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昭觉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昭青路333号,素有“川西第一禅林”之称,在唐贞观年间(627~649年)改为佛刹,名建元寺,唐宣宗时赐名“昭觉”。昭觉寺占地面积约20000平方米,整体布局非常完善,中轴线由大山门、八角亭、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组成,两侧是观音阁、御书楼、石佛殿(涅槃堂)、大师殿(御书楼)、先觉堂、钟楼、鼓楼、普同塔院、圆悟禅师塔、禅堂、客堂、僧房、斋堂、放生池等等。日本和东南亚一带的许多佛教寺庙仍把昭觉寺视为祖庭,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突出贡献。</p> <p class="ql-block">成都昭觉寺,尊享川西“第一禅林”的盛誉,“入门不见寺,十里听松风”更是康熙皇帝对它的赞美。作为西南地区规模最为宏大和壮观的寺院之一,昭觉寺不仅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也作出过突出贡献,至今日本和东南亚一带的许多佛教寺庙都把昭觉寺视为祖庭。自唐起至十年动乱,寺庙几经毁坏,历尽荣辱兴衰,如今重新焕发光彩的昭觉寺成为游人访古、香客朝拜的圣地,更乃全国重点古刹的代表之一。</p> <p class="ql-block">昭觉寺在汉朝是眉州司马董常的故宅,宅号“建元”。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年),改建为佛刹,名建元寺。唐僖宗时赐名“昭觉”。唐乾符四年(877年),唐代高僧、禅宗曹洞宗传人休梦禅师任建元寺住持,兴工构殿,扩建寺庙,并奉旨改寺名为“昭觉”,一直沿用。</p><p class="ql-block">五代十国时,战乱迭起,昭觉寺仅存“房舍五间,田土三百廛”。后殿堂衰颓,寺庙荒芜。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休梦法师五世法嗣延美禅师住持昭觉,用了30多年的时间进行全面修复,殿堂房舍增至300余间。</p> <p class="ql-block">宋元丰末年(1085年),禅宗临济宗禅师纯白任昭觉寺住持,被称为“西川第一丛林”。宋崇宁年间(1102~1106年)及南宋绍兴初年(1131年),高僧圆悟克勤(原号佛果克勤)两度住持昭觉寺。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在昭觉寺圆寂,圆悟禅师墓尚存。</p> <p class="ql-block">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命蜀献王迎接智润禅师任昭觉寺住持,并扩建寺庙。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毁于张献忠兵燹。清康熙二年(1663年),丈雪法师筹款重建,先后修建了大雄宝殿、圆觉殿、天王殿、金刚殿、说法堂、藏经楼、八角亭等殿宇,重塑佛像,迎请佛经,恢复丛林大观,并修筑石堰7.5公里。清康熙十二年(1673),佛冤法师任昭觉寺住持,又继建先觉堂、御后楼、五观堂,客堂、钟鼓楼及寮房300余间。</p> <p class="ql-block">民国八年(1919年),朱德曾在昭觉寺避难。</p><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6日,成都昭觉寺释普华法师荣膺住持。</p> <p class="ql-block">山门殿,两侧各塑水火金刚</p> <p class="ql-block">昭觉寺简介</p><p class="ql-block">顺便说一句,昭觉寺不收门票,而且每人可免费领取三柱香。当然,如果自己执意要捐功德钱另当别论。</p><p class="ql-block">在当前一切向钱看的大形势下是难能可贵的。</p> <p class="ql-block">导游图</p> <p class="ql-block">林阴大道,远处是八角亭。</p> <p class="ql-block">虔心亭,又称八角亭</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内供奉弥勒佛、四大天王像等。天王殿前的石桥最为古老,是所存不多的历史遗迹。</p> <p class="ql-block">地藏殿</p> <p class="ql-block">钟楼</p> <p class="ql-block">鼓楼</p> <p class="ql-block">“树包碑”。</p><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前的这棵千年黄葛树,是成都城区最大的古树,树冠直径估计有20米。最神奇的是,这棵树的树身里还包裹着一块石碑。相传当年破山祖师复兴昭觉寺后出门云游,临行前对弟子们说,如果殿外的黄葛树包住石碑他都没有回来的话,就另立方丈。九年后,黄葛树将石碑包得丝毫不现,但破山祖师最终还是没有回来,而石碑内容也至今成谜。