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前,曾去过一次拙政园,但那次因为时间紧迫,只能浮光掠影,意犹未尽,这次再游苏州,专门留给拙政园半天时间。倘佯于园内楼台亭阁与山水绿荫之间,用心细品,用情体会,真切感受着古人的心景和情怀,不禁为现代人的没落感到了一丝悲凉。<br> 拙政园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其园主系解官回乡的御史王献臣,以大弘寺基建造宅园,取西晋潘岳《闲居赋》之意题名拙政园。后屡易其主,迭经兴衰分合,沧海桑田,更是翻天覆地,我们今天看到的拙政园全园分东、中、西三部分,已是晚清时的格局。不过,园中大都与荷花有关建筑物名,仍向人们述说着主人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br> 中部(一):这是拙政园的主景区,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以荷香喻人品的“远香堂”为主体建筑,隔池与东西两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粉披,两山溪谷间架有小桥,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亭”。<br> 中部(二):远香堂之西的“倚玉轩”与其西船舫形的“香洲”遥遥相对,两者与其北面的“荷风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势,都可随势赏荷。倚玉轩之西有一曲水湾深入南部居宅,这里有三间水阁“小沧浪”,它以北面的廊桥“小飞虹”分隔空间,构成一个幽静的水院。中部景区还有微观楼、玉兰堂、见山楼等建筑以及精巧的园中之园——枇杷园。 西部:原为“补园”,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主要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卅六鸳鸯馆,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场所。卅六鸳鸯馆的水池呈曲尺形,其特点为台馆分峙,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西部另一主要建筑为“与谁同坐轩”,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一个对着“倒影楼”,另一个对着“卅十六鸳鸯馆”,而后面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顶盖又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 东部:原称“归田园居”,是因为明崇祯四年归侍郎王心一而得名。因归园早已荒芜,全部为新建,布局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配以山池亭榭,仍保持疏朗明快的风格,主要建筑有兰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缀云峰等,均为移建。<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