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字:举举</p><p class="ql-block">考证:彭广业、尹红卫、李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尹庆岛(严格来说是尹庆群礁)情势图</p> <p class="ql-block">↓ 尹庆群岛在南海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 25, 25);">南海:尹庆群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沙的尹庆群礁位于南沙群岛的西南方向,位于北纬8度,东经112度,主要由东礁、中礁、西礁以及华阳礁构成,距离海南省三亚市1100公里,永兴岛845公里,永暑岛80公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目前,除了华阳礁仍在我国控制之下外,东礁、中礁和西礁均遭越南非法占领。华阳礁在南海中被誉为“第一哨”,华阳礁的礁台长5.5公里,宽2公里,礁盘面积为7.6平方公里。2015年完成的华阳礁填海造岛工程后,岛上的永久陆地面积为0.28平方公里。相较于华阳礁,东礁的礁盘面积则更大,达42平方公里,礁坪面积为25平方公里,相当于南沙最大人工岛屿美济岛的规模。换句话说,填海造岛东礁相当于再造一个美济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尹庆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固有领土,神圣不可侵犯,尹庆岛在南海的位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一艘永不沉落的航空母舰,祖宗留下的资源,我们必须要好好守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么,这座岛礁,为什么会叫尹庆岛呢?它有什么样的历史文化呢?</p> <p class="ql-block">↓ 桂阳寺下村(现田村正对面,与上门昌相连)</p> <p class="ql-block"><b>桂阳现田村古老的传说:挑盐官、尹庆岛和郑和下西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彭广业,是桂阳著名的文史研究专家,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筹划写《陈士杰传》、《夏寿田传》,为了理清陈士杰的家族联姻关系,一则陈士杰母亲贤凤是白冲尹氏,加之其三姐嫁白冲尹东郊,多次到桂阳北乡一带下乡走访,研究尹氏和陈氏两大家族的相关史料。1996年8月的一天,广业兄在尹柏湘老师的带领下,一起拜访了村里的“老学究”,这是一个奇人异士,虽年逾八旬,手不能写,但是颇为健谈,对传统文化亦颇有见地,对《三字经》、《龙文鞭影》、《幼学琼林》等古籍能倒背如流,现在已经记不得老者姓名,时人皆称其“十六爷”。就是他,讲述了现田尹氏几百年来的古老传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朝永乐年间,村里有个后生,名叫尹庆,力大无穷,手举千斤,为人仗义,扶贫帮困,一时之间,美名远扬。东乡上溪邓氏,有一个国姓爷的附马郡公,名唤邓思贤,为官体恤百姓,爱民如子,器量大雅,才能干炼,对于人才,更加爱惜。时天下太平国威厚重万邦来朝,乃遣云南马三宝赐名郑和加持皇仗,出使西洋,正是用人之际,附马爷闻听北乡有一大力士,便向朝廷举荐,命为官人,随郑和一起取道南洋出使西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此,尹庆就当了大官,官到底是多大?尹十六爷也没说清,村里口口相传也没说清,总之,在明朝那些年,老百姓吃盐都很困难的情况下,现田的村民却有吃不完的盐,甚至可以接济四里八乡的乡亲们,年久日深,因为尹庆大人总有挑不完的盐,慢慢地,村里老百姓都以为尹庆就是一个“挑盐官”,并且世世代代流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后来,据说,尹庆就在南海占了一个岛,捕鱼晒盐,村里人称之为“尹庆岛”,至于岛在哪里?大家都搞不清楚,只知道是在遥远的大海里,至今流传着一些故事,说当年在村里招募了许多人,前往尹庆岛,因为是背井离乡,在农耕文化那个年代,远走他乡,非百姓所愿,久而久之,尹庆岛,晒盐,打鱼,这些往事,也慢慢淡出了乡亲们的生活。后来,尹庆也回到了老家,怕乡亲们说三道四,便搬离了现田村,住到村对面的山下,刚好山上有一寺庙,实在是个清幽之地,从此,尹庆便定居于此,慢慢地,演变成“寺下”村,而尹庆,就成寺下的开村始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故事虽然已经过去了500多年,虽然许多村民忘记了尹庆是何许人,但是因为世代相传,时至今日,提及“挑盐官”“尹庆岛”,许多村民都知道:这跟他们祖先有关,多少能说出点什么,而问及“尹庆岛”在哪里时,却又无人知晓,只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无疑有一点十分肯定,那就是,“挑盐官”“尹庆岛”,是尹氏先祖的经历,也是尹氏家族的荣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桂阳直隶州志》有关尹庆的记载,</p><p class="ql-block">尹庆:广东长乐知县</p> <p class="ql-block">↓ 广东长乐县,今改名五华县。