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青岛火车站"建于1900年。</p> <p class="ql-block">车站为德国文艺复兴风格建筑,主要由钟塔和候车厅两个部分组成。</p> <p class="ql-block">1990年代,青岛火车站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重建。</p> <p class="ql-block">基本上拆除了原有的老站,在原址按早年的图纸进行了重建、扩建。</p> <p class="ql-block">新钟楼增高了3米,与新建的候车厅比例协调,保留了久远的气息,是火车站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德国占领胶州湾,为实施德意志帝国的殖民统治,在青岛建起了许多建筑。</p> <p class="ql-block">它们体现了欧洲的人文主义思想。</p> <p class="ql-block">集美学与艺术之大成。</p> <p class="ql-block">具有独特的文物价值。</p> <p class="ql-block">这些建筑有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以及拜占庭、折中主义和德国青年派等风格。</p> <p class="ql-block">很多建筑是以粗砺的花岗石为基础。</p> <p class="ql-block">也有类似上海的别墅和洋房</p> <p class="ql-block">1996年11月20日,青岛的德国建筑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建于1901年的"总督牧师宅第"。</p> <p class="ql-block">这家养老年公寓设在当年的德国建筑里。</p> <p class="ql-block">"车站饭店"是由胶州商人柴瑞舟投资建造,出租给德国人经营。</p> <p class="ql-block">1950年代成为铁路职员公寓。</p> <p class="ql-block">进入21世纪,"车站饭店"先是被废弃,后来又因失火几近倒塌。</p> <p class="ql-block">饭店修复时保留了原建筑的外立面和让人赏心悦目的绿色塔楼。</p> <p class="ql-block">"红房子"建于1905年,是青岛最早的西式商业用房,当初用作医药商店。</p> <p class="ql-block">1914年日本侵占青岛,医药商店被日本商人占用,1945年旧址被辟为"青岛市财政局"。1949年医药商店修缮后改为"红房子餐厅",以后又成了"红房子宾馆"。</p> <p class="ql-block">2009年8月12日,在未经文物部门同意,"红房子"上网挂牌,面向全球出售,挂牌底价为1665万元,终因文物保护部门追责,终止买卖。</p> <p class="ql-block">"青岛音乐厅"是建于1934年的"青岛礼堂"。</p> <p class="ql-block">2006年改建为"青岛音乐厅"。</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青岛街头,偶然见到"青岛榉园学校"。</p> <p class="ql-block">学校创办于2004年7月,是"青岛丰源集团"与"青岛市实验小学"共办的一所民办学校。</p> <p class="ql-block">从网上查得:学校通过定制化、多样化的课程,支持小班教学,<span style="font-size:18px;">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span>注重培养学生的"高贵气质"。</p> <p class="ql-block">"安娜别墅"建于1901年,为典型的巴洛克风格建筑。</p> <p class="ql-block">建造者是德国实业家罗伯特·卡普勒,这位砖瓦工厂老板将新家以爱女"安娜"名字命名。</p> <p class="ql-block">2014年3月大修后"安娜别墅"成为私人经营的书店,入内参观要花40元买门票。</p> <p class="ql-block">德国侨民海伦·路德在德县路4号建造了一家公寓式旅馆,取名"路德公寓"。</p> <p class="ql-block">1914年日本占领青岛后,日本医生在路德公寓开设"若槻医院"。</p><p class="ql-block">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路德公寓成为"铁路中学"。</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胜利后,路德公寓为"青岛市教育局"。</p><p class="ql-block">1990年代为市卫生局使用。</p><p class="ql-block">2014年路德公寓经维修,成为税务局车辆购置税征收管理分局。</p> <p class="ql-block">从侧面看"路徳公寓"。</p> <p class="ql-block">"德国水兵俱乐部"。</p> <p class="ql-block">1898年德皇威廉二世的弟弟海因里希亲王来到青岛,德军士兵向亲王抱怨这里的生活单调无趣。</p> <p class="ql-block">海因里希回国后向议会提交了报告,希望拨款为驻扎在远东海港的德军水兵修建一处俱乐部。</p> <p class="ql-block">1901年破土动工。经过一年的建设,俱乐部大楼在1902年初落成,并于当年5月2日营业。</p> <p class="ql-block">"德国海军士兵俱乐部"是青岛最早一批西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这幢建筑拥有高耸的塔楼、淡雅的外墙、木柱结构的外廊。</p> <p class="ql-block">呈现出典型的新文艺复兴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俱乐部内有40余个大小不一的房间。</p> <p class="ql-block">用作阅览室、台球室、桥牌室、酒吧、咖啡室。</p> <p class="ql-block">还附有一个拱形屋顶的礼堂,木质樑架可见德国人注重工程质量。</p> <p class="ql-block">1907年开始放映电影,使其具有电影院的功能。