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从两河口到马尔康必须经过一座大雪山——梦笔山。</p><p class="ql-block"> 梦笔山,拥有原始森林和高山草地,风光壮丽。山顶终年积雪,南坡地势平缓,山坡上有放牧的藏民和风中飘扬的无数经幡。北坡满山森林郁郁葱葱,一派生机勃勃。主峰高度四千四百七十米,垭口高度和夹金山差不多,四千一百多米。</p> <p class="ql-block">⏸小金县两河口镇木城村梦笔梁子的“雪山红路”雕塑</p> <p class="ql-block"> 梦笔山是中央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二座大雪山,距马尔康市区三十多公里。1935年6月下旬,党中央在两河口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之后,中央红军主力翻越梦笔山,进入马尔康地区,踏上了北上的伟大征程。红军因为有了翻夹金山的经验,以及山势平缓的原因,基本上是顺利翻过梦笔山,没有出现大的损失。</p> <p class="ql-block"> 山上白雪皑皑,那条在雪线以下的盘山公路是二一七国道。我们本想走中央红军当年翻山时的老路,可是走了一段,出现坑坑洼洼的炮弹坑路面,越走越难走,及时又返回到新路。</p><p class="ql-block"> 新路修建了一条隧道,不再经过原来的垭口。隧道是今年一月份刚建成通车的,三公里多长,平均海拔三千八百多米,比垭口海拔低了三百米。有了隧道,在高山峡谷之中行车太方便快捷了。入口处还是小金县的两河口地域,出来就是马尔康市卓克基的地界了。</p> <p class="ql-block">⏸马尔康镇西索村</p> <p class="ql-block"> 过了梦笔山,就进入到川西高原的腹地。这里的平均海拔已在三千米以上,太阳的紫外线特别强烈。中午虽然气温只有十几度,但在阳光的照射下,仍感到灼热难当。</p><p class="ql-block"> 下了山,我们是沿着中央红军的长征路线行进的。沿途散落着一些漂亮的石碉楼,我发现山南山北的建筑不一样了。梦笔山以南的民居半是木楼,半是石雕房,梦笔山以北就全是石碉楼了。而且,这里的石碉楼的四周涂抹了白色的牦牛角的图案,还有星星和月亮。我想这可能是藏民古老的自然崇拜吧,是嘉绒藏族的一种信仰。</p>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中,我们驱车到达了卓克基。</p><p class="ql-block"> 卓克基,在藏语里的意思非常大气:至高无上。卓克基位于马尔康市郊,离市区仅七公里。从六十年代起,卓克基一直是马尔康下辖的一个乡镇级(公社)单位,现在居然什么都不是,甚至隶属关系都颠倒了过来。因为在2019年撤销了卓克基镇,其行政区域划归马尔康镇管辖,卓克基又地处西索村,所以卓克基成了马尔康市马尔康镇西索村的一部分了。而过去西索村是卓克基镇的一个村子。</p> <p class="ql-block"> 在卓克基我们了解到,红军长征时,卓克基属于四土地区。所谓“四土”,是指马尔康境内的卓克基、梭磨、松岗、党坝四个土司的所辖地,故有“四土地区”之称。“四土”中以卓克基土司的势力最大。</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以这里原有的四个土司属地为基础,新建了马尔康县。九年前,马尔康撤县改市(县级市)。马尔康因境内有马尔康寺而得名。马尔康是藏语译音,意为“火苗旺盛”,引申为兴旺发达之地。从1958年起,马尔康市一直是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目前,已是川西高原一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p> <p class="ql-block">⏸卓克基土司官寨</p> <p class="ql-block"> 红军长征在马尔康“三进三出”。在此驻留有一年多时间,并在境内建立了十三个乡苏维埃政权。当年,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并没有到马尔康市区马尔康镇,因为当时它只是一个小村寨,属于卓克基土司管辖。</p><p class="ql-block"> 卓克基是长征途中的驿站。中央红军北上经过这里;红四方面军迎接中央红军北上、南下、再北上都经过这里;1935年8月,朱德、张国焘率左路军离开卓克基北上;9月,张国焘命令红四方面军南下,左路军一部回到卓克基一带,右路军中的四军、三十军则从包座返回卓克基、松岗一带;红四方面军主力南下后,部分兵力驻守卓克基、梦笔山一线,掩护后方;1936年7月,红二、四方面军会师后,再经卓克基北上。</p> <p class="ql-block">⏸卓克基土司官寨</p> <p class="ql-block"> 最先到达卓克基的红军部队是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红一军团第二师六团。