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从数十年前起,每逢党校学习或7月1日单位组织党员活动,参观《上海一大会址》已有N次,近日,又去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并做此美篇以纪念意义。</b></p> <p class="ql-block"><b> 7月1日,我们一起来回顾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那个历史瞬间。“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1921年7月23日,这是一个令人铭记的日子,一条游船从南湖启航乘风破浪,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憧憬,开启了中国共产党曲折的奋斗历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主址)是一座砖木结构旧式石库门住宅建筑,坐北朝南,一大宿舍旧址建筑整体采用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风格。</b></p> <p class="ql-block"><b> 1921年6月3日,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取道欧洲来到上海,与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另一位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会合。他们很快与陈独秀离沪期间主持上海党组织工作的李达、李汉俊取得联系,并交换了情况。共产国际代表建议及早召开党的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b></p> <p class="ql-block"><b> 1921年7月23日至30日,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秘密汇聚在上海法租界李公馆内,举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p> <p class="ql-block"><b>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于当时我党刚刚成立,党员人数不多,组织机构也不健全,所以此次会议仅有13位代表参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他们是:来自上海的李达、李汉俊,来自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来自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来自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来自广州的陈公博,来自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以及旅日代表周佛海、陈独秀代表包惠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1921年,当中国共产党一大会议召开至7月30日晚上的时候,一名不明身份的中年男子突然闯入会场,掀开门帘朝室内的各位代表扫视了一周。引起了与会代表尤其是具有长期秘密工作经验的马林同志的警觉,他当即断定这名陌生男子是敌探,并建议马上中止会议、尽快转移。后来经过代表们再三商议,决定在嘉兴南湖的游船上继续开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同年8月2日早上7时35分,王会悟(李达夫人)与几位代表作为具体安排事务的工作人员先行出发,乘坐104次早班快车赴嘉兴,到了嘉兴后,先行人员入住鸳湖旅馆,预订开会用的船只,并到南湖察看地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同日,张国焘在上海通知各代表第二日早上搭车前往嘉兴继续开会。同年8月3日10时13分,其他代表乘早班快车到达嘉兴,王会悟接站后即带领代表们到狮子汇渡口登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嘉兴南湖中共一大会址位于嘉兴城南南湖。主要建筑位于南湖湖心岛的烟雨楼。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湖一艘游船上闭幕,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嘉兴南湖成为光荣革命纪念地,中国共产党诞生地,载入中国革命史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王会悟,中共一大代表李达的夫人、中共一大南湖会议的放哨人。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会议进行中被暗探发现,为保证大会顺利进行必须立即转移,王会悟提议去嘉兴南湖继续开会的建议得到了与会代表的同意,因此中共一大会址就形成了主会址和南湖会址两个开会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简称一大会址,共有3处遗存,其主址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兴业路76号,始建于民国九年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宿舍旧址,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太仓路127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民国十年(1921年),李公馆旁的白尔路(蒲柏路)延庆里389号内迁入博文女校。一大会议期间,代表们以“北京大学暑期旅行团”的名义入住博文女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2020年,中共一大会址进行修缮的同时,博文女校也展开修缮。博文女校二楼复原了代表们的住宿房间,并推出专题陈设,展示博文女校与中共一大的历史关联和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上海新天地中共一大会址其中的宿舍旧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2024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为庆祝党的生日,各单位也组织活动。走在上街沿,边走边回忆,还是在我年轻时,单位就组织党员去参观一大会址,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每逢党校学习就会来参观,一晃就是数十年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接受门口检查再进入参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党的一大,是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它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也是一种民族精神和青年精神的展现,更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迸发。</b></p> <p class="ql-block"><b>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载着光荣和梦想的巨舟,从这一刻起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走进纪念馆大厅,迎面看到的是一幅巨幅的中国共产党党旗悬挂着,陆续有共产党员举起右手,面对党旗宣誓,我也加入了宣誓的队伍,重温了入党誓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登上展馆二楼,便是各类历史文物的展览厅,展品包括照片、实物、视频资料等,描述着中国共产党从萌芽状态到一步步发展壮大、领导着一次又一次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与敌人所做的艰苦卓绝斗争的历程,让我充分的感觉到中国共产党真的是伟大的、进步的党,她的纲领、决策都是充满着智慧和前瞻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会址是一幢沿街砖木结构的旧式石库门住宅建筑,坐北朝南。