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走进春天(尺寸:232cmx146cm)</p> <p class="ql-block">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尺寸:100cmx50cm)</p> <p class="ql-block">春花(尺寸:68cmx45cm)</p> <p class="ql-block">长成直节要凌云年(尺寸:68cmx45cm)</p> <p class="ql-block">紫蔬(68cmx45cm)</p> <p class="ql-block">相思又一年(尺寸:68cmx68cm)</p> <p class="ql-block">秋花秋水秋意浓(尺寸:100cmx50cm)</p> <p class="ql-block">野风(尺寸:136cmx68cm)</p> <p class="ql-block">秋实累累胜花红(尺寸:180cmx97cm)</p> <p class="ql-block">满园春色(尺寸:136cmx68cm)</p> <p class="ql-block">岁月(尺寸:136cmx68cm)</p> <p class="ql-block">芦花两岸雪 江水一秋天(尺寸:136cmx68cm)</p> <p class="ql-block">秋江即景(尺寸:180cmx194cm)</p> <p class="ql-block">醉花荫(尺寸:180cmx97cm)</p> <p class="ql-block">北大荒的秋天(尺寸:180cmx194cm)</p> <p class="ql-block">故园记忆(尺寸:240cmx200cm)</p> <p class="ql-block">清清白白(尺寸:232cmx185cm)</p> <p class="ql-block">春消息(尺寸:180cmx194cm)</p> <p class="ql-block">芳华不染(尺寸:232cmx185cm)</p> <p class="ql-block">新雨山头荔枝熟(尺寸:232cmx185cm)</p> <p class="ql-block">依依嫩水(尺寸:232cmx185cm)</p> <p class="ql-block">最忆山野情(尺寸:240cmx200cm)</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王立军,生于黑龙江省拜泉县,自幼喜爱书画,深造于中国国家画院。二级美术师(副高),中国国家画院卢禹舜工作室画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国画院副秘书长,大庆市花鸟画家协会副主席,让胡路区美术家协会主席,大庆市政协委员,让胡路区政协常委,民进大庆市委会文教支部主委、开明画院副院长,大庆师范学院客座教授,大庆开放大学客座教授,齐齐哈尔书画院特聘画家,第五届七台河市美术家协会顾问。 </p><p class="ql-block"> 其作品曾多次参加文化部、中国美协等主办的展览,并有获奖;参加省委宣传部、文化厅、文联、美协主办的展览30余次,并多次获奖。发表于《中国文化报》、《国画家》、《美术观察》、《美术大观》等国家级艺术类核心期刊或专题介绍。曾在北京、天津、深圳、福州、合肥、西安、济南、烟台、淄博、枣庄、呼和浩特、秦皇岛、沈阳、盘锦、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等地举办书画联展或个展。</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众 家 评 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你的画我仔细看了,画得很好!这是你自己摸索出来的(表现)方法,(芦苇)已经有了自己的艺术语言,还要不断强化它。</p><p class="ql-block">——卢禹舜(2018.9.11.于中国国家画院)</p><p class="ql-block"> 那幅作品一看就是王立军的,他的画一直是想表现那片土地,这个想法很好,路子是对的,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之前主要是画花鸟,芦苇已经画出了自己的东西,画得很好,也比较熟练,现在又画山水,这个需要一个转变,黑龙江这块土地之前表现的人很少,还有很多地方值得去研究,去思考,你是个成熟的画家,要努力去找到自己的艺术语言来表现它,我相信会有所收获。</p><p class="ql-block">——卢禹舜(原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画学会副会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立军你好!看了你的画页非常高兴!并向周围亲朋好友介绍你在北京学习的情况,祝贺你取得的成绩!望再努力,争取更大进步!</p><p class="ql-block"> 有关你的书画,再补充几句:</p><p class="ql-block"> (1)、画上题字,有一定功力,可见平时你对书法,特别是行草书下的功夫。</p><p class="ql-block"> (2)、绘画作品,有生活气息,《牵牛花》有自己的特点,《菊花》也有气势!</p><p class="ql-block"> 我反复观赏你的作品,真为你高兴!望有朝一日来北京办画展!我相信你定会成功!</p><p class="ql-block">——李金亭(中国美协会员、北京联合大学教授、著名画家)1999.9.15于北京</p><p class="ql-block"> 立军你好!挂号信收到了,看后非常高兴,你能坚持创作,而且不断出新,年轻有为,今后会有大的发展,我衷心希望。</p><p class="ql-block">——李金亭(2007.6.20.于北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你这幅作品(《草木摇落露为霜》)芦苇用水冲了,处理的很好,作品整体把握的也不错。</p><p class="ql-block">——张立辰(中央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立军的作品丰富、精彩! </p><p class="ql-block">——汤立(中国美协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导师、北京大学汤立中国画工作室导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立军的作品別开生面,独辟蹊径,非常好!