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跨越长江

河洛翁

<p class="ql-block">江苏滨海游2023系列</p><p class="ql-block">出游时间:2023年3月</p><p class="ql-block">制作时间:2024年6月</p> <p class="ql-block">  崇明岛是长江三角洲东端长江口处的冲积岛屿,是仅次于海南岛、台湾岛的中国第三大岛屿。它还是中国最大的河口冲积岛,最大的沙岛,成陆历史有1400多年,被誉为“长江门户、东海瀛洲”。崇明是上海的一个行政区。以前去上海,公差和旅行都是在上海市区,见惯了外滩的美丽多姿、南京路的热闹繁华,却一直想看看长江口的浩瀚,看看横卧长江口的崇明的独特美景。这次江苏滨海游就专门选择了从崇明跨越长江。</p><p class="ql-block"> 崇明岛是见证沧海桑田的地方,曾经的沧海,今日的桑田。崇明岛的形成和扩张主要得益于长江的泥沙冲积。在唐朝武德年间,崇明岛开始露出水面,当时只有几个沙洲小岛。解放初期,崇明岛的面积约为600平方公里,今天的崇明岛已经增至1269.28平方公里(2019年数据),而且现在还以5平方公里/年的速度增长着。《上海地名志》载:崇明全岛东西长76公里,南北宽13~18公里,形状狭长如卧蚕。岛上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林木茂盛,物产富饶,是有名的鱼米之乡。</p> <p class="ql-block">崇明岛地图。我们从崇海汽渡临永渡口乘坐汽车轮渡,跨越长江北航道登上崇明岛。在崇明游览广良寺和崇明学宫(区博物馆)后,再乘汽车轮渡,从崇明南门港,跨越长江南航道抵达宝山石门洞码头。</p> 崇海汽渡的临永渡口。登岛的车辆排队等候上船。 从崇明过来的轮渡驶过来了 轮渡正在停靠码头 我们乘坐的渡船 <p class="ql-block">登船眺望南岸的崇明岛,对岸的港口和建筑依稀可见,估计直线距离不超过十公里吧。</p> 我们的轮渡驶离南通 途中相遇的另一艘轮渡 小视频:初跨长江 <p class="ql-block">  从轮渡下来,我们顺着崇明岛北沿公路,一直向东,想追逐长江水直奔大海。早春的崇明还是一片萧瑟,这里与大上海反差太大了,除了匆匆驶过的车辆,几乎没有人烟,跟苏北的滨海公路没有区别。如果不是我们亲自走过,不会相信我们已经踏上了大上海的土地了。汽车奔驰在坦荡的原野上,除了路旁擦肩而过的树木,仿佛一切都是宁静的图画。我想即便是岛最东端,也是茫茫的湿地,看不到大海,大海可想象而不可及也。北沿公路要转弯向南了,跨上跨海大桥(上海长江大桥)就可以去上海城区了,难道就这样就告别崇明,匆匆而过?转眼看见路边有一片黄墙灰瓦的仿古建筑群,下去看看,总要留下一点崇明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原来这里是广良寺。广良寺创建于1939年,不足百年的历史,还曾经被毁。现在的庙宇都是上世纪末重修的产物。寺院建筑都粉饰一新的。寺院不大,却寺制规整,典型的汉传佛教寺院建筑风格。整个寺院黄墙灰瓦,洁净整洁,庄严肃穆。 </p> 广良寺山门 进山门是天王殿,天王殿供奉弥勒佛 天王殿后门 <p class="ql-block">过一座石桥,就是大雄宝殿。大殿重檐歇山顶,黄墙金瓦,殿宇巍峨。</p> 大雄宝殿供奉的释迦牟尼佛 法堂,僧人念经礼佛的地方。法堂两侧有三处寮房,是僧人居住的地方,看来广良寺的僧人还不少呢。 <p class="ql-block">  离开广良寺,我们就打算离开崇明了。我们乘轮渡过江,似乎还没有看够长江,还想看看夕阳下的长江,在夕阳染红的大江之上飘过,该多有诗情画意呀。主意一定,就往轮渡码头的崇明南门港奔去。在高德地图上一查,崇明镇南门有一座学宫,是古代官办的地方学府和祭祀孔子的场所。正好在乘轮渡之前,到学宫一游。 </p> 厦门学宫导览图 <p class="ql-block">崇明学宫鸟瞰图(网络图片)。崇明学宫始建于元泰定四年(1327),后随县治多次迁徙。