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45年11月陶先生对民主教育进行了一次梳理,提出了十个方面的建议。这些建议的提出,应该是基于当时国共合作的前景,各界人士对建立新的民主国家充满期待。</p><p class="ql-block"> 重庆和谈期间,陶先生亲自到机场参与迎接中共代表团,之后毛泽东同志多次接见了陶先生并进行了深度交流,“为人民服务”的两只大手终于紧握在了一起,三民主义的陶先生真正认识到了共产主义的毛先生的伟大且为之信服,更加坚定了为民主社会、办民主教育奋斗一生的信念。</p><p class="ql-block"> 先生在文中指出,民主教育是教人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民主教育是人民的教育,人民办的教育,为人民自己的幸福而办的教育。</p><p class="ql-block"> 具有以下十个特质:</p> <p class="ql-block"> 一是教育为公,以达到天下为公;全民教育,以实现全民政治。无论何人、何时、何地都应该有同等机会享受教育权利,反对国民党所谓的党化教育。</p><p class="ql-block"> 二是教人民肃清法西斯细菌,以实现真正的民主。</p><p class="ql-block"> 三是启发觉悟性。教人民进行自觉的学习,遵守自觉的纪律,从事自觉的工作与奋斗。</p><p class="ql-block"> 四是培养创造力,以实现创造的民主和民主的创造。用六大解放让创造力尽量发挥出来。</p><p class="ql-block"> 五是各尽所能,各学所需,各教所知,使大家各得其所。</p><p class="ql-block"> 六是在民主的生活中学习民主,在争取民主的生活中学习争取民主,在创造民主的新中国的生活中学习创造民主的新中国。</p> <p class="ql-block"> 七是尽量采用简笔汉字、拉丁字母,双管齐下,以减少识字困难,使人民特别是边民易于接受教育。</p><p class="ql-block"> 八是充分运用无线电及其他近代交通工具,以缩短距离,使边远地区只人民、小孩可以加速的享受教育。</p><p class="ql-block"> 九是民主教育应该是整个生活的教育。他应该要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他应该是健康、科学、艺术、劳动与民主织成之和谐的生活,即和谐的教育。</p><p class="ql-block"> 十是承认中国是从农业文明开始渡到工业文明,经济是极端贫穷。必须发现穷办法,看重穷办法,运用穷办法,以办成丰富的教育。</p><p class="ql-block"> 先生的十条建议,始终依据的是其“过什么样的生活就要受什么样的教育”的理念,所以先生强调“民主教育应该是整个生活的教育”,“过民主的生活”对于民主教育来说具有十分特别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1946年初国民党政府加紧了对解放区的蚕食,内战一触即发;各级国民党政府官员在接受、重建过程中的腐败给国统区人民带来新的沉重灾难,各界人士逐步看清了蒋介石政府伪民主的本质,反独裁反腐败反内战斗争兴起。</p><p class="ql-block"> 4月21日刚回到上海三天的陶先生发表了《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的演讲,再次将争取民主的使命赋予了小学教师,号召小学教师要“进行自我再教育”。</p><p class="ql-block"> 先生首先指出,通过回到上海了解到的情况,深深感到“如果我们要为民主奋斗,我们得加强自己、改变自己、武装自己,而且要为教育招兵、为民主募马”。</p><p class="ql-block"> 先生明确,我们自己需要再教育,再受民主教育,中华民国成立三十五年来所受的民主教育太少了,特别是我们做教师的需要再教育来肃清一切不民主甚至反民主的习惯与态度,并且积极的树立真正的民主作风。</p> <p class="ql-block"> 先生指出,校长对于我们,我们对于学生,多少都存在着一些要不得的独裁作风,因为我们是在专制的气氛中长大的,为独裁作风所熏陶,没有学过民主作风。</p><p class="ql-block"> 先生强调,要学习民主作风,至少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 一是民为贵。人民第一,一切为人民。</p><p class="ql-block"> 二是天下为公。文化为公,不存心包办,或征为私有。</p><p class="ql-block"> 三是虚心学习,集思广益,以建立自己的主张。</p><p class="ql-block"> 四是自己要说话,也让别人说话,最好是大家商量。自己做事,也让别人做事,最好是大家合作。自己要吃饭,也让别人吃饭,最好是大家有饭吃。自己要安全,也让别人安全,最好是大家平安。自己要长进,也让别人长进,最好是大家共同长进。</p><p class="ql-block"> 五是民主未得到之前,联合起来以争取民主为己任;人民基本自由得到之后,依据民主原则共同创造,创造新自己,创造新家庭、新学校、新中国、新世界。</p> <p class="ql-block"> 先生说,这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我们必须天天在实际的生活中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习惯成自然,造成民主的作风。</p><p class="ql-block"> 先生接着对教师如何学习进行了论述。</p><p class="ql-block"> 先生指出,个人学习不如集体学习,偶尔学习不如经常学习,为着进行经常的集体学习最好是联合起来组织社会大学、星期研究会,以实施共同之进修。</p><p class="ql-block"> 先生说,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着因果关系,唯其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如果天天卖旧货,索然无味,要想教师生活不感觉到疲倦是很困难了。所以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p> <p class="ql-block"> 先生指出,我们在民主作风之外,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应该按照自己的兴趣、才能和工作岗位的需要继续不断的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最重要的是不能忘了社会科学。每一位现代的教师,必须把基本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世界大势、社会的历史的发展和正确思想方法弄清楚,最好要参加教师进修的组织,凭着集体的力量督促自己长进。</p><p class="ql-block"> 这篇文章与1931年的《敬告中小学教师》、1939年的《告生活教育社同志书》一起构成了先生对中小学教师所提的希望,明确了中小学教师所担负的责任和使命。</p><p class="ql-block"> 我们现在“学陶师陶”的落脚点在哪里?就在这三篇文章中。</p><p class="ql-block"> 遵先生所嘱,以完成先生之未完成事业为使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