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說夏:從欣賞中獲取收獲

dhzheng 鄭德華

<p class="ql-block"><b>引言</b></p><p class="ql-block">人們從春天進入夏天,實際是已經垮越了一個季節,是從温潤、萌發、蘇醒進入生命生長逢勃的里程,所以是雲行雨施,甚至雷電交加。這種剛烈的天文圖象,我們的祖先其實是歡迎它的,原因是「天之道」,正是要使世界的萬物生長,要使千千萬萬的事物生長和變化獲得足夠的能量,所以我們去寺廟看到的大鐘上寫著的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這實際是我們的炎黃子孫認識到在農業社會的「人間正道」。當然,不是什麼地方都適合這種時節,所以人們為了生存,就要遷徙,去「尋找他鄉的故事」。而今天,世界已經進入工業時代,生產物質,似乎可以「不靠天吃飯」了,前幾十年,不是有人提出人類可以「想做就去做」,「人定勝天」嗎?殊不知,近年地球的氣候變暖,海洋的水平線升高,已經嚴重威脅到人類的生存,而地球又已經沒有太多的土地給我們遷徒了。從上面簡單的分析就可見:「工業文明」所引起的社會危機已經在威脅著整個人類的生存了。而解決人類與自然之間的的不平衡,甪戰爭的辦法看來也是無濟於事了。世界何去何從?值得深思。而在世界歷史發展過程中,用農業為主要生產方式建立過超級文明大國的中國,是不是可就從傳統的智慧中挖掘出人類走向當代社會生存的文明,就不免令人產生出一種希望了嗎?而認識傳統氣節文化,不是也有了值得珍惜的地方嗎?</p> (一)重新認識夏的美炒 <p class="ql-block">(二)把《愛蓮說》與荷之美作現代升華</p> <p class="ql-block">北宋著名理學家周敦頤借散文《愛蓮說》提出了一種深遂的時代的哲理。中國從漢代「獨尊儒術」到隋唐五代,雖然物質生產繁榮到了頂峰,但在社會上也出現追逐名利,為利是圖的風氣,因此振興民風,樹正氣是時代的史命。周敦頤重舉樹立「君子志潔行廉」之風的大旗,提倡如蓮一樣「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使宋明理學在社會道德方面的建樹,獨樹一幟,《愛蓮說》自然也成為千年傳頌的好文。</p><p class="ql-block">今天我們在仲夏之時再讀《愛蓮說》,觀看千姿百態的荷花,讓情與境,感與思慢慢地匯合流淌,在腦海中留下什麼記憶和悟出什麼生命真諦當然是見仁見智,但您真心投入所走過的歷程,已經是一種與自然和合享受了⋯⋯我相信,倘若我們今天的行動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群體現象,那必會成為推動社會變化的良好契機,在民族復興的路上留下美麗的腳印。</p> <p class="ql-block">,</p> (三)進入仲夏之魅力欣賞 色彩重筆濃濃 <p class="ql-block">雲霞幻變無窮</p> 天地陰陽各顯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道行在於和熔</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