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义同学西行游记 (三)

记忆流年

<p class="ql-block">  西行游记第二十天</p><p class="ql-block">​ 青海红崖红星地貌</p><p class="ql-block">​红崖火星地貌景区位于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是一个以火星地貌观光和地外生活体验为主要功能目标的特色旅游景区。该景区以丹霞、彩色丘陵地貌为主,地质类似于火星的表面,由于植被覆盖稀少,地形地貌和环境“貌似”火星而出名。</p><p class="ql-block">红崖火星地貌景区总占地面积400平方公里,内有多处撞击坑、混沌地形、桌山、沉积地貌等与火星地貌特征高度相似的地形地貌,被中国科学院评为“中国最像火星的地方”。这里拥有典型的雅丹地貌群,其独特的地形地貌、自然风光、气候条件使其成为地球上独一无二的火星模拟基地。</p> <p class="ql-block"> 西行游记第二十天</p><p class="ql-block">​ 青海乌素特水上丹霞</p><p class="ql-block"> ​乌素特水上雅丹,也被称为水上丹霞,是位于中国青海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一处独特地理景观。这里原本是雅丹地貌,但由于发源于昆仑山的那棱格勒河河水改道,淹没了这片区域,形成了如今的水上雅丹地貌。水上雅丹的每一块石头都像是虚无缥缈的上仙净土,壮观地排列于蓝天白云之下的戈壁湖泊中,一眼看不到尽头,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p><p class="ql-block">乌素特水上雅丹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最为壮观的雅丹地貌群落之一,约2.15万平方公里。这里的地貌群约形成于7500万年前,历经千万年的地质运动和时空苍变,形成了这片神奇的景观。在春秋季节,成群的水鸟和野鸭在湖泊中嬉戏,或在雅丹之上相互追逐,因此这里被当地人称为鸭湖,又被游客们称作“百鸟千岛湖”。</p> <p class="ql-block">  西行游记第二十一天</p><p class="ql-block"> ​青海大柴旦翡翠湖</p><p class="ql-block">​ 翡翠湖叹</p><p class="ql-block">碧水如玉镜高悬,</p><p class="ql-block">大柴旦湖映天颜。 </p><p class="ql-block">翡翠波光摇日月,</p><p class="ql-block">翠色轻泛似云烟。</p><p class="ql-block">风拂湖面涟漪起,</p><p class="ql-block">波光粼粼映远山。 </p><p class="ql-block">湖心深处藏幽梦,</p><p class="ql-block">水天一色景无边。</p><p class="ql-block">湖光山色两相宜,</p><p class="ql-block">美景如画醉心田。 </p><p class="ql-block">人间仙境何处有?</p><p class="ql-block">大柴旦湖在此间。</p><p class="ql-block">远眺群峰连绵起,</p><p class="ql-block">近观湖水绿如蓝。 </p><p class="ql-block">此景只应天上有,</p><p class="ql-block">人间难得几回观。</p><p class="ql-block">驻足湖畔心自静,</p><p class="ql-block">忘却尘世纷与烦。 </p><p class="ql-block">愿得长居此湖畔,</p><p class="ql-block">与湖共渡好时光。</p> <p class="ql-block">  西行游记第二十一天</p><p class="ql-block">​ 青海可鲁克---托素湖</p><p class="ql-block">​ 2024.06.21</p> <p class="ql-block">22.024.06.21</p><p class="ql-block"> 西行游记第二十二天</p><p class="ql-block"> 青海丹葛尔古城</p><p class="ql-block"> 打卡德令哈农贸市场(一)</p> <p class="ql-block">  西行游记第二十二天(二)</p><p class="ql-block">​ 青海丹葛尔古城</p><p class="ql-block">​ 丹噶尔古城,是一座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它位于青海省,地处黄河北岸,西海之滨,湟水源头,距离西宁市40公里。</p><p class="ql-block">丹葛尔古城是商业、军事、宗教、民俗等多元文化交融的重镇,素有“海藏咽喉”、“茶马商都”、“小北京”之美称。古城内长不足千米的主街连接着城隍庙、文庙、丹噶尔厅等建筑,经纬交织的幽幽街巷,结构独特的民居院落,气势恢宏的寺院庙宇,保存完整的“歇家”商号,风格迥异的湟源排灯,承载着厚重的多元文化信息。</p><p class="ql-block">古城的名字来源于藏传佛教寺院东科尔,藏语“东科尔”的蒙语音译意为“白海螺”。历史上,东科尔寺曾从西藏迁至古城东百米处,成为青海和西藏声名远播的寺院。