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元勋 ——郭永怀

赵晶

<p class="ql-block">“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p><p class="ql-block">作者 漂江孤影</p> <p class="ql-block">  在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郭永怀是唯一一位涉足了导弹、核弹、人造地球卫星三个方面的科学家,也是唯一一位以身殉职的科学家,他是他们当中,唯一的“烈士”。</p><p class="ql-block"> 在五星红旗飘扬的土地上,孕育着一位又一位的英雄。由祖国孕育的他心有大我,以身许国。在同龄人已经开始享受天伦之乐时,他却仍将自己的精力与时间投入到了核武的研制上,为此不惜隐姓埋名,度过了许多艰难且不为人所知的日子。他就是——郭永怀。</p> <p class="ql-block">学习生涯的探索</p><p class="ql-block"> 1909年4月4日,郭永怀作为家中的第四个儿子,出生于山东省荣成村滕家镇的一个农家中。他的父母皆是普通农户,但他却自幼天资聪颖,十岁时开始在本家叔叔开办的学堂中读书学习,后又成功进入了青岛大学附属中学,成为了十里八乡中的第一个公费中学生。</p><p class="ql-block"> 在他二十岁时,他没有辜负自己付出的努力,成功进入了南开大学的预科理工班,这成为了他之后人生走向的一个大跳板。两年后,也就是在1937年7月,郭永怀顺利毕业,直接进入南开大学本科物理系进行学习。而在南开的求学历程中,他得到了当时国内知名教授顾静薇的赏识。</p><p class="ql-block"> 经过努力,两年后郭永怀通过了北大招生考试,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北大物理系继续学习,而顾静薇教授对他的举荐,也让他成功在光学专家饶毓泰教授门下继续深造,在那之后的几年里为自己打下了扎实的物理学基础。1938年,郭永怀成功通过了中英庚子赔款基金会留学委员会举行的第七届留学生招生考试,与钱伟长、林家翘一起以异常优异的相同分数同时被力学专业所录取。</p> <p class="ql-block">  在之后七年的留学生涯中,郭永怀先后就读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他成为了世界气体力学大师冯·卡门的弟子,并结识了自己的师兄与一生的知己——钱学森。在1949年,他开创了“奇异摄动理论”,此种数学方法在许多学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郭永怀这个名字也因此而驰名世界。</p> <p class="ql-block">临危受命</p><p class="ql-block"> 在美国被迫取消禁止中国学者出境的禁令后,郭永怀一直在尝试突破美国设置的各种障碍。他放弃了优厚的条件,终于于1956年国庆节的前一天动身回国。在送别聚会上他烧掉了自己多年研究的手稿。在被问及怎么看有些人出国后就不想回来时,他的夫人李佩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那个时候出国,就是为了回国”。</p><p class="ql-block"> 回国后,他便积极地投身于振兴中华的事业。“国家贫瘠,就是做儿子的无能。”他与钱学森等人一起筹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力学和力学工程系、化学物理系,担任化学物理系的首任系主任一职。在危急时刻,郭永怀还临危受命,成为了中国核武研究最初的“三大支柱”之一。</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中国力量贫瘠,科技跟不上,核工业一直依赖着苏联给予的支持。在苏联单方面撕毁协定和合同、撤走在华所有专家、停止一切技术设备和资料供应后,中国的核工业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困境。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的名字与中国原子弹紧紧联系到了一起。</p> <p class="ql-block">鞠躬尽瘁</p><p class="ql-block"> 在1960年之后,郭永怀一直忙于自己的工作与国家给予的任务。他对外仍维持着自己之前的工作身份,但他必须对所有人隐瞒自己被委派的特殊任务,连最亲的妻子李佩也不能透露一个字。一家人经历了长时间的聚少离多与不辞而别,李佩渐渐对丈夫产生抱怨。但就是这样一个对家庭“不负责”的人,正在倾尽全力地去改变中国的命运。</p><p class="ql-block"> 在研制核武的数年间,郭永怀频繁地来往于试验基地。在他的带领下,内爆法被成功突破,为原子弹的成功爆炸及之后其它核武的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太善于言辞的他,在原子弹成功爆炸的那一天,也沉浸在了与众人的欢庆里,三位研制者也齐聚一堂,推杯换盏。也正是那一天,郭永怀在无形中得到了家人的理解,李佩自此默默承担起家里的一切,不再过问。</p><p class="ql-block"> 在投身于原子弹研发事业的同时,郭永怀还涉及了导弹与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发,为中国的“两弹一星”事业殚精竭虑,并于1968年10月再次去到罗布泊试验基地,开始了中国第一颗热核导弹的实验。</p> <p class="ql-block">死而后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68年11月,热核武器研制进入了关键时期,郭永怀全力以赴。同年12月4日,热核武器研制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了节约时间,不耽搁研究进度,郭永怀不顾周围人的阻拦,拒绝了第二天乘坐火车的建议,坚持要搭乘当晚的飞机回北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中国飞行技术落后,飞机的安全系数非常低,更何况夜间飞行。但郭永怀觉得为了节约时间而冒点险,值得。但没想到的是,这一次死神的镰刀就挥到了他乘坐的飞机上。当夜的北京大雾弥漫,在距离北京地面机场还有四百米时,飞机突然失去了控制,狠狠地撞向了地面,飞机的坠毁引起了漫天的火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消息传回北京后,他的好友钱学森为此痛哭;妻子李佩强忍眼泪,却一整夜都在止不住地叹息。总理知晓此事后,也不禁为之落泪,并下令彻查此事,但直到现在,人们也没有查出这究竟是一场阴谋,还是仅仅是一场意外。</p><p class="ql-block"> 当人们终于在事故现场辨认出郭永怀的遗体时,他与他的警卫员牟方东呈现着紧抱在一起的状态。令众人震惊的是,当他们好不容易将两人分开后,他们中间夹着的公文包里的重要文件,竟然完好无损。</p><p class="ql-block"> 1968年12月27日,中国第一颗热核导弹爆炸成功;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也成功发射。这些都是由郭永怀参与设计制造的。在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郭永怀是唯一一位涉足了导弹、核弹、人造地球卫星三个方面的科学家,也是唯一一位以身殉职的科学家,他是他们当中,唯一的“烈士”。</p><p class="ql-block"> 为了兑现振兴伟大祖国的诺言,郭永怀将自己的所有都投入到了漫长无尽的研究生涯中,乃至为此付出了生命。他是中国核武建设的奠基人,他是挥舞着大旗的领导者,他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值得,也应当被我们所铭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朗读者 赵晶</p><p class="ql-block">山东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烟台市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p><p class="ql-block">烟台朗协老干部分会副会长</p><p class="ql-block">烟台康桥朗诵艺术团团员</p><p class="ql-block">烟台老年大学朗诵专业教师</p><p class="ql-block">烟台艺校青少年培训中心朗诵专业教师</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