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追梦天上阿里”,我们再出发!</p><p class="ql-block"> 都说西藏往西,才是真正的西藏。往西就是“藏西秘境,天上阿里”。阿里位于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和海拔最高的地区。如果说西藏是世界的屋脊,那阿里则是屋脊上的屋脊。这里有面对浩瀚天空的苍茫大地;有映照洁白神山的蔚蓝圣湖;有翱翔的雄鹰和奔跑的藏野驴;更有默默伫立的文明遗迹;还有“世界中心”冈仁波齐……</p><p class="ql-block"> 阿里南线之行,将开启一场奇妙的探险之旅;</p><p class="ql-block"> 冈仁波齐转山,必是一次净化心灵的修行!</p><p class="ql-block"> 2018年的8月底,我们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自驾西藏行,历时二十五天,行程12000公里。那一年,我们经历了318的惊险,看到了青藏线上的藏羚羊,穿越了可可西里无人区,翻越了唐古拉山脉……</p><p class="ql-block"> 时隔两年之后,为了追梦天上阿里,为了探访珠峰大本营,我们决定再出发!</p><p class="ql-block"> 与2018年的行程相比,这一次,人员略有变化,方式有重大调整。从桐城坐巴车到合肥机场,下午乘机直达拉萨,休整适应两三天后,包车八天,迂回阿里南线!</p><p class="ql-block"> 2024年6目29日整理、编辑、发布!非常遗憾,图中队友方会长因新冠肺炎永远的离开了我们!</p> <p class="ql-block"> 又见布达拉宫</p><p class="ql-block"> 尽管是第二次来拉萨,但布达拉宫还是要去的!</p><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坐落在拉萨市区西北玛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是藏式古建筑的杰出代表,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是第五套人民币50元纸币背面的风景图案。主体建筑分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主楼高117米,外观13层,内为9层。布达拉宫前辟有布达拉宫广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广场。</p><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最初为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兴建的。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冬宫居所,以及重大宗教和政治仪式举办地,也是供奉历世达赖喇嘛灵塔之地,旧时与驻藏大臣衙门共为统治中心。</p><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的圣地,每年至此的朝圣者及旅游观光客不计其数。</p><p class="ql-block"> 为了弥补上次的遗憾,我们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网红”的玛吉阿米餐厅小黄楼。</p><p class="ql-block"> 玛吉阿米,藏语中即“未嫁娘”之意。玛吉阿米这个名字,出自六世达赖喇叭仓央嘉措的情诗,相传是仓央嘉措情人的名字。而当年仓央嘉措与玛吉阿米幽会的地方,正是玛吉阿米所在的那个土黄色小楼。</p><p class="ql-block"> 如今,玛吉阿米成为很多藏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和拍摄婚纱照的浪漫选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色拉寺和色拉寺辩经</p><p class="ql-block"> 色拉寺全称“色拉大乘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主寺之一。与哲蚌寺、甘丹寺合称拉萨三大寺,色拉寺虽是三大寺中建成最晚的一座,但自古就是高僧活佛讲经说法之地。</p><p class="ql-block"> 色拉寺内保存着上万个金刚佛像,大多为西藏本地制作,还有许多是从内地或印度带来的铜佛像。大殿和各札仓经堂四壁保存着大量彩色壁画原作。