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八日福建游之二

贤明晚霞

<p class="ql-block">下午2点,我们离开平潭去泉州,大约4点半左右到达泉州,马不停蹄的游览了南少林寺。</p> <p class="ql-block">一提到少林寺,人们自然会想到河南嵩山少林寺。而事实上,少林寺有南北流派之分,河南嵩山少林寺作为中国最知名的武僧产地,是北少林,南少林能确定的是在福建。现在福建莆田、福清和泉州分别有一座南少林寺,都说自己是正统。我查了一下,目前尚无定论,也没有公认的官方版本。</p> <p class="ql-block">泉州南少林寺,又称镇国东禅寺,位于福建泉州清源山下,相传是曾救过唐王的嵩山少林寺十三棍僧之一的智空入闽所建。自唐以来至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泉州少林寺曾经历过三兴三废的历程。1992年,泉州市政府和海内外信徒,开始筹资复建泉州南少林寺,目前建好的还只是规划中的一部分。此次修建,为泉州南少林寺历史上的第四次重建。</p> <p class="ql-block">入口处是一座石牌坊,上面写着“少林胜迹”,从这里往前走就是南少林寺的一个侧门——东南门。</p> <p class="ql-block">进入寺院,便是泉州少林寺的大雄宝殿。大殿朱门黄瓦,建筑华丽,色彩鲜艳,装饰丰富,充分体现了闽南文化的建筑特色。正面四个大字“少林禅寺”乃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先生亲笔题写。</p> <p class="ql-block">“禅拳双修”匾额的题写人蔡英挺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院长、中央军委办公厅副主任等职,是泉州晋江走出去的将军。</p> <p class="ql-block">殿前两株数百年的古榕遒劲沧桑,冠如华盖,为古寺增添了静寂庄严的气氛。</p> <p class="ql-block">寺内其他建筑有天王殿、观音阁、藏经楼、法堂、文殊殿、普贤殿等。</p> <p class="ql-block">观音阁属于八角攒尖顶建筑,是典型的中国古建筑对称兼有集中的布局格式。观音阁内的荷瓶观音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红木观音像。</p> <p class="ql-block">总体感觉泉州少林寺的环境很好,游客少,比较安静。奇特的是,我们在寺里走了一圈,没有见到一位僧人。游览了南少林寺,入住泉州泊捷时尚酒店。</p> <p class="ql-block">22日早饭后,游览泉州西街和开元寺。</p> <p class="ql-block">泉州西街,这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古街道,是泉州城的一条重要文化脉络,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人文记忆。宋元时期,泉州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城市,西街也因此成为了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的中心。现在的西街,依然保留着老城区的市井风味,两侧延展开的巷子构成了饱满的古城肌理。街上尚存的老字号有着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历史,是正宗的泉州味道。</p> <p class="ql-block">因为时间安排不足,也因为我站在开元寺门口一眼望去,感觉西街太平常了,平常得几乎让人不想多看它一眼。所以,我就随便走了走,在几个我看来算是比较上镜的地方拍了照,很难说有什么可游可观之处。</p> <p class="ql-block">令我感动和敬佩的是,泉州作为福建最发达的地方,政府居然保护了一片常人看来那么不起眼的房屋、街道,不能不说具有历史的眼光。要知道,在全国,有多少历史街区,就是因为领导者的短视被拆除,毁于一旦。一些不伦不类,名不副实的假古董大行其道,真是让人悲哀。</p> <p class="ql-block">西街上的开元寺是座千年古刹,不仅是佛教文化的传承之地,更是泉州人民心中的一片净土。在这里,烟火与禅意交织,历史与现实共鸣,构成了一幅独特的文化画卷。</p> <p class="ql-block">我游览过很多著名寺庙,大多远离闹市,位于崇山峻岭之中。而泉州开元寺就座落泉州西街,与凡世的隔绝只靠山门前这堵象征性的屏障一紫云屏,这无形中缩短了尘世与佛门的距离。缺少名山大川的陪衬,却多了善男信女的亲近,这就是泉州开元寺的独特之处。