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题记:2022年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就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重要讲话,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高度重视,为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 门楣,也作“门第”。就是指正门上方门框上部的横樑,一般都用粗重实木制做。西和本土有些地方也称作“门镶”、“门嵌”、“门档”。在封建时代,门楣的制作有严格的制度,只有朝廷官吏所居府邸才能在正门上标示门楣,平民百姓家不允许有门楣,即使是富贾大户,如果没有官面身份也不准在宅门上标示门楣。所以说在古代门楣是主人地位的彰显,许多脍炙人口的门楣词汇其实就人们对权力、财富及美好生活向往的一种直观表达。</p><p class="ql-block"> 地处陇南北部的西和县,历史悠久,自古钟灵毓秀,人文荟萃。不乏达官显贵,社会名流,重建高宅门第。这些宅院起脊瓦兽,古朴典雅,布局紧凑,工艺精湛,且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浓厚的文化特色不仅体现在建筑艺术上,更多的表现在家家户户的门楣题字上。据现存资料佐证,自明清以来,西和民居多时兴四合院,而素有四合院“画龙点睛”之称的门楣题字则是不可或缺的,直到现在仍方兴未艾。</p><p class="ql-block"> 西和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居民多固守农耕,门楣题字内容多与耕读、祈福求祥有关,比如“耕读第、耕读传家、积善第、南极锡福”等;也有部分人家把信仰,追求做为标志题写在门楣上,如“崇德堂,谦受益,和为贵,居之安”等;还有些人家门楣题字多与自家从事的职业有关,比如祖传中医世家题字为“既济第、三慎堂”等,这些题字言必称圣贤,语必出六经,内容丰富,寓意古贤先哲的志趣情操。</p><p class="ql-block"> 散布城乡的这些门楣,有阳刻,也有阴刻,楷书、行书、隶书、篆书等字体皆有,风格或遒劲,或清秀,或古拙粗犷,或灵动飘逸,题字多出自文人墨客,官宦、名家之手,也有地方德高望重的缙绅名流,呈现出仇池古地特有的文化魅力。</p><p class="ql-block"> 现在门楣题字依然盛行于西和城乡各地,所不同的是在内容上更富于时代气息。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极具文化内涵和观赏价值的民国以前的门楣题字逐渐破损,甚至濒临消失,加之现在的年轻人对此知之甚少,保护意识低。因此西和门楣题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具有不可估量的研究、观赏和保存价值,急需对其进行抢救和保护。</p><p class="ql-block"> 附:笔者发现并收集整理的部分门楣,择几款通过查阅资料,结合主人旧时身份、职业做了浅显注释,以飨读者。</p> <p class="ql-block"> <b>【耕读传家</b>】</p><p class="ql-block"> 指的是既学做人,又学谋生,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囗,以立性命,读书则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这款题字遍及城乡,采用人家较多,已知目前最早的一款为题写于光绪十年(1884年)。</p> <p class="ql-block"><b> 【耕读第】</b></p><p class="ql-block"> “耕”:耕田;“读”:读书;“第”:门第。相比于“耕读传家”而言,耕读第更显的理直气壮,耕读传家可能只是一种期盼和希望,而耕读第则是理直气壮的告诉众人:我们晴耕雨读,这种家风早已形成气候。此匾最早的一款题书于道光元年(1821年)蒲月(指农历五月。旧俗端午节,悬菖蒲、艾叶等于门首,用以辟邪。因称五月为'蒲月'),由一位名叫吴全(候铨巡政厅)的人题写,是目前所知西和境内现存有年代标注最久远的一块,距今已整整200年。另一款则是光绪甲午年(1894年)已巳月题写的,现存上庙村。</p> <p class="ql-block"><b> 【耕读】</b></p><p class="ql-block"> 从字面上讲指既从事农业劳动又读书或教书。