最著名的塑像就是大殿里的“马头王”像,而西藏自治区色拉寺藏明永乐八年刻本《甘珠尔》,是第一部藏文刻本大藏经,为永乐皇帝所颁赐,至今保存完好,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明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p><p class="ql-block"> 辩经,是一种佛学知识的讨论,也可以说是喇嘛们的一种学习方式,相当于我们常说的讨论会,虽然听不懂,但从他们的表情上看非常严肃和激烈。色拉寺的僧人们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有一次辨经活动。这是一种富于挑战性的辩论,辩论者往往借助于各种手势来增强辩论的力度,他们或击掌催促对方尽快回答问题,或拉动佛珠表示借助佛的力量来战胜对方。作为拉萨三大寺庙之一,色拉寺可能不如哲蚌寺宏大多彩,但这里的辩经活动绝对是非常有特色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进军阿里南线</p><p class="ql-block"> 拉孜县号称世界青稞之乡,城区海拔4000米,属日喀则地区。</p><p class="ql-block"> 沿途我们分别在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羊卓雍错、江孜县古城堡和318国道5000公里界碑作了短暂停留,拉横幅留个影打个卡,把主要时间留在了卡若拉冰川。</p><p class="ql-block"> 卡若拉冰川位于西藏山南地区浪卡子县和江孜县交界处,距离江孜县城约71公里, 是西藏三大大陆型冰川之一,为年楚河东部源头。</p><p class="ql-block"> 冰舌前沿海拔5560米,观看卡若拉冰川的地方海拔约有5400米。我们一行七人,只有三位团员爬上了观看冰川前治的小亭子,海拔约在5100米。</p><p class="ql-block"> 卡若拉冰川背靠西藏四大高峰之一的乃钦康桑峰(海拔7191米)南坡。卡若拉冰川是电影《红河谷》的拍摄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凯旋珠峰大本营!</p><p class="ql-block"> 早上八点,从拉孜出发,赶到定日,直奔珠峰大本营,行程350公里。其间经过了三次边防安全检查,应该说,我们的运气还是很好的,天空晴朗,途中在两个观景台远距离拍摄了珠峰。下午一点多到达景交停车场。每人加热了一盒自热饭,算是解决了中餐。据说是为了保护珠峰环境,现在自驾车不能直接开到大本营了,要在距离大本营二十公里的地方换乘环保车进入,每人车票120元,景区门票160元,车辆进入景区每个轮子80元,说实话,花费挺大的!</p><p class="ql-block"> 景交车开到珠峰脚下绒布寺,步行一百米就到了珠峰测量高度纪念碑(珠峰海拔8844.43),也就是现在的珠峰大本营,海拔5100多米。也是环保的原因,原来的大本营后移了两公里。</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从珠峰大本营回到定日酒店后,大家的心情好象轻松多了,细细的数落了一下,在我们桐城到过珠峰大本营的人不多;平均年龄64岁组团到过珠峰大本营的也不多;年龄65岁以上的夫妇同行到过珠峰大本营的更不多!为此,我们感到非常自豪,不由得自己都佩服自己了!</p><p class="ql-block"> 珠穆朗玛峰,简称珠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同时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边境线上,北部在中国西藏定日县境内,南部在尼泊尔境内,是世界最高峰,最新测量高度为海拔8844.43米。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日喀则的一天</p><p class="ql-block"> 我们从新定日县城继续沿318向阿里方向出发。后上219国道经萨嘎至下午六点到达仲巴县城,入住雅江源大酒店,海拔高度4700米。</p><p class="ql-block"> 全天行程518公里,沿途没有什么大的景点,主要看点有三个,一是远拍了希夏邦马峰,看到了峰上的一点旗云。希夏邦马峰,海拔8027米,在世界14座8000米级高峰中排名第14位。是唯一一座完全在中国境内的8000米级高峰,坐落在喜马拉雅山脉中段,也是喜马拉雅山脉的著名高峰之一。它由三个高程相近的姐妹峰组成,山势险峻,气候变化无常。 二是佩枯错。在佩枯错我们停了一个多小时,在湖边在观景台都打卡留了影。在藏语中,“错”就是湖,“拉”就是山。佩枯错位于西藏日喀则市吉隆县与聂拉木县交界处,距定日县城250公里。佩枯错是珠峰保护区内最大的内陆湖泊,面积约300平方公里,海拔4590米。三是突击拉山口。突击拉山口在萨嘎县和仲巴县的交界处,海拔4920米,“突击拉”在藏语中是战斗和勇士的意思。