</p> <p class="ql-block"><b>真实的尹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尹庆,桂阳北乡现田人,族名:浚能,字天祥,三阳公之子,具体生卒年月不详。《桂阳直隶州志》记载,尹庆,担任广东长乐县正七品知县;《尹氏宗谱》记载,尹庆,字天祥,广东长乐知县历任十三岁,详见州志,说明二者之间没有矛盾,记载高度一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既然是在长乐为官,我们就有必要了解长乐县,而且必须弄清,长乐与盐有关联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赵佗一次为狩猎率行部到五华山下(即今华城北门外),恰巧高祖派遣汉使陆贾奉旨封赵佗为南越王,赵佗为了朝拜汉室及授封南越王,遂筑台于五华山下,名为长乐台。以后以人口繁衍,设为长乐镇。在北宋熙宁四年(1077年)置县。民国初年,孙中山查阅有关资料时,发现广东、福建、湖北三省均有长乐县,称之"一国三长乐",县名相同,会有弊端。因此,孙中山决定:“县名相同者,按历史时间长者保留。”经国民政府官员查询,县名相同者进行历史时间比较论证,广东省长乐县名历史时间使用短几年。孙中山指示:“尊重历史事实,广东长乐另赐县名”。即派国民政府官员来广东长乐调查核实。在长乐镇县府驻地(今华城镇)会同当地官员一起研赐县名字,经磋商按地形地貌,走上华山峰(今华城镇内)望远山脚下有一串珠弓状形的五座小山丘形,像“五朵金花”。由地理条件反射下产生灵感,一致认为,就叫她“五花县”好了。最后,国民政府官员回府向孙中山汇报。孙中山批示:“广东长乐改五花县与广州的花县有相似,按古人曰:花者华也,叫五华县好了”。从此长乐改为五华,这年是一九一四年,因县治所在取名为长乐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长乐古盐道,位于广东省长乐县龙村镇塘湖村的阿里山坳,有一条筑于明代,全长约10公里的古盐道,均采用青岗石铺筑,呈工字型砌筑。该盐道从塘湖衍庆楼门前开始铺石条延伸至揭西,全长约35公里。据考证,该道是旧时长乐百姓到揭西、陆河、潮汕等地区进行商贸交易的要道。当地不少群众从长乐担茶叶等生活用品到潮汕地区进行交易,然后从潮汕地区挑盐到长乐,再经梅州上江西贩卖后挑粮油回家营生,也有许多盐经连州过星子铺进入桂阳。于是,在长乐当知县的尹庆,演变成“挑盐官”,就顺理成章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桂阳现田村传说中的附马郡公,还真有其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尹庆出道,有贵人相助,这个人就是永乐年间的附马爷邓诗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东乡洋市镇的《邓氏族谱》记载,邓思贤,1377--1451,桂阳北衙邓氏开村始祖,思贤少年卓异超群,明永乐年间,因其才能干练,朝廷辟举为官,初任河南影州府汤阴县主薄,寻迁四川顺庆府岳池县知县。为官体恤百姓,爱民如子,县民誉为"邓父"。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皇帝特于五凤楼”为之赐宴,称器量大雅,才貌颖伟,许以太祖朱元璋侄女(应该是义女),賜封郡公,驸马,其时,适逢吐蕃国使臣朝觐,帝授公行人司行人,出使吐蕃,交与和善,及归,加官授两广评事郎,旋改任两广恤刑郎,专督冤狱,以慎刑典,人称"青天”。时内阁主事黄淮与公至交,赋诗盛赞其德。后于任上致仕归乡,定居北衙,开北乡邓氏。公娶四妻,首为劉氏,次为四川樊氏,三为朱氏,为朱元璋侄女,生善珣、善琩二子,善珣袭父职,善琩为进士,也宦仕途,四为張氏,生善琈、善珩,子孙繁盛,代有人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尹氏宗谱》记载,尹庆之父三阳,生洪武十五年(1382年),卒于1453年,年代上与东乡附马爷邓诗贤差不多,而同时代,现田村有尹正阳,为桂阳州学贡生,以文章奇美闻于州。《尹氏宗谱》未记载尹庆生于何年,如果按照村里的传说,他参加了郑和下西洋的壮举,而这一时期是1405年——1433年,那么正阳公二十多岁生尹庆,约1405年,如此一推,尹庆完全可能是参加了郑和下西洋的,与现田村的古老传说相符合,并非杜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历史的长河,也许对于有些事情来说,显得格外的神秘。对于尹庆参加郑和船队下西洋,《尹氏宗谱》,却只字不提,甚至于他在外为官的经历,也仅限于“挑盐官”“尹庆岛”,更为甚者,连尹庆的生卒年月,也未记载,既无生平传记,亦无“失考”之语,很耐人寻味,难道他的身份,有难言之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尹氏宗谱》记载,尹庆娶妻五,正配颜氏,生子一曰怀俊,其余为蒋氏、陈氏、盛氏、唐氏,生卒年月均未详,又载,其子怀俊生成化丙申年(1476年)七月二十八日,怀俊有一孙,曰尹清士,州学大儒,明代贡生,但是,清士公也未有片言只语,记录其曾祖尹庆之功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无论如何,一代知县老年,终究是留下了“挑盐官”“尹庆岛”的故事,正如䧹过留声,人过留名,特别是茫茫南海之上,竟然也留有桂阳人的痕迹,就算功德无量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