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的诊所

叮咚

<p class="ql-block">   这几天,哥哥诊所的小大夫们都兴高采烈的,因为他们收到了老板发的30周年“店庆”的千元福利:牛肉、羊排和整鸡,而且就在正日子的今天—7月1日,老板一家还要请他们吃大餐。这是西北的一个三线城市里,一个几乎位于城乡结合部的私家口腔诊所,带给员工的实惠和温情。诊所的小青年们不由得感叹能够就职于此是多么幸运的选择。</p> 大胆开诊所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80年代末期毕业于上海某医学名校口腔专业的哥哥,有着桀骜不驯的性格,这注定了他不适合在按部就班的公立医院成就自己。因此在儿子刚刚1岁时,他便开起了自己的小诊所,而且就开在他曾经上班的市级公立医院的马路斜对面。当时这个大胆的举动着实让亲朋好友为他捏了一把汗,不少人还为他轻易放弃“皇粮”和“铁饭碗”而深深惋惜。</p> <p class="ql-block">  然而,经过30年的打拼,哥哥的诊所已从最初的一间十几平米的租用房,发展到拥有近300平米共4间的自有房,拟开辟的近300平米的连锁店也在紧锣密鼓的设计中;医护人员已从当初“光杆司令”的老板变成与亲弟弟二人并肩作战,再增加到如今的11人;设备的更新及高端程度更是令同行啧舌不已。30年前亲友们为哥哥诊所捏的那把“冷汗”早已随风飘散。</p> 医者有仁心 <p class="ql-block">   镶一颗牙,前期的检查、基础操作等都不用支付费用,到最后做好装好才统一收费,哥哥的诊所就是这样独树一帜。他从来不怕病人半道“跑了”,还说跑了就跑了,权当把前面花的钱“赊散”了。对农村来的病人以及生活困难的病人,诊所都尽量减免费用,对亲朋好友更不用说。对慕名而来的跨省市患者,也尽可能优先安排,以便他们能及早返程,节省就医费用。在法定节假日,诊所舍得给医护人员发月饼、粽子、肉食、零食,诊所一家亲的氛围感始终拉满。哥哥还依托诊所力所能及地照应身边亲人的生计,承担起给农民父母发“生活费”的责任,兄弟姐妹间互帮互助、情谊绵绵。</p> 幕后也精彩 <p class="ql-block">   如今,哥哥的儿子也师从口腔,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子承父业”。“小老板”的创业激情业已牢牢印证了“后生可畏”。哥哥逐渐从前台走向“幕后”,但诊所依然需要他对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进行指导,哥哥由此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顾问”;诊所也需要他承担一般人干不了的维修、服务等口腔诊疗保障事务,因为哥哥的“心灵手巧”也是亲友们公认的。</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党的生日,也是哥哥播种希望的日子。祝福在党的旗帜下,哥哥而立之年的诊所,载满青春梦想,再次扬帆启航,向着“百年老店”进发!</p><p class="ql-block"> 谨以此文纪念哥哥的诊所开业30周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