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篇】 ,2023夏 长途驾行四十天 ,探秘中国西部高原 (日记) 八月十八日

Hurry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一日一忆】 二零二三年夏季出游 线路奇特 过程精彩 纵横无人区 驰骋川藏疆 历四十日 跌宕起伏 一日一忆 聊以记录</i></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初到天山南脉寻景</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走进喀拉铁克揽胜</b></p> <p class="ql-block">早上起来用过早餐,已经是上午十点多,今天我们要继续新疆西部的探秘之行,开始今夏长途自驾远行的第四阶段,大家精神抖擞,干劲十足,一大早就齐聚在宾馆大堂,然后装车出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一点钟左右,两辆车前后驶出新城南路,往喀什市北边行进。十一点三十分,车子进入喀什迎宾大道,然后北上进入国道315到喀什立交桥,转国道314直行,到达喀什市北的库曲湾互通立交桥后,驶入G3012吐(鲁番)和(田)高速,再经过乌恰互通折向东北方向,沿吐和高速公路前往阿图什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随后几天的行程,从大的方向来说,是进入天山南脉,沿天山南脉东南麓往东北方向,寻觅可以驻足一看的自然景观,感受那些偏远荒漠的气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到这里,有必要对新疆的山川地理分布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新疆的山川大势,民间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概括,俗称“三山夹两盆”。整个167平方公里土地上,三山从北往南分布:北面是阿尔泰山山脉,中间为天山山脉,南面是昆仑山脉;三山中间有两个盆地,北面准噶尔盆地躺在阿尔泰山脉与天山山脉之间,南面则是面积达40多万平方公里的塔里木盆地平摊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中间。这,就是三山夹两盆。其中,天山山脉横贯整个新疆东西,最为壮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山山脉东起蒙古高原西侧的中央戈壁,从巴丹吉林沙漠的西端开始隆起,向西一直延伸到帕米尔高原东端的阿赖山一带(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从东到西全长达到了2500公里,跻身为亚欧大陆上最长的山脉之一,也成为了地球上最大的一条纬向山脉,更是荣登了地球上最长山脉排行榜的第六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山山脉过于绵长庞大,又被分为好几段。北天山、中天山、南天山和东天山,各段之间纠结重叠,构成了新疆大地的东西向主骨架,也演化出新疆大地上不计其数的自然景观和迤逦风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20世纪最后那几年涉足新疆开始,我多次驾车驱驰在这一块无比漂亮的广袤大地上,几乎走到过全疆的所有县市,当然也造访了巨大的天山山脉的各个段落。但是逶迤在塔里木盆地西北部的天山南脉却几乎没有进入,或者更准确的说天山南脉的主要部分,我几乎从来没有涉足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山南脉是包含天山主峰托木尔峰和汗腾格里峰(天山最壮观的山峰)的那一段。行政上一部分属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地盘,一部分属于阿克苏地区。有一篇文章这么比喻:天山山脉犹如一个大大咧咧的莽汉,脚朝西,头朝东,左臂抬起扬向东北方向,仰躺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它的躯干是天山中脉(中天山),它的右腿伸向西北是天山北脉(北天山),它的左手抬起扬向东北方向,是东天山,它的左腿向西南蹬开踏上了帕米尔高原,是天山南脉(南天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山南脉又细分为五座大山,分别是科克沙尔山、哈尔克山、铁尔斯克山、喀拉铁克山和霍拉山。这五座大山中,北面的哈尔克山和霍拉山位于独库公路两侧,我已经多次徜徉进入其中边缘部分。中间的科克沙尔山位于托木尔峰(天山主峰,天山最高峰)北侧,靠近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哈尔克山深藏在库车与伊犁之间的宽厚群山之中(至今无路可去)。而天山南脉最西端连接阿赖山(列宁峰)那一段,几年前驾行中国西极之地也已经领略。因此,唯一剩下的喀拉铁克山这一段,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州北部的天山边缘和阿克苏地区北部的天山边缘,我从来没有走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出发一个多小时后,大约12点40分,我们两辆车到达了吐和高速阿图什西互通,从这里下高速进入阿图什市。阿图什市是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首府,算是克州最大的城市,但在新疆巨大的版图上,距离喀什重镇实在是太近(直线距离只有不到40公里),其经济活动和城市功能被喀什吸附,城市显得不具规模,而且单调。