山上公里多连续弯道,山体陡峭,取名为突击拉是希望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保持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去克服和战胜困难!</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次能够再次出征西藏,也正是秉承了这种精神。中餐还是每人一盒自热饭,但在行驶途中想找个有点荫的地方都没有,结果硬是多跑了八十多公里,找了个村委会所地才解决了问题。</p><p class="ql-block"> 仲巴县属日喀则地区,再往前就是阿里了。县城是全新的,据说都是内地省份援建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阿里已经不是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从219国道进入阿里地界,看到“藏西秘境天上阿里”欢迎您几个大字,我们的心情是很激动的。这次,我们下这么大的决心不就是为了看看天上阿里的风景吗?不就是圆2018年第一次自驾进藏没来阿里的梦吗?当脚踏阿里的土地,仰望天上的云彩,阿里已经不是梦了!天上阿里,我们来啦!</p><p class="ql-block"> 其实,知道阿里还是从学习孔繁森开始的。看看今天的阿里,可以想象当年孔繁森在阿里工作时艰难困苦,我们不由得从内心对孔繁森同志产生了深深的敬意!</p><p class="ql-block"> 普兰是个边境县城,距尼泊尔二十公里,距印度三十公里。目前,由于疫情的原因,边境口岸已经关闭!</p><p class="ql-block"> 今天除了沿途风景,我们拍摄的重头戏是神山和神湖。神山即冈仁波齐,神湖即玛旁雍措。冈仁波齐,今天只能远拍,明天将走近神山,再作介绍。</p><p class="ql-block"> 玛旁雍措,在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城东35公里、岗仁波齐峰之南。其周围自然风景非常美丽,是中国蓄水量第二大的天然淡水湖。它与纳木错、羊卓雍错并称为西藏的三大“圣湖。</p><p class="ql-block"> 玛旁雍措佛教称为“圣湖”。每到夏秋季佛教徒扶老携幼来此“朝圣”,在“圣水”里“沐浴净身”以求“延年益寿”。玛旁雍措有“世界江河之母”的美誉,是唐朝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称为“西天瑶池”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玛旁雍措的旁边有一个咸水湖,藏语叫“拉昂措”,意为“有毒的黑湖”,也称为“鬼湖”。玛旁雍措是淡水湖,而拉昂措是咸水湖,因而拉昂措没有任何生物和植物。</p><p class="ql-block"> 我们还翻越了马攸木拉山口,海拔5211米,标志牌被风刮倒了,我们自豪的说,5211米的山峰被我们踩在脚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古格王国之谜</p><p class="ql-block"> 从普兰县城出发,途经噶尔县至晚上九点到达札达县城入住,海拔3700米。因565国道大修,改走302省道,比原计划多走了60多公里。</p><p class="ql-block"> 过了普兰县,天气转晴了,又是阳光普照。沿途两次看到了成帮的藏野驴和藏羚羊,如此近距离接触这两种珍稀野生动物,一饱眼福,也算幸运了!为了应对高反,第一次在车子里使用了弥散式供氧(打开氧化瓶,开启内循环,老郑发明,也由他负责弥散)。</p><p class="ql-block"> 翻越了5300米的老子达板和5400米的儿子达板(藏语达板为高山之意),连续两个小时车子在海拔4400米至5400米的山道上盘旋,忽上忽下。高反和晕车交织在一起,这种滋味如果不是亲身经历,那是很难想象的。说真的,到现在我才知道为什么是天上阿里了!</p><p class="ql-block"> 进入札达,穿过札达土林景区,直达古格王国(也称古格王朝)遗址。</p><p class="ql-block"> 古格王国遗址,从山脚到山顶高300余米。有房屋、佛塔和洞窟等600余座。保存较好的有寺庙、殿堂5座。寺内残留有泥塑佛像和壁画,以及历代吐蕃赞普和王子的画像。遗址周围散布铁盔甲、马甲、盾牌、箭镞等遗物。</p><p class="ql-block"> 古格王国在西藏的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当时,一方面古代印度的佛教从这里传入西藏腹地;另一方面这里有古代的商路经过,是西藏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之一;另外,在吐蕃王朝灭亡以后的400年中,古格王国一直是西藏势力较为强大的王朝。神秘的古格王朝一夜之间在历史上消失。 