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有意义的事做得有意思(之二)

王美枝

家长会 <p class="ql-block">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是进城农民工子弟指定就读学校。学校60%以上的学生都是这些进城农民工的子女。</p><p class="ql-block"> 四年前,我来到这所学校任教。我清楚记得第一次班上召开家长会的情况:当时班上有47个孩子,但当晚到班参加家长会的家长只有30个,其中有几位是爷爷奶奶或别人来代开的。我还明显地发现,开家长会前,我们圈点出平时问题较多的孩子,我们计划家长会结束后准备和这些家长再单独交流一会的家长没来的反而居多。其实,我们在召开家长会前既有提前三天在班级群中告知,也有给每位家长发出纸质的邀请函。</p> <p class="ql-block">  后来,我从孩子们那了解到他们家长没来开家长会的原因:一小部分确实是人在外地工作没法赶来参加;但更多的是知道自己的孩子成绩不理想,觉得在开家长会时被老师当着众多家长点名批评很没面子便借故不来。比如一个孩子就说他妈妈开家长会那天去逛街了,就是以前每次来开家长会他都是被老师点名批评的,他家长就再也不来开家长会了。</p> <p class="ql-block">  随后一期的家长会又快要召开了,我就提前制定了家长会活动方案,改进了传统家长会的一些不好的做法。</p><p class="ql-block"> 首先是在开家长会前提早向班上学生和家长说明:开家长会的最终目的是与家长共同探讨怎样将孩子培养得更好,不会开成批斗会、告状会、伤人会,保证开家长会后不会让他们的身心受伤害。</p><p class="ql-block"> 仅仅这一个说明,后来我班再开家长会,与会的家长除特别原因,到会都很齐。</p> <p class="ql-block">  其次,每次的家长会我都会尽量开出新意,开得有仪式感,开得走心。</p><p class="ql-block"> 比如去年我教六年级,我是这么召开班级家长会的:</p><p class="ql-block"> 家长会第一个环节是"听孩子的心声”,由班级学生主持。孩子们通过录制的视频一一《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深情表达对家人的爱意,并通过视频给父母颁发个性奖章(最佳陪伴奖、幽默风趣爸爸奖、智慧父母奖等)。</p><p class="ql-block"> 家长会第二个环节是欣赏孩子们摆放在桌上的作业、孩子们的各种作品及现场才艺展示。</p><p class="ql-block"> 第三个环节是"听家长的声音",由班级家长主持。家长围绕”自己是否真的了解、理解、关心、关注、共情自己的孩子?作为家长,有哪些行为不合格?”等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填写”圆桌会议”卡。紧接着,家长们针对讨论结果,由小组代表分享良好的家庭教育引导方法。随后,各小组家长代表,向孩了们送去一段温馨的祝福,我和搭班老师现场录制下视频,在第二天的课堂上播放给孩子们观看,让孩子们再一次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爱与期待,为孩子输送成长的能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个环节,听教育的声音,由我来主持。我围绕学生在校的生活、学习、活动、相处等表现,综合分析了班级整体与学生个人的情况,并根据不同学科的学习要点,提出了有效的家教指导意见。希望家长和学校携手共育,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帮孩子建立自信,带动德智体美劳的整体健康发展,一切贵在坚持和用心,育儿路上放下焦虑,静待花开。</p><p class="ql-block"> 有限的家长会时间,带来了无限的感动与思考。不少家长表示,通过此次家长会,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内容和生活常态,明显感受到学校和老师对孩子们的尽心尽责和关心关爱。</p> <p class="ql-block">  此外,我们还会做好家长会后的”追踪”工作,如做一份问卷调查,在家长群发送一份家长会满意度调查问卷,梳理此次家长会存在的问题与解在家长会后家长家长是如何教育孩子的,效果如何等。同时及时反思,不断优化家长会流程,并提前制定好下一次家长会的大致计划和主要流程。</p> <p class="ql-block">  我也从中体会到,要把一件有意义的事做得有意思,其实就是要做到:用心用心再用心!</p>

家长会

家长

孩子

班级

学校

用心

学生

环节

班上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