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左立文 图/文 原创</p><p class="ql-block"> 东极岛位于舟山群岛以东外海,是我国最东边的列岛,包括大小28个岛屿108个岩礁,其中有人岛仅庙子湖、青浜、东福山岛。去那里旅游是我想了几年的事情。今年5.1刚过,在上海带外孙的老同事、桃源太极拳协会老队长郑云淸先生又邀我,我立即请了年假,赶到上海与队长相会,舟车辗转奔东极岛而去。</p> <p class="ql-block"> 阳光照耀着我梦里想来的小岛,五星红旗在庙子湖码头上迎风招展,空气清新怡人,白色的房屋依山面海,在蓝海与绿岛的色调中宁静安然,海浪不断拍打着海岸的石崖,激起丈余高的白雾,清澈湛蓝的海湾里停泊的渔船肆意摇晃,不远处石崖上刻写“蓝海小镇”总结着眼前的风景。从海轮上下来的游人铺满码头的每个角落,望着与我和队长一样兴奋拍照留念的游人,我感叹:这真是个神仙居住的福地!</p> <p class="ql-block"> 上岛沿着防浪墙跟着导航去寻想住的越府山庄,可在蜿蜒而上幽远交错的石板路上迷失了方向。防浪墙上有长达百米的极地气象文化长廊,内容通俗有趣易懂,那是岛上渔民与大海为伴的生存法则,墙内靠山一侧全是民宿,不染纤尘,船上我在飞猪定房时,越府山庄的老扳拒收定金——不如就在路边找一家民宿枕海听涛。随即,我与队长走进一家简约但不失时尙的民宿看房问价,看屋的老人家说:“我家的房子设备简陋,装修早,房价200元一晚”队长说:“别人家的房子200以下啦?”老人家温和地说:“那你们去其他民宿看看吧,没关系的。”一个拒收定金,一个主动揭短推生意,诧异中我俩来到另一渔家宾馆,老板娘说:“我们是新装修的房,要200多一晚。”我们说能不能少点,老板娘说最低200元。此时男老板问我们:“你们怎么不在网上订?”队长说:“现在是淡季,现场订没问题。”男老板说:“我们这里旺季淡季一个样,客人来了不会让你们没地方住,只有住山上和山下,远和近的区别”我突然想起刚才在石板路边看到的老招牌“大海是良药”,现在,我终于明白其中的道理,大海定能治愈人性中一些消极的东西,让人活得通透:这些蓝海中的渔民,世世代代与海为伍,对于营生,是大海让他们生活得如此达观。</p> <p class="ql-block"> 一进房间,队长直奔窗前,吟出海子的诗:“……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听到队长背诗,我是第一次,惊讶中我驱步靠窗,窗外蓝海与蓝天相接,一览无余,涛声鸥鸣不绝于耳,令人心旷神怡!“嘿嘿,环境所至,自然流露。”队长在我的惊叹声中自言自语。</p> <p class="ql-block"> 安顿完,我们忙沿着陡峭的石板路去徒步,登上山鞍,山顶刻在巨石上的“海疆卫士门”红色大字赫然在目。我们又下行到后海湾,一艘艘泊在海湾里渔船诠释着大海的生动,有游人正享受着海钓的乐趣,天风海涛,蔚蓝无际,我正专心拍摄,突然传来深情的男中音:“我爱这蓝色的海洋,祖国的海疆壮丽宽广……”我四处张望,这歌声有点象队长的声音,但又觉得不可能,同队长近20年,他今年72岁,从没听他唱过歌。我循声沿石阶往山顶攀登,只见队长面朝大海引吭高歌,“哈哈哈!”我大惊:“队长还会唱歌?还唱得如此动情!”转念想也自然:队长是老兵,定是这壮美山海触动了队长的军旅情怀。“当兵真不容易,在这远离大陆的岛尖一守就是两三年,哪里都不能去,太难!”我说。“再难也得守,不然我们就没好日子过!”队长坚定地说。“老兵在前,民兵收容,前进!”我被队长的坚定感染,“口令”一下,队长大笑,立正向后转健步而上,我立即拍下老兵矫健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霓虹初上,我们回到住处, 窗外海浪的韵律让海湾显得更加静谧,在对青浜岛的期待中进入梦乡。</p> <p class="ql-block"> 从庙子湖到青浜半小时船程。清早,青浜岛上一片忙碌,好象到处都在修葺,唯有一群渔民于码头一侧正专注编制的古老渔具,告诉我青浜是个古老的渔村,仿如这个季节岛上一片葱绿的草青花盛,正在复苏。</p> <p class="ql-block"> 穿过巷子到达码头背面的海湾,一群老人坐在靠近海湾石屋的阴影里,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天,眼睛盯着不远处靛青的海发呆,青浜的渔船都泊在那里,仿佛告诉我那是他们曾经驾过的船曾经趟过的海。