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故乡昌里,位于胶东半岛西北,淄阳河南,系平度县(现平度市)原昌里区、乡、公社及镇驻地。村子的东门外有一条小河,村里大多数祝姓人家住在河崖(huo yai/胶东方言)上。这河没有自己的名字,一年到头在哗啦啦的流淌着,滋润着大地和万物,给家乡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是我童年时最美好的回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河的两岸,是一片片郁郁葱葱的绿色。夏日里的晌午头儿,人们坐在村边河畔大片柳树底下摇扇纳凉;雨后的树底下开了很多小洞口,孩童们用小枝条一拔拉,洞口扩大、节流猴儿就爬出来了,在火里烤熟了的味道可香了。秋冬时节,附着节流卵的柳树枝叶率先干枯脱落在地上,很久以后它们又蜕变成了节流𤠣,进行着生命的轮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开春的时候,河水还扎骨凉。当你的小手靠近河底爬子鱼的沙窝时,小爬鱼儿警觉地钻进草丛里不见了踪影;随着春风吹拂,河东崖大片湿地上长岀来野草、野花和野菜。有一种茅草是孩童们的最爱,它的根是白色一节一节的,嚼起来甜甜的,当时一点儿都不知道其药用价值极佳。茅草刚发芽时,我们把茅草嫩芽拔出来,吃里面的白色花绒,也是甜甜的,还有一种清香。拔来的茅草有的地方叫它“茅针”,我们那儿叫“茅菇绒”。拔茅菇绒时那一 声声清脆的声曾是多少孩提时美妙的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村东的河中段有一座七八米长、三四米宽,一米多高的石板桥,桥下有四个桥洞。平时河水少,只有两个桥孔有水流过,遇到下大雨的时候,几个桥孔才有泻流穿过,河水还会漫桥而过,甚至连接桥两端的马路也被淹没在水中。这条宽阔平坦的土路约五六米宽,是村里通往东去邻村或上东坡地里干活的唯一道路。这个石桥和连接它的土路,以及桥下的河流,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社员们从地里干活回来的时候,会在桥头的河边洗净身上的泥土,女人们一年到头都在河边洗衣服,冬天的时候,邻近河边的人家都去河里挑水食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在我离开家乡之前的十几年里,河里的水从没干枯过。河水来自上游的“大窑水库”坝下渗出的水,从灌溉水渠放出的水,以及从溢洪闸放出来的水,三水在一块叫做“张家崖”的庄稼地的高崖子下面的一个深水湾汇合后向下流去。这个深水湾约百十来平方米、一两米深,是六十年代一个夏天下大雨发大水冲出来的。被冲出的沙石在其北侧堆积成了一个东西长约十来米的沙石丘岭,从水库流下的水由此拐湾走了一个“之”字便经过村东崖向北流入下游的昌里水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也就是这年夏天发大水的时候,村东门外河滩一片汪洋,通往村外的道路及其连接的石桥全被洪水淹没,泛黄的水面上漂浮着许多从地里冲出来的整棵高粱秸、玉米秸和带着果实的地瓜蔓、花生蔓等农作物;住在靠近河边低洼处的几户邻居家里进水达一米有余,乡亲们纷纷前来帮忙转移粮缸、家禽和物品。洪水退去之后的一天,我去河东崖挖野菜,竞然在一处高粱地的垄沟里捡了一篮子鲫鱼和鲤鱼,当时那种喜悦的心情别提有多滋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后来,大约在70年代初我上中学的时候,村里(届时称为大队)把上下游两座水库之间的河两边这片成千亩湿地划分给十几个生产队,统一治理改造成大约十几平方米大小</span>不等<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的一畦畦稻田。其间,东西南北多条小灌渠贯穿于稻田之中。家乡人民硬是靠着勤劳的双手把这片不毛之地改变了模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春天,插上秧苗的稻田象镜子似的把蓝天白云映在水面上,有一种水天一色的美感;夏日里,稻田里禾苗象是一个毛头小子挺直腰板一个劲儿的疯长,让这片土地变成了绿洲。而稻田里的鱼虾比比皆是,大人们晚上拿着灯笼能把田里的河蟹引上岸来装入袋中,享受一番这大自然馈赠的野味美食,这时的家乡仿佛成为了再版的江南水乡。随着秋天的脚步,河道两岸、路桥两边那一畦畦的稻田一片金黄色,成熟的稻穗歉逊的弯下腰身,等待主人开镰归仓。这样的美景,不仅让人看到了传统农耕文化之美,同时也带给人们一种宁静与平和的感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村东这条名不见经传的河流,源于村东南的大窑水库,是50年代截流建坝而建成的。水库丰水期水面大约为三千亩左右。基于我们村东部几个生产队的庄稼地都在水库周边,便成了孩童们夏天玩水洗澡、冬天滑冰的天然之地。