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风景】 登黄鹤楼

小雨☔️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跨过大洋彼岸回到了家乡武汉,娃儿们出身在国外,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回国探亲。</p> <p class="ql-block">  一座黄鹤楼,千古绝唱留。定居在国外的儿孙们借放暑假回国,不光是为了探亲寻根,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领略祖国大好山河,第一站要游览的当然是武汉的名胜古迹黄鹤楼。</p><p class="ql-block"> 孙子们带着好奇心登上黄鹤楼。 一眼望去,俯瞰群山,脚下滔滔长江水仿佛一曲长歌在耳畔回荡,近处山峦叠嶂,远处巍峨雄伟的长江大桥,如诗如画。站在这里,仿佛可以听到古人轻盈浅唱。</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稚嫩的脸惊叹不已的说这里就是当年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此写下“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的地方,12岁的孙子脱口背出了唐代诗人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一广陵》。接着问,古代的黄鹤楼有现在这么美吗?我说:当然没有现在这么美,那时候没有长江大桥,那时候的黄鹤楼没有现在这么壮观。孙子又说,诗人如果是当今在此写诗,以黄鹤楼现在的景色说不定会写下更是流传千古的诗句。</p> <p class="ql-block">  8岁的孙女接着说:哥哥背的黄鹤楼是四句的,我会背8句的于是脱口而出:</p><p class="ql-block">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p><p class="ql-block">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p><p class="ql-block">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p><p class="ql-block">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p><p class="ql-block"> 虽然孙子们的中文说的不是那么流畅,也还没能理解全诗的意境,但是背起古诗还是有模有样的。</p><p class="ql-block"> 这是首唐代诗人崔颢的代表作,被誉为“七律第一”。此刻站在黄鹤楼上更能体会到这首诗描绘了黄鹤楼的历史感和苍茫的意境。诗人借用“黄鹤”这一富有神密色彩的意象,将读者带入一个遥远的时空。黄鹤楼这座古代名楼以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壮丽的风景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吟咏。</p><p class="ql-block"> 据说当年李白读罢此诗,大为赞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提诗在上头”,搁笔不写黄鹤楼。当然,李白没有搁笔,念念不忘心中的黄鹤楼。数年后,登楼送别好友孟浩然去广陵,提笔写下千古绝句。</p><p class="ql-block"> 唉!孙子们还太小让他们慢慢来体会。</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黄鹤楼的得名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传说中曾有仙人在此乘黄鹤升天,而今仙人己去只留下孤独的黄鹤楼,静静的矗立在江边,见证着历史变迁,也见证了无数古、今文人墨客留下的千古诗篇。</p> <p class="ql-block">  我们祖孙三代沿着黄鹤楼层移步而行,去搜寻诗人中的“鹦鹉洲、汉阳树”,眼前“龟蛇锁大江”的龟蛇两山之间己是闻名遐尔的武汉长江大桥,空中有飞机展翅,桥面轿车穿梭,中间高铁飞驰,桥下轮船畅行,历史的沧桑和现代的繁华交相辉映。 我们告诫儿孙们,牢记历史使命。我们的祖国如果没有五千年的文明沉淀,哪有今天的这般的文化名城之地。 </p><p class="ql-block"> 传𠄘好中华优秀的文明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p> <p class="ql-block">  武汉这是一片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土地,漫步武汉,俯仰之间皆历史。祖国还有更多的美好让子孙们回来探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