现在的崇明学宫建于明天启二年(1622),也有近400年的历史。崇明学宫是现今上海仅存的三座孔庙之一,也是目前上海地区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座孔庙。现在的学宫被辟为崇明区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崇明学宫正面照</p> 学宫正门前有两座牌坊。一座“朝宗“,一座”学海“。 <p class="ql-block">棂星门,是孔庙中轴线的第一道门。</p> 穿过棂星门,有呈半月形的泮池。一座拱形石桥横跨其上,造型古朴,外观精巧,名为“登云桥”。 登云桥,意指读书能高登云端,飞黄腾达。 过登云桥,是戟门。因祭孔时在门两侧陈列仪仗性的礼兵器而得名。 <p class="ql-block">  过戟门,是学宫的中心院落,有大成殿、崇圣祠和尊经阁,是祭祀孔子的地方。</p> 大成殿,学宫的主体建筑,是祭拜孔子的地方。大成殿为重檐歇山式砖木结构,宏伟开阔,磅礴巍然,朱红色门扇与粗大的八根门柱、灰黑色的屋顶,冷暖色彩对比鲜明,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格外鲜亮夺目,绚丽挺拔,突出了孔子的崇高地位。 大殿正门前外廊的八根朱红色门柱,撑起巨大的重檐屋顶。门柱上有两幅楹联,都是赞颂孔子功德的。外联:<b>时雨千年,泗水源远垂德范;儒风一脉,瀛洲承引润梓桑</b>。内联:<b>道若江海,立万世之师表;圣如日月,集群贤之大成。</b> 大殿中央的孔子塑像和“万世师表”墙。两侧有楹联,是乾隆御笔:<b>气备四时与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b> 大殿两侧的山墙上分列着孔子七十二弟子像,每面墙三十六位。 崇圣阁,本是奉祀孔子父母的场所。现在馆内举办孔子文化的展览。 孔子事迹图文展览 中国孔庙 小视频:孔子圣迹巡礼 <p class="ql-block">尊经阁,是古时候收藏阅览儒家诸子著作的场所,故又名“藏书楼”。现在阁内举办《崇明民俗陈列》,展示崇明的历史风貌。</p> 民居·中堂 民俗风情 <p class="ql-block">  学宫左侧的院落有三座祠堂,是纪念当地贤达之士之所。看来历代官府还是很重视民风塑造的,树立符合时代价值观的典范人物,让人们学有榜样,行有标杆;当然也有百姓对有作为的官吏的颂扬。这些正能量的历史人物,正是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载体。</p> <p class="ql-block">忠义孝悌祠本是旌表本地贤德之士之所,如同当日为"道德模范"建立的荣誉室。祠内正在举办以“古瀛遗风,崇文尚教”为专题展览,介绍崇明历代科举及第人数、历代文科进士名录,以及崇明历史人物成就,反映科举制度对崇明历史、社会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唐赵二公祠是为纪念唐代的两位赵姓贤士赵蕃、赵抃而建。现祠内正举办以“文以化人,矢志兴邦”为专题的展览,通过崇明地方行政的演变、着重突出明清时期历任知县在发展经济、关注民生等方面的历史功绩。</p> 文以化人,矢志兴邦。展览以铜版组画展示崇明的发展历史。 <p class="ql-block">沈忠节祠,是为纪念崇明籍抗清义士沈廷扬而建。沈为明末最后一伍崇明知县,他率军民抵抗清军登岛,最后以身殉国。祠内举办以“外捍百岛,内障三吴”为专题的展览,介绍明清时期崇明军民保家卫国、镇守江海的英雄业绩。</p> <p class="ql-block">朱元璋为崇明赐书“东海瀛洲”</p> “外捍百岛内障三吴”,崇明岛独特的战略位置。清乾隆《崇明县志》把“沧江大阅”列为瀛洲八景之一。<div>&nbsp; &nbsp; &nbsp; 沧江大阅<br></div><div>一声霜角海天宽,海上齐排上将台。</div><div>军似水犀来浩浩,人如石虎坐桓桓。</div><div>风吞黑雾牵旗急,浪簇银山掠阵寒。</div><div>识得圣朝神武意,鼋鼋窟里洗兵看。