曾国藩曾在同治六年五月初五家书中云:“以耕读二字为本,乃长久之计”。一直以来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标榜书香门第,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看不起劳动人民;一种是提倡耕读传家,以耕读为荣。清人张履祥在《训子语》中说:“读而废耕,饥寒交迫;耕而废读,礼义遂云。”耕和读的关系按现在的理解就是实践和理论相结合,耕是实践,读是理论。这就形成了中国特有的耕读文化,耕读二字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它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农学、科学、哲学,直到现在“理论和实践相接合是中国知识分子治学做事的一个定律。”</p> <p class="ql-block"><b> 【居之安】</b></p><p class="ql-block"> 句出孟子《离娄下》:“自得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浅义为只有准备充足才能稳固目前的地位。目前最早的一款题写于清代,年月不详。</p> <p class="ql-block"> <b>【平为福】</b></p><p class="ql-block"> 语出宋代洪咨夔《送监丞家同年守简池三十韵》:“人生平为福,江山无愧容”,意思平平凡凡就是福。这话由来已久,但是现在能做到者有几人?</p> <p class="ql-block"> <b>【和为贵】</b></p><p class="ql-block"> 语出《论语》:“礼之用,和为贵”。“和”为儒家太和之意,包含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以及自我身心的和诣。“和为贵”是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和重大特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b>【垂裕处】</b></p><p class="ql-block"> 语出孔传:“垂优足之道示后世。”垂即留下;裕是福足;处可引伸为名声,操守。释义为给后辈们留下业绩或名声。</p> <p class="ql-block"> <b>【树德务滋】</b></p><p class="ql-block"> 语出《尚书:泰誓下》。树:立;德:德惠;务:必须;滋:增益,加多。释意为:向百姓施行德惠,务须力求普遍。现存较早的一款在西和乞巧苑孔家大院,书于光绪丙申年(1896年)孟春月,距今已有126年。</p> <p class="ql-block"> <b>【丕扬高第】</b></p><p class="ql-block"> “丕扬”:大力宣扬。最早见汉匡衡《上元帝疏》:“殆论议者未丕扬先帝之盛功”。唐柳宗元《道州文宣王庙碑》:“丕扬厥声,心告太史”。“高第”:常指科举中式,第即门第。现存下坪村。</p> <p class="ql-block"> 【素位而行】</p><p class="ql-block"> “素位”指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或拥有的一切;“而行”是要求努力做好应当做的事,不希望做本分以外的事情。此则语出《礼记.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p> <p class="ql-block"> 【行仁由义】</p><p class="ql-block"> 本是孟子语“居仁由义”。《孟子.尽心上》:“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之之事备矣。”作为千古家训之一,就是要求子孙后辈居住于仁,行走于义,要常怀仁爱之心,做事遵循义理。多做善事好事。意思类似的还有【居仁由义】等额,题书年代较远的一款现存碑楼村。</p> <p class="ql-block"> 【南华秋水】</p><p class="ql-block"> (一)语出《庄子.秋水》:“南华秋水我知鱼。”“南华”即庄子,唐玄宗时封庄子为南华真人;“秋水”则指庄子《秋水篇》,其中心是讨论人应该怎样去认识外界的事物。 </p><p class="ql-block"> (二)语出清代刘熙载联“东壁图书,西园翰林;南华秋水,北苑春山。”