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衡东县是全国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县,也是林业大县。</p><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衡东人民冲破山丘不宜造杉的禁区,创办乡村林场500多个,营造杉木林30万亩,成为全国闻名的朱石杉木林基地。</p><p class="ql-block">在我的记忆中,那时复兴大队就有两个林场。</p><p class="ql-block">一个是六队的一个山坡上建设的一个林场,一直有人驻守在那里,白天在山上巡视看守树林,晚上值守防止别人偷盗。</p><p class="ql-block">如果有人乱砍枝条被抓到就会提出警告,尤其是偷盗树木情节严重的可是违反了《森林法》要受处分。</p><p class="ql-block">另一个林场是建在一队也是一个山坡上,是一片油茶林,到下半年茶籽快成熟的时候也会有人在那里值守看护,防止有人偷摘。</p><p class="ql-block">到七十年代中末期后,这林场才被取缔,房子也被拍卖了。</p><p class="ql-block">在那时,一、二队人少山多,两个队都还有几大片山是樌木林,一、二队没大队干部,干部都出在5、6、7队,他们人多山少,没大队干部的队就说不定话语权,一、二组的山就被人口众多的六、七队分别占为己有。</p><p class="ql-block">在八十年代初期时,复兴大队一、二队的地域上还曾发生过一起轰动一时的森林大案要案,成员之多涉及范围之广,恐怕是在那个小村庄成为史无前例的群体性事件。</p><p class="ql-block">事情的起因是一二队被六、七队强行占有的山地经过若干年之后长成为樌木林,当年在那年的冬季之时的某一天,六、七队定为开山之日———也就是集体砍伐的日子。</p><p class="ql-block">消息透露出去,不知咋的怎被隔山隶属于石湾镇的平里、平原、泉水几个大队的居民获此信息,(——那时还是称为公社、大队,再分为小队,是后来才更改为镇、乡、村及组的),以至于在六、七队的人进入该山砍伐的同时涌入大量的非本乡本组人员,事态的发展进入不可控的局面,混乱的场景,长达数里的路程,浩浩汤汤前来砍伐的大军不亚于古代的一次行军打仗。</p><p class="ql-block">每人手里都有一把弯刀,也就是砍柴的刀,一根禾担就是用来挑起捆成一捆一捆的柴,禾担两头削尖插在捆成一捆的柴把里,两头保持平衡的挑起来。<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span></p><p class="ql-block">本应要几天时间才能砍伐完毕的几十亩山头,没想到仅仅一天的时间就这样被轰抢一空,就像是被剃光了的头,阵营之浩大,场面之壮观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史无前例的。</p><p class="ql-block">发生这样的场景也永远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况。</p><p class="ql-block">在那个交通闭塞信息不发达的年代就眼睁睁的看着被抢砍一空。</p><p class="ql-block">事件发生后,六、七组的人员最后还是报了警。</p><p class="ql-block">当时衡东有关部门引起高度重视,作为大案要案,派出大量民警、司法、林业多部门工作人员,联合调查,走访、取证。</p><p class="ql-block">历时几个月,经过调查取证后,对相关人员作出相应的处罚,最后还立碑引以为戒。</p><p class="ql-block">经过那次事件后,又过了几年,时至1998年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四年消灭宜林荒山,八年全面绿化衡东的决策。”</p><p class="ql-block">在九十年代末把还有部份还没造林的樌木林山以组到户全部彻底砍伐,砍伐后就又投入大量的人力挖柴蔸树兜,一担一担搬回家里,挖山的费用由大队付出,多少钱一亩以实际丈量为准。</p><p class="ql-block">丈量完毕后,大队干部就又组织人员牵绳挖出一行行一排排的小树坑以便栽上新的杉树幼苗,每人每天按当时匠艺人工资低点计算,由专人记工。</p><p class="ql-block">在最开始栽后的前三四年每年都要搞抚育,要派人把杂柴杂草杂荆棘除掉,以便还是很幼小的树苗不被杂质的植物的长势所掩没,直到幼小的杉树苗逐年长高,不会被杂质植物所遮蔽才不要锄除了。