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都 历史传承

大侠

<p class="ql-block">老君山,“天下无双圣境,世界第一仙山”。位于栾川县八百里伏牛山脉的主峰,玉皇顶海拔2217米。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人文历史,是道教中历史最长的山脉。老君山金顶道教建筑群依托山顶建筑,主要包括老君庙、道德府、五母金殿、亮宝台、玉皇顶、钟鼓楼、南天门、朝阳洞、大道院、神道天桥、回廊等。</p> <p class="ql-block">站在老君山顶,能观赏到极美的云海和日出。故称之为“十里画屏”。</p> <p class="ql-block">老君山古号“景室山”,取八百里伏牛山美景集于一室之意,被公认为道教始祖的老子李耳到此归隐修炼,使之成为“道源”(道教起源地)和“祖庭”(祖师之庭)。公元637年,唐太宗派尉迟敬德重修景室山铁顶老君庙,(这老君庙为铁椽铁瓦,称铁顶)并赐名为“老君山”。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明神宗诏谕老君山为“天下名山”,并发帑金建殿,成为是历史上唯一被皇封为“天下名山”的中国山脉。</p> <p class="ql-block">伏牛山脉,秦岭东段支脉,山势异常高峻。伏牛山脉构成了黄河、淮河和长江三大水系的重要分水岭,是中国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分区线,是中国动物区划古北界和东洋界的分界线,也是华北、华中、西南植物的镶嵌地带。</p> <p class="ql-block">老子写成《道德经》后,就告别函谷关的关令尹喜,骑着青牛而去。老君山有太清宫、十方院、灵官殿、淋醋殿、牧羊圈、救苦殿、传经楼、观音殿、三清殿、老君庙等庙宇16处景观。其中老君庙、灵官殿、淋醋殿、道德府等庙宇,古朴凝重,香火炽盛。</p> <p class="ql-block">老君山玉皇顶,建筑大多以道教风格,古朴典雅。峰顶玉皇殿主祀玉皇上帝,故称之为玉皇顶。相传最初秦始皇曾到此祭天。'</p> <p class="ql-block">老君山是伏牛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之一,这里见证了十九亿年前造山等地质构造的演变过程,山中具有独特的“滑脱峰林”地貌、壮观的石林等峰林景观、如刀劈斧削,犬牙交错,披绿挂红,雄伟壮观,多姿多彩。非常震撼心灵。</p> <p class="ql-block">这里享有“北国第一洞府”美誉,其壮观的大型石灰岩溶洞而闻名。鸡冠洞洞长5600米,上下分五层,落差138米。洞长1800米,观赏面积23000平方米,共分八大景区,依次命名为玉柱潭、溢彩殿、叠帏宫、洞天河、聚仙宫、瑶池宫、藏秀阁、石林坊。</p> <p class="ql-block">鸡冠洞发现于清朝乾隆年间。旧《栾川县志》称:“鸡冠洞,有四殿,如龙蛇之窟”、“蝙蝠如织,险象四伏”。</p> <p class="ql-block">玉柱潭,洞顶最高处距地面49米,可同时容纳500余人。石笋、石柱密布,高低粗细不等,石笋、石柱最集中的地方,又因其间有一潭清澈的地下池水,所以得名“玉柱潭”。</p> <p class="ql-block">石笋、石花密布,景色迷人,垂挂的钟乳石更是如帘如幕。</p> <p class="ql-block">开封府,是北宋京都官吏行政、司法的衙署,被誉为天下首府。史料记载,北宋开封府共有183任府尹,尤以包公打座南衙而驰名中外。</p> <p class="ql-block">  潜龙宫。据记载它是宋仁宗为纪念他的父亲宋真宗曾任开封府尹而建造的。并且有“雪夜访赵普”和潜龙井等离奇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潜龙殿内是三位皇帝的雕塑,他们在没做皇帝之前都曾做过开封府府尹或开封府府牧,潜龙于此,所以有人说开封府是藏龙卧虎之地。还有包拯、欧阳修、范仲淹、苏轼、司马光、苏颂、蔡襄、宗泽等一大批杰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在此任职。</p> <p class="ql-block">作为北宋时期的官署,见证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而明礼院则是明清两代官方设立的礼仪教育机构,专门负责培训官员的礼仪知识</p><p class="ql-block">明礼院门前对联</p><p class="ql-block">上联:十年寒窗苦读书 只为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p><p class="ql-block">下联:一朝明堂争高第 方能献策建言亲民临政展鸿图</p> <p class="ql-block">明礼院内的建筑是“拱奎楼”,它的一层大厅是北宋科举时的解试考场。</p> <p class="ql-block">站在清心楼顶俯瞰开封府全景。