海边的山崖上“挂”着一片石屋民宿,石板路从中间穿过,路边石壁缝里多肉植物刚探出头向外张望着,石板路延伸出民宿,旁边才长满花草,朝海绽放,一切似乎是怀旧的格调,自然简约,青葱雅致,让我有种想住下的感觉,但今天的行程是环青浜岛徒步后宿东福山岛,我只好和队长走出这片民宿,到达南田湾。</p> <p class="ql-block"> 南田湾三面环山,一面向海,一条石板路从村中穿过直到海边,栋栋石屋早已无人居住,门框横着一根早已腐朽的木棍将门拉着,主人离开时似乎想着何时会回家。这里是“里斯本丸”号营救事件的发生地,1942年10月2日,当地渔民在南田湾外3海里海域从被美军击中、正在沉没的日军“里斯本丸”号上舍命救起384名英军战俘。如今,这些石屋的主人又在哪里?我和队长在令人震撼的荒凉中走过,登上靠海的礁石,怪石嶙峋乱石穿空中,一对恋人在不远处垂钓,远处海天相接,靛蓝无际,海风呼啸中传来海轮低沉悠长的气笛,仿佛是对荒村主人深情的呼唤。</p> <p class="ql-block"> 东福山在列岛最东端,是一个面积仅2.95平方公里的小岛,当地渔民称为“风的故乡、雨的温床、雾的王国、浪的摇篮”,是歌曲《战士第二故乡》的发源地。中午,我和队长在青浜享用过地道的海鲜后,满怀憧憬乘海轮向东福山进发。</p> <p class="ql-block"> 东福山码头蔚蓝的海湾内,岛上渔民正在红白相间的渔船上享用着他们的中餐,订好的民宿老板在码头热情地迎接我们,依码头而建的石屋在山坡上梯次建到山腰,一切都惬意安然。安顿好住宿,我和队长又忙着去环岛徒步,民宿老板说:“你俩没有五个小时回不来,天快黑了不安全。”但好运动的心又不忍心浪费在岛上的时间,就沿着石屋间石阶向山顶攀登,山腰上的空石屋被藤蔓包裹着,石屋变成绿色的几何体,荒芜中透露着原始的美,队长疾步攀登,我则陶醉其中,用镜头记录我对小岛经历沧桑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天黑,我和队长睡得很早,我们要积攒明天的时间,于十二时前完成环岛徒步,赶到回朱家尖的客轮,完成后天普陀山环岛32km徒步越野。</p> <p class="ql-block"> 清晨七时,我们准时出发。徒步石阶靠海的一边为防游人坠海搭有石柱石栏,石道在嶙峋怪石间延伸,沿途山崖上战士们栽下的松树迎着肆虐的海风成长,虽然不高却茁壮得枝繁叶茂。到达大树湾,又一片依山向海、人去屋空的石屋出现在眼前,石阶穿过其中,历经风雨的石阶石条,饱经沧桑的石屋石墙,在柔和的阳光里,铺陈着时光深处的浓浓乡愁。石阶蜿蜒而上,山崖上突兀的怪石成为森林的点缀,脚下是蔚蓝无垠的大海,渔船在海边的怪石间出没,山海林间,海风呼啸,空气沁人心脾,徒步其间,赏心悦目的感觉如明媚的阳光温暖着身心每一个细胞。这里是东极列岛最东,前去12海里就是公海。至此,西至瓦罕走廊,北至北极村,南到南沙群岛,祖国的东西南北极都已留下我和队长的足迹。风月无边逍遥吟,山海无边自在行,一时豪情满怀,心里默默向守卫静好岁月的人们致敬!此时,石阶越来越陡,海拨越来越高,海风越来越大,森林越来越茂密,徒步其间,不见天日,正陶醉时,林间又传来悦耳的蛙鸣,令我有行进在家乡田野的惬意,云雾于怪石上匆匆来去,我已飘飘欲仙。突然,一只狗小朋友跑步追上我们,径直于我不敢前去的怪石上或站或卧,面朝大海,看云卷云舒,真艳羡了这位土著,在海天无际的云雾净土上竟可以如此帅性生活!</p> <p class="ql-block"> 上午九时许,我们在民宿老板满眼惊奇中回来,有些后悔:走马观花,只有下次再来了。</p> <p class="ql-block"> 次日,我和队长按计划完成普陀山32km越野,在回朱家尖的海轮上,浏览东极岛相关资料时,才知道专家考证“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说的福如“东海”、徐福率三千童子寻长生不老药之地就是东福山岛,世传到此的人都能增福增寿。传说归传说,我想:如果我能生存到72岁还有如队长如此矫健的身体,定邀队长再续东极岛之旅,我即福如东海!</p> <p class="ql-block"> 回程,队长本可乘朱家尖直达上海的大巴,但为送我,又陪我到宁波,还推迟几小时离开,与我同乘一列高铁到杭州才依依作别。站台上,我凝望载着队长缓缓离开的列车挥手,期待再于诗意远方重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