</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从建成,至今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现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是福建省内最大的寺庙。它规模宏大,构筑壮观,景色优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全国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布局,中轴线自紫云屏、天王殿、拜亭、东西两廊、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至藏经阁,东翼有檀越祠、本生院,泉州佛教博物馆(弘一法师纪念馆),西翼有安养院和水陆寺。开元寺值得一看的东西很多,这里仅从我拍摄的照片里择要记录。</p> <p class="ql-block">双塔凌云是开元寺,也是泉州十八景的第一景。双塔相距约200米,东西对峙,塔身雄伟、形制奇妙、建筑极具巧思、石雕镂刻工艺精美。东塔通高48.24米,塔檐呈弯弧状向外伸展,檐角高翘,使塔身有凌空欲飞的势态。每一层各设四个门和四个龛,逐层互换。这样既可平均分散重力,又使塔的外型生动美观。每层塔檐角各系铜铎一枚,塔顶有八条大铁链,连结八个翘角与刹顶。每一层塔壁上还刻有十六幅浮雕,共计 80幅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像。刀工细腻,线条流畅,巧夺天工。</p> <p class="ql-block">西塔略低于东塔,其规模与东塔几乎完全相同。</p> <p class="ql-block">东西双塔并非同时修建,且修建之初也并非如我们现在所见的一样是石塔,而是经过木塔、砖塔,最后成为了两座石塔。</p> <p class="ql-block">每座塔身虽重达一万余吨,但每层采用纵横交错的叠砌法,计算精确,筑工缜密,符合力学原理,经历700多年风雨侵袭,尤其历经明万历年间泉州八级地震以及多次台风的考验,依然屹立不倒。</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双塔表现了宋代泉州石构建筑规模、形制和技艺等方面的最高境界。是我国古代石构建筑瑰宝。充分体现了宋代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性。它不但在中国石塔中堪称佼佼者,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更是古城泉州城市标志。</p> <p class="ql-block">虽然我们现在无法登塔远眺,但是双塔精美的浮雕,却值得仔细观赏。</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又称紫云大殿,是开元寺主体建筑,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686年),现存建筑物是明代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又被称为“百柱殿”,本来计划有一百根立柱,后来为了腾出空间,便于放置佛像和佛教徒朝拜,于是将珩梁加长,减少了14根立柱。这就是中国建筑史上著名的偷梁换柱,不仅在全国独一无二,就连在国外,也声名赫赫。</p> <p class="ql-block">五智如来,一般寺庙,皆供有一尊如来佛,较大的寺庙,才供有三尊大佛,即三世佛。唯有开元寺紫云大殿,却一字儿摆开五尊大佛。这五尊大佛金光闪烁,衣纹清晰,神容慈祥,法相庄严,并以其连排群体之气势,令人为之震撼。</p> <p class="ql-block">紫云传芳,指的是开元寺的山门与天王殿合二为一,现存建筑建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山门大书“紫云”二字,殿内石柱上有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是朱熹所撰,由弘一法师所书。</p> <p class="ql-block">宋代二塔,大雄宝殿月台前,有开元寺宋代二塔,即开元寺阿育王东西二塔。它们始建于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这种由五代时期南越王钱复仿阿育王塔创造的塔形,以小型金属塔居多,规制这么大的石塔较为少见。</p> <p class="ql-block">霸下石龟,霸下,又名赑屃,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是龙生九个儿子之中的第六子,形似龟,喜欢负重,霸下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故其背亦多负以重物,多做为石碑、石柱之底台及墙头装饰,属于灵禽祥兽。