</p><p class="ql-block">锄除杉树苗山上这种杂质植物的人工工钱一般都是多少钱一亩计算。</p><p class="ql-block">等杉树苗长到有四五米高的时候就要开始砍伐间苗,间了第一批后再过几年杉书长粗大些了又要进行第二轮的采伐,把还有点看起来是密的比较弯的一兜多枝的全砍掉,经过两轮的间苗砍伐后的杉树由当初看起来那么幼小的一株杉树就会长成为一片又直又高的杉树林,直到树龄有十八到二十年之际就会出售砍伐,一届一轮回,如此循环,至于价值多少,随行就市。</p><p class="ql-block">在当地都会有从事经营、出售加工杉树的生意人,从事这样生意的有合伙的也有单干的,老板或大或小,如果要去买哪片杉树林会根据当前的行情看多少钱一个立方有多少根杉条多少立方计算。</p><p class="ql-block">在那时以大队为集体,大队干部组织人员到山上去把每棵树划上记号,估算价格,派人登记入册,然后进行价格汇总。</p><p class="ql-block">再通过申报经由林业局审核批准砍伐后,也会以开标的形式以哪位做树生意的老板出的价钱高,谁就能成功夺得经营的权利。</p><p class="ql-block">在每个村都有几十个山头,每个山头杉树栽种的时间不同,所以大队干部每年都要考虑哪片山上的树龄到期时就决定去申报到期的那片山。</p><p class="ql-block">在每片采伐的树木所得的款項中都必须要上交部份林业税。</p><p class="ql-block">当然啰能够从事经营树木的生意人都必须一定要有办理合法的经营手续。</p><p class="ql-block">《砍伐证》和《运输通行证》必不可少,林业部门对此监督管理很严格,每年森林采伐限额,凭证采伐凭证运输。</p><p class="ql-block">林业部门就是组织实施林权等记、发证工作,拟定林地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并监督实施。</p><p class="ql-block">这样的模式一直持续到2010年,从2010年开始,衡东县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所有林地就跟当年八十年代初期实行的农田责任制一样,以组到户,对还没成林的还不能进行采伐的林地就以通过估算价格的形式以本组人意愿或着是外村人员出得最高价钱的人夺得暂时的所属权,签定多少年限的合同,到期砍伐出售。</p><p class="ql-block">那些没想标得林地的人就按人头记算分得所能得的款項,人多就多得,人少就要少得,人均分配,对于当时以投资人来说,当然是没钱进了,而且还要出钱。</p><p class="ql-block">如今由当初签定的几人合资投资的十年期限已快到了,想想这十年真的有如弹指一挥间的感觉。</p><p class="ql-block">从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到两千年代,几十年过去,由那时的青壮年中年为森林事业作出贡献的主力军已渐渐是进入垂暮之年的老人,而且还有许多的人已作“古”多年。</p><p class="ql-block">在那个年代为森林事业作出贡献的父辈们叔辈们,他们都是勤劳的无怨无悔的吃苦耐劳的一代人,那个年代那段历史是一个时代的缩影。</p><p class="ql-block">为纪念那个年代那个年代付出的所有人,特写此文以示心中那份对逝去的年代逝去的人的怀念之情。</p><p class="ql-block">当然也包括早已逝世了多年的我的父亲!</p><p class="ql-block">致敬那个年代那年代为森林事业所努力奉献所有辛苦辛勤劳动的人!</p> <p class="ql-block">郁郁葱葱,一片碧绿,远远望去成片杉树林山上一层薄薄的雾显得有点朦胧。</p> <p class="ql-block">这里就是当年一队的几坡几凹全是樌木林地方,被抢砍一空的大岭岐上。</p><p class="ql-block">后来全面绿化,早就是成片的杉木林。</p> <p class="ql-block">2010年林权改革后每家一本绿色的林权证书。</p> <p class="ql-block">国家级别的林权证。</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小村庄现在已是翻天覆地的巨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