红军进入卓克基时,曾发生了一场小的战斗,这场战斗颇具戏剧性。</p><p class="ql-block"> 1935年6月中旬,奉命由懋功(今小金)向马尔康地区进发的红一军团前卫部队二师六团,24日翻越梦笔山,刚走到山下的纳足沟时,突然遭遇由卓克基土司索观瀛率领的藏兵的阻击。索观瀛被蒋介石任命为卓(克基)、松(岗)、党(坝)三土游击司令,摆出与红军不共戴天的架势,企图阻止红军北上。</p> <p class="ql-block">⏸一层走廊</p> <p class="ql-block">⏸一层展室</p> 六团团长朱水秋、政委邓飞指示三营营长杨尚儒写信给索,说明红军只求借道北上,没有其它意图。头人不听,命令士兵向红军开枪射击,藏族向导中弹身亡。红军一再喊话宣传无效后,被迫进行还击。藏兵武器简陋,但枪法很准,依托有利地形与红军形成对峙。所幸天降大雨,藏兵们使用的大部分是火枪,火药受潮,火力减弱,只好且战且退,向卓克基方向退守,最后被红军压至卓克基土司官寨,但其仍凭借坚固的碉寨继续顽抗。<br> 第二天,双方相持至夜晚,红六团为联络后续部队,连发数颗信号弹,瞬间夜空出现红、黄、白三色耀眼的光团,从未见过此情景的藏兵们惊慌失措,心惊胆战。索官瀛以为红军有神相助,会施展法术,才能发出“神火”,欲烧毁官寨,急忙携带家眷,连夜弃寨而逃。红军得以顺利占领卓克基。 其后数月,索观瀛多次纠集藏兵达数千人,继续与红军作战,可惜他不是红军对手。<br> 索观瀛虽然和红军作战失败,但在新中国成立后,他最终还是受到了党的民族政策的感化,选择了跟共产党走。解放后,曾担任过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政协副主席、阿坝州副州长等职。 <p class="ql-block">⏸二层走廊</p> <p class="ql-block">⏸卓克基土司索观瀛塑像</p> <p class="ql-block"> 6月30日,党中央和中革军委离开两河口北上,翻越梦笔山,于7月1日到达卓克基。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人住在卓克基土司索观瀛的官寨,在官寨里停留了一个星期。</p><p class="ql-block"> 期间,红军领导机关派出大量工作组,进行北上抗日的爱国宣传,以及筹粮、扩红等工作。红军告诉藏民,红军路过藏区,是为了北上抗日的,决不伤害和打扰藏民,红军主张民族平等,反对歧视和压迫少数民族,对藏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一概采取尊重和保护的政策。红军的宣传深得民心。</p> <p class="ql-block">⏸卓克基会议旧址</p> <p class="ql-block"> 7月3日,党中央在土司官寨的二层召开了政治局常委会议,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博古、王稼祥等参加。会议的主题是讨论当前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的有关问题,会议通过了《告康藏西番民众书——进行西藏民族革命运动的斗争纲领》。</p><p class="ql-block"> 党中央率领中央红军进入四川后,先是经过彝族地区,然后进入藏族、羌族地区,进一步认识到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因而专门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进行研究,并制定了这个开展民族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纲领的主要精神就是号召藏、羌族民众起来反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军阀,成立游击队,加入红军,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实现民族自决。</p> <p class="ql-block">⏸张闻天居室</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居室</p> 这个时候,红军的粮食危机日益严重。虽然没有发生大的战斗,但近十万红军集结在岷江流域茂县、汶川、理番(今理县)、懋功的高山河谷地区,红军面临最大的敌人,成了饥饿。为解决缺粮问题,红军总政治部接连发出指示,提出各种措施和办法,要求各部队开展筹粮活动。<br> 其实红军筹粮很难。在藏区,红军本来还是想按照沿途打土豪分田地的办法,取得藏民的拥护,然后筹粮,准备北上的物质。然而现实却令红军一筹莫展,藏民要么逃得不知去向,家里的粮食都藏匿一空,要么就不断地骚扰,国民党的宣传更加剧了少数民族和红军之间心理上的隔阂,反动土司对卖粮食给红军的人处以死刑,以示惩戒。红军虽然有钱买粮,但没人敢卖。况且这一带藏区,人烟稀少,产粮本就不多,也无粮可卖。