<br></div> 唐一岑英勇抗倭。唐一岑,明嘉靖年崇明知县,倭寇侵犯崇明攻陷县城,唐一岑率领军民浴血巷战,壮烈殉职。 <p class="ql-block">沈廷扬激战长江口</p> 关天培镇守崇明。关天培是清朝抗英名将,清道光七年(1827)授苏松水师总兵(因驻军崇明,又称崇明水师总兵),统领六营,镇守崇明11年。 <p class="ql-block">  崇明博物馆让我最长见识的,莫过于“崇明成陆”了。这次江苏滨海游,走过了连云港、淮安、盐城、泰州、南通,又到了崇明岛,这些地方都是沧海变桑田的地方。每到一地必进博物馆,一次次地听过当地沧海变桑田的故事,一次次见过沙洲成陆的图片。这次在崇明博物馆看到一个最直观,印象最深的视频演示,动态地展示了崇明岛从唐朝的小沙洲,经历宋朝、明中叶、明末清初、近现代,直到当代,崇明岛沧海变桑田的历史。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自然地理课,让我们更加敬畏自然、感恩自然。人类生存环境的一切都是大自然的馈赠,机遇和恩惠,也包括灾难。万里长江横跨神州万里,造就了长江三角洲平原,造就了崇明岛,这种力量远非人类之力可为。我们唯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人类才能安身立命,社会才能可持续发展。</p> 崇明地理模型 小视频:崇明成陆历史 <p class="ql-block">这十几年的旅行,国内的山山水水也走过了不少,有富庶的江南水乡,也有苍凉的戈壁大漠;有肥的流油的黑土地,也有原生态的绿水青山。所到之处我们陶醉的只是眼前的美景,却很少关注它的来世今生。这次江苏滨海游,沧海变桑田的故事却频频进入我们的视野。原来中国最富庶的江苏,乃至整个沿海地区,都是沧海桑田之地。这片沧海桑田,有大自然的馈赠,也有中华先民的辛勤劳作,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才有了神州大地我们可爱的家园。其实中国最富庶的地方,都曾经是沧海桑田之地,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地。君不见,李冰父子建都江堰才有今天的“天府之国”四川;赖苏堤白堤之功才有今天的“人间天堂”杭州。君不见,龙脊梯田尽显中国人勤劳本色;库布其的绿洲擘画生命新兰图。中华民族先人在天地洪荒的环境中,用“七山两水一分田”的资源,养活了世界上最庞大的族群,且五千年文明薪火永传。这才是中国人最伟大之处,也是我们热爱这个国家的根本所在。 </p> <p class="ql-block">《崇明成陆一千四百年年记碑》,徐刚撰文,刘小晴书。碑记详实记载了崇明成陆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围垦造田的伟大创举,呕歌了崇明人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矢志不渝建造世界级生态岛的崇明精神。</p> <p class="ql-block">  崇明成陆一千四百年年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夫若以大浪淘沙视之,则1400年江海奔流,沙在天涯海角矣;夫若以上善若水视之,则长江携九州美壤1400年层垒叠加于江海中者,惟崇明岛矣!崇明,沙洲也,大江揽百川而东之,挽狂澜于既倒,其入海口江涛海浪欲拒还迎且顶且托,是有泥沙悬浮矣,沉积矣,日久天长而出水成陆矣。唐武德元年,古籍有黑蜃成云说而西沙东沙出,此崇明之初生也。当其时天为之雷,又为之雨,再为之虹。日久高广,渔樵者依之,渐有田庐。唐贞元年间,道成和尚建奉圣寺于东沙,崇明有宗教庙宇之始。晚唐十国时设崇明镇,时在公元九百三十七年。至北宋,崇明镇隶属海门县,有新沙出,先姚刘沙后三沙,垦拓者纷至沓来,以农以渔且以煮盐闻名,有家园气象矣!南宋淳祐七年,承议郎赵崇侯奉使崇明建天赐学堂,启学宫教化之先河。旧志称因入海河口之摆动而沙洲涨坍无定,农人与田园毁于风潮中者不可计数。一沙灭一沙生,生生灭灭间田地茅庐再辟矣,学宫治所又起矣。