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7月30日在楼下客厅举行。</b></p> <p class="ql-block"><b> 中国共产党第一届中央局是中国共产党的首届中央领导机构,由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鉴于中国共产党初建时党员人数少、地方组织尚不健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暂不成立中央委员会,先建立临时中央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三人为中国共产党第一届中央局委员,其中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张国焘任组织主任,李达任宣传主任。</b></p> <p class="ql-block"><b> 所谓“南陈北李”,是指陈独秀和李大钊这两位中国共产党创始人。1919年6月11日晩,陈独秀到北京前门外、新世界商场散发由他起草的《北京市民宣言》传单时,遭北洋政府逮捕入狱。各界人士纷纷谴责,要求保释陈独秀。1920年2月,李大钊为防止被保释出狱的陈独秀再遭拘捕,亲自护送他化装乘骡车离开北京,去天津转赴上海,返回了相对安全的南方。在由北京去天津的途中,两人共同商议了组建中国共产党的大计,从而为党史留下了“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佳话。</b></p> <p class="ql-block"><b>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他相继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和演说,阐述十月革命的意义,成为我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1920年3月,在北京大学组织中国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秋,他又领导建立了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并与在上海的陈独秀遥相呼应,积极筹备建立中国共产党。</b></p> <p class="ql-block"><b>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负责党在北方的全面工作。1927年4月6日,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在北京逮捕李大钊等80余人。在狱中,他备受酷刑,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4月28日,李大钊等20位共产党员和革命者被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b></p> <p class="ql-block"><b> 李大钊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却没有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很多人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目前,学术界关于李大钊没有参加中共一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五种:</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1.事务繁忙;</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2.领导索薪斗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3.不重视;</b><b style="color:rgb(25, 25, 25);">(刘仁静:“总之,选代表的那次会是认真的,气氛也是好的,缺点在于我们没有预见到一大的历史意义,因而使得这莫大光荣不适当地落到我的头上。北京小组的成员没有预见到中共一大的历史意义。在推举出席中共一大代表的活动中,既没有通知李大钊参加,也没有推举李大钊出席。因李大钊工作忙不可分身就不惊动他。”)</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4.安全考虑;</b><b style="color:rgb(25, 25, 25);">有研究者认为,李大钊未出席中共一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担心给中共一大带来危险。李大钊不仅参加了旷日持久的“索薪”斗争,而且是北大知名教授,还是当时各方面知名度都很高的“过激派”领袖,他的行踪极易引起反动军警的注意。</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5.其他考虑</b></p> <p class="ql-block"><b> 《新青年》的主要创始人包括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陈独秀是《新青年》的创办人,他在1915年9月于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第二期起更名为《新青年》。陈独秀极力倡导民主与科学,反对旧礼教、旧道德,并成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将《新青年》编辑部迁至北京。</b></p><p class="ql-block"><b>通过《新青年》的平台,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重要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得以发声,他们的思想和文章对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思想的解放。</b></p> <p class="ql-block"><b> 1921年7月23日,是一个刻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的重要日期。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陈独秀未能出席这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议。普遍的解释是陈独秀当时在广州担任教育厅长兼大学预科校长,忙于筹措建校资金,一旦离开,资金问题可能会受阻。而另一个解释似乎更接近事实的真相,陈独秀对于共产国际擅自主导中共一大的事务表示不满,选择不出席会议以示抗议。中共一大的举办完全是在马林的单独安排下进行的。当陈独秀在广州得知会议召开的消息时,对于马林未与他商议便定下所有事宜表示强烈不满。…………</b></p> <p class="ql-block"><b> 党的一大会议召集人李达,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被推举为中央局成员,负责宣传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出了特殊的重要贡献。李达在党的创立过程中作出了独特的重要贡献,他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还在一大上被推举为中央局成员。1923年秋,因不满陈独秀的家长制领导作风,李达自行脱党。脱党后,他并没有放弃共产主义信仰和革命主张,仍潜心研究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与李达继续互相信任、互相鼓励,一如既往保持着革命友情。</b></p> <p class="ql-block"><b> 李达作为党员,他两次入党都“轰轰烈烈”。中共“一大”当选仅三人的中央局成员,担任宣传主任;第二次入党,毛泽东做他的历史证明人,刘少奇做他的入党介绍人,经中共中央特许,没有预备期。</b></p><p class="ql-block"><b>作为学者,他倾一生于马列研究,完成21部专著、31部译著,总计两百多万字,被毛泽东称为“理论界的鲁迅”。</b></p> <p class="ql-block"><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话原意是比喻事物像火一样蔓延开来,无法被阻挡。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引用了该句话,意味着小小的火花可以引发燎原之势,表达了农民群众的力量是不容小觑的。