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蒋 母 墓</span></p><p class="ql-block"> 被列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蒋氏故居”,范围包括:溪口武岭路三里长街上自东及西次第散列着的文昌阁、小洋房、武岭学校、蒋氏宗祠、丰镐房、玉泰盐铺;还包括武岭门外五姓共祀的武山庙;雪窦山上的妙高台;西郊的蒋母陵园。所有这些历史建筑群,被称为民国历史的“浓缩版本”。</p><p class="ql-block"> 至今尚能看到保存得如此完好的“蒋氏故居”,得益于49年溪口解放前夕,毛主席电告解放军前线指挥机关:“在占领奉化时,要告诫部队,不要破坏蒋介石住宅、祠堂,及其他建筑物”。也正因这指示,83年,当地政府把“蒋氏故居”完整保存下来的以及损毁了的所有建筑按原样貌、原布局重新修缮了一遍,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 今只说蒋母陵园。陵园景区位于奉化溪口西郊白岩山鱼鳞岙松树林中,从石碑坊到蒋母墓,是一条石块围彻而成的鹅卵石石道,路宽2米左右,两旁松林夹道,墓道长668米,依坡而上,途中有石牌坊、下轿亭、孝子亭、墓庐“慈庵”、方圆池、蒋母墓冢组成。陵园1923年开建,1930年告成。陵区墓道平整宽畅好走,附属建筑不少,蒋母墓豖却低调不张扬,一眼看去,跟普通人家墓地差别不大,只是墓牌,墓志铭的手笔非同寻常,这座並非想象中壮观的墓豖,建成百年,历经风雨,竟然无损,真是难得,那可是前国民总统蒋介石母亲之墓呀。前面说过,解放时毛主席有指示,无损毁可理解,文革时无损已经破天荒,更甚的是,一伙盗墓贼已撬开坟头,见棺材被4个粗重的铜环悬空吊着,望而生畏,落荒而逃。我想,迷信风水的老蒋,生前或是地下,一定更深信风水了哦。</p><p class="ql-block"> 下面,大家来瞧瞧这座並不起眼,但陵园附属建筑非同寻常的蒋母墓豖。</p> <p class="ql-block">马路对面这建筑,正对蒋母墓道上山的路口</p> <p class="ql-block">看,路口上去第一层绿叶丛中,竖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蒋氏故居 蒋母墓 二OO六年十一月二十日公布”的石碑</p> <p class="ql-block">左折往上几级阶梯,竖着“蒋母墓道”牌坊。石牌坊四柱三门式,中门宽3.7米,上刻“蒋母墓道”四个字,边门宽各2.1米</p> <p class="ql-block">蒋母陵区,位于溪口西郊白岩山鱼鳞岙,1923年始建,1930年告成</p> <p class="ql-block">这里可是风水宝地哦,是蒋介石精挑细选所得。听说鱼鳞岙看上去仿若一尊弥勒佛,而蒋母墓地正好落在弥勒佛的肚脐眼上</p> <p class="ql-block">又听说当时老蒋每天亲督工地,母亲过后特邀族中贤能来筹办葬礼,葬礼浩大,风光体面</p> <p class="ql-block">事实证明这还真是块风水宝地:49年溪口解放毛主席指示不得破坏蒋氏祖宅及坟茔;文革时期,荡滌一切牛鬼蛇神的红卫兵,居然对蒋母墓地网开一面;甚至连盗墓贼,撬开坟头见棺材被4个粗重的铜环悬空吊着,望而生畏,落荒而逃,所以墓豖至今保护完好</p> <p class="ql-block">王采玉,这位原本普通的女子,凭借“母凭子贵”,凭借83年蒋氏故居的开放,至今一年四季上坟者(游客)络绎不绝,她地下有知,也该乐了</p> <p class="ql-block">不过,你是否有点奇怪,蒋母墓,人人皆知,蒋父墓呢?咋无人提?