宋亡元兴,邑人朱清奉元丞相伯颜之命,海运南宋临安库藏之图书典籍至天津直沽,朱清有功矣。元至元十四年,崇明升镇为州隶扬州路,并于姚刘沙筑城,崇明治所之一建也。元至正十二年旧城危殆,二建于原址北十五里处。元亡,明太祖朱元璋为崇明题“东海瀛洲”。洪武二年降州为县,永乐十八年县治三建。嘉靖八年县治四建于三沙马家浜。当其时也,沙洲涨坍频仍,倭寇不时来犯,先是乡民施珽率乡丁奋战驱敌,又有知县唐一岑身先士卒与倭寇巷战殉国,邑人闻讯揭竿而起逐敌于海上。万历十六年,县治六建于长沙至今。明末清初长江口大小沙洲有合纵连横之势,其状约略如今矣。清晚期,海氛不靖,崇明扼江控海之战略位置彰显,曾国藩论及海防时称崇明为中流砥柱之地,左宗棠在两江总督任上为精选勇丁创设渔团之奏折中,称崇明为江防第一重门户,并亲临巡阅。其时,有识之士倡经世致用之学,邑人李凤苞生有异禀精历算通外文,以一介秀才而被委以重任。光绪三年率第一批海军留学生赴英法习海战。稍后又被任命为驻德国钦差大臣。李凤苞崇邑之骄傲也。一九四九年六月崇明解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之人民政府着力经营崇明者,一曰水利二曰围垦,一九五〇年至一九八四年培修扩建堤岸九一五公里,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八四年疏浚新掘河道总长三〇一七公里小河民沟数以万计。期间政府组织数十次围垦,农人每每于寒冬腊月拓荒造田,获土地六十九万五千八百九十二亩。一九五四年实测崇明岛面积为六百平方公里略多,五十年后已达一千一百六十平方公里,至今则为一千四百一十三平方公里、人口六十七万矣。君不见东滩潮来潮去水净沙明新地铺陈?于此回首,一千四百年相望相闻矣。此地为候鸟家园,关关睢鸠,蒹葭苍苍,湿地绵延,大野芬芳。东滩也,江海相拥相吻,真可谓同者不继和实生味;西沙也,浊浪无头无尾,能不为继往开来叹为观止?二〇〇九年长江隧桥开通连接浦东,二〇一六年撤县设区开启新征程。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新时代之崇明以建设世界级生态岛为重任,以绿水青山即金山银山之崇明案例为目标,以长江流域经济带生态环境重要标志而砥砺前行,任重道远矣!二〇二一年中国花卉博览会绽放于崇明,斯时也,涛声连绵作盛典之乐,群芳结队共浪花争艳。崇明以水为命,长江于三百万年前东流入海,第一粒泥沙沉积始焉。有哲人云崇明沙数亦如恒河沙数,然崇明聚沙成洲为世界第一河口沙岛,其沙何能数?泽固万物鉴通三界一沙一菩提一沙一世界崇高而光明也,伟哉!崇明岛。</p><p class="ql-block">  邑人徐刚戊戌立夏撰于北京</p> <p class="ql-block">崇贤馆,旌表乡里贤达之士之所。馆内展览了历代乡贤的高风亮节和感人事迹,弘扬社会正能量。</p> <p class="ql-block">历代乡贤事迹展</p> <p class="ql-block">当代乡贤事迹展</p> 瀛洲书院,崇明古称“瀛洲”,故名。是学子修习经文,读书备考的地方 明伦堂是学宫的主要建筑,是古时文人进行学术研讨的场所。 碑廊 《重修崇明学宫记》碑 离开学宫,我们登船离岛。这是我们从崇明到宝山的船票。 轮渡船舱 崇明南门港码头 长江航道上的作业船舶 江面上这种作业船舶见了好几艘 夕阳染红了天际,也给长江镀上一层金晖。一叶扁舟从水天相接处驶来,多么宁静安详。 金乌西坠,金光万丈。西边天际有两颗金太阳,一大一小,不知是光学成因。 是作业船舶在走,夕阳在走,还是我们的船在走? 天色逐渐暗下来了,已经看见华灯初上的宝山了。 永远望去,宝山的烟囱像一支支墨笔,在晚霞染红的天空中信手涂鸦。第一感觉是这环保吗?再一看,烟团很短,很快就与天空溶入一体了,很可能是水蒸气。宝钢和上海是不能容许粉尘污染的。 小视频:夕阳西下的长江口 &nbsp; &nbsp; &nbsp; &nbsp;离开石洞口码头时,&nbsp;天已经黑下来了。我们在宝钢生活区找了个旅馆住下,准备明天逛大上海。&n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