在这里不知何故,导航将我们导下高速后,在阿图什西互通边上绕了好几个大圈,才进入了阿图什市的迎宾路。我猜想是高速公路开口与原有的市政道路没有完全配套,才导致下了高速后瞎转圈的结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没有进入阿图什市区,在人民广场西侧的帕米尔路经过后,向西再向北,向阿图什市北面的阿湖乡驶去,下午一点左右,到了阿湖乡西面的阿其克村。在这里,我们两辆车因为大车阻挡而走散了。北京车友在电台里呼唤,我立即就地停车发位置等候。汇合后,我们在阿其克村寻找了一个小型的杂货店,补充了近20公升瓶装水和桶装水,然后离开阿其克村,向铁列克乡方向快速驶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一带,我们走进了大漠。两旁全是干涸荒土,没有任何植物。公路是崭新的柏油路,但几乎无人无车。宏观上,这一带其实算不上大漠,只是天山南脉喀拉铁克山洪流季节倾泻而下的若干个冲积扇之一。只是因为尺度实在太大,在地面行驶的我们眼中显得宽广无垠,荒漠齐天,感觉像大漠而已。这,就是新疆,因其广阔,尤显人之渺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出村不远,我们发现路旁有一片绿洲。它深陷于一条宽大的沟谷内,其地势比广阔的大漠低了十来米。我们停车路旁,下车拍摄了一会儿。我向同伴们介绍:这就是典型的新疆自然地貌,天山的融雪和降雨冲出山谷后,在大漠中冲刷出巨大的宽谷,宽谷里富含地下水,就会生长植物,形成绿洲,当地居民就可以在其中生存。广阔的干涸大漠中,一道绿意盎然,构成了让人惊诧的自然景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后,我们继续前行,大约一点四十左右,我们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红层地貌。公路右边是一条巨大的洪流冲刷宽谷,宽度足有五百米以上,深度也在十来米左右。宽谷中的谷底非常平整,也是干涸荒凉的戈壁样地表,地面上有若干条车辙印儿,证明有车子在其中行驶。公路左边的山岭,则是一个巨大的峡口,峡口宽达近百米,高度大约三四十米。从峡口往里,一大片红色的背斜岩层,夹杂着几道白色的岩层向西延展而去,从公路上看不到峡口里面究竟延伸多远。峡口及两旁的山岭以其鲜艳的红色地貌,在这片干涸的大漠中特别抢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当然要在这里停车驻足观赏一番。看起来,这是一处纯自然的野景,因为公路边没有任何可以停车的地方,我们只能停车路上,但下了公路就有人走过的足迹。红色峡谷和山坡上也有几道若隐若现的足迹,有一道不明显的足印甚至进入峡口,顺着山坡翻过,进入峡谷深处。我推断,因为这是一条新修建的通乡公路,大约公路经过了这处红层地貌的露头,切断了它,展现出红色峡口风光,但尚未引起当地人注意(新疆类似风光比比皆是),而外人还没有涉足这里,所以以一种完全野景的状态藏在深山人未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顺便说一下红层地貌,这是一种陆相沉积的碎屑岩层。在两亿多年前,随河、湖水流冲击后沉积而成,在干燥炎热的古气候条件下,岩石风化胶结,岩石的主物质为硅、钙和铁质,经过氧化作用变成红色。这些红层胶接岩层在以后的地壳运动中被翻转到地面,或者被河流冲击露出,成为大地上一种鲜艳的色彩景观,遍布新疆大地上各个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至于红层地貌与丹霞地貌的类别,可以简单理解为:红层地貌不仅限于丹霞地貌,而丹霞地貌则只是红层地貌的其中一种自然现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在这里停留了大约半个小时。我甚至还沿着峡口那道足迹登上山坡,试图顺着红色峡谷往里深入,看看里面究竟有什么。然而,前面并没有路,松软的红层地面奇滑无比,实在是担心摔下山谷受伤,还是中途作罢。不过我升起无人机从高处看了一下,那一道红色的岩层一直向西延伸,总体来说地貌都同峡口处差不多。回来后查看卫星地图,才更清晰的看到,它就是一线红色地层翻转的出露地面部分,从西往东延续了几十公里,而北面来的洪水冲沟又把它南北垂直切断,露出了高大深切的峡口。这种类型的红层峡谷在新疆比较多,比如库车大峡谷也是如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离开红层峡口,我们继续向北偏西行进,公路依然是新建的通乡柏油路,两旁是一望无际的砾石荒漠,公路上无人无车,两侧的荒漠中,也没有任何村庄和人迹。这一带,我们是走在天山南脉一个巨大的冲积扇上(卫星图上才能看出),两旁的山岭,地名大概是托合昆山到萨让登萨热塔什山 。走着走着,我们发现一个奇异现象,就是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大漠中,公路边每相距几百米就立有一块小石碑,上边画着或彩色或素色的各种岩画,内容多是当地民族的服饰用具、人像、牲口等等内容,少量的图案是红星、国旗等爱国护边的内容。看到这些石碑,我们车上不仅热烈的讨论起来,它们究竟是啥,用来干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开始以为是公路里程碑。但下车拍摄发现,石碑上没有任何里程信息,显然与里程碑无关。随后又猜测是附近的边防驻军安放绘就的,用来标识这里是中国边境,也让守边官兵们展现一点艺术才华,丰富军营的生活。但没过多久,我们自己就把这个猜测给否定了,因为这些岩画包含了太多的柯尔克孜民族元素。