</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为重檐歇山顶,内供奉着汉白玉雕塑三身佛像。分别是“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释迦牟尼佛”,三身佛两旁侍立着阿难、迦叶立像。大殿两侧是神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像。</p> <p class="ql-block">传说当年破山祖师复兴昭觉寺后,广收弟子,光大了双桂禅系。有一天,破山祖师告诉弟子们,他要出去云游,并说:如果殿内的庭柱离开了下面的石砧凳、香案上的延瓢飞了、殿外的两株黄果树包住了中间的石碑,他都还没有回来的话,就另立方丈,主持寺院、传承双桂禅法。祖师走后三年的一天,祖师殿内的一根木柱果然离开了石砧凳;又过了三年,大雄宝殿香案上的延瓢果然不翼而飞;再过了三年,大雄宝殿外的两棵黄果树已长大并且包住了中间的石碑。但是,破山祖师却没有回来。留下的是他的传说和众人可以见到的遗迹。成都人后来把“柱离凳”的殿称为“吊足楼”。殿高约9m,有十六根楠木柱,直径约一尺五寸。其中殿内的四根柱子中,靠外近门左侧的一根的下端悬着,离鼓形的石砧凳约一尺高。是木结构古建筑的一项奇观。由于印契了该寺古德明代道魁祖师之预偈:“树包碑,檐瓢飞,柱头落地祖师归”。清定上师回昭觉,悬空之柱头落地,延瓢早已不翼而飞,菩提树飞速猛长,将石碑包得丝毫不现。故世人称之道魁祖师再来。</p> <p class="ql-block">里面真是金碧辉煌啊,可惜不准拍,只好从外面偷拍几下。</p> <p class="ql-block">回望大雄宝殿,雄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五观堂,用斋的地方,我们花钱也可以吃。</p> <p class="ql-block">一碗饭一碗菜,吃多少要多少,不准剩。</p> <p class="ql-block">执法在看着呢</p> <p class="ql-block">圆通宝殿是寺内第二大建筑物,外形金碧辉煌,外方内圆,为昭觉寺独有。殿内供奉着一尊四面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木雕像。</p> <p class="ql-block">气势恢宏</p> <p class="ql-block">圆通宝殿采用外方内圆的造型,塔、殿结合,四角殿顶为重檐歇山式,中心高起,为八角攒尖顶,飞相7层,高24.2米。整体建筑用柱156根,结构精巧别致,殿内供奉高12.2米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坐像。</p> <p class="ql-block">四面千手千眼观音佛像,共有1008只手眼</p> <p class="ql-block">放生池</p> <p class="ql-block">高僧圆寂之地</p> <p class="ql-block">此殿为密坛僧人的加行堂,供奉藏传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咯巴大师及其弟子克杰珠、贾曹杰。宗喀巴大师出生于青海西宁地区,元末明初人,藏族,重振藏传佛教,创立格鲁教派,成为密宗黄教始祖,被各派尊为第二法王。青海省西宁市塔尔寺,塔尔寺是宗咯巴大师的道场,位于塔尔寺正中的大金瓦殿,供奉着宗咯巴大师。</p> <p class="ql-block">藏经楼</p> <p class="ql-block">藏经楼的一层供奉玉佛像,珍藏有一些重要文物。</p> <p class="ql-block">回眺藏经楼</p> <p class="ql-block">“元帅匾”,也是昭觉寺特有的文物。1917年3月,四川军阀刘存厚攻击皇城内滇军罗佩金、戴戡部下,朱德、周官和寡不敌众,到昭觉寺避难。在寺里,朱德与当时的昭觉寺方丈了尘和尚结下胜缘,二人相交甚深。朱德回到云南后,为了表示谢意,托成都同学周官和请当时的著名书法家颜楷在1921年冬月书写了“应世人间”4个字,并用楠木制作成牌匾,赠送给昭觉寺。</p> <p class="ql-block">观音殿</p> <p class="ql-block">供奉文殊,普贤,观音三大士。</p> <p class="ql-block">清定上师舍利塔。清定上师1926年毕业于广州大学哲学系,当年考入黄埔军校步兵科。曾担任第四战区党政军训练团训练处长,中央训练团训练处长、政治部主任,授少将军衔。1941年,因不满当时政治腐化的现实,发愿弘扬佛教庄严国土,利国利民,萌出尘志,主动到重庆南岸狮子山慈云寺,依澄一法师座下出家,并于同年冬月十七日,到成都昭觉寺依慧老和尚座下受具足戒。皈依佛门后,清定上师潜心修行,终成佛门一代上师。</p> <p class="ql-block">佛学院</p> <p class="ql-block">昭觉招提夙见称,公馀来访自晨兴。</p><p class="ql-block">拟寻野老询禾稼,偶遇山僧话葛藤。</p><p class="ql-block">流水过桥清一派,好山环户翠千层。</p><p class="ql-block">西风落日频回首,仪凤山前是献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