不靠头衔,不靠官位,只凭实力,非常难得!他的芦苇系列作品已达到精美绝伦,此类题材的致高点。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吴团良(中国美协理事、原黑龙江省美协主席,黑龙江省中国画学会会长)2021.3</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仔细看了你的画,有自己的想法,也有办法,画得有自己的特色!很好”!</p><p class="ql-block">——谢永增(中国美协会员、北京画院谢永增工作室导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立军画得有自己的想法和面貌,很喜欢! </p><p class="ql-block">——孔紫(中国美协理事、中国女画家协会主席、国家画院专业画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立军)画得好,祝贺你!《秋风容易动乡心》这幅好,有新意!</p><p class="ql-block">——汉风(中国美协会员、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会长,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看得出立军的画下了功夫,有特点、有自己的面貌!</p><p class="ql-block">——王其华(中国美协会员、天津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美术系主任、教授、著名花鸟画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立军的白菜诠释了中国画笔墨的内涵,可谓笔精墨妙”!</p><p class="ql-block"> “几颗白菜传清气,一杆长锋扫千军”。王立军先生自幼喜绘画,选中黑土为题,朝临暮写,日夜兼程,把芦苇画得如兰如竹一样雅韵横生,白菜画得清气盈然,人亦谦恭虚心,必成大器!</p><p class="ql-block"> 王立军是我们省的青年画家,选中了黑土地为题材,画了他的这些作品,在中国的绘画题材上很具有开拓性意义。我们中国古人都画梅兰竹菊,他画芦苇、白菜、牵牛花,画这些东西画得很好。应该说,很努力,很刻苦,现在在国内也是影响越来越大。</p><p class="ql-block">——傅伯庚 (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黑龙江省美术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牡丹江师范学院硕士生导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立军的作品超凡脱俗,禀传统又阅时代,有个性有风格又显现自己的审美思维和艺术修养,未来画界翘楚,瞩目以待,凭他的人品和勤勉,成就必然。</p><p class="ql-block">——刘汉民(黑龙江财经学院艺术系名誉系主任、原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立军兄弟的花鸟画作品已经不是简单的小品了,是大作品。立意深刻,表现手法多样,是一组令人看后能陶醉其中而过目不忘的好作品。近些年来,立军如醉如痴的表现北方家乡最普通最常见的野芦苇和芦花在不同季节的变换与风姿,来表达自己对家乡和养育他的黑土地的深情眷恋和热爱,令我们也沉醉其中。立军的创作给了我们热爱艺术人一个启示,只有你自己被感动的东西才能通过表现再感动观众。祝愿立军兄弟在以后的艺术创作道路上走的更稳更远!</p><p class="ql-block">——贲绍勇(中国美协会员,鲁迅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你的作品非常棒!找到了自己的笔墨语言和符号,很不容易,向您学习!</p><p class="ql-block">——王利军(海军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立军作品已有自家风骨,有感情、有温度!他的新作《芦花时节》又提升新境界,更耐品耐读。</p><p class="ql-block">——王隽珠(中国美协会员,黑龙江省画院专业画家,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解放军艺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美协培训中心高研班导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你的作品有创意,画得好!</p><p class="ql-block"> 你这用钴蓝填空间的功夫也细致!这些作品颜色新,满构图,也很好!</p><p class="ql-block">——刘正成(原中国书协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原《中国书法》杂志社社长、主编,国际书法家协会主席,北京大学、中央美院等多所院校客座教授) 2021.2.25</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你的画画得很雅,画雅了不容易!</p><p class="ql-block"> 你的作品真的很有意思(味道),这个感觉不太容易画出来,挺特殊,真是不错,你就这样画下去吧!</p><p class="ql-block"> 你画得已经相当好了!我看着都望尘莫及,怎么能画出来?像你这么踏实的(画画)真值得学习!</p><p class="ql-block">——宫建华(中国美协会员,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省女画家协会主席,哈师大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立军好:你的作品我很关注,功夫扎实,技巧丰富,品格不俗,有意境,有想法,身处大庆,不逊省城同道,有机会与你学习交流!</p><p class="ql-block">“耳目一新,刮目相看”!