最后,我们车上达成共识:这是当地老百姓的杰作,用来装点新建的公路,成为道路上的装饰景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道路边荒无人烟,这个猜测合理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道路上很快开始出现了人烟,至少路边看到了一个骑摩托的柯族当地人,他的旁边有一处宣传画墙,上面有中国地图、党旗和国旗,看到了边上用汉语标出“迈丹村欢迎您”的路牌。随后,我们来到了一个叫结然布拉克牧场的宽大山口,这里山脚下有一些房屋,似乎是一个村庄。这里,我们必须经过一个边防检查站,查验我们的边境通行证,询问我们到这里干什么?也询问我们前往哪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就在停车接受检查的当口,我和我的副驾几乎同时发现了一个新情况,继而派生出了一段计划外的行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什么新情况?那就是过了边防检查站以后,道路一分为二,左边还有一条窄小的简易道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设计的线路是经过检查站之后继续往前,去往吐古买提乡和哈拉峻乡方向,但一看到这条分岔路,我俩立即会意:左侧往国境线上还有一条小路可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打算询问边防检查站那个军人,我们能不能进入那条小路?但转念一想,边防纪律和规定都是硬性的,绝不可能有半点走展。问,不如不问!说,不如直接干!我们什么话也没说,完成边检抬杆放行之后,转到检查站侧面的观察死角上,立即商量往那条小路闯一下。反正过了检查站没有看到禁止分路往边境左转的提示,先走着,如果有人干涉,再调头撤回就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时,北京时间大约下午三点十分,结然布拉克牧场山口,海拔2300米,我们转车向北,去往边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转了一个弯,进入山谷口不久,一个军人从路旁闪现出来,招手示意我们停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当然靠边停下了车,然后摇下车窗看向那个军人。他问我:你们是进去到玛依丹村的吗?见我肯定回答后,说他要搭车回营房。</p><p class="ql-block">原来他是驻守这里的边防军人,因为有事外出,回返时见到有车经过(这里难得碰上车),想顺带搭个顺风车。这,简直让我喜出望外!我们带着他在边境上行驶,岂不容易了许多!我想起有一年在红其拉甫口岸,也是边防军人搭车,我们于是畅行无阻,我还直接到营地里玩了一会儿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多公里后,大约下午三点四十分,我们到达了中吉边境小村——玛依丹村。搭车的边防军人在营地前的路口下车后,我们把车子停在村公所旁,下车走走看看,打量这个边境小村。这是一个半牧半农的柯尔克孜族小村,海拔高度2500米,位于天山南脉脚下,谷地中有一些耕地,庄稼长势还不错,村里的房屋建筑崭新艳丽。如果不是离国境线只有十来公里(与国界之间是高大耸立陡峭的天山山岭),它同新疆内地的任何现代新农村绝无二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就在这时,从村公所里突然冲出几个人,厉声盘问我们,不许我们车辆靠近村公所。说这是边境地方,你们怎么可以来这里!情急之下,我们只好发动车子,悻悻离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过,无论如何,我们探秘经历中又增加了一处天山南脉的中吉边境村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一次,还是在吐尔尕特山口和伊尔克什坦山口两处,都是边防军来盘问后,我们自觉离开。还有一次更神奇,在玉奇塔什草原,边防军人接待老乡,顺带捎上我们,打开边境线铁丝网通道,直接带我们进入真正的国界上参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玛依丹村返回到岔路口,继续前行,又发现路旁许多用石块垒砌的坦克。开始是一辆一辆稀稀拉拉立在路旁砾石荒漠中,石砌坦克上插着红旗,喷上了彩色的油漆,炮口挺立,像模像样的,沿着公路巡逻一般。随后便是几十辆这样的坦克群,像坦克大战的战场似的,分布在广阔的砾石荒漠中。那真是威风凛凛,让人震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显然,这是当地边民的杰作,既是美化山乡,更是爱国护边教育和宣传。我们之前的猜测被印证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玛依丹村出来后,公路折向东南,在冲积扇荒漠里,向着吐谷买提乡行进,二十多公里后,大约下午四点半不到,我们到达了吐谷买提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吐谷买提乡是克州的三大盆地之一,地势平整,有一大片绿洲。但我们的观感却觉得荒凉,毕竟全乡人口才三千,此时又正好有一点轻微的沙尘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在吐谷买提乡几乎没有停留,穿乡而过。导航折向东北方向,往吐谷买提乡下辖的巴什苏洪木村方向前行。这一段,不知何故,柏油公路中断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午五点过,我们到达巴什苏洪木村。