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狄浦斯三角及临床运用(张天布)

天空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俄狄浦斯期的第二大主题—心理上的身份性别认同感前面我们说到俄狄浦斯情结的一个特征,这个特征是三角关系,有了三角关系就会出现竞争的问题,所以竞争是三角关系与二元关系之间特别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我们说三角关系的产生是因为我意识到父母是两个性别不同的角色,那意思是说这孩子开始有“男女有别”的意识了。那么他对于自己也要做出是男是女的判断,可能之前他也知道自己是个男孩,但是他不太明确男孩是什么含义?到了俄狄浦斯期,男孩跟女孩的含义孩子就会慢慢清晰,比如男孩是站着尿尿,女孩就是蹲着尿尿,男孩穿裤子,女孩穿裙子,男孩喜欢黏妈妈,女孩黏爸爸等等。同样女孩也有俄狄浦斯期,开始意识到自己跟男孩儿不一样。这种不一样来自哪里?首先是从生理上来确认,紧接着心理上慢慢就会变成一种我是小男子汉的感觉,那这个小男子汉跟小姑娘有啥不一样?各自心理上对自己的认同就不一样。当孩子说我是小男子汉的时候,意味着他不光是从生理上知道他是个男孩,他还从心理上朦朦胧胧感觉自己和女孩是不一样的,这种不一样是小男孩可能觉着我需要勇敢一些,需要强悍一点等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心理上的这个特征,重要的发展时期就是俄狄浦斯期。如果一个人在俄狄浦斯期发展的比较好,这个人心理上和生理上性别的一致感就比较强。如果这个地方发展不太好,就差一点儿劲儿。当然这个地方没有对错,我们不是在做对错的判断,我们是在做理解,这就出现了第二个重要的话题叫做心理上的性别身份确认感,或者叫心理上的性别身份认同感。这也可以用来判断一个人的生理和他的心理是不是在一个比较恰当吻合的状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俄狄浦斯情结阳性特征和阴性特征之分俄狄浦斯情结有阳性和阴性之分,阳性俄狄浦斯情结的特征是儿子跟爸爸是竞争关系,和妈妈是依赖关系,如果他表现出这么一个特征,他就是阳性俄狄浦斯情结。如果是阴性俄狄浦斯情结,他跟妈妈是竞争关系,嫉妒关系,跟爸爸是亲密的关系。注意了,并不是说男孩儿一定都是阳性俄狄浦斯情结。如果一个男孩表现是阳性俄狄浦斯情结特征是常态,但如果恰恰表现出来是反的,是阴性俄狄浦斯情结,那就拧巴了的,这个时候可能会出现同性恋的倾向,注意,我说的是同性恋的倾向,我没有说就一定是同性恋,这是两码事。因为同性恋这个现象的发生,不仅仅都是心理原因,还有其他更复杂的原因。从心理特征上讲同性恋的特征是男孩儿跟父亲是亲近的,跟母亲是拧巴的。如果女孩儿是阴性的俄狄浦斯情结就是一致的,如果女孩颠倒过来是阳性俄狄浦斯情结,轻则女汉子,重则同性恋。男孩阴性俄狄浦斯情结,轻则娘娘腔,重则同性恋。以上关于俄狄浦斯情结阳性和阴性的划分比较笼统,再细化一点,就是说俄狄浦斯情结,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过程。孩子从3岁到6岁,是逐渐演化的过程,所以在俄狄浦斯情结内,也有早期的特点和后期的特点。早期的特点是什么样子的呢?比如男孩,1-3岁的时候与爸爸也是很亲近的,慢慢就不对了,叛变了,这就是两个阶段的变化,早期阶段是跟父亲认同的形式,随后是和父亲竞争。