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非晚话苍黄》 后 记

江山匆客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桑榆非晚话苍黄》后记</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甄香芬</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3年4月27日,为出六四支边知青电子书,由谢远京、陆启中牵头召集骨干开会,成立了11人“六四知青纪事征稿小组”。明确要做的几件事:在64支边青年微信群发征文启事;小组成员要勇跃投稿;落实毎个成员分管联系几个人,让他们也要投稿。</p><p class="ql-block">  正如事先预料,征稿过程遇到很多困难,虽然荒友们都很赞同出书,但是在落实写稿时各种具体问题就浮出来水面,比如有的人要照顾家中病人脱不开身;有的人想写却不知怎样写;有的人对所要写的事情碍于当事人情面有顾虑而迟迟不能动笔;很多人不会使用电脑,有的人微信只会用语音对话而掌握不好文字输入;有的干脆只能用传统的纸上手写;有的人说起来对许多事许多人都觉得该写,但细说起来却都是空洞的评价,无法成文……如此等等。针对各种困难,编辑小组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分别解决。有的请作者口述由编辑小组记录整理成文;多数是把微信或美篇转成电子文档再修改;有的是把手写文章的照片转成电子文档,不一而足。有的通过微信或当面交流,在大体掌握要写的材料后,启发作者先写出提纲,再开始动笔,陆续展开补充,直至完稿。比如陆启中就是这样帮助李玉荣写出来《留守北兴》这篇朴实无华接地气的文章,回顾自己非常热爱话务员工作,爱人忠厚子女孝顺,一家人在农场的幸福生活。</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64年知青支边50年回访北兴农场</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 style="">回访农场与老职工合影</font></h5>   也有必须入书的事和人,就特别处理。例如荒友张秋莉在龙山队机务排工作不长时间,腿患骨癌,是我们64群体中第一个离世的,痛苦、思念、婉惜冲荡着荒友们的心,我们的书中不应该没有她的位置。为此陆启中多次与龙山队荒友们询问交谈,搜集到张秋莉这些生前材料,写出了《陨落的小花》,以此做为悼念她短暂的一生。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 style="">回访农场小合影</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1964年北兴农场赴京接收支边青年工作组</font></h5> 再如我们64年荒友骆传丽的爱人熊昌泗,是“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的受害者,只因为家庭出身“不好”,连领导为推卸自己失职让人做假证制造冤案,将他打成反革命纵火犯被判刑十年。骆传丽也被撤掉卫生员。她坚信自己丈夫清白,连续写申诉书,“四人帮”倒台后,冤案终于得到平反。因这件事当时震动全场又和64年支边群体有密切关连,必须把它写出来。于是编辑小组约熊昌泗面谈,深入详细了解交流。写出了引人深思、向谁追责的文章《比噩梦更可怕的现实冤案》,揭示了左祸罪恶,展现人性善恶,以及不同人在心灵深处的感悟启示。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64年北京知青支边54年聚会女荒友合影</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64年北京知青支边54年聚会男荒友合影</font></h5> <p class="ql-block">  征稿和完成一稿历时一年,通过64年支边群体的齐心努力,有32人投稿,共收到稿件94篇。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是我们所经历的真实写照。作者投稿数量分布从一人一篇到一人12篇不等。咋看投稿人数不多,但是64支边知青现在只有96人,考虑到年龄和健康状况及文化程度这些因素,这个投稿人比例还是不错的。</p><p class="ql-block">  根据文章内容分为10节。向往出发:6篇;农垦历程:26篇;左祸贻害:7篇;温情常在:6篇;各色人物:8篇;运动弄潮:2篇;返回北京与定居北兴:11篇;趣事见闻:5篇;悼念荒友:7篇;也弄文墨:15篇。为此,我们深感欣慰,我们十分感概,我们也很自豪!</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知识青年在农村》邮票</font></h5> <p class="ql-block">  编辑小组在收到文稿后,谢远京、陆启中与作者联系沟通、交流,与作者一起对文稿进行充实完善、修改增减。我的任务是对文稿进行校对。