</p><p class="ql-block">丹葛尔古城自西汉以来就是商贸要地,唐王朝与吐蕃在今日月山下设立了青藏高原上的第一个“茶马互市”的商衢之地。至民国十三年(1924年),商业贸易达到高峰,城内商贾云集,贸易兴盛。</p> <p class="ql-block">  西行游记第二十二天(三)</p><p class="ql-block">​ 青海赞普林卡</p><p class="ql-block"> ​赞普林卡,意为藏王园林,始建于唐贞观15年(公元641年),是河源郡王吐谷浑首领诺葛钵和唐弘化公主为迎接文成公主进藏,专门修建的行宫。后多次烧毁重建,形成了今天规模宏大的赞普林卡,占地43亩,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座藏王园林。</p><p class="ql-block">赞普林卡位于青海省西宁市的湟源县,是古丝绸南路、三峡(巴燕峡、药水峡、东峡)交汇、海藏咽喉之地,距省会西宁仅43公里。赞普林卡总占地面积43亩,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可供发展土地200余亩。景区分前后两院,前院为佛殿,后院为藏式宾馆和皇家园林。</p><p class="ql-block">赞普林卡是青藏高原上的一所集藏传佛教八大教派为一体的藏王寺院,也是世界上的一个藏王寺院。它是汉藏民族团结的历史见证,汉藏民族文化的结晶。赞普林卡的修建也给青藏高原旅游热线上又添加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文物景点,堪称夏都圣地。</p><p class="ql-block">赞普林卡内供奉有众多佛像和壁画,包括藏王松赞干布和王妃文成公主、迟尊公主的塑像,以及藏传佛教各大教派的创始人塑像等。其中,还供奉有两尊珍贵的玉佛像,分别代表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其造型和神态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西行游记第二十二天(四)</p><p class="ql-block">​ 西宁塔尔寺</p><p class="ql-block">​塔尔寺,又名塔儿寺,位于青海省省会西宁市湟中区城区,创建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塔尔寺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意为“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p><p class="ql-block">塔尔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中国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在中国及东南亚享有盛名。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推崇塔尔寺的宗教地位,明朝对寺内上层宗教人物多次封授名号,清康熙帝赐有“净上津梁”匾额,乾隆帝赐“梵宗寺”称号,并为大金瓦寺赐有“梵教法幢”匾额。</p><p class="ql-block">塔尔寺的建筑风格独特,技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建筑结构主要采用木构架和石木混合结构,以石材为主,同时大量使用木材作为框架和屋顶。这种结构不仅坚固耐用,而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塔尔寺的佛教殿堂是藏传佛教建筑的代表之一,其中最著名的是大雄宝殿和释迦牟尼殿,两者均采用传统藏式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塔尔寺内还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药、立法等方面的学术专著。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每年举行的佛事活动“四大法会”更是热闹非凡。</p><p class="ql-block">塔尔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西行游记第二十三天</p><p class="ql-block">​ 甘肃黄河石林</p><p class="ql-block">​黄河石林大峡谷位于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东南部的黄河边,与中泉乡龙湾村毗邻。</p><p class="ql-block">海拔在1340-1600米之间。景区占地面积约34平方公里,其中石林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地质特色:黄河石林大峡谷形成于距今四百万年前的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的地质时代。由于燕山运动、地壳上升、河床下切,加之风化、雨蚀、重力坍塌,形成了以黄褐色河湖相砂砾岩为主的石林地貌奇观。</p><p class="ql-block">峡谷全长4.5公里,是黄河石林的核心所在。沟内峡谷蜿蜒、峰林耸立,途径的石柱、石笋一般在80-200米之间,造型千姿百态,峰回路转,景象步移万千。