</p> <p class="ql-block">2016年经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影博物馆专家实地考察,确定青岛水兵俱乐部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用于商业电影放映的历史建筑。</p> <p class="ql-block">2017年5月20日,在"德国水兵俱乐部"三楼开设了"电影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馆内收藏电影拷贝、电影海报和电影器材等千余件藏品。</p> <p class="ql-block">跨越百年的电影放映机让参观者重温旧时的光影回忆。</p> <p class="ql-block">电影艺术家的名人墙。</p> <p class="ql-block">俱乐部最重要的地方是一个可容600人的大厅,早期放映电影就在这里进行。</p> <p class="ql-block">二楼采用回廊式布局,三面设有坐席。</p> <p class="ql-block">在和服务员的闲聊中,得知这里提供西餐服务,经典的是450元的双人套餐,普通的仅198元。</p> <p class="ql-block">1914年日占期间水兵俱乐部成了"日本市民会馆"。 </p> <p class="ql-block">1945年国民政府接管青岛,水兵俱乐部成为"美国海军俱乐部"。 </p> <p class="ql-block">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共青团青岛市委设在水兵俱乐部。</p> <p class="ql-block">2006年水兵俱乐部成为青岛市人民防空办公室。(保留至今的斑驳红漆地板极具年代感)</p> <p class="ql-block">"德国总督府"始建于1902年,它是一座具有欧洲皇家风范的城堡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是德国侵占青岛时期建的重要建筑,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1914年日占时期,总督府被辟为日本驻青岛守备军司令部。</p> <p class="ql-block">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接收青岛,德国总督府成为青岛市政府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现为"青岛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和"青岛市政治协商会议"办公楼。</p> <p class="ql-block">"青岛天主教堂"始建于1932年。</p> <p class="ql-block">教堂两翼各有一座尖塔,塔高56米,顶端竖有4.5米高的巨型十字架。</p> <p class="ql-block">教堂由德国设计师毕娄哈依据哥特式和罗马式建筑风格设计,平面呈罗马十字形。</p> <p class="ql-block">内部采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装饰。</p> <p class="ql-block">圣厅高18米,悬有多个大吊灯。</p> <p class="ql-block">和在欧洲常见的圣厅不同,青岛天主堂为平顶,没有高崇的尖圈顶,似乎缺少了"升"上天庭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祭台后有圣像画。</p> <p class="ql-block">门窗采用圈券式,檐部和腰线处的密排小券为罗马风格的建筑装饰。</p> <p class="ql-block">在二楼安装有大型管风琴,这在上海,仅九江路上的"圣三一教堂"才有。</p> <p class="ql-block">圣厅可容千人做弥撒。</p> <p class="ql-block">天主教堂是青岛地区最大的哥特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天主堂广场成了一个大集市。</p> <p class="ql-block">"青岛基督堂"座落在"信号山"上。</p> <p class="ql-block">原称"德国礼拜堂"。</p> <p class="ql-block">建于1908年,是一座典型的德国古堡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教堂由钟楼和教堂两部分组成。</p> <p class="ql-block">大厅高18米,两侧分上、下两层,可容700人做拜礼。(在二楼又见管风琴)</p> <p class="ql-block">基督堂的祭台朴素、简洁。</p> <p class="ql-block">基督堂为青岛德占时期的代表建筑之一,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1949年后基督堂曾被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使用。</p> <p class="ql-block">1980年回归基督教会使用,并恢复礼拜。</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p> <p class="ql-block">青岛的繁华之地中山路灯光璀璨。</p> <p class="ql-block">青岛是一座美丽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因为特殊的历史经历,留下了众多的德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出于对经典建筑的热爱,虽在青岛仅两个半天,还是尽可能目睹它众多的西洋建筑。(以下几幅照片来自己网络)</p> <p class="ql-block">但只是管中窥豹。</p> <p class="ql-block">对青岛的西洋建筑仅有个大概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健身达人。</p> <p class="ql-block">在老建筑前留影的新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