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孔保应的生意经

青羊顽石

<p class="ql-block">战友孔保应,1951年10月16日生。</p> <p class="ql-block">陕西省西安市玉蝉街道索家庄人</p> 索家庄2018年与水亭合并,村东与水亭之间,古时候是户县八景之一锦绣沟,故改名为锦绣村。 <p class="ql-block">1959年7月至1963年,孔保应在本村小学上学,初小毕业后回村参加劳动。从最初的每天挣四分工,一年一增,到成年后日挣十分工。生产队的活,从锄草到割麦,从拉粪到犁地,从挖土到平地,样样活儿都干过。双手磨出了茧,脚板磨出了泡,什么苦都吃过。还被抽到公社打井队打井,图为1969年冬在打井队与西安知青伙伴的合影。</p> 1969年12月10日,孔保应与户县150多名热血青年,应征入伍。 新兵们乘坐军列闷罐车,经过七天六夜的行军,来到祖国西南边疆。(图为孔保应在新兵连与战友们的合影) 同年三月,新兵训练结束,孔保应被分配到七七八四部队一营一连,在建水县洒戛地执行营建施工任务。(图为洒戛地,摄于2019年) 四月,令保应没有想到的是,当兵不到半年,他又随部队回到了家乡,在周至县西骆峪执行战备施工任务, 这是当年的部队营房,条件十分简陋,工作特别辛苦。 <p class="ql-block">艰苦的部队生活,磨练了年轻人的斗志,在脑海里留下了不灭的印迹,成为人生值得回味的岁月。五十年后,他和战友们故地重游,在风景秀丽的西骆峪水库旁留影。</p> 1971年4月,部队又转战到西楼观执行营建施工任务,保应又当起了泥瓦匠,由于工作出色,他在这里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图为保应八十年代带着自己的爱人和一双儿女到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参观,在楼观台留影。 九月,部队奉命回迁云南,先后在呈贡、南营寨、曲江、石屏等地执行任务,图为部队在在建水曲江驻扎时,他与战友特意到四十多公里外的县城照的合影照。 1976年四月,服役六年多的保应退伍回乡。 回到家乡后,保应先在村上的代销店工作,1977年并入供销社,直到1984年。这期间,工资虽然不高,月收入只有40多元。但当时一个二级工工人的工资,也就是这样。在农村生活的他,开销不大,收入不算少,因此挺满足,很舒心。 1984年,暂时离开供销社,主要原因是给自己家盖房,就是他与老伴身后的这三间瓦房。 1986年,他再次进入供销社,一干又是三年。 这时侯,一双儿女逐渐长大,家里开销日益增大,在供销社的收入难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保应凭借在供销社工作十多年的经验,毅然决然地离开了供销社,在县南街开了一家自己的门市部,名字叫君乐商店。 <p class="ql-block">1989年商店开业,从五金小件到日杂百货,从烟洒零售到副食盐醋,小打小闹,全凭着一腔热情,满脸笑容和跑前跑后的勤快劲,微利多销,生意真还不错,挣了点钱,家里的生活也逐渐好了起来。</p> 有了一些积累,胆子也大了,办商店与人交往多,眼界也宽了,不满足现状的保应,又干起了倒腾闲置设备的买卖。 <p class="ql-block">一个出身农村,文化程度又不高的退役军人,要做大型工业设备的生意,谈何容易?他不畏艰难,虚心向内行人求教,多方联系收集信息,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一步一个脚印,打拼了二十余年。</p> 他到过新疆,去过青海。 跑过甘肃 串过宁夏 走遍十几个省市。 也曾到过中缅边境 在国门前留影 从挖掘机 到发电机组 从外圆磨机 <p class="ql-block">到大型机组</p> 每一笔生意,从信息获取,到业务洽谈,从合同签订,到设备拆卸、运输,再到出售、成交。赚钱确实不易,不仅要动脑子,把握时机,还要懂得行情,熟悉设备的新旧程度,成份构成,计算进出的收益。有时还要忍饥挨饿,受冻受气,遭人白眼等等,不一而足。 <p class="ql-block">谈起做生意的奥妙,保应淡淡地一笑,说:“全在运气,运气到了,机会来了,挣钱很容易。”他给我讲了让他至今难忘的一件事。有 一次,他与一位乡党,一同去汉中洋县一个大厂看了一台交直流发电机,头天恰谈,第二天签合同。第三天人未走,却遇到浙江一位商人,执意要求将合同以三万元信息费转让给他,他俩一合计,便答应了,拿着三万元回家了。三天时间,一人挣了一万五千元。类似这样的事情,在西宁购买20吨锅炉和在本地倒滕磨齿机都碰到过,一次挣了两万元,一次挣了一万元。</p> 做生意最发愁的是什么?我以一个门外汉的身份问他。保应非常干脆地说:“是钱”。他介绍说,一次他在内蒙看上了一台内圆磨机,需要10万元,当时自己只有2万元,为了做成这笔生意,自己向私人借了8万元,约定半年期。结果设备买下了,行情却变了,半年出售不了,买卖做成后,还了借款和利息,不挣反亏了。 1997年至2002年长住云南昆明五年,生意做的还算顺利,也挣了些钱,家庭经济条件得到了改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 <p class="ql-block">在外奔波的日子,贤惠勤劳的妻子一人里里外外操持着家。</p> <p class="ql-block">长年在外,最幸福的还是逢年过节,与家人的相聚</p> <p class="ql-block">和儿女们在一起生活。</p> 享受天伦之乐 <p class="ql-block">2010年,保应到了六十岁,他决然淡出生意场,离开了设备买卖行业,过起了悠闲自得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这时候,儿子也娶妻生子。</p> <p class="ql-block">女儿也有了工作,成了家。</p> <p class="ql-block">他和老伴一门心思带孙子。</p> <p class="ql-block">长大上学的孙女为奶奶洗脚,儿孙们的孝心让辛苦了一辈子的保应欣慰不已。</p> <p class="ql-block">偶尔和孩子们一起去旅游。</p> <p class="ql-block">让自己的生活更惬意。</p> <p class="ql-block">日子更舒心。</p> <p class="ql-block">还常常开着自己的小电动车,与战友们相聚神聊。</p> <p class="ql-block">游山玩水</p> <p class="ql-block">2024年3月,原部队战友聚会,他与本县其他三名战友相伴来到的五十年前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在燕子洞游览。</p> <p class="ql-block">在建水县城逛街</p> <p class="ql-block">在风景区留影</p> <p class="ql-block">2021年7月1日,在村党支部会议上领取在党五十年纪念章。</p> <p class="ql-block">非常开心。</p> <p class="ql-block">履行党员义务,积极参加党的会议。</p> <p class="ql-block">参加群众路线教育。</p> <p class="ql-block">做为宣传员,他认真负责。</p> <p class="ql-block">走村串乡,宣传党的政策和各项为民服务的规定。</p> <p class="ql-block">年愈花甲的他,步履轻盈,精神矍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正在发挥一个退役军人和共产党员的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