俄狄浦斯情结发展出了一种能力——超我,超我帮助人压抑,就是把孩子内在的需要以一个高功能的方式,一个含蓄的方式,一个抽象的方式,一个情感化的方式得到了表达,不会停留在赤裸裸的阶段。那么女孩跟爸爸也是这样的,小时候也说过要跟爸爸结婚,要嫁给爸爸,大了以后你再跟她说这话,她就会觉得你在侮辱她,你在骂我吗?哪有这样的事情?不可能啊,这个时候她是变成了爸爸的小棉袄。所以,你看这个现象有时候会持续一生,男孩儿跟妈妈亲,女孩子跟爸爸亲,这就是俄狄浦斯情结阳性和阴性的差别。伪同性恋是怎么回事儿?现在有一种现象,近些年来由于网络比较发达,孩子们对自己感情的表达、对自己的了解和探索也比较通畅,就出现了很多假同性恋的现象。因为孩子的发展过程中俄狄浦斯期分为早期特征和后期特征,早期特征是亲近同性别父母的,后期才慢慢转变为亲近异性父母。注意了,这个特征在青春期也会经历类似的现象,进入青春期第一个阶段,孩子跟伙伴相处的时候,是跟同性伙伴儿亲近,不太关注异性伙伴,在这个阶段一般不喜欢异性伙伴。到了第二阶段,开始对异性伙伴产生兴趣,开始喜欢异性伙伴,不由自主想亲近异性伙伴,进入第二个阶段,才会异性相吸,第一个阶段异性是相斥的。但是目前很多时候没有太普及这些知识,而现在的孩子接受信息快,又很敏感。假如他(她)进入同性好感的这个阶段的时候,他(她)们自己就觉得我怎么是这个样子,我是不是同性恋?然后就开始查阅同性恋的那些信息,如果这个时候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来源,就会误认为自己是同性恋,这样就会有很多伪同性恋者出现。伪同性恋现象的发生恰恰意味着对自己的性别身份不够确认,因为他(她)对自己的性别身份确认感不够明确,不够坚定,才导致的伪同性恋现象。俄狄浦斯冲突的解决之道—和解进入俄狄浦斯期的时候,我们看到男孩跟父亲之间会出现竞争和认同的问题,那么竞争到一个阶段,总不能一直竞争下去,所以,正常的人最后要和解。开始是羡慕忌妒,后面竞争,竞争之后达到和解认同,是这样一个流程。跟妈妈开始是想亲密,但他也不能理直气壮的,毫无顾忌的表达,这有一种乱伦的恐惧,这个乱伦的恐惧会带来一是违禁,二是吞噬感,跟妈妈会融为一体的吞噬感,那是一种恐惧。怎么化解这个问题呢?就是在心理上转换,把这种情感的需要转化成一种深情的表达方式,而不是赤裸裸的。是有节制,有分寸,用深情去表达。同时在父母之间(父母是三角关系的一个边),在孩子内在怎么认定父母关系呢?一个正常发展的孩子,他会认可父母本身就是有关系的,父母是两口子,是一对儿。既然父母是一对儿,那我在这里头瞎掺和,是不是就不太对劲,那算了,出路就是我独立,我走人。所以,孩子到一定时候要分床分房间,他心里功能发展的比较好,就没有太大的问题。因为他到了那个年龄,心智到了那个程度,开始做这个工作,他是能做到的。那有的孩子走不出俄狄浦斯期的冲突,僵化的这里,要怎么办?我见过很多孩子,有女孩就明确的说,我特别希望我爸妈离婚,我问,那离婚你跟谁呀?我跟我爸。还有男孩儿说,我希望爸妈离婚,离婚了,我跟我妈。这就属于在俄狄浦斯期没有走出来的。有的不一定这么赤裸裸的希望父母离婚,但是在家庭内部会有一出戏,这个戏的情节往往是结盟,妈妈跟儿子结盟,爸爸跟女儿结盟,这个三角形就不等边了,就开始一定程度的倾斜了。但话又说回来,家庭内部的关系是需要调整的,并不是说永远的不倾斜,因为每个人都没那么稳定,每个人的状态都没那么好,时不时的会发生一些动态的变化。所以,重要的是要有人去发现,能够意识到这个失衡,然后重新再调回去,不一定每次都保持绝对的等边了,那也是做不到的。</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