只要不上学,夏天中午头我们会在水库里抓猫猫打水仗,那个高兴劲儿真是太棒了!冬天,我们的滑冰用具都是自己做的,按照自己的喜好在木板上嵌上两根粗铁条,在两根木棍上捅入大铁钉,或坐或站立把木棍铁钉扎入冰里往后一推,滑板就会前行,只要频繁用力人就会在冰面上飞起来。记得史家村一个搞体育的老师,穿着冰刀在冰面上飞舞的样子,把我们这些土老帽羡慕的不得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水库里鱼鳖虾蟹种类繁多。一年夏天,公社里组织网鱼,用几十米长的大网拉鱼的场景很是壮观,水库岸堤上聚了很多看热闹的人,被网围着的鱼儿又崩又跳煞是好看:有鲫鱼、鲤鱼、鲢鱼、嘎牙鱼等,鱼儿长的又肥又大,四五六斤左右大鲢鱼多的是。还有每当开春或者秋凉的时候,会有野鸭在水库和灌渠里觅食;冬日的夜晚则有不知何处飞来的大雁在冰面上歇栖,天亮了大雁飞走后,村里人会去冰面上铲大雁的粪便……故乡的河以及大窑水库给我的印记太多太深刻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住在河边的我,时不时的有些追本溯源的想法。当时只知村东的河流以及水库里的蓄水,来自史家村南的一条小河,它经青(岛)沙(河)公路桥洞又上经东南方向的西于庄村的一条河流出,再往上游延伸探询便不得而知了。近年来我查阅地图资料,终于搞清楚大窑水库的蓄水是源自大泽山脉之东南山区的董家庙水库,山区水库放出的水形成河流顺势而下,经过几十里的蜿蜒曲折注入了大窑水库。大窑水库的水分别经过溢洪道和灌渠的分流闸流至村东的河里,然后又流入村东北的昌里水库。昌里水库的规模比大窑水库小一些,当初也是把河水截流建坝形成的,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然后通过溢洪闸流入淄阳河,最终经胶莱河流入渤海。家乡的这条河虽没有黄河那般气势,但也同黄河一样殊途同归、奔流入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74年秋,家乡的人民为了打通村后公路东行方向的路段,开始在昌里水库与河流汇合处建设跨河大桥。我作为大桥建成者之一,参加了第一期在河边挖泥沙砌桥基的施工劳动,年底我就参军入伍了,没有经历完整个建桥过程。即使如此,四年后的1978年夏天,我从部队回来休探亲假,骑车从这座桥上走过的时候,我的心里涌出一股莫名的激动:村北这条因为河流和水库的阻隔而造成的断头路终于打通了,家乡人民多年的心愿终于得到了实现,从此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真可谓一桥飞驾西东,天堑变通途!村北这条名为392省道与原称青沙公路、现为218省道成功贯通相接,实现了纵横省道的互联互通,还被呈印在了国家地图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1984年,人民公社改制为乡镇,昌里大队改为昌里村委会,取消生产队建制,实行分田到户的单干模式。随着家乡这一跨河公路桥的建成以及分田到户的实施,加至水资源的日益短缺,使村东的河两岸、路桥两边的秧田失去了原有的生态,村里只好把水稻田改为庄稼旱地。慢慢的,家乡的这条河便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再后来,镇政府在河及原先土路石桥的地方挖土截流,欲修一处具有湖心小岛风格的水面景区。然而,至95年昌里撤镇,昌里村划归店子镇后,这个水湾被村民承包后用来养鱼。近年,随着乡村振兴进程加快,村里重新规划修善这一半拉子工程。相信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这块风水宝地一定会成为家乡人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span></p><p class="ql-block">时光如梭,星转斗移。转眼间,离开家乡整50年了,童年的回忆,历历在目。<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在我的心里,家乡原来那条无名河的潺潺流水声与河两岸大片湿地改成的一畦畦秧田,以及孩童们在上下游两个水库中的戏水声,还经常萦绕在我的梦里,因为那是我家乡最美丽的风景线。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span>2024年6月于济南</p> <p class="ql-block">图片①家乡的河,是我童年时最美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图片 ②孩童时期的快乐时光。</p><p class="ql-block">图片③印象中的那一畦畦秧田。</p><p class="ql-block">图片④平度市现河公园风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