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凌霆</p><p class="ql-block">朗诵:李斌</p><p class="ql-block">摄影:李斌</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p><p class="ql-block">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p><p class="ql-block"> “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还是李白的霜”</p><p class="ql-block"> “月色和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p><p class="ql-block">真是喜欢这样的唯美诗句。</p><p class="ql-block"> 读《写给未来的你》,这是多幸运的孩子,能有这样的认知和智慧的父亲,把人之初该有的本质言明,能洞见红尘的诱惑,给孩子们最清晰的人生方向。</p><p class="ql-block"> 用两天零碎的时间读余光中先生的《远望可以当归》当读到第一辑《故人情》时,恍然觉得之前只读出他诗里的美和才华,却是肤浅了。</p><p class="ql-block"> 梁实秋说余光中是 “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p><p class="ql-block"> 读《焚鹤人》,是记忆里舅舅那只纸鹤风筝,那鹤是仙人的坐骑,却一样会折翼,流着泪焚烧的是残破的纸鹤,也是少年那颗放飞自由的心。</p><p class="ql-block"> 《失帽记》在处理应接不暇的商务活动时,丢失了父亲留给他的心爱的帽子,那是唯一一丝与父亲牵系的温度,是幻觉未尽的父子之情,是感恩,也是赎罪,是失去一份念想的悔恨。</p><p class="ql-block"> 《另一段城南旧事》里,与林海音一家辗转在台北的城南再遇见,转换了长亭外古道边的场景,记录了两个家庭经历了半个世纪的聚散离合的温馨往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那一代人和那个时代,重重叠叠的回忆成为他们思想的背景和灵魂日渐加深的负荷,他的生命是在过去和未来之间飘摇的钟摆。虽然他们的时代已然浸没至历史的黄昏,却时时牵起内心的情愁。所以余先生的《乡愁》不是愿望,是挽歌。不是温雅飘逸的诗意词句,是深深地眷恋。那是一种“孤臣孽子”的遗民情愫。在他因学术交流置身异国他乡时,他说 “异国的日历上没有清明,端午,中秋和重九 ”。他的乡愁更是 “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的怅然。</p> <p class="ql-block"> 现在台湾的年轻人一定不能理解他,在台独思潮甚嚣尘上的今天,他只是一个经历过49年的离乱,落后于时代的外省老人。</p> <p class="ql-block"> 大陆的年轻人也不一定理解他,就像我之前的认识,他只是一个有着乡愁和故国情怀的诗人。却不懂他半世飘摇,一直在试图确认心居归所。他也想说出东坡那句“此心安处是吾乡。”而他的《远望可以当归》,一个远字,一个望字,是他和他那一代人一生不能企及的距离和思念。</p> <p class="ql-block"> 是世界越浮躁,读书越珍贵吗?此时我觉得能读是幸运的,而那些闪着智慧之光的书写者才最珍贵。</p> <p class="ql-block"> 感谢夜的静,夜色是黑色的稿纸,我喜欢在皎白的月光下,走进书中,走出书中,如昨夜,去探求,去领悟,去记录一位经历一世沧桑的老者的心灵之旅。感受他思乡的感受,分享他记忆里的温馨,认识他眷恋的唐诗中洋溢着“菊香与兰香”的逝去的故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