“南华”即南华殿,南华秋水即在南华殿前观赏秋水,这里专指的是文人的氛围及悠然惬意的意境情趣,以读书为乐。</p> <p class="ql-block"> 【纯嘏常临】</p><p class="ql-block"> “纯嘏”,句出《诗经.小雅.宾之初筵》:“锡尔纯嘏,子孙共湛。”纯嘏即大福,鸿福。湛即快乐。释义是期望鸿福永久。</p> <p class="ql-block"> <b>【三慎堂】</b></p><p class="ql-block"> 此楣发现于上寨村李氏家庙,现存为近年新作。原楣为民国初年本村举人李煓题书,惜毁于十年动乱。“三慎”出自康熙《庭训格言》,三慎意旨“诚而有信、不欺暗室”的慎独,“一念之微、天理人欲”的慎思和“修身治性、谨以素日”的慎行。此额旧时多用于中医世家的堂号,现在的如杭州老字号中药材企业“三慎堂”更是把“慎独、慎思、慎行”作为堂训,教育员工“行医务正,诚实待客;坐堂诊治,慎重博思;药材地道,炮炙戒欺”,进而广施仁慧,悬壶济人,造福社会。后来多引伸为做人行事也要谨小慎微,三思而后行之。</p> <p class="ql-block"> <b>【积善第】</b></p><p class="ql-block"> “积”积累;“善”善事;“第”门第,家风。释义为以积德行善为家风。语出《周易.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款门楣现存北关村李家背后侯氏祖居,题书年月不晚于民国中期,距今百年有余。</p> <p class="ql-block"> 【霞蔚云蒸】</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褒义词,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霞即霞光;蔚是聚集;蒸是上升。象云霞升腾起来,形容景物绚丽多彩。引伸为事物蓬勃兴起,蔚为大观。此楣最早的一款现存西团村,最初是在清代祖宅上,上世纪八十年代拆迁时从原额上重新拓得。</p> <p class="ql-block"> <b>【清荣峻茂】</b></p><p class="ql-block"> 出自北魏郦道元《三峡》:“绝山多生怪柏,悬泉飞瀑,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清荣峻茂”指江水清澈,两岸山峰高峻,山上草木茂盛。目前发现的这款门楣现存碑楼村,由近代西和书法大家鄢雨民先生(已故)题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b>【松风水月】</b></p><p class="ql-block"> 语出唐李世民《大唐三藏圣教序》:“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本意为松涛清风,流水明月,形容景色清幽。这里引喻为做人品德要象松风那样清朗,似水月那样明洁。现存麻池村,据传为本村清末贡生刘铭镬题写。</p> <p class="ql-block"> 【<b>种德从槐】</b></p><p class="ql-block"> 语出明王守仁《传习录》:“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种即培养;德指道德,品质;从意为“象”;槐在这里不单纯指槐树,而是引伸为根及人的内心深处。此额以种树先培根为喻,说明道德修养要从心底开始。</p> <p class="ql-block"> <b>【北辰星拱】</b></p><p class="ql-block"> 出自孔子《论语.为政》:“臂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北辰即北极星;拱为环绕的意思。释义: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后用来比喻受群众拥戴的人。此楣现存西峪镇刘氏新宅,其先祖系民国时期西和北路乡绅刘琪。</p> <p class="ql-block"> <b>【竹苞松茂】</b></p><p class="ql-block"> 句出《诗经.小雅.斯干》:“如竹苞矣,如竹茂矣。”苞:茂盛;茂:繁茂。用松竹繁茂来祈盼家门兴盛。</p> <p class="ql-block"> <b>【为善最乐】</b></p><p class="ql-block"> 做善事是最快乐的事,常用于劝人多行善举。句出《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日者问东平王,处家何等最乐?