在修改和校对过程中,我们读到一篇篇朴实生动的文字,仿佛重走了一遍从支边到农场又返回北京的漫漫人生路,好多篇章让人激动难忘,它们展示了一幕幕发生在支边知青身上的坎坷艰难又不乏人间温情的真实活剧,一方面表现64支边知青的努力奋斗历程,另一方面也彰显了这个特殊知青群体在农场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p><p class="ql-block">  1964年我们到农场,当时场里只有小学,1965年场领导决定成立中学。从64年支边青年中抽高中生纪学增、杨莉莉来组建。后来陆续曾晓岚、陆启中等人也调到中学任教。她们有高度责任感,认真写敎案备课讲好课,对工作一丝不苟。为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曾晓岚报名考核被佳木斯敎育学院录取,通过努力刻苦学习考试合格,取得物理本科文凭。陆启中随着工作时间长、年龄增长,心中想实现大学梦就越迫切。文敎口招函授生,她立即报名经考核上了学。多少个日日夜夜以书为伴,终于各科考试都通过,“历史”大专文凭到手。她想要的是“夲科”文凭。于是又报考到哈尔滨师范学院学习。经过刻苦努力,以各科成绩优异终于拿到“夲科”文凭。这些在《送别荒友曾晓岚》和《学历啊学历》中都有详细表述。。</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隆庆队女荒友相聚</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64年北京知青支边45年聚会</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64年北京知青支边35年聚会合影</font></h5> <p class="ql-block">  2014年9月,我们上山下乡50周年,回访第二故乡时,有为64 荒友纪学增扫墓的安排。我们10多人站在他墓前,他爱人王志勇致悼词《悼念纪学増》。纪学增组建过中学,当过老师,场监委书记,场党办主任等职。他两袖清风,工作中尽其职责,抵制纠正不正之风。他生前写的《有感》,“死后原知万事空,不求钱财求党性。木碑可能人人有,可否坟前无责声。”是他做人品格追求的写照。纪学增,你的坟前只有我们的悼念声,没有对你的指责声。我们没有忘记你,你可以在北大荒黑土地上放心地安息了。</p><p class="ql-block">  荒友们的文稿很好表现了生活的复杂的诸多侧面和丰富的味道。《酸甜苦辣的经历是我的人生财富》,曹光美这篇文章写大半辈子经历,内容丰富,时间跨度长,讲述了各种事情和各色人物,还富有个性和趣味性。读过该文让我们认识了一个刚正不阿、性格豪爽、开朗直言、敢干敢当的曹光美。</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当年活力四射</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当年的班前政治学习</font></h5> 刘均义到农场后,曾先后在良种站、学校、釆煤队工作过。《难忘北大荒的经历》中写了她曾下井背过煤,女同志从事这项工作,真是少见。个中原委和下窑背煤的难以想象的艰难,你都能从中读出,而这只是难忘经历的一部分,其他故事也值得一读。<br> 肖其华60岁时写了自传《我的六十年》,是我们这个群体中记录生活的有心人。我们选用她的多篇文稿,较系统地对她六十年的生活做了一个全景式的展现。你可以看到一个积极向上、善良敬业的工作者,也能看到一位孝顺的女儿、可敬爱的姐姐和慈爱的母亲,活生生地站在你面前。<br>  通过艰苦的磨练,大多数64支边知青在农场各的岗位上多是生产骨干,能独当一面,能挑大梁。《北大荒青春岁月的闪光碎片》《北国星辰点点闪耀》《农场不猫冬》《转战北大荒的几段经历实录》《北大荒的故事》《情系北大荒》《边疆记忆》《除尘取暖炉》《北大荒青春岁月第一步》等文章,都描绘我们的农垦历程,都是为建设边疆做出的贡献,我们的青春在黒土地上闪闪发光!<div>  正如北大荒不仅有美丽的春夏和丰收的金秋,还有长达半年的寒冬甚至可以要人命的暴风雪(俗称“大烟泡”)。文革中的左祸害人胜于“大烟泡”百十倍。《庆丰南山知青墓地的无尽袞思》,读后让人气愤压抑心潮难平。一个个知青之死,完全是卫生员解连明无医徳渎职一手造成的,应追究他的刑事责任。解连明之所以胆大妄为,是河北景县邦派势力左右着队里,他是景县一员,受到了景县邦的庇护。人祸造成的悲剧,还有《朱凤荣之死》《钟丢后的闹剧》等。向谁问责?<br><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回访农场的64 年知青代表为荒友纪学增扫墓</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回访第二故乡表演节目</font></h5> <p class="ql-block">  在知青群体里,可能缺这缺那,就是不缺爱的温暖,无论是在人少地多的北大荒,还是回到了熙熙攘攘的都市。这在我们的收稿中也有很多反映。</p><p class="ql-block">  汪大成的爱人赵桂珍(也是64知青)患病,需做移植手术,无力支付昂贵的医药费。两人的工作单位、同事出资帮助,荒友们伸出援手捐款,筹齐手术费,顺利进行了移植,手术成功。汪大成写了《情谊深深》,诉说对大家的感激之情。 