</p> <p class="ql-block">清心楼是开封府内的最高建筑,楼的命名来源于包拯的言志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旨在纪念这位历史上的清官。该楼最初是作为观察整个京城火情的瞭望台而建造,后改建成了楼阁式建筑。清心楼通高32米,外观四层挑檐,实为七层,每一层都有其独特的功能。</p> <p class="ql-block">正厅院里的巨石,就是“戒石铭”。其南面镌刻“公生明”,提醒官员只有公正,一心为公,才能明察秋毫,才能清正廉明;其北面的“尔奉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在告诫官员们要洁身自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p> <p class="ql-block">开封府的正厅,是北宋开封府长官发布政令,处理政务以及府衙举行重大活动,公开审理要案的地方。大堂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大堂前就是大家熟知的“龙头”“虎头”“狗头”三口铜铡,令人望而生畏。</p> <p class="ql-block">开封府门前的青石照壁上刻的神兽是獬豸,有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英武楼”是开封府的演武迎宾场所和宋朝科举时武举考试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为了安顿印度高僧跋陀落迹传教而兴建的一座寺院,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不仅是禅宗的发祥地,还是中国功夫的发祥地,有“禅宗祖庭,功夫圣地”之称,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p> <p class="ql-block">二祖庵,位於少室山钵盂峰顶,是少林地区最高的建筑。因庵与其北的初祖庵相对,故当地人称之为“南庵”。这里环境幽静,风景宜人,殿前庭院四角有水井眼,「水皆冷冽,相去咫尺,水味各别」,人称「苦、辣、酸、甜四眼井」。</p> <p class="ql-block">嵩山少林凤凰台俯瞰群山。继续上行,回头看掩映在一片绿色山林中的二祖庵,彷佛已经很遥远。</p> <p class="ql-block">相传禅宗二祖慧可立雪断臂后到钵盂峰顶养伤修炼,后寺僧为纪念二祖慧可而建一座长34米,宽28.5半的完整四合院。在佛教史上尊菩提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宫殿,慧可为二祖,故名二祖庵。</p> <p class="ql-block">祖师殿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道教寺庙,建于唐朝,是嵩山少林寺的祖师达摩禅师的修行之地。祖师殿建筑风格古朴典雅,殿堂内供奉着达摩祖师和其他道教神仙的塑像,香火鼎盛。</p> <p class="ql-block">如同一只金蟾站在石头上,</p> <p class="ql-block">  因信仰佛教而皈依佛教少林宗派禅师为师的年轻人,在这里学习少林之武术、中医、佛学等禅宗文化,学成后称之为少林俗家弟子。</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藏经阁建于元代至正年间(约公元1345年),又名法堂。藏经阁藏书八百万卷,是寺僧藏经说法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塔林,位于少林寺西约300米山脚下,是少林寺历代和尚的墓地,历经唐、宋、金、元、明、清不同年代,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塔林保存了自唐贞元七年(791年)至清嘉庆八年(1803年)之间的各代砖石墓塔241座。塔的层级不同,一般为1至7级,高度都在15米以下,大都有塔铭和塔额。</p> <p class="ql-block">  塔的造型种类繁多,制式多样:按平面形状分,有正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和圆形等;按形制分,有密檐式、堵波式和喇嘛式等。塔林中的塔大多数是用砖石砌成的,塔体上往往刻有精美的图案和浮雕。</p> <p class="ql-block">“洛邑”系洛阳古时的旧称,由古至今是华夏文明的代表,历经十三朝古都,被喻为“文化圣城”。洛邑古城是在老城区以文峰塔、妥灵宫、四眼井为中心,大规模兴建古建筑,把老城几千年的古风还原出来。古城以唐、宋、元、明、清、民国各时期建筑风格为建设主基调,使古典与现代有机结合。</p> <p class="ql-block">文峰塔是密檐式砖石塔,四方形,高约30米,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下大上小,逐层内收,近塔看有崇雄感,砖砌的塔身层层塔檐都很短,像竹节。塔基用方形青石砌成,每边长6.8米,高3.3米。