周恩来后来回忆这段艰苦的历程时说,红军在四川战斗牺牲的不多,大多数是因疾病和饥饿而牺牲的。粮食问题一直困扰着红军,直到走出草地。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居室</p> <p class="ql-block"> 卓克基的最大看点是土司官寨。在卓克基土司官寨,我们对土司、土司官寨等一些概念有了新的认识。</p><p class="ql-block"> 土司制度是我国封建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政治统治制度。它源于唐宋时期,发展于元代,盛行于明清。即封建王朝以分封形式委托当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对本部落或本地区进行统治。土司是俗称,在封建王朝的公文中不是这种称谓,它设有五个不同称谓和官衔级别。比如指挥司,相当于正三品,宣抚司,相当于从四品等。</p><p class="ql-block"> 而土司办公和休息的地方,被称为土司官寨,又称土司衙署或土司官邸。土司官寨是土司管辖区的政治中心,也是土司权力和地位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卓克基土司官寨,坐落在梭磨河畔的山脊上,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的西索民居隔河相望。远远看去像一座古城堡。</p><p class="ql-block"> 土司官寨是收费的旅游景点,正常门票六十元,我们享受优惠价半价。门票上印有土司官寨的简介。官寨始建于清代,现存建筑是末代土司索观瀛历时三年所建,总建筑面积达五千四百平方米,系典型的嘉绒藏族建筑,其布局仿汉式四合院结构,北部正屋为假六层,东西厢房为五层,中为天井,共有大小房间六十三间。这座因土司制度而生的特殊建筑,规模庞大,造型美观,结构精巧,气派非凡,堪称“东方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p> <p class="ql-block">⏸土司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四层走廊</p> <p class="ql-block"> 从外门验票进去,再经过一道石门才能进入土司官寨。官寨门不大,但进去后让人眼界大开。站在中间的天井上,仰望每一面楼层,顿生震撼。难怪解哥在参观后感叹道,这是他在长征路上见到的最宏大的建筑。</p><p class="ql-block"> 长征那时的土司官寨,最下层前幢是大厨房,可做上千人的饭,左右两幢下层是马厩,二层是储藏间和一般卧室,三层是土司卧室和办公室,四层、五层是一些佛堂。</p> <p class="ql-block">⏸马尔康红军长征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当年,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住在官寨二层的几个房间。毛泽东住的房间叫蜀锦楼,是索观瀛的书房。书房里有大量的藏书。在偏远的川西高原一个土司的家里看见如此多的藏书,令毛泽东感到意外又惊喜。其中一套线装本的《三国演义》,让毛泽东爱不释手,离开官寨后还将此书带在身边借读。</p> <p class="ql-block"> 卓克基的这段经历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印象。1952年五一节,当年见了信号弹逃跑的卓克基土司索官瀛,作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参观团成员,在北京见到了毛泽东。毛泽东说:你就是当年的卓克基寨的长官司啊,长征时我们可打扰了你吆。可惜那时我们未能得一见,现在你来北京了,我们该好好叙谈叙谈。</p><p class="ql-block"> 索观瀛紧张地说:是我对不起毛主席,对不起红军。</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说:那时候,我们是借路北上抗日,住进了你的房,吃了百姓的粮。欠你们的这个债是要还的!那时候,我住在你的书房,看到你那些藏书,可真是一饱眼福啊。非常难得,今天还得感谢你呢。受到毛主席接见后,这个末代土司回到家乡,积极参加剿匪、藏族自治区的筹建和统战工作,成为新中国的建设者。</p> <p class="ql-block">⏸西索民居</p> <p class="ql-block"> 建筑是时代的年鉴。卓克基土司官寨不仅是一座漂亮的建筑,也是土司制度兴衰和艰苦卓绝红军长征精神的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卓克基土司官寨(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西索民居(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