《那些年那些事》是在荒友们要求下,王宝义才动笔写的。国家针对知识青年出台一个文件,允许知青的一个子女办回城。张庆礼、田胜坤等人的孩子回京,户口落在哪里?京城的长辈亲戚不同意接收。王宝义、谭玉兰几次上门去做他们的工作,并承诺只要落下户口,每月就来领一次粮票,工作、住处都不用他们管,长辈和亲戚才答应下来。王宝义夫妻在自家面积窄小的屋内,分上下床铺安置了荒友的孩子后,立即想方设法奔忙解决了他们的工作问题。田胜坤的儿子患病住院,高烧一直不退。医生要做更深入检查治疗,需要家长签字。王宝义前思后想,要不要通知田胜坤从东北回来?最后决定自己签字,承担责任后果。通过医治,孩子好转了。还有许多为孩子们操心之事。王宝义、谭玉兰为解决荒友的困难,为抚育知青二代,挺身而出、尽心竭力,大爱如疆!</p><p class="ql-block"> 黒瑞芬写的《一个“车皮”的永恒情缘》,全面生动诠释了我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关长琴是我们64年支边青年武杰強的爱人,武杰強忠厚老实、仁义,话虽不多,在照顾妻儿岳母上有责任担当。关长琴感觉自己找了个好丈夫,生活幸福心满意足。关长琴用妻子的柔情温暖着罹病多年的丈夫的心,直至安然去世。《我的幸福家庭》表达了关长琴的心声。 </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回访生产队 看望老职工</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探访农场新建的“博园”</font></h5> 我们64年支边青年随着返城潮流回到北京。汪大成积极主动联络回京人员,建立通讯录,和王鹤芳、王寿昌一起组织大家聚会,相互交流,共同经历把我们紧密连在一起。巩德友写的《首任召集人汪大成》文章中,谈到他为建立32团各连之间联系,做出了贡献。汪大成默默地工作,化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搜集人员姓名、工作单位、电话,建立起通讯录。由于他父母有病需照顾,把这些资料交给了巩徳友。汪大成的女儿汪红在《追忆爸爸二三事》文章中记载了汪大成被北京市评为孝星的事迹。<br>  董慧珍、乔献荣在工作中的突出表现,得到老职工们的认可和赞扬,一致推荐二位去上大学。董慧珍上了北京师范学院,乔献荣上了北京化工学院。董慧珍写的《两次上大学》,让我们了解了工农兵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以及此后再度入学深造苦学苦读的努力过程,怎样顽强拼搏,最终达到了教育部门规定的要求标准,成为一位名副其实响当当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在中学当老师期间,她曾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董慧珍是我们64支边青年的骄傲!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1988年返京后64年知青小聚</font></h5> <p class="ql-block">  青春的年华,沸腾的生活,坎坷的道路,珍贵的情谊,不能不激发内心的波澜,不吐不快,为诗为文,自然出之。虽然谈不上什么水平,却是生活的浪花在奔涌跳跃。</p><p class="ql-block"> 《桑榆非晚话苍黄》启动太晚,这就成了它的不足和遗憾之处的根源。如果早启动几年,投稿人范围可能会更大些,现在有的荒友普遍年近八旬,有的要照顾家中病人,有的自身患病多有不便,有的多年不动笔自信心不足,有的内心受过伤害不愿回首。更有些人已然离世,带走了他们的青春记忆。这些都是这本书没能收集到更多稿件的不足和遗憾之处。另外限于编者和作者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认知,本书难免具有先天的不足,事实使然,时代使然。读者会理解,我相信后人更能理解。</p><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是我们1964年支边青年上山下乡60周年,由我们共同书写的《桑榆非晚话苍黄》作为献礼。</p><p class="ql-block"> 在组稿和编辑过程中,陆启中积极认真高效地做了很多工作,在一稿阶段即将完成之时,她因过度劳累病倒住进了医院,愿她早日康复。</p><p class="ql-block">  我在校对文章时,一篇篇文章内容,一幕幕场景、一个个人物,都在在眼前浮现。我的思绪情感,随文章进程而起伏跌宕。北京站人山人海欢送我们锣鼓声依然在耳;北大荒春播、夏锄、麦收、秋收,绿色的春夏,金黄的秋天,冬天银色的世界,都还历历在目,肩扛麻袋,场院晒粮,上山伐木,打眼放炮,河套挖沙,脱坯盖房,兴修水利成年转辗的点点滴滴,又现眼前;打火毁容终生创伤,安息北疆的墓碑,我们都不会忘记。黑土地上有我们挥洒的血泪和汗水,收获的果实里有我们的生命寄托。</p><p class="ql-block"> 《桑榆非晚话苍黄》见证了我们的青春风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