为什么消失,至今是个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神山冈仁波齐</p><p class="ql-block"> 到达塔钦小镇,准备近距离敬仰神山冈仁波齐,并拍拍转山的信徒。可能是疫情管控的原因,转山的人比较少,特别是外国人更少。</p><p class="ql-block"> 冈仁波齐与梅里雪山、阿尼玛卿山脉、青海玉树的尕朵觉沃并称藏传佛教四大神山。</p><p class="ql-block"> 冈仁波齐是世界公认的神山,被誉为神山之王。同时被印度教、藏传佛教、西藏原生雍仲本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冈仁波齐并非这一地区最高的山峰,但是只有它终年积雪的峰顶能够在阳光照耀下闪耀着奇异的光芒,夺人眼目,加上特殊的山形,与周围的山峰迥然不同,让人不得不充满宗教般的虔诚与惊叹。</p><p class="ql-block"> 几个世纪以来,冈仁波齐一直是朝圣者和探险家心目中的神往之地,但是至今也许是“世界中心”的神威无人敢于冒犯,冈仁波齐时至今日还是无人登顶的处女峰。</p><p class="ql-block"> 由于海拔高,我们也就没有去转山了。据说当地藏人转山要一天,外地人要两天,年龄较大的要三天,一圈56公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扎什伦布寺</p><p class="ql-block"> 扎什伦布寺意为“吉祥须弥寺”,全名为“扎什伦布白吉德钦曲唐结勒南巴杰瓦林”,意为“吉祥须弥聚福殊胜诸方州”。位于西藏日喀则的尼色日山下。是日喀则地区最大的寺庙。扎什伦布寺是中国著名的六大黄教寺院。</p><p class="ql-block"> 在号称藏戏之乡的昂仁县卡嘠镇吃午饭的时候,正逢这里正在举办望果节。</p><p class="ql-block"> 望果节,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的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望”是指庄稼,藏语叫“望卡”或“兴卡”,“果”是转圈的意思,即绕着丰收在望的庄稼转圈,是藏族农民欢庆丰收的民俗。</p><p class="ql-block"> 卡嘎村村民广场非常热闹,藏民载歌载舞,广场四周搭建了凉棚,所有村民都在观看,不少人都拿着手机在拍摄!由此侧面足见今天的藏族人民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已是藏族人民的真情表达!</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青稞之乡——日喀则</p><p class="ql-block"> 日喀则,西藏的粮仓,号称世界青稞之乡。</p><p class="ql-block"> 青稞,在藏语中称为“乃”,也叫裸大麦、米大麦、元麦、淮麦,是大麦的一种特殊类型,因其内外颖与颖果分离,籽粒裸露,故称裸大麦。青稞不仅是藏民的主要食粮、燃料和牲畜饲料,而且也是啤酒、医药和保健品生产的原料。</p><p class="ql-block"> 九月初,正是青稞成熟收割季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追梦成功!</p><p class="ql-block"> 这次我们七位摄友,结伴“追梦天上阿里”,历时十二天,除来回坐飞机外,在阿里高海拔地区车行3400多公里,入住阿里沿线拉孜、定日、仲巴、普兰、札达、萨嘎、日喀则七个县市。其中普兰和札达是边境县城,分别与尼泊尔和印度接壤。9月6日结束行程,中午回到桐城。</p><p class="ql-block"> 西藏是一生中必须要去的地方,行走天上阿里,脚踏世界珠峰更是我们一直的梦想。不求灵魂的洗涤,不求震撼的心神,只为有梦就该实现!</p><p class="ql-block"> 追梦天上阿里,探访珠峰大本营,过程是非常艰苦的,甚至冒了很大的生命风险;能够安全回家,我们是非常幸运的!</p><p class="ql-block"> 行程结束了,但我们的心情一时难以平复!回想过程,感悟有三。一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因为路上精彩纷呈,风光无限;二是困难像弹簧,你硬它就软。在艰难困苦面前,稍一迟疑可能就退缩了,反之,咬紧牙关也就挺过来了;三是要想身体好,必须到处跑;要想不高反,还得背单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8年和今年的两次西藏之行,我们的体能、意志和毅力接受了考验,证明了我们能行!2023年9月我们又自驾一路向北,到了北极村,看了黑瞎子岛,上了长白山,不仅找到了北极村,还找到东极广场,挑战了极寒天气,我们还是行!期待今年的西行探密,到那时,我们还说,我们能行!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