</p><p class="ql-block">——孙承民(中国美协会员、哈师大美术学院教授、著名人物画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的作品,我在北方画院欣赏过,画得轻松潇洒,本人非常喜欢,有机会一定向您请教。“……王老师写意花鸟画,高高在上”。</p><p class="ql-block">——肖伟(中国美协会员、画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刚才我仔细看了王立军先生的作品,让我非常感动和震撼,王立军先生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优秀画家。他的作品充满了灵性,充满了意境,充满了激情。他的作品当中水性的冲涤和墨色的肆意流淌,使画面呈现了一种东北人的(特有)性格和内涵。王立军不仅局限于(传统)国画(题材)当中的老五样——梅兰竹菊和牡丹,他把目光把创作激情放在了咱们东北有特色的这些植物和这些花鸟上,咱们常见常画的这些东西,在他的笔下都进行了提炼、思考和表现(创作)。</p><p class="ql-block"> 王立军先生(作品)有他自己独特的风格,他对东北这块黑土地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他画的芦花系列,牵牛花系列和白菜系列(作品),包括咱们北方特有的一些植物,都能用心去做,用心去画。大家可以看到他的芦花(芦苇)系列作品,画得相当有感觉,有感情、有投入。大家知道,芦花(芦苇)这个东西(题材)不好画,因为画不好,它的叶子的布局,叶子的走向,很容易和竹子相混,但是,王立军先生他用他扎实的基本功和敏锐的洞察能力,把芦花画得栩栩如生,代表咱们东北特色(地域)的一种画面(画风)。在这里由衷的对王立军先生的这种画风、画法和勇于探索精神,感到敬佩!</p><p class="ql-block"> 王立军先生这个展览,必将对我们牡丹江美术界对于取材这方面,比如:我们画点东北常见的这些植物,这些庄稼,这些树木,是一个启迪。感谢王立军先生给牡丹江作者(画家)的感悟。今天我看了王立军先生的展览,我有些感触,我的感触就是:走我们东北自己的路,画我们东北自己的东西,这才叫大东北的画风!我再次感谢王立军先生给我们带来这么精彩的展览!</p><p class="ql-block">——王文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牡丹江市美术家协会主席)</p><p class="ql-block">选自“写风韵•黑土情深”——王立军中国画作品邀请展开幕式上的致辞(接受张雄艺术网记者采访时的谈话)2017年于牡丹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立军的作品有生活,有激情,更主要的是他作品中的那份激情是经过了生活的沉淀而悟出来的。</p><p class="ql-block">——秋萍(中国画在线网站学术主持和艺术总策划、北京齐辛民艺术中心法人、画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什么叫实力?基础扎实,对艺术境界的理解和追求达到相当的高度,绘画遵守规矩又能够画出新意,我的好朋友画家王立军先生的作品充分的体现出他的"实力"。</p><p class="ql-block"> “他的根深深的扎在东北的黑土地里,他的画作无论是花鸟还是山水,总有一种真情感染着读者……” 。</p><p class="ql-block">——齐同民 (2011年度全国十大收藏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欣赏王立军先生大写意芦花系列作品,虽也是题材专一性的探索,但他对创作理路的探求却从未止步。其画风由写实至写意,由意象至构成,学术探究脉络清晰,作品风格多样呈现,以北方大地养育成的宽广情怀为情感根基,熔铸于艺术创作中,一条贯穿于作品风格间的融情、达意、造境的线索依稀可见,以这样的情思熔铸笔端,逐成其今日之艺术视象,自然突显的艺术特色也蕴含其间。</p><p class="ql-block"> 从目前王立军先生大写意芦花系列创作来看,芦花已成为他难以割舍的情结来对待。一旦进入创作状态,笔酣墨饱,极尽畅快。北方人以北方的情怀,绘北方风物,铸花鸟画北方风格。徐渭在《书谢时臣渊明卷为葛公旦》中指出:“……画病,不病在墨轻与重,在生动与不生动耳”。以徐渭表达的意旨反观王立军先生写意作品,总是有一种热情充盈整个画面,就是这种热情所携之的张力,甚至忽视了我们对其笔墨与图式的评判。这也是王立军先生写意作品特有的一种现象,艺术创作作为情绪表达,正是其核心的命题,笔墨功力叠加着艺术情感,题材的选取,对于技巧的表现,皆在于自身经历的磨练和情怀的滋养。我们很难想像,在他不断求索、待续未完的大写意芦花系列创作,日后会是怎样的面貌。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在花鸟画世俗题材泛滥的今天,那荒野中被人淡忘的孤独的芦花,经王立军先生的艺术演绎,其艺术风格的强化和创作路径的深化会更加的通透明晰。</p><p class="ql-block">——张立翔 (大庆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立军是近几年比较活跃的艺术家,他山水花鸟俱佳,尤其花鸟作品独具特色,在描绘鲜活的自然生态的事物中,体现了人与万物和谐共生。画家在把花鸟植物人格化之时,更寄托了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具有很高的艺术魅力。</p><p class="ql-block"> 他笔下的花鸟,墨色浓淡相宜,清新飘逸,生机勃发,雅俗供赏,给人以明丽的画境和朴素而美妙的展示。整体而言,他的作品重神、重韵、重势,往往有神来之笔,笔墨间深深含藏着大朴不雕的文化品质。</p><p class="ql-block"> 个性使然吧。他的作品沉稳中有大拙,大气象下是较为细腻的刻画,看似笔墨散淡,却不乏浪漫,他有着对作品整体恢宏的把握,同时又小处着眼,精心经营,这使得他的作品散发着烂漫的气质,可谓气韵生动、奇谲多姿 。其笔情墨趣于淡雅中透着深邃,空灵中流动着韵律之美。</p><p class="ql-block"> 大作气象盎然,小品妙趣横生。王立军始终以概括的语汇、简约的笔墨状括心灵的体验,品读他的作品,墨色圆融,时有奇险之笔。从传统中来,又不囿于传统,他在探索一条属于自己的笔墨路子。</p><p class="ql-block">—— 胡建军(《中华艺术家》杂志主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