公路穿村而过,道路依然是简易公路,两旁黑压压的大山,怪岩嶙峋,仅有一条荒漠里的沙土小道,在荒凉的山谷里延伸。出村不久,就又有一个边防检查站,极其简陋,路的两边铁丝网封闭。检查站的人看见我们,露出诧异的眼神,一再问我们去哪里。得知我们从喀什出来前方要去哈拉峻乡,更是非常不解,说有国道柏油路直接通达,为什么来到边境线如此偏远的小道上行驶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没有正面回答,我们不正是专走常人不走的道路探秘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边防检查站没有为难我们,还是放行了,还特意嘱咐我们行车时注意道路两旁有许多松软的地方,容易塌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这个边防检查站往东直行,大约四十多公里,戈壁小路两旁风沙骤起,气氛肃飒,类似高原无人区。其实海拔也就两千米左右,一直在一个巨大的冲积扇面上沿着车辙印前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约一小时以后,北京时间下午六点半,我们从戈壁小路一下子跃上路基,一条崭新的柏油公路横在我们面前。它,就是新国道219。在克州地界里,它还没有完全贯通,呈一段一段新建公路的形式分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事实上,我们出阿图什市以后,一直在往西北边的天山山脉靠近,早已超过了新国道219的地界,到了新国道219以外更边境的地方。现在,由于边境荒漠中再也没有道路可行,只能循迹往东南,连接上新修的219国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后,我们进入了哈拉峻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哈拉峻乡是克州阿合奇县的三个盆地之一,8500平方公里的土地,仅有16000多人口,平均人口密度仅有两人。它四周都是山,最高山峰在天山里面,海拔4562米,最低处则是一个湖泊,海拔1550米。哈拉峻乡这片绿洲海拔在1600米左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哈拉峻乡名不见经传,外界几乎闻所未闻,但是它这里有一个奇特的去处,称为怪柳林,却是声名远扬的一个自然景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传说中的怪柳林位于西域,千年古树不似关中和江南那般婆娑婀娜,反而如胡杨一般盘曲雄壮,虬枝龙干。有的将巨大的枯干扑向地面再四散分开,有的斜喇喇地旁生丛枝,还有的顺着山势和地面成丛成群分布。傲然矗立的,像威风凛凛的勇士;婀娜多姿的,像仙女起舞;倒伏于地的,像雄狮将跃;靠着水边的,像蛟龙入海;横亘在路旁的,像一头凶猛的鳄鱼;山岩下面的,像身披铠甲的武士;更有甚者,说干涸的沙漠中,泉水从怪柳的树根下汩汩涌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今天的目的地,就是哈拉峻乡这片怪柳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在哈拉峻乡没有停留,打听和了解,终于找到去怪柳林的那条小公路。沿着喀拉别里河谷大约行驶十五公里,到达了怪柳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怪柳林的确千奇百怪,第一个奇怪的感觉,就是公路在荒凉裸露的山谷里穿行,突然一转弯,一个绿意盎然的柳林绿洲就出现在眼前,这让人百思不得其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下车后直接进入怪柳林。果不其然,这里的千年老柳(科研考证为800年,只有部分接近千年)一反柳树柔弱娇媚的常态,像西北汉子一样威武和坚韧,用各种各样人们能想象出来的奇特身姿,顽强的生存在一块四周荒凉裸露的谷地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一边拍摄,一边琢磨这片怪柳的生存之道。很快我就有了自己的推测和判断:这片占地120亩的怪柳林,其身后有一座稍显高大的山岭,山岭的地层斜向矗立,为背斜结构,应该有天山南脉深处的融雪和降雨通过地层中潜流的方式,向这个小小盆地输送水源。这个水源应该十分稳定,千年没有断流,使这里的柳树不仅能存活,而且繁衍了千年。在怪柳林中漫步,我就发现了那个泉眼还叮咚作响地向外涌出泉水,泉眼旁边就有柳树,将老根伸展过来,乍一看还真像树根淌泉的传说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在怪柳林玩耍时,正好遇见一对柯尔克孜族青年婚礼。小伙子们和姑娘们几十人浩浩荡荡的从桥上走来,在怪柳林边唱歌跳舞,嬉戏玩耍。没有见着老人、长辈和亲属,全是年轻人齐聚。我觉得应该是新人婚礼后,伙伴们相约又到野外来一场欢快的年轻人聚会,因为柯尔克孜族有忌酒的习俗,而一对新人在众目睽睽下喝交杯酒,显然是新式的现代仪式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哈拉峻怪柳林风光极佳,除了四周干涸裸露的山岭和柳林荫蔽的绿洲以外,还有大片的草原。面对如此美景,海拔也只有2010米,小伙伴们一商量,今晚就不再返回乡上找住宿了,就地露营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是,出行以来一直背在车顶的帐篷被取下撑开,我们此行第一次野营,就这样不期而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