王言为善最乐。”</p> <p class="ql-block"> 【<b>饮和食德】</b></p><p class="ql-block"> 饮要和谐,食要道德。“饮和”出自《庄子.则阳》:故或不言而饮人以和。“食德”语出《周易.讼》:六三,食旧德。“饮和食德”一词,古已有之,此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载述甚多,内涵丰富,故而古时贤人就常题写它,制成匾额和屏幅,作为警句及座右铭。多用于从商业贸易家族,赞扬和鞭策“以和为人,以德经商”的美德。最早的一款现存刘家河坝村,近年卢河,汉源等地经商家庭也有,但多为新拓复制。</p> <p class="ql-block"> <b>【既济第】</b></p><p class="ql-block"> “既济”是周易八卦之六十三卦。既的意思是己经达到目的;济的意思是亨通。释义为既定的目标已经达到,后面的一切都将顺畅,水到渠成。</p> <p class="ql-block"> <b>【东野遗风】</b></p><p class="ql-block"> “东野”指唐代诗人孟郊,字东野。诗人孟郊一生因“善鸣不平”而终生困顿,故苏轼有“郊穷岛瘦”之说,郊即孟郊,岛指唐代诗人贾岛。唐代文豪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对孟郊的遭遇进行了论述,作者表面上说这一切都是天意決定的,实则通过含蓄委婉的表达痛斥当时统治阶级不重视人才。本楣发现于孟川村,题写年代已无考,该村村民皆为孟姓,抑或是村中某位怀才不遇之士借同宗先祖孟郊的遭遇来引喻自已,既然不能效力于朝堂,还是象先祖一样游历于乡间,以诗文自娱,以耕耘潜心,表达了一种无奈但又不得不安于现状的复杂心态,以先祖遗泽强打精神,故作豁达乐观的矛盾心理。</p> <p class="ql-block"> <b>【汾阳旧家】</b></p><p class="ql-block"> 该楣最初发现于何坝镇马寨村,该村虽叫马寨村,但全村皆为郭姓住户。最早发现此额的是姜席镇的地方文化名人姜世秀先生,笔者根据姜先生提供的线索多次到马寨村寻找无果,是众多门楣中唯一一款没有实物图片的,实属遗憾。</p><p class="ql-block">汾阳:指郭子仪。郭子仪是安史之乱后重建唐王朝的关键人物,封汾阳王。汾阳郡王郭子仪生于陕西华县,因功封代国公,后进封汾阳郡王,尊为尚父,官封太尉(一品),自唐代以来享有很高的声誉,称号虽多,但人们喜欢用汾阳王代称郭子仪,有人干脆称他为郭汾阳,“汾阳王”称号代表着郭子仪的特殊荣誉。郭子仪因功封汾阳郡王,其子孙以汾阳为堂号。</p> <p class="ql-block"> <b>【盂水家风】</b></p><p class="ql-block"> 这款门楣存于青土坡任氏家族,该村是明清两朝西和唯一一位进士任尚蕙故居。任尚蕙其学识渊博,据村中后裔说任氏在乾隆年间中第后曾在南宫为皇子讲学,后来嘉庆帝亦在其中,此说虽无据可考,但足以可见任氏的学识,人品在当时的影响相当大。据笔者根据近年发现的有关碑刻对比,此款门楣应为任尚蕙亲笔所书。</p><p class="ql-block"> “盂水”在这里有三重意思:</p><p class="ql-block"> (一)泛指书籍。《史记.武安君传》:“田蚡学盘盂诸书。”《盘盂》又作“盤盂、槃盂”,指黄帝史官孔甲所著诸书二十六篇。</p><p class="ql-block"> (二)“盂”盛水的方形器皿。语出《荀子.君道》:“君者盘也,盘圆水圆;君者盂也,盂方水方。”释义为上层人的言行会影响到下面,有上行下效之意。在这里任氏引喻为告诫子孙做人行事要方正,正直。</p><p class="ql-block"> (三)“盂同孟”,“孟水”:孟水同圆。语出《菜根谭应酬篇》:顺事自然无事,若满月偕孟水同圆。意思就是凡事泰然处之,随遇而安,保持心情平和。</p> <p class="ql-block"> <b>【长庚凝瑞】</b></p><p class="ql-block"> “长庚”即宇宙中的金星,也叫启明星。《诗经.小雅.小东》:“东有启明,西有长庚。”金星凌晨见于天际称为启明星;黄昏见于天际称为长庚。在古代把兄弟失和称为“长庚”,它和凝瑞(凝聚瑞气)搁在一起则释义为家庭团结和睦,振兴门庭。</p> <p class="ql-block"> <b>【业和光裕】</b></p><p class="ql-block"> 现存何坝镇范寨村,据传为清末民初本村一位张姓教书先生所书。“业和”事业和谐。