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清]沈复《浮生六记》

五湖四海

<p class="ql-block">  浮生,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指短暂虚幻的人生;另一种意思是指浮在水面上生长植物。《浮生六记》是清朝一位不出名的画家沈复的自传体散文集,共包括《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诗《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p><p class="ql-block"> 沈复,号梅逸,字三白,江苏苏州人,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生,清代文学家,当过幕僚,做过商人,在世时籍籍无名。 </p><p class="ql-block"> 《浮生六记》是在光绪年间,被一个叫杨引传的人偶然在地摊上发现,当时只有《浮生六记》四记的手稿。杨引传将其交给当时在上海主持申报闻尊阁的王韬,以活字板刊行于1877年。随后,逐渐引起了文学界的重视。《浮生六记》记录的是沈复平凡而又艰难的一生,写尽了他生活中令人难忘的片段。其用情真挚而感人,虽然笔法看起来平实,却饱含着浓浓的深情。他的妻子善良、聪明,却不待见于家翁,俩人碍于封建家庭的矛盾,多次从家里搬出,在外飘落,居无定所,加上妻子身体欠佳、他自己一直没有稳定的收入,俩人饱受磨难。生活的艰辛在书中处处可见,虽然称不上贫贱夫妻百事哀,也写尽了对生活的无奈。好的是,无论什么境况下妻子都毫无怨言,与他一起患难,尽量把清苦的生活活出乐趣,读来让人唏嘘落泪。书中所有文字都发自内心抒写,虽然有小情小调,但落笔自然,没有半点矫揉造作的感觉。作者笔下的生活很苦,读来却也自带一种洒脱之感。有不少人因其对封建家庭内部矛盾的描写将《浮生六记》称为“小红楼梦”。对其文学成就做了肯定。</p><p class="ql-block"> 到了近代,《浮生六记》的文学价值更是得到了大众的认同,有人称赞《浮生六记》为中国古代散文中一颗璀璨的明珠。</p> <p class="ql-block">  俞平伯在《浮生六记》(1924年)的序言中说,“统观全书,无酸语,赘语,道学语”,“俨如一块纯美的水晶,只见明莹,不见衬露的颜色;只见精微,不见制作的痕迹。”57年后,俞平伯在德译本《浮生六记》(1981年)序中称赞,“家常言语,反若有胜于宏文巨制者,此无他,真与自然而已。言必由衷谓之真,称意而发谓之自然。”</p><p class="ql-block"> 林语堂在英文版《浮生六记》序中称芸娘“是中国文学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认为书中写出了“古今中外文学中最温柔细腻闺房之乐的记载”,在林语堂看来,书中芸娘所说的“布衣饭菜,可乐终身”的淳朴恬退自甘的生活,是宇宙间最美丽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  沈复原文、杨静(笔名半枝半影)译文、所感均已读几回。本人有感:一、文学之魅力。汉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 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浮生六记》能流传至今不衰,是先有沈复用文笔记录的结果。故人应“记录生活、分享美好”。</p><p class="ql-block">二、“家和万事兴”。沈复妻“芸”先因家翁纳妾一事失欢于家翁,又因小叔启堂借款作保人、写信对家翁不尊重而落离家出走,而沈复不舍其妻,小家四口被沈复之父逐出家门。沈复匆忙为女儿青君订下婚约,让儿子逢森投靠一位朋友,学习经商。他和芸投奔芸幼年相交的好姐妹:一家人就此骨肉分离,再也没有团聚过(沈复的儿子早逝,此后芸亦病逝于扬州)。我想如果芸对家翁开诚布公而不是让其产生误会、对小叔借款不作担保,结果可能是另外一回事吧。“清官难断家务事”,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太难了。</p><p class="ql-block">三、封建的礼教害人不浅。1、是父要子离家出走,子不得不走,与沈复被过继了有关;2、是沈复被父亲承嗣堂伯父素存为他的后人,每年为他扫墓祭奠。家中的一切财产均由其弟启堂继承。3、父子均纳妾,经手人都是芸。芸因事未办好而失欢于家翁,又因憨园爱财不为沈复妾而生心病,多种原因最终病逝。</p><p class="ql-block">四、要有独立的经济基础。“贫贱夫妻百事哀”,沈复以当幕僚和经商也赚了钱,但也花掉了。人能有业而又敬业、爱业,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然而沈复与芸一起生活的那些年却又多么津津有味、别样的趣味和风情:这一切都值得!</p><p class="ql-block"> 如果拿《浮生六记》和那些经过时代洗礼而流传下来的文学名篇相比,都有一个共性,就是真正的关注人,抒写人性,启迪人性。这样的书才能跨越周期,超越时代。</p> <p class="ql-block">重温正叔公的话</p> <p class="ql-block">  唐代诗人李涉《题鹤林寺僧舍》  </p><p class="ql-block">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p><p class="ql-block">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p> <p class="ql-block">“偷得浮生半日闲”,语自唐代诗人李涉诗《题鹤林寺僧舍》。意指从烦闷、失意中解脱出来,去到一个幽雅脱俗的地方,让身心得到修养。</p> <p class="ql-block">“闲时与你立黄昏,笑问灶前粥可温”</p><p class="ql-block">几个教训(文艺青年作死记)</p><p class="ql-block">1、不懂立命安身、经济独立</p><p class="ql-block">2、人情关系,一窍不通</p><p class="ql-block">3、从不攒钱、从不居安思危,豪无风险意识</p><p class="ql-block">4、把自私享乐当作仪义洒脱</p><p class="ql-block">5、价值观混乱,没有自知之明</p><p class="ql-block">6、从不反省,至死还在甩锅。</p><p class="ql-block">先谋生,再谋爱。爱情,以及婚姻,不仅仅只是为了满足自我的欢愉,更要静下心来想想什么是责任和道义,想想如何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守护好自己的情感和精神世界,这是我们一生的要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