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十三行兴衰史

达瓦

<p class="ql-block">久闻广州十三行旧地名,曾是清代最著名对外贸易聚集地,我客居广州得知在十三行老旧街道还建有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兴趣爱好来这里实地查看感受曾经的辉煌,十三行虽是旧名老街,却如今都是商铺高楼车水马龙,在广州文化公园内的旧十三行区域来到这座新建的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原十三行区域先后改为岭南文物宫、广州文化公园,近年新建十三行博物馆在文化公园。十三行街、十三行路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从博物馆的展品图版祥细了解十三行历史。从另一角度讲,广州一直是与国际通商大市,如今每年在广州举办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也可以说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延续。</p> <p class="ql-block">广州“十三行”是专称一个行业、一种职能,即明清对外贸易特有的机制与行当,其意义超越地域名、商馆数之名、资本集团之名以及制度名,而是历史之名,是传统的延续。十三只为特指数,不确实是十三家商行。</p> <p class="ql-block">明代海禁闭关锁国,从洪武年间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明廷下令实施的海禁政策。清初也同样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也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p><p class="ql-block">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需要到清代康熙二十四年(1685)在广州设立“粤海关”,允许开海贸易开始,至道光这150多年间,不仅在很大程度上独揽了广州的外贸,而且还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至道光二十二年这80余年间,清政府撤销沿海其他海关之时,独享对外通商特权,总揽了全国的进出口贸易。</p> <p class="ql-block">广州十三行在清朝乾隆年间兴起,大体上的位置在广州城西,太平门外西河口以西靠近珠江北岸的这一片地方。</p> <p class="ql-block">清代已形成十三行街和街南面的洋行、商馆区。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一一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粤海关成为清政府官方允许的唯一海上对西洋贸易的关口。加上19世纪60 年代开始的欧洲工业革命,十三行地区因此成为当时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海上贸易出现史无前例的繁荣。</p> <p class="ql-block">当年十三行内外,樯桅林立,彩旗飞扬,人潮熙熙攘攘,一包包的绫罗绸缎、茶叶、瓷器堆积如山。来十三行交易的有英、法、丹麦、瑞典、荷兰、巴西、俄国、葡萄牙、西班牙和东南亚数十个国家,十三行因而也获得大量的财富,使得当时的西关地区成为广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大清帝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核心区。</p> <p class="ql-block">十三行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它是清朝政府的官方代理人,具有管理和监督对外贸易的职责。这使得广州十三行成为了外国商人与中国政府之间的桥梁,具有极高的政治地位。作为对外贸易的物流中心,</p> <p class="ql-block">随着时间的推移,广州十三行逐渐发展壮大。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广州十三行成为了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在这个时期,广州十三行的贸易范围涵盖了东南亚、印度、中东和欧洲等地。它们不仅代理着中国的对外贸易,还扮演着文化交流和外交沟通的角色。</p> <p class="ql-block">广州十三行以其卓越的商业能力和丰富的经验,成为了外国商人与中国商人之间的中介。这些行商不仅了解中国市场和政策,还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他们通过提供信息、翻译、谈判等服务,帮助中外商人达成交易,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十三行的繁荣和发展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广州十三行的兴起推动了广州的经济发展。随着贸易量的增加,广州成为了全国最繁荣的城市之一。同时,广州十三行也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如航运、保险、仓储等。这些产业为广州十三行的贸易活动提供了支持和保障。