塔基和塔身之间嵌有铸铁,以保持整座塔的牢固。塔身9层,以大青砖砌成,基层7米见方,第1层至第9层逐层递缩,最高层每边长3米。1层至8层均向北开一弧形拱门,第9层四面开门。拱门皆有题额,如“高瞻远瞩”。</p><p class="ql-block">文峰塔是供奉文昌、魁星两帝君的,塔内空,有木梯可以登。</p> <p class="ql-block">洛邑古城的夜景很美,每到夜晚,灯火璀璨,古风古韵悠然流淌,游客们纷纷涌入这里,身着汉服来一个时空穿越。</p> <p class="ql-block">丽景门始建于金兴定元年(1217年)。被誉为中原第一楼,古都第一门 ,有诗人用 :“洛阳牡丹甲天下,丽景城楼世无双 ”来赞美它无限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大相国寺,原名建国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此殿气势恢宏,堪为古建筑中的瑰宝,被誉为 “中原第一殿。唐代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因纪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赐名大相国寺。</p> <p class="ql-block">大相国寺现存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千手千眼佛等殿宇古迹。</p> <p class="ql-block">大相国寺天王殿(即接引殿,又称二殿),为清代乾隆年间所修,该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绿琉璃瓦顶,门楣殿额为赵朴初居士所题。</p> <p class="ql-block">“藏经楼”是一座高大的二层建筑,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占地面积680余平方米,面阔3间,上下两层高5丈余。藏经楼顾名思义是寺院保存、收藏佛教经典的地方。楼额"藏经楼"3字篆书,结构谨严,笔力雄劲,相传为清代著名经学家、书法家孙星衍墨宝。</p> <p class="ql-block">走进大相国寺山门回头看,背面匾额题字是“护国佑民”。</p> <p class="ql-block">清明上河园是依照《清明上河图》为蓝本以1:1的比例复原再现。</p> <p class="ql-block">拂云阁,高31.99米,三层红楼,是全园的至高点。该阁为明四暗三结构,阁外看为四层,内夹三个暗层,实为七层。这座阁,取名"拂云",有两层含义:一是触摸,表示阁高入云端,轻拂白云;二是清洁,吹拂去历史的烟云,还宝图一个真迹。</p> <p class="ql-block">临水大殿由宣和殿、宣德殿连理而成,两殿造型巍峨庄重,偎依而立,如同一对在水边私语的爱侣。</p> <p class="ql-block">九龙桥为清明上河园主要建筑主景之一,是清明上河园最高最长的桥,因跨度太大所以采用联拱结构修建。</p> <p class="ql-block">  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造像多为皇家贵族所建,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皇家石窟。主要有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卢舍那大佛、孝文帝为冯太后凿古阳洞、兰陵王孙于万佛洞造像、李泰为长孙皇后造宾阳南洞、韦贵妃凿敬善寺、高力士为唐玄宗造无量寿佛。卢舍那佛像:共九躯。中间主佛为卢舍那大佛,是武则天根据自己的容貌仪态雕刻的,其右侧为大弟子迦叶,左侧为小弟子阿难,继而为普贤菩萨(左)、文殊菩萨(右),英武雄健的天王,咄咄逼人的力士与主佛卢舍那一起构成了一组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p> <p class="ql-block">“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唐·白居易。龙门石窟位于古都洛阳南郊。这里两山对峙,伊水中流,佛光山色,风景秀丽,是宋代苏过所描绘“峥嵘两山门,共挹一水秀”的天阙奇观。</p> <p class="ql-block">龙门地区的石窟始凿于北魏,盛于唐,终于清末。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明、清等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在龙门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左右。</p> <p class="ql-block">龙门,又称伊阙,这里东西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远望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所以古称“伊阙”。