这只霸下石龟原来是泉州城隍庙的一对驮碑石雕,后来由于城隍庙的拆除,其中的一只安放到了开元寺。据说几乎每个泉州人小时候都要骑在石龟上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在西塔旁,有一被称为“麒麟壁”的照墙,雕嵌工艺精湛,是件不可多得的文物珍品。“麒麟壁”建于乾隆乙卯年(1795年),原来建于泉州府城隍庙前,为城隍庙的附属建筑。上世纪70年代初,移砌到开元寺西塔北面,加以保护。麒麟壁”用交趾琉璃陶镶嵌一只大型神兽。关于这只神兽,有两种解说:一说是麒麟,龙首牛尾,麟身偶蹄,步云回首顾盼状,下配嵌砖雕的元宝,如意等吉祥物。另一说神兽不是麒麟,而是“犭贪”,是一种独角兽。古代一些官宦人家在堂前门后照壁上画有这种“(犭贪)”,借此警示自己戒除贪念,清正为官,切莫贪财贪色,贪赃枉法。</p> <p class="ql-block">弘一法师纪念馆,弘一法师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由绚丽至极归于平淡清寂的典型人物。法师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晚年多居闽南,与泉州因缘尤深。因此在法师故居开元寺的尊胜院,筹设弘一法师纪念馆,陈列法师生平书画著作手稿及诸遗物,展现了弘一法师的生平事迹。</p> <p class="ql-block">8点30分,结束泉州游览去厦门。10点30分,我们到了厦门的第一个旅游景点——海上明珠观光塔。</p> <p class="ql-block">观光塔共19层,海拔高度195米,是厦门至高点之一,是厦门市第一座采用钢结构形式花瓶建筑,寓意平安吉祥、平步青云。这是一座集气象灾害监测、科普教育、旅游观光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电梯直达18层“厦门海丝·气象故事馆”,是学习古代厦门港历史和近代气象的好地方。卷轴造型的墙上写着馆名,大海一般的蓝色波纹,一下就把人拉入进气氛中。</p> <p class="ql-block">海丝故事馆,分为风起·海丝钩沉、风动·融合发展、风驰·万象更新、风靡·一带一路四个模块向我们讲述海上丝绸之路与气象的渊源,以及百年厦门的历史变迁。这里展示的历史照片,如同时间胶囊,封存了厦门港繁荣的历史瞬间。“万国来朝”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展馆地板的玻璃夹层中,陈列着海上丝绸之路沉船中打捞起来的海底文物,向人们诉说着一段段悠久的海丝故事。</p> <p class="ql-block">来自闽南各地的民俗风土在这里汇聚,浓缩了闽南多彩的文化底蕴。古香古色的漆线雕、青花瓷、传统乐器、珊瑚工艺品等引来游客赞叹。</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海丝气象馆,我们登上了19楼360度观景台,四周都是落地窗,让人心旷神怡,豁然开朗。在这里可以俯瞰厦门全景。山、海、湖、岛、城,交融成的鹭岛美景,一览无余。</p> <p class="ql-block">中饭后游览南普陀寺。南普院寺坐北朝南,依山面海而建,规模宏大,气势庄严,为闽南佛教胜地之一,是厦门著名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南普陀寺”原名“泗洲寺”,因为供奉观音菩萨,与浙江普陀山的观音道场类似,后来改名为“南普陀寺”。南普陀寺历史悠久,香火传承已过千年。始建于唐末五代,经多次重修扩建,至民国初年,已构成三殿七堂俱全的禅寺格局。</p> <p class="ql-block">南普陀寺的殿堂楼院分散建于地形复杂的山坡上,又以其实际使用不同,各具形式。但在整体布局中,均能以中轴线上的主殿为中心,高低俯仰相从,参差错落有致。</p> <p class="ql-block">中轴线主体建筑,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殿阁依山层层升高,层次分明,俯仰相应。所有建筑,一律采用古代宫殿式的重檐飞脊大屋盖,饰以杏黄琉瓦,使之统一协调。</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前方左右挺立着两座11层高的万寿塔,塔身通体洁白,蕴含生气,气像威仪,是南普陀寺醒目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佛教自古有绕佛塔的规矩,要求向右旋绕佛塔,不能左旋,这是表示恭敬仰慕之意,三次、七次、十次、百次不等,其意义功德有所不同。</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是三门内第一重殿,正中供奉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像后供奉韦驮菩萨,东西两侧为四大天王。