怦然心动

文明丙焕

<p class="ql-block">  年纪相仿,哪怕隔着万水千山,总有着历经相同时代独有的感受。冯博是重庆人,因工作相识而相知,或许因为我是杭州人,平常爱好阅读,时不时会写些生活感悟与友人交流,故而青年时在江苏无锡某部从事新闻宣传的冯兄便与我有了天然的亲近感,曾经的地域相近到如今的人文相亲,闲聊中无形拉近了彼此的距离。</p><p class="ql-block">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南忆,不仅是杨柳依依的春风沉醉,更是这片土地上几千年文化积淀孕育的人文气息,男子书卷书画书生之文脉“三味”,女子柔美柔和柔顺之婉约“三柔”,尤令其着迷。我们初识谈论的话题是江浙自隋唐科举考试以来的状元和进士,熟悉之后,话题则引向江浙一带的文化底蕴、人文风情、小桥流水和诗书画印。冯兄爱好广泛,尤对书画鉴藏颇有研究。他偶得一幅“琴伴前庭月、酒劝后园春”书法作品,落款:“旧藩刘度”。据考,刘度有可能是明代浙派后期杰出画家蓝瑛的弟子。旧藩为杭州过去的老衙门如今的吴山广场一带,亦是钱塘书画荟萃之地,刘度就有了与蓝瑛可能的渊源。从价值角度而言,不确定性多了份遗憾,而从审美情趣来看,此书法笔墨俱佳神形兼备。另一幅中国美术学院(原浙美)顾坤伯先生的青绿山水画,气韵生动,可谓国画大家之作,令其爱不释手。国画之美胜在意境,既可统合于众人共识的原创之意,又可为独辟蹊径的天马行空之解,仁智山水各美其美。江南爱好书画者甚众,我只是附庸风雅之人,二人就上述两点所作的探讨中,虽迷团依旧,然于书画的理解渐次提升,兄弟之情日渐笃深。</p><p class="ql-block"> 一群已过天命之年久违的老同学相聚,我们戏称为抱团养老会,地点为一同学常年租赁的景区农家小排屋,永远不必担心打烊,只要提出需求饭菜即有专人准备,打牌、唱歌、喝茶、练字,各种活动一应俱全,可集体活动亦可分头寻找乐趣,但重头戏总是在酒桌上,一群历尽沧桑的中年人总有着唠叨不尽的话题,但只有真正的情感才能触动心弦。一次酒过三巡,有同学发问:咱们已年过半百,回想一下有没有令自己心动的情感经历?大家似乎都有些沉默,有同学二十多岁在与他人的竞争中抱得美人归,但斗智斗勇所获是否刻骨铭心未必可知。在众多追求者中寻找如意郎君的女同学,作为异乡人在九十年代是否会部分被生活现实所迫而放弃了某些精神追求?发问同学有着自身所定义的美好情感经历,情窦盛开的年纪在大学校园与北方女友的初恋在情感上不负韶华,但彼此在难舍难分中败给了现实,只在脑海中镌刻下美好的印迹,让时光慢慢抚平那段心绪起伏不定的岁月,在偶尔的追忆中默默地祝福对方,不去打扰他人静好是更深的修行。我自问没有他所定义的情况,全国性大学的恋情让我看到了学长们分别时的撕心裂肺,与其痛苦不堪不如只作同学之念更好。工作后,一段含混不清主动舍弃的鸡胁初恋,一段纯真平淡但至今仍相濡以沬的爱情,让我明白人生不只是激情澎湃的百米冲刺,属于我的是一场马拉松,须耐得住寂寞和平淡的默默坚守。冯兄那段多次与我所提在无锡和一位姑娘的美好情感记忆,宛如山楂树之恋般的情感,我能感知到那份独有的怦然心动。有且仅有一次只是少数人的专利,一见钟情者微乎其微,许多人却一次都没有。</p><p class="ql-block"> 冯兄经历丰富,先在部队服役十几年,后转业到地方。1990年冬,胸带大红花在家人依依不舍送别之下,年轻的冯兄登上了远赴河北宣化的列车,从此与军营结下了不解之缘,家人们的不舍和期盼成为他不竭的奋斗源泉。当战士时,他修过炮、种过菜、当过炊事员、干过报道员、编过报纸,每一段刻苦的经历都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阅历。三年之后,这位潜质优秀的年轻战士脱胎换骨,考取了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苦心深造。南京政院原址为国民政府交通部办公大楼,始建于一九三二年,俄国人耶朗设计。只是斗转星移,这座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著名民国遗址,成为新中国培育军事人才的授课学习之堂。冯兄在大学期间能起居于全国重点文物楼宇内,感到有一种殊荣,更平添了一份历史文化的厚重。他在“军事记者摇篮”如饥似渴吮吸着知识甘露的累积后,再次迎来了人生蜕变,军人的刚毅和知识分子儒雅的双重气质深深地融入了他的骨子里。</p><p class="ql-block"> 京杭大运河流淌千年,在太湖之滨无锡穿城而过,孕育了钟灵毓秀的水乡独特文化,此地有着吴地江南人杰地灵的典型特征,命运的齿轮将奋斗者冯兄与这座秀美的城市牢牢地捆绑到一起。军校毕业,他青春的脚步幸运地迈入了这座都市的门槛,成为总参工程兵某科研所的一名“军记”。从映入眼帘的那一刻,注定这便是他的梦中情城,一座颜值与人文并重的城市,他也发誓为它坚守直到离开的那一刻。 </p><p class="ql-block"> 在兢兢业业追求事业的过程中,冯兄在无锡邂逅了一位令其无比心动的姑娘,一切来得那么突然,似乎又那样水到渠成。或许上天总是青睐善良之人,命运更是对美丽的奋斗者情有独钟。沈震亚是所里一位德高望重的科研人员,一年四分之三都在全国各地奔波,潜心他的科研事业。