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尊敬的美友和粉丝们,大家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实在抱歉了,由于年事已高及身体抱恙,久未更新和推出新篇,亦未能及时与大家互动,敬望见谅!久病初愈,心情亦随之舒畅愉悦起来,享受着夏日的湛蓝天空和明媚阳光,感受着生命的美好和绚烂,真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就老年人,特别是身患慢性病老人的健康问题与大家聊聊,探讨如何保健身体,珍惜当下,安然度过余生时光。其实,这是个常谈常新的老话题,对老年人而言尤其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个人能够活过古稀之年是幸运的,特别是患有慢性病的老人,更要挚诚的双手合十,感恩上苍的眷顾。因为,这是老天爷的恩赐,让你享受着尘世间的繁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老话说,树老根多,人老病多,这是恒古不变的自然规律。如若人在年轻时发现有先天遗传因素,再加之环境因素以及自身生活方式不甚健康,一旦老了免不了会慢性病缠身,这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若是独自一人生活,身体多病且各项机能衰退,生活自理能力受限,晚景将更是凄风苦雨,苦不堪言啊;若是心态好,“以病为友”,带着“症状生活”,身心双修,且行且珍惜,或许余生将会是另外一番景况。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时候,什么岁数,拥有健康的身体,是一切美好生活的前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生命是宝贵的,而它却是一次单程之旅,珍惜当下每一刻,才能感受到美好与幸福。复盘过往,一路走来,我的身体状况,特别是晚年时的身体与红尘人生一样跌宕起伏。然而,命运对我不薄,每每在关键节点上,仿佛冥冥之中命运之神时时刻刻在眷顾着我,让我能够逢凶化吉,遇难呈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记得年轻时,在与朋友推杯换盏畅饮时,一位长者好友关心的提醒我说,你喝酒时脸色不对头啊,要去医院看看有没有高血压呀?随后便去武汉协和医院挂专家号进行诊断检查,果不其然,体检诊断患有原发性高血病,且已发生器质性病变,即左心室肥厚及脑部毛细血管钙化灶。据专家解读,原发性高血压,亦称高血压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综合造成的,遗传因素占40%,环境因素占60%。因为该病发病初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人们称其为“隐形杀手”。同时,又因为不能彻底被根治而被称为“不死的癌症”,患者需要终身服降压药来控制血压平稳,其患病率高,合并很多并发症如心、脑、肾等器官功能的衰竭,致死率和致残率极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通过这次体检,不仅使我了解了自己的身体状况,更让我感到了惭愧和蒙昧无知,健康知识的匮乏造成了健康理念的无知,生命认知的蒙昧导致了敬畏之心缺失。但无论怎么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矣。自此,便与药为伴,遵医嘱开始终身服用降压药来控制血压高,以防止并发症发生。可以这样说,我这一辈子的生命保卫之战基本上是靠药物来维持的。至今,我与药为伴已长达35年之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遗传因素无法改变,然而环境因素是可以改善的,如戒烟戒酒,健康膳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以及健康心态和良好的睡眠等,遗憾的是自己忽视了健康生活方式的重建。那时仗着年纪轻,扛得住,生活方式上我行我素,特别是烟照抽,酒照喝,放任自流,结果导致后来出现了更为严重的健康问题。所谓祸福无门,惟人自召便是这个道理。人,如果一味的从心所欲,放纵自己,必然会对自己造成严重伤害,无论身体或人生莫不如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步入花甲之年这个多事之秋之际,各种各样的疼痛和不适接踵而至。在此期间,先后动了两次不大不小的手术,切除了胆囊,自己完全陷入了“疲于奔命”之中,不是住院检查,便是寻医问药,尤其致命的是高血压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时隔不久,突然中风(卒中),脑出血30mL,虽然经过治疗后基本得以康复。然而,当时的惨状是难以忘怀的。大夫诊断证明是这样记载的,脑出血,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大夫还为我作了科普,中风,即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类型,是由多种原因导致脑血管受损,产生局灶性或整体脑组织损害的疾病。其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和死亡率高的特性,为国人首要死亡原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么多年来,自己目睹了致亲以及朋友,同事和领导,还有那些或熟悉或认识的人,因高血压病患脑溢血而去世、致残或成为植物人的先例不胜枚举,常常令人惶恐,心有余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经此一疾,使我对于健康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于重建健康生活方式的必要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追求。一个“带着症状”生活的人能够活过古稀之年,且顺利跨过73岁大坎,即将迈入75岁门槛的老人来说,这是极不容易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年初,脑组织再次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症状。