原来,蒋母并非蒋父原配,也非头婚,蒋母不愿作为第三位夫人与蒋父、及前两位夫人葬一起,蒋介石对母亲又极孝顺,所以为选择独葬的母亲觅了块风水宝地</p> <p class="ql-block">蒋氏陵园大门,也是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如果你巳经买过“蒋氏故居”门票,属通票,这里连带在内,无须再买票</p> <p class="ql-block">蒋母陵园景区主要有石牌坊、下轿亭、孝子亭、墓庐“慈庵”、方圆池、蒋母墓冢等组成</p> <p class="ql-block">牌坊向上行约300米,有座亭子,跨路而筑,形状很象古代书生的方巾帽,据说,蒋介石每次回乡祭母,到此亭必下轿,辄拾级步行,以示孝心,故名“下轿亭”</p> <p class="ql-block">由此,蒋氏后嗣及与蒋氏父子交好之士,亦仿而下轿,以表示对墓主王太夫人亡灵之敬崇</p> <p class="ql-block">继续沿步道前行</p> <p class="ql-block">来到“孝子亭”,这是缘于蒋笃信民间习俗,虑九泉下小脚慈母行路艰难,特于墓道之中途筑八角亭相待,使母少憩</p> <p class="ql-block">孝子亭四周,有一块很大平整的鹅卵石地面,设有石凳等,周边松树林密布,灌木丛生</p> <p class="ql-block">沿道而上,到了正儿八经的的休息室,咱也小憩会儿</p> <p class="ql-block">这是休息室边道路</p> <p class="ql-block">也是下山回去通道</p> <p class="ql-block">慈庵,1 9 2 3 年初建,1 9 3 0 年蒋母六十冥寿时,改黄墙青瓦平房3幢:“慈庵”为五开间平屋,左边套间是蒋介石宋美龄回乡时住处,右边两间为客房;旁边1幢为厨房兼管理人员住房;后面1 幢为祭堂, 祭堂毁于文革,今辟为花坛</p> <p class="ql-block">“慈庵”匾额,是国民党元老谭延阎书写。中间正室,陈列四方碑刻,正中是谭延阎书的孙中山《祭蒋母文》,背面是蒋介石自撰于右任书的《先妣王太夫人事略》,左右两壁分别嵌蒋介石《哭母文》,还有吴稚晖书的《中国国民党第三次全代表大会奖慰蒋中正同志文》、蔡元培书的《国民会议慰勉国民政府蒋主席词》,所有这些,是蒋母身后莫大的哀荣</p> <p class="ql-block">“慈庵”俗称坟庄或墓庐。因蒋平生有常居慈母墓旁的愿望,故筑之。后每回溪口,多择此居住,以示不忘母恩,谨守基园之意。尤在西安事变后回乡养伤、49年第三次下野还乡这两时期,蒋长居于此,表现了其恪守传统孝道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方圆池,这里有一方一圆水池,位于蒋母墓东,乃蒋介石授意而建,缘墓茔近处乏水,遂凿方圆两池而聚之,应所谓“润东燥西”之风水,也寓意自古被视为君子最高境界的“智圆行方”</p> <p class="ql-block">“慈庵”往前半里,即蒋母墓茔,墓坐南朝北,三面石勘围护,黄土封顶,呈圆椅形,墓前植石楠二株,其他各处广植树木,形成一片苍翠的林海</p> <p class="ql-block">说蒋母下葬的那天,孙中山派陈果夫作代表赶到溪口致奠,并亲笔写下祭文“呜呼!文与郎君介石游十余年,共历艰险,出入生死,如身之臂,如骖之靳,朝夕未尝离失,因得略识太夫人懿行……”除了祭文之外,孙中山还亲自题写墓碑上主要文字:“蒋母之墓”“壶范足式”八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因此,墓碑横刻“蒋母之墓”,上端刻“壶范足式”(女中模范,足为榜样之意)均系孙中山书,左右石柱是蒋介石自撰张静江所书的对联:上联“祸及贤慈,当日顽梗悔已晚”;下联“愧为逆子,终身沉痛恨靡涯”</p> <p class="ql-block">墓前祭坪,正中铺设“凤凰翠竹”图案石板,寄寓“葛竹山村飞出金凤凰”。墓冢之内《蒋太夫人墓志铭》,由汪兆铭作墓志,胡汉民作铭,沈尹默书丹</p> <p class="ql-block">游览了蒋母之墓,又在墓地右前石桌椅小息片刻</p> <p class="ql-block">蒋母陵园游结束,原路返</p> <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2日游</p><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29月整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