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在风中 答案在路上——穿越千年道,逐梦天堂湖

平淡射手

呼啸的山风、冰冷的河水、连绵的草甸、广袤的森林、雄奇的雪山,我们揽风听雨,迈着疲惫而坚定的脚步,用行走感受着千年的游牧情怀,用目光和惊叹与沧桑和自然对话。这里是乌孙,历史与自然交织而成的千年古道。 6月9日,进山之日<div> 乘车来到琼库什台,炫了一碗招牌过油拌面就正式拉开了此次徒步的序幕。</div><div> 今天属于热身阶段,沿着琼库什台河逆流而上10公里左右,地形平缓,风景宜人,途径茂密的松树林、开阔的草场,不时可见三三两两散落其间悠闲吃草的骏马,不知不觉中就爬升了500米到达了海拔2500米的露营地—琼库什台河谷营地。</div><div> 营地毗邻琼库什台河,河对面是高耸繁盛的松树林,冰川融水在河道里欢快的奔涌向前,发出隆隆的响声,一直伴随着我们入睡。</div> 6月10日,点睛之日<div> 尚未完全进入状态的我们,还在沉迷于沿途的美景和土肥圆的土拨鼠,大自然就兜头给我们来了一场印象深刻的“下马威”,也给此行留下了一个浓墨重彩的“记忆点”。 </div> 今天的路程约17公里,爬升1240米,下降440米,最大的障碍是3740米琼达坂。踩着前几天降雪带来的融水我们开始翻越达坂,没想到先头部队刚到达达坂附近,天上就响起了阵阵雷声,随即天气骤变,雨滴开始啪啪的落下,还没等我们拿出雨衣,雨水变成了黄豆大的冰雹,劈头盖脸地打在我们的身上隐隐作痛。一时间,整支队伍狼狈不堪,陷入了大自然给我们倾情“演奏”的“三重奏”:头上是轰隆隆的雷声,身上是噼里啪啦的冰雹撞击声,脚下是冰川融水汇聚成小溪的哗哗流淌声。三面夹击之下,达坂的气温也着实美丽冻人,来不及细细欣赏达坂的风景,匆匆用手机拍了张全景我就迅速开始下坡。<br><br> 垭口拍摄全景 虽然有点狼狈,到达库诺萨依营地的队友们却苦中作乐,表示这场冰雹为徒步之旅增添了鲜明的亮色和谈资,值了! 6月11日,考验之日<div> 今天行程约15公里,持续下降1300米,是我的左膝盖面严临峻考验的一天,也对我半年来康复训练成果的检验。营地出发沿着草甸一路向下,途中过十几次小河,行走10公里,最终下到阔克苏河边,再行进5公里左右到达海拔2000米的阔克苏河营地。好在关键时刻没有掉链子,经过锻炼的左膝盖经受住了持续下坡考验,完美!</div><div> 沿途除了不停的下坡也有惊喜,山脉的褶皱和河水的冲刷形成了曲折而深邃的峡谷,行走在半山腰有种太行挂壁公路的感觉,处处都是打卡点。漫山遍野的野韭菜花为我们提供了“凹造型”和“割韭菜”的最佳背景。</div><div> </div> 因为是第一天多次过河,队友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溯溪鞋、防水袜、鞋套乃至塑料袋纷纷登场,为防止水流过大领队还配备了扁带。结果领队看了看我的身形,直接把我跳过去把扁带给了别人......不过今天的水流不大,在领队的组织协同下都顺利过河,只是冰川融水不止是晶晶亮、透心凉,稍微待久一点都有一种冷到骨头里的感觉,让人印象深刻! 到达营地,顺便检测一下遥遥领先的卫星直连通话功能,说实话通话效果一般,只适用紧急情况使用。 6月12日,逐梦之日<div> 今天的行程约18公里,爬升1050米,抵达此次徒步之旅的终极目标—天堂湖。因为即将抵达梦想的天堂,今天大家的腿脚都特别带劲,走路生风。途径一个小达坂时,由于地势呈垂直台阶状,我们和迎面反穿的徒步队伍竟然形成了短暂的“堵车”状态。大家笑称,来到荒山野岭也逃不过堵车的命运!</div><div> 没想到天堂湖犹抱琵琶半遮面,达坂不高但分成了三个阶梯,每次翻上一个平台却发现又被下一个阶梯遮住了视线,让人牙痒痒。终于到达了最高点,天堂湖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突然一场大雨迎面袭来,措不及防之下不少人都被淋成 了落汤鸡。