</p> <p class="ql-block">此殿面阔五间,采用歇山式重檐的建造模式,并饰以极具闽南特色的剪瓷,极为庄严雄壮。其中,四大天王塑像采用了国家级“非遗”技艺漆线雕进行雕饰,为存世最大的漆线雕造像。</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是寺院主体中心,是佛教寺院供奉佛像的正殿,此殿面阔五间,两侧罗汉堂朝拱主殿。殿内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东方药师琉璃光佛与西方阿弥陀佛,俗称“三方佛”。</p> <p class="ql-block">大悲殿是南普陀寺的重要殿堂,是寺院的另一主殿,在闽南信众的心中具有特殊地位,供奉四面观音。大悲殿呈八角亭式建筑,造型巧妙,结构严密。</p> <p class="ql-block">殿内的四面观音像其正中一面为双臂观音,端坐在莲花上,其余三面为四十八臂,各有所执。此殿为清初收复台湾的大将施琅始建,称大悲阁,后因火灾被毁,1930年重修,2016年进行了局部修缮。</p> <p class="ql-block">南普陀寺的法堂和藏经阁是同一栋建筑,始建于1936年,2010年重新翻建。此殿为二层的楼阁式建筑,一楼法堂,为说法处。二楼是藏经阁,阁内珍藏佛像、法宝、大藏经等珍贵文物。</p> <p class="ql-block">南普陀寺建筑风格颇具闽南传统寺庙特色。其屋顶多为歇山式,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匾额镌刻华美,连绵的轮廓脊线显得金碧辉煌,仅仅是欣赏这里的建筑也足以让人身心愉悦。寺院前有一潭波光荡漾的荷花池,盈盈碧水倒映着天光云影,更是赋予了寺庙神秘而浪漫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南普陀寺的后山树木繁盛,岩石垒砌,有很多古今摩刻,是书法爱好者、文物工作者必到之处。这些石刻集诗文、书法于一体,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最引人注目的是巨型“佛”宇,字高4.2米,宽4米,是清代光绪年间重建南普陀寺时题刻的。书法界评价这个佛宇:“庄重而不呆滞,飞跃而不轻浮。”“佛”字在各地寺庙风景点屡见不鲜,但都没有南普陀寺这个“佛”字雄伟意境。</p> <p class="ql-block">从寺庙中向四周俯瞰,可以看到厦门世茂海峡双子塔,“厦门双子塔”的设计灵感来源于风帆和厦门市花三角梅。它的造型独特,与周边的环境相融合,成为了厦门市的新名片。</p> <p class="ql-block">厦门大学与南普陀寺毗邻,据说原来游客是可以入内参观的,因为卫生、安全和教学等多方面的原因,现在只有散客可以预约参观,所以,我们只能在校门口看了看。据说,校门上的“厦门大学”四个字很有意思。经常有人误认为四个字中有三个是错字。原来,这是出自大文豪鲁迅的手笔。鲁迅的书法自成一派,叫做蝇头草体,写得相当专业。这四个字就是草书写法。后来还被人赋予了美好的寓意。厦字多一点:寓意在学习的路上,要多点耐心,多点忍耐。门字少一点:看字的形状,像一个晚辈在给一个老者鞠躬,寓意着我们要尊师重道、尊重师长。学字没有宝盖头:寓意学无止境,学不封顶。</p> <p class="ql-block">随后游览曾厝垵,曾厝垵,位于厦门环岛南路附近,距离厦门大学、白城沙滩等热门景点都不远。</p> <p class="ql-block">这个昔日的沿海小渔村,如今已华丽转身为闻名遐迩的文艺旅游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有人喜欢这里的民宿,有人推荐这里的美食,有人钟意它的人文艺术,有人寻访传统建筑和闽南风俗。曾厝垵这个名字越来越多出现在厦门旅游攻略中。而曾厝垵,也以它独特的方式,迎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美食是曾厝垵除了文艺之外的另一个标签。“五街十八巷”是当地人对曾厝垵街巷的汇总。走进曾厝垵,街道两旁是各种小吃摊、海鲜大排档、特色餐厅、工艺品、咖啡、客栈、酒吧。挤挤挨挨,色彩斑斓,个性十足,诱人驻足。花生汤、沙茶面、土笋冻、海蛎煎、烤鱼、炸虾、蟹黄汤包、海鲜粥……,每一条小巷里几乎都遍布了各种各样让人口水直流的美食。不管你是不是一个吃货,来到曾厝垵,总能找到你喜欢的美食。</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最地道的厦门风味,感受美食带来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现代元素的加入,让曾厝垵变得更加多元,更加有趣。而曾厝垵最吸引人的,还是那份人间烟火的温暖。无论是白天的热闹,还是夜晚的宁静,都让人感到一种亲切和舒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