此外,这句话在1930年1月5日毛泽东给林彪的信中被用来形容中国当时的革命形势和前途,信中的内容批评了当时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悲观思想,指出即使主观力量弱小,也能通过艰苦工作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最终实现全国革命的高潮。</b></p> <p class="ql-block"><b> 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1922年6月,中共党员人数已经由中共一大时的50余人发展到195人。中共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部正式党章,共六章二十九条。该党章规定了严格的入党手续,主要是为了从组织制度上保证把确实具备党员条件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因此,入党时,须有党员介绍,并要经过逐级上报的审查手续。这对防止投机分子和不够条件的人入党,是十分必要的。对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来说,党员的质量标志着党政治上的先进性和组织上的纯洁性。</b></p> <p class="ql-block"><b> 全新的基本陈列主题为《伟大的开端》。</b></p> <p class="ql-block"><b> 展览的第二部分主题为:"民众觉醒 主义抉择"。这一部分展览的布展方式很特别,精心选择了100件五四前后传播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报刊杂志,制作成大型立体式的视觉置景。</b></p> <p class="ql-block"><b> 展览中还有不少平日难得一见的红色文物,例如20世纪30年代亚东图书馆出版的《独秀文存》、李大钊1920年的签名照、李大钊使用过的打字机、以及《守常文集》《共产党》月刊创刊号等,都被展方一一挖掘并展示出来。</b></p> <p class="ql-block"><b> 下面是馆展资料随拍</b></p> <p class="ql-block"><b> 山河峥嵘,家国同梦,火热的心不会改变,中国共产党人用坚强的信念,执着的信仰,燃起星星燎原之火,塑造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演绎了一首首永垂青史的生命赞歌,开创了一个欣欣向荣的盛世华章。</b></p> <p class="ql-block"><b> 看着形形色色的数百件展品,有的纸质展品早已发黄,但我们仍能从中感受到曾经那个年代艰苦的斗争。革命先辈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追求真理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下去。这些老一辈的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从展馆史料中渗透出来,激励、鼓舞并影响着我们每一位参观者,为我们树立了榜样的力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展厅按中共“一大”会议室原状开辟了一个蜡像室,那一尊尊雕刻的栩栩如生的蜡像复原了当时的情形:毛泽东慷慨陈词的在讲着什么,董必武侧耳倾听并表示赞同,李达会心的微笑……个个踌躇满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栩栩如生的蜡像定格在这伟大的一刻——1921年7月。</b></p> <p class="ql-block"><b> 毛泽东、董必武从湖南到开国大典;何叔衡、邓恩铭、陈潭秋血洒疆场志未酬;李汉俊、李达脱党而不放弃信仰;王尽美英年病逝感憾后人;刘仁静、包惠僧历经曲折迷途知返;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背信弃义叛党投敌。</b></p> <p class="ql-block"><b> 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共13位,他们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共同为世界第一大党的建成指引了最初的方向。一大会后,他们历经血与火的洗礼,纷纷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有的过早的为革命牺牲;有的成为叛徒汉奸而与我党为敌;有的脱离出党最后又回到党的怀抱;当然还有一直坚持党的最初信念而迎来最终胜利的。由于他们对党认识的不同,目标理想的各异,他们走过了不同的人生轨迹,而他们最终的人生结局也不尽相同。</b></p> <p class="ql-block"><b> 参观至此留个影</b></p> <p class="ql-block"><b> 一大会址纪念馆通过丰富的展品和文物,生动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足迹的伟大开端,参观中共一大会址,会让你真切的感受到早期共产党人在那风云激荡的年代,甘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一件件饱经沧桑的珍贵史料、一张张定格历史的资料照片、一个个再现原貌的模拟场景,都铭刻着革命的光荣与辉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参观后下楼,人们感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参观后下楼看见这里石库门建筑还依然如新,留个影。</b></p> <p class="ql-block"><b> 在随后的几十年间,中共一大会址一直保持着它原有的风貌,成为了一处珍贵的历史遗迹。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也见证了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b></p> <p class="ql-block"><b> 如今,中共一大会址已经成为一处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学习,感受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精神。同时,它也是研究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的重要场所,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和精神财富。</b></p><p class="ql-block"><b>中共一大会址是中国共产党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将永远铭记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参观结束时,我由衷地感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作为近五十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将不辜负这一光荣的称号,牢记党的宗旨和使命,不忘初心,为党和国家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103年风雨洗礼,党的初心始终如一。祝福伟大的党生日快乐,愿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b></p> <p class="ql-block"><b> 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后,回家的路上,这位老党员沉思良久。建党103年,在党的光辉下,我们共同见证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也看到听到为数不少的党员,已经背离党的宗旨和初心,忘记入党就是为人民服务而非升官发财,忘记入党时的宣言,做出与共产党要求的格格不入行为甚至于犯罪。从南陈北李相约入党,从一大会址走出来的13个代表的不同结果,到建党103周年的党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还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由衷的愿党永葆青春,带领我们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建党103年,是历史的见证,是时代的骄傲,更是我们党员的荣光与责任。</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