</div><div> </div> 雨消云散,大家终于来到了梦想中的天堂湖,结果拿错了剧本:为了避免失温高反,来不及欣赏美景,赶紧安营扎帐,纷纷换掉淋湿的物品摊开晾晒。一时间,天堂湖畔成了一个忙碌的晾晒场,有种莫名的喜感.... 6月13日,圆梦之日<div> 天堂湖原名阿克库勒湖,因其湖水湛蓝通透宛若蓝色宝石,又藏匿于与世隔绝的群山之中,被称为天堂湖,代表着新疆户外风景的颜值巅峰,也是众多户外人梦想中的天堂。<br></div><div>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早早起床的我才有机会看清天堂糊的真面目。天堂湖整体呈靴子的形状,置身于群山环绕之中,湖光山色交相辉映,静谧的湖面如镜,映照着蓝天白云,仿佛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走近湖边,湖面深邃而清澈,在风中荡漾着一层层涟漪,半透明的钓虾在清澈见底的水中自由自在的游荡,也证明了天堂湖水的水质之好! </div> 正沉迷于湖景之美,一抬头发现对面白雪覆盖的山尖尖变成了金色,随着时间的推移,2个、3个、4个,直到对面的一片山尖都变成了金光灿灿的空中宫殿,与湖面上的山峰倒影遥遥呼应,蔚为壮观。可谓是影落明湖青黛光,一半雪山叠千琼。 为了沉浸式品味天堂湖的湖光山色,我们特地在天堂湖扎营一天。今天的重头戏是沿湖前往著名的打卡点“老虎嘴”凹造型,从不同角度欣赏天堂湖之美,团队里有备而来的小姐姐们更是拿出了不远数千里背来的裙子、帽子和彩色气球,让我等直呼“专业!”<br> 作为一名徒步爱好者,“吃和远方”一直是我不变的坚持,面对如此美景,岂能无美食相伴!新疆的羊肉之鲜美可口就不用我赘述了:羊之大,一锅炖不下,一份清炖、一份烤串、一份火锅下!吃完端起一杯清茶端坐湖畔,颇有“世外桃源山水间,茶余饭后画中眠”之意境。 6月14日,攻坚之日<div> 告别天堂湖,我们开始了此次徒步的攻坚之战,翻越3830米的阿克布拉克达坂顶,总行程达到20公里,海拔爬升800米,下降1100米,对于已经离开文明社会第六天的我们,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上都是一次不小的挑战。</div><div> 翻越过程中,途径一个已经严重钙化的湖泊,站在达坂顶部回看,和天堂湖的水质形成了鲜明对比。</div><div> 沿途还能看到冰川移动和融水在山壁上冲刷出来的痕迹,但大部分已经退化乃至消失,不由得庆幸来的还不算太迟。</div> 翻过达坂近进入了南疆地界,达坂顶部风雪交加,体温迅速流失,下坡的过程中遇到了不下2、30个重装徒步的反穿者,队伍交汇间大家互相鼓励加油、匆匆别过。 老天似乎要故意折腾一下我们,偏偏赶在扎营时分大雨倾盆,帐篷、睡袋、驮包都受潮乃至进水,给搭帐、做饭带来不小麻烦,队伍中弥漫起一股想尽快出山的情绪。庆幸的是,扎营六天我终于碰到了一块平整的营地,十一点半吃完饭后就在雨声中沉沉睡去。 6月15日,胜利之日<div> 今天是D日,文明社会遥遥在望!我和六名队员秉承着有始有终的信念,组成精英小分队在白狼和苏迪两名领队的带领下向胜利发起了最后的冲锋!</div><div> 上栈道、钻灌木、趟冰河,六个半小时,急行军26公里,,过河不下三、四十次,以我们自己都相信的速度抵达了乌孙古道的南出口—黑英山山口,为此次乌孙古道徒步划下完整的句号。</div> 直到上了大巴车,一口气松下来,才发现满脚磨破的水泡和浸透了鲜血的鞋面。不过回想起一路的美景美食和坚持,感觉还是不虚此行! 又一场收获满满的徒步之旅结束了。八年了,用脚步探索未曾到达的地方,是对未知的探索,也是对自我的挑战。最好的,一直在路上,它既是目的地,也是旅程。不断向前,不放弃追求,也不停止成长,让徒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div> 热爱徒步、喜欢户外,我的目的地永远在路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