的人间烟火中有味有色有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