“两岸皆断山绝壁,相对如门,惟神龙可越,故曰龙门。</p> <p class="ql-block">蒋宋别墅,位于洛阳龙门石窟对面龙门香山寺,古韵清幽、梵音渺渺。寺院南侧,一座青砖小楼在一缕冬日阳光的映衬下,显得清雅而古朴。小楼正门上方,悬挂着一块牌子。牌子上,是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先生题写的“蒋宋别墅”四个大字蒋宋别墅。别墅占地650余平方米,计有房间20余间,建筑面积达816.0平方米。它的外表是典型的半歇顶、清水骑楼阁楼式建筑风格。 </p> <p class="ql-block">香山上的鼓楼,</p> <p class="ql-block">白马寺,中国佛教的发源地之一,建于公元68年东汉时期,为汉明帝所建,它也是中国最早的皇家寺院,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  印度、缅甸政府相继出资于白马寺建造佛殿,使之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中、印、缅、泰四国风格佛殿的国际化寺院。现白马寺分为中国古建区、齐云塔院、印度佛殿苑、泰国佛殿苑、缅甸佛塔苑。</p> <p class="ql-block">永平十年(67年),二位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应邀和东汉使者一道东赴中国弘法布教,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洛阳。汉明帝见到佛经、佛像,十分高兴,对二位高僧极为礼重,亲自予以接待,并安排他们在当时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鸿胪寺”暂住。</p><p class="ql-block">永平十一年(68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取名“白马寺”。</p> <p class="ql-block">  白马寺典藏文物主要有2颗释迦牟尼佛舍利、中华古佛、元代十八罗汉夹纻像等。</p> <p class="ql-block">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白马寺因此被誉为“中国第一古刹”,具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对中国的佛教传播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在此译出《四十二章经》,为现存中国第一部汉译佛典。在摄摩腾和竺法兰之后,又有多位西方高僧来到白马寺译经,在永平十一年(68年)以后的一百五十多年时间里,有一百九十二部,合计三百九十五卷佛经在这里译出,白马寺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译经道场。</p> <p class="ql-block">开封包公祠始建于金、元,经明、清等朝代,历代修葺,已有近千年历史。由于黄河水患,屡毁屡建。主要建筑有大殿、二殿、东西配殿、半壁廊、碑亭和气势雄壮的大门楼等,布局规整,庄严肃穆。</p> <p class="ql-block">  二殿内有包公石刻像拓片一幅,线条清晰生动传神,逼真地再现了包公的风姿。更令人感动的是包公留下的一则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p> <p class="ql-block">东西配殿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包公的传说轶闻、历史故事和优美传说。</p> <p class="ql-block">白居易晚年选择在香山寺隐居,这座寺庙位于龙门石窟伊河东岸的香山之上。白居易自号香山居士,并最终选择在寺北的香山寺琵琶峰上长眠。他的隐居地不仅因为他个人喜好,也与他对佛教的深厚信仰有关。</p> <p class="ql-block">花园口一夜成名,是因为一场大悲剧。花园口将军坝西边不远的大堤上,立着一块白色的西界碑,下游还有一块东界碑。当年国民党扒开花园口,口门最宽时有1460米,东西界碑之间就是当年花园口决口后的口门。</p> <p class="ql-block">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洛阳是十三朝古都,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美誉,是中国牡丹花都。唐代诗人白居易“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和刘禹锡“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诗句正是东都洛阳牡丹品赏习俗的生动写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