但由于就诊及时,体检全面细致,大夫处置得当,症状得以缓解,目前正在逐步恢复之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愚以为,对健康和健康知识的学习和追求,是敬畏生命的体现,是对自然规律的顺应,它让我学会了倾听身体的声音,感受到生命的律动,从而让自己在生活的道路上更加自律和从容淡定。我常常用一颗感恩的心拥抱健康和健康知识,并用一份执着的态度践行之。因为健康才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晚年生活幸福的基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回顾这些年来“与病为友”、“与药为伴”的生活经历,有几点个人体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一,早发现 早治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人一旦与慢性病结缘,特别是心梗脑梗等恶疾,千万不要讳疾忌医,务必早发现早治疗。首选到知名三甲大医院找知名专家教授确诊,按其处方检查治疗,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定期复查。在此,着重提醒一句,务必一定要与大夫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对此,我是深有体会的。切忌自以为是盲目在药店采购药物自行治疗。若出现症状尽快就近到医院急诊救治,千万不要延误就诊时机,错过最佳救治时间。同时,尽量不要滥服滥用滋补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二,简单生活 饮食随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何安排好一日三餐,是许多患慢性病独居老人发愁的事情。其实,人老了,对于吃没有过多的特殊要求,也没有什么特别想要吃的食物,不必刻意讲究和追求精致,简单随意点或许更好一些。如果在家做饭嫌麻烦又感到不划算的话,倒不如在外面就餐随便吃点,想吃什么买什么,一般情况下,在外就餐营养是可以得到满足的。一日三餐,均衡饮食,控制食量,七分饱,早餐吃好一点,中午和晚上吃少一点,尽量少油少盐少糖。简言之,吃,对老人而言仅仅只是为了续命而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三,禁除陋习 戒烟戒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心脑血管患者一定要戒烟,这是我的切身体会和深刻教训。对于酒,能够戒掉最好戒掉,实在戒不了少喝一点。同时,要忌口,什么食物可以吃,什么食物不能吃,心中有数,不能贪口腹之欲而影响了身体健康。少吃零食,不喝碳酸饮料和奶茶。以白开水为主,辅之以绿茶,偶尔来杯咖啡提提神,或者夏天泡杯陈皮菊花茶清清火,秋冬季以西洋参和枸杞泡杯药饮养养身也是不错的的选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四,勤快一些 多动一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坚持多“动”,切忌整天躺在床上看电视,玩手机,刷视频或者追电视剧。如果身体还行,尽可能帮助孩子们整理整理家务,买买菜,做做饭,接送孙辈上下学,既活动了身子骨,又锻炼了大脑,还能与孩子们密切互动关系。要坚持运动,迈开腿多走路,以散步为主,白天步行一小时,早晚室内或床上活动活动筋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五,讲究卫生 屏弃“老人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人老了,须发白了,秃顶了,人丑了,这是自然规律,谁也逃不掉。但个人仪容仪表和形象还是要讲的,个人卫生更不容忽视。晨起漱口刷牙(早晚各一次),剃须洗脸,一月一次理发,每晚坚持热水泡脚,便后坚持洗屁股。夏季天天洗澡,冬日每周最少2次。每天更换内衣内裤和袜子,当晚手洗晾晒。保持干净整洁的着装,将自己打理得干净清爽一些。人虽然老了,但“精气神”不能差,更不能胡子拉碴,邋里邋遢的。这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心灵的慰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六,积极乐观 向死而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活到这把年纪不得不承认我们确实已经老了,这也能从生命的三个维度见证,从自然属性看,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而我们已经处在生命的衰老期,死亡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从社会属性看,我们早已被主流社会边缘化,社会不会再有我们的角色和主场,我们的时代早已结束了;从精神属性看,我们已处于垂暮孤寂的黯淡之中,精神懈怠,情绪消极,行为保守,性情寡合,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尽管如此,我们应该拥有向死而生的精神内涵,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老病死。人,要热爱生活,珍惜当下,不负时光,善待自己。尽可能做到精神上不懈怠放松,情绪上积极主动一点,行为上不轻言放弃,性格上阳光开朗一些。只有这样才能在遇到疾病时顶得住。同时,也应该做好面对死亡的准备,坦然接受生命的极限,凋谢只是瞬间,人类终将永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谨将本篇献给我的同学战友朋友同事和50后的一代人!并祝大家精神不老,安康常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2024.06.30于汉口黄孝河</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