</p><p class="ql-block">景区内可以观赏到粗犷凌厉的戈壁石林,同时也可以看到阡陌纵横、绿意盎然的小村,形成对比鲜明的西部风情画。</p><p class="ql-block">景区内有多种旅游资源,如古林群、黄河曲流、龙弯绿洲、坝滩戈壁等,体现了粗犷、雄浑、朴拙、厚重的西部特色</p> <p class="ql-block"> 西行游记第二十四天</p><p class="ql-block">​ 陕西榆林镇北台</p><p class="ql-block"> ​镇北台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城北约4千米处的红山顶上,占地面积5056平方米,是明朝时期修建的一处重要军事建筑。以下是关于镇北台的详细简介:</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镇北台修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四月至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七月,原是明长城的一处观察哨所,主要用于监控明长城线上的贡市情况。它是明朝“隆庆议和”与“和平互市”的产物,是“蒙汉一家”和开创边关和平环境的历史见证。</p><p class="ql-block">建筑特点:镇北台呈正方形,台体为内夯黄土外包砖石的实心构造,共四层,由下至上逐层减小。台之各层均包砌青砖,每层台楼四周围以女墙雉堞,各层台顶外侧砖砌约2米高的垛口,垛口上部设有瞭望口,各层垛口内四周相通,总高30余米,基北长82米,南长76米,东西各长64米。</p><p class="ql-block">历史意义:镇北台有“万里长城第一台”的称号,为古长城沿线现存最大的边防要塞之一,是明长城遗址中最为宏大的建筑之一,位列长城三大奇观之一。镇北台是古代保护榆林的历史见证,为古代边关贸易、民族和谐做出了特殊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西行游记第二十五天</p><p class="ql-block">​ 山西大同古城华严寺</p><p class="ql-block">​ 2024.06.25</p><p class="ql-block">​大同华严寺是中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也是中国现存三大辽代寺院之一。</p><p class="ql-block">华严寺始建于辽清宁八年(1062年),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而命名。它兼具辽国皇室宗庙性质,地位显赫。华严寺建筑依东西轴线布局,总占地面积66000平方米,整体分为上下两寺。上寺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分为两院,下寺以薄伽教藏殿为中心。</p><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是我国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佛殿之一。薄伽教藏殿是整座寺院最古老的建筑,是国内现存辽代小型殿阁式建筑的典型,也是我国古代建筑中使用“减柱法”较早的实例。薄伽教藏殿内有一尊久负盛名的合掌露齿菩萨,被史学家郑振铎先生赞为“东方维纳斯”。</p><p class="ql-block">华严寺集中了辽金建筑、小木作天宫楼阁、彩塑、壁画等各类文物,均居同类作品中的上乘,在中国建筑史、宗教史和艺术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1961年,华严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大同华严寺不仅具有深厚的宗教意义,还是研究中国佛教历史和建筑艺术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  西行游记第二十六天</p><p class="ql-block">​ 山西大同土林</p><p class="ql-block"> ​大同土林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南郊,是一处以黄土为主的特殊地貌景观。它是中国黄土地貌的代表之一,也是世界上黄土地貌类型最为典型的地方之一。大同土林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古老的地质运动和气候变化。在距今约2000万年前的中新世,大同地区曾是一个湖泊盆地,湖泊干涸后,留下了大量的泥沙和粘土。随着地表的风化和侵蚀,这些泥沙和粘土逐渐形成了黄土。由于气候的变化和地质结构的影响,黄土层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质地,在地表上形成了一系列奇特的景观,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土林。</p><p class="ql-block">大同土林的形成还与季节性雨水的淋蚀、冲刷有关。这类堆积物产状平缓,在地表流水的侵蚀下,被切割得千沟万壑。在某些层位中,由于铁质胶结物富集,风化后形成质地坚硬的铁帽,使其下部的粘土及砂砾层得到保护,雨水的淋蚀力减弱,从而形成如塔如柱的土林,尤如古城堡的遗迹,拟人拟物的形象,千姿百态,栩栩如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