</p> <p class="ql-block">十三行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和缩影,以其独特的地位和贡献在中国商业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通过代理清朝政府的对外贸易、作为中外商人的中介和文化交流的桥梁以及推动广州经济的发展和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等作用,广州十三行在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图为中国货物装船运往海外,重物在下贵重物品在上)</p> <p class="ql-block">瑞典哥德堡号货船装运图。</p> <p class="ql-block">十三行其贸易商品主要包括丝绸、茶叶、瓷器等,这些商品在当时的市场上具有很高的价值,能够换取大量的白银和其他商品。由广州生产和销往海外艺术品,从广彩、广绣、广雕到外销画、外销银器、外销漆器、外销扇等,天不洋溢着中华民族传统风格和广东本审美趣味,又散发着西洋的异国情调。</p> <p class="ql-block">西方对中国出口的商品则以英国的毛织品和英属印度的棉花为主。进口的钟表、洋酒、及各种工艺品也颇受皇帝及商家的欢迎。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正常的对外贸易中始终保持着出超强的优势。英国销往中国的全部商品,只是占茶叶销量的六分之一。其结果是全球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而欧洲出现了贵金属货币的短缺,因此英国东印度公司为了获取白银而向中国走私鸦片,以扭转与中国的贸易不平衡。</p> <p class="ql-block">各类瓷器,特别是“广彩"大放溢彩颇受外商欢迎。</p> <p class="ql-block">具有中外特点的瓷器,造型纹饰也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贸易经营的瓷器等物品。</p> <p class="ql-block">展厅中各种展品琳琅满目,並具有中外文化特色以适应洋人需求。</p> <p class="ql-block">广东制作的具有中外特色的扇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英国是广州中外贸易主要国家,在与老牌殖民主义者国家的竞争中,上升为势力最强的国家。英国派使团到访,但在拜见乾隆时,其代表马戛尔尼只愿意以单腿屈膝之礼拜见,以借此强硬态度试探中国的容忍底线,<span style="font-size:18px;">挑起了著名的礼义之争。</span>这段公案,常被西方人视为中国自大的象征,并认为乾隆敕书中所用的“天朝无所不有”、“善体朕意”等,是对英国的挑衅和侮辱。</p> <p class="ql-block">由于近代中国的闭关自守,对于庞大的国家而言,仅有广州一个通商口岸是远远不够的,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固步自封,导致当时中国国力日渐衰弱,外忧内患纷至沓来,使得中国资本经营的萌芽受到了崩溃性的打击,十三行在其中也不能幸免。英国为扭转中英贸易逆差,向中国倾销鸦片,清政府不得不责令查禁鸦片,要求十三行的行商每年进贡几十万以至上百万两白银,至于连年加派的助军钱、救灾钱更是不计其数,迫使他们不断捐款。</p> <p class="ql-block">1822年11月1日晚上,十三行附近的一家商店失火,火势顺风向南蔓延,进入十三行夷馆。大火持续两日,夷馆洋行等多被烧毁,行商房屋货栈成为一片灰烬,牵连周边房屋店铺千余家。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十三行同样遭到了火灾,十三行就此没落,无力回天,逐步黯然退出了历史舞台。</p> <p class="ql-block">十三行发展到后期,外商开始通过鸦片贸易来弥补贸易逆差损失,鸦片的泛滥,导致白银外流、民不聊生,清政府开始禁止鸦片,凡外船有运鸦片者,人货罚没。道光十九年,钦差大臣林则徐到达广州,开始了禁烟运动,1840年英国舰队到了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中英鸦片战争正式爆发。战败后的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南京条约》将在广州实现100多年的行商制定废除了。从此,广州十三行独揽外国贸易的制度宣告结束。</p> <p class="ql-block">1840 年,新兴的资本主义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在 1842 年开放海上五口通商。1856 年,英法又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 1861 年签订广州沙面租约。从此,外商进驻沙面,结束了十三行地区的外贸繁华史。</p> <p class="ql-block">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国的炮舰轰开了清朝闭关锁国的大门,战败的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广州的一口通商和十三行的垄断特权都被取消了。1856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滚滚硝烟中,愤怒的广州民众焚烧了外国商人居住的夷馆,十三行也在这场大火中化为灰烬,据说大火整整烧了两天两夜,被火烧至熔化的白银流满了珠江北岸。</p> <p class="ql-block">此后的1915年十三行又遭大火,这场大火持续了两天两夜,波及25条街道,烧毁商店2000余家,死亡1500余人,财产损失约白银200万两。本来清未十三行已名存实亡,至此大火更是将这里的店铺都烧的面目全非更加冷落潇条。</p> <p class="ql-block">以下为十三行博物馆内部分展品展示。</p> <p class="ql-block">以上图版多选自博物馆陈展,及网络图片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