古人云“业和家旺,业和邦兴”,事业和谐发展,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才能兴旺发达。“光裕”:光大充裕。语出晋陆云《吊陈伯华书》“当光裕大业,茂垂勋名”。</p> <p class="ql-block"> 【宾善存诚】</p><p class="ql-block"> 该门楣现存任河村任国钧故居。任国钧,西和县汉源镇牌坊村人,乾隆年间西和进士任尚蕙后裔,民国北平大学毕业,先后担任国民党甘肃省政府科员、甘肃庄浪县县长,民国十七年(1928年)9月5日从甘肃划分成立青海省后,担任青海省政府科员、秘书,互助县县长。</p><p class="ql-block"> “宾善“即善待客人,朋友。存诚:语出《易经.乾》,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释义为心怀坦诚。这里指任氏承继先贤的“诚善”家风。</p> <p class="ql-block"> <b>【南谱凤隣】</b></p><p class="ql-block"> 现存县城南关孙氏祖宅,据传为清末贡生孙绍位题写。</p><p class="ql-block"> 清代方文《石桥怀与治》诗云:“昔年居南邨,卜隣近君子。“凤”泛指才德出众的人。《易·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汉班固《白虎通·号》:“或称君子何?道德之称也。君之为言群也;子者丈夫之通称也。”宋王安石《君子斋记》:“故天下之有德,通谓之君子。</p><p class="ql-block"> 孙氏祖居西和城南关,南谱中“南”指城南,“谱”为孙氏自称。“凤”为君子如凤。“隣”通“邻”,《广韵·真韵》:“邻,俗作隣。”即意为与君子为邻。</p> <p class="ql-block"> <b>【棠棣芝兰】</b></p><p class="ql-block"> 据何坝镇三岐村民说,本款门楣系清代本村贡生王(失名)题写,语出对联:瑞日芝兰光甲弟;春风棠棣振家声。</p><p class="ql-block"> 上联:芝兰是一类芳草,有芳泽。古代代指君子佳人,比喻优秀子弟,上联的意思是好日子来了,子弟之中有人光耀门庭。</p><p class="ql-block"> 下联:“棠棣”也作“常棣”。后常用以指兄弟,就是兄弟光耀门楣,光宗耀祖,振兴家门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 <b>【乾坤大道】</b></p><p class="ql-block"> 此款门楣作书于道光甲辰年,据今己有180年的历史。署为“宅主人题写”。此中“主人”即清道光元年(1821年)恩贡生刘廷贤,今西峪镇崆峒村人。据清末拔贡生王访卿《重修西和县志》载“刘氏祖辈以医名,廷贤以明经绍祖父业,研究尤精蓋不独,家学渊源”。</p> <p class="ql-block"> <b>【东峰毓秀】</b></p><p class="ql-block"> 存县城东后街,其先祖为清末中书舍人孙则璟。</p><p class="ql-block"> 注:中书舍人,封建时代指专门帮皇帝起草诏书的官职。</p> <p class="ql-block"> 【勤俭整潔】</p><p class="ql-block"> “俭”,德之共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整潔”即整洁,意为规整而洁净。“潔”为“端庄自饬”之意。从衣着规整洁净引伸为做人整肃磊落,做事清白干净,凡事儆戒,心怀敬畏。此款门楣系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时任西和县长张孝友先生题写。</p> <p class="ql-block"> <b>【和平福】</b></p><p class="ql-block"> 系民国西和县末任县长张孝友题写,题写时间约在解放前夕。</p> <p class="ql-block"> 搜集整理</p><p class="ql-block"> 王 力 男,甘肃西和人。政协西和县委员会第十届委员,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陇南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西和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西和县收藏与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