在国防科研事业奋斗了36个春,先后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国家专利两项,以及许多国内外优秀期刊上发表的三十多篇优质论文,并担任多个理事会职务,为军队和国防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p><p class="ql-block"> 然而,在他即将退休之际,却在一次执行公务中不幸牺牲,确实令人惋惜。令人始料未及的突然离世,对他所爱之人和爱他之人是何等残酷与痛苦。因为大爱,他不舍离去,带着对所从事专业的万般眷恋,那是他愿意为之倾注的所有热情;带着对未竟事业的深深遗憾,那是他宁愿为之奋斗终身的源泉;带着对家人和战友的恋恋不舍,那是他甘愿为之呵护的亲近之人。沈震亚因公殉职,所党委高度重视,安排冯兄去宣传总结其先进事迹。作为新闻干事,他欣然领命,带着责任和使命深入到沈震亚曾经工作过的研究室、科研现场和家里进行采访。</p><p class="ql-block"> 那天晚上,冯兄扣开了沈震亚家的房门,开门的正是女儿小沈。四目相望瞬间,冯兄便惊其为天人,比之美者不如其雅,如其雅者未及其美,暗叹原来部队大院竟有如此清新标致的姑娘。那是一种自出生以来未曾有过的心动感觉,或许用歌曲《传奇》中“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不能忘掉你的容颜”这句歌词形容当时心境最是恰如其分。</p><p class="ql-block"> 冯兄说明来意,小沈热情接待了他,交谈尤为顺利,采访也很成功。那一夜,冯兄失眠了,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是老沈先进事迹感召得睡不着呢?还是别的原因,亦或兼而有之,不得而知!于是,他索性来到办公室边整理采访素材、边撰写稿子。写作的时候,书桌之外就是远方。专注的力量无比强大,加上比较充分的采访,听录音、看笔记,那些采访过的人物会环绕在他身边,“看”着他将沈震亚的工作、生活和使命在文稿中复原、重构。真情触发了年轻人澎湃人的激情,他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助,那种酣畅淋漓输出文字的感觉至今回忆起来亦是美妙非凡,是情到深处的自然流露。第二天,一篇高质量的稿子送到了《无锡日报》王纯蓝编辑手上。很快,人物通讯《国防科苑献人生——追记总参工程兵某科研所研究员沈震亚》在1997年12月11日《无锡日报》二版头条刊登了,以告以慰逝者在天之灵。阅读此文的小沈和她的母亲既心痛又欣慰。当圣诞节来临之际,小沈给冯兄送了一张精美的明信片,信中内容如下:“圣诞老人给新年敲响了钟声,诚挚的友情给凉冬送来生机和喜悦,让青春的活力叩响事业的大门,用炽热擦亮成功的火花!祝虎年吉祥,幸福如意!赠冯博!1997.12.25”。明信片中带着知性的感激,那是人之常情;从事新闻工作的冯兄也从中窥探出青春少女的言外之意和萌动的独特情感。</p><p class="ql-block"> 上《无锡日报》不是冯兄的初衷,他的目标是攻克中央级报刊。于是他继续加工、修改和打磨,尽全力让文字生动鲜活起来,使之更富有画面感、音乐感和穿透力。不久,人物通讯《三军铺路人——记总参某部优秀工程机械专家沈震亚》在1998年2月1日《解放军报》二版与读者见面。这篇文章通过生动活脱的笔墨,洗练传神地描绘“开路先锋”沈震亚的工作和生活,生动传达了一名科研工作者的昂扬之气。两颗年轻驿动的心因之而愈走愈近。</p><p class="ql-block"> 生活的大多数时刻平淡无奇,但彼此的欣赏温暖着平凡中的细微,小沈又逐渐恢复了往日的欢颜,明眸皓齿便时常浮现于美若天仙的脸庞,让人美得生动忘乎世间的烦忧。共享阅读的时光,分享其中的欢乐与忧愁;带着不同的理解观赏影片,聚同化异追寻爱的真谛;周末溜到马山私家果园偷摘杨梅,享受闲暇的小欢喜,生活看似平凡,却熠熠生辉;骑着大黑鲨任凭太湖的春风轻拂脸庞,长发飘逸中感受人与湖光相映而荡漾的涟漪,那是一段无法复制的燃情岁月。两颗年轻的心无法预知未来的结局,分别总是在不经意间来临,无此心理准备总要加倍承受痛楚。 </p><p class="ql-block"> 在无锡呆了五年后的冬天,冯兄离开了那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惜别了那座秀丽繁华、充满诗意的城市,回到重庆某部工作。选择回乡是对当初怀揣希望辛勤耕耘后的正向回归,回报家乡和父母家人是当初心中立下的诤诤誓言,而与小沈的相识是上天偶发的小概率恩赐,未在计划之内。两种不同的选择,一定是人生中最纠结的抉择,数不清的失眠之夜,也无法理清思绪做到两全。在最美的太湖边相识,也在此作凄美的离别,从此天涯各一方。</p><p class="ql-block"> 一年多的时光,在相爱之人眼中是如此之短,可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不舍记忆却是那么漫无边际。如果再有一次选择的机会,冯兄一定会作出截然相反的选择。选择其一,未必意味着对另一份真爱的舍弃,以时间换空间,在异地同样可以回报家乡和父母的大爱。对爱的认知,是每个人人生的必修课。稻盛和夫说,只要我们的灵魂比来时更高尚,哪怕是一点点,就没有虚度此生。冯兄与小沈虽未修成正果,但它都让彼此灵魂得到了净化,那就是人生最美的驿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