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油灯 <p class="ql-block">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是一首描述人类半原始生活的古诗。过腻了繁华的现代人,崇尚这种生活悠闲自在,与世无争。其实不然,现实是: 日出而作。日入未息。收不够食。点灯努力。人们为了生活,必须日夜奋斗。</p> <p class="ql-block">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的家乡几乎还沿袭着二千多年前的半原始生活 模式。没有机械设备,没有电、气、网、车。那时的夜间活动,全靠煤油灯照明。</p> <p class="ql-block"> 煤油灯的主体由灯座、灯头、灯芯,和灯罩构成。灯座兼作油壶装油。灯头用来固定灯芯。灯芯吸取煤油燃烧而发光。灯罩罩着火焰防风。有一种用圆形玻璃壳罩着一团火焰似龙含明珠的小型灯叫龙珠灯。有一种玻璃灯罩顶着一条烟囱的中型灯叫囱灯。有一种玻璃灯罩与灯座和上盖紧密接合,可以防风、防振,用于骑马或野外工作的中型灯叫马灯。还有一种是奥地利化学家奥尔. 冯于1885年发明,燃烧汽化煤油的大型灯叫汽灯。</p> <p class="ql-block">龙珠灯图</p> <p class="ql-block"> 煤油以斤定价,每市斤二角七分钱,两斤稻谷价钱方能买一斤煤油。一两(50克)煤油可点燃龙珠灯十多个小时。囱灯或马灯用油量是龙珠灯的十倍。汽灯用油更多,一斤(500克)煤油仅能用两小时。用灯照明必须适当,必须考虑省油。</p> <p class="ql-block">囱灯图</p> <p class="ql-block"> 我的学校在村外,从四年级起就有晚自修课。晚上,每个学生自带一盏龙珠灯上晚自修和路途照明。遇上重云遮月的黑夜,路途风吹灯灭,伸手不见五指 ; 稍有不谨,就会跌落水沟。夜晚,家中也是龙珠灯照明。母亲常在夜间剁红薯藤做猪潲,龙珠灯照而不甚明,必须提起十分精神,以防自砍手掌。虽然龙珠灯不是很好的照明灯具,却非常省油。龙珠灯还是一件杀蚊神器。晚间,床内的蚊子常爬在蚊帐上。用龙珠灯照见蚊子后,把灯罩口斜扣向蚊子,就会出现飞蚊扑火,自取灭亡。</p> <p class="ql-block">马灯图</p> <p class="ql-block"> 囱灯灯大芯大,较明亮,耗油较多,是办公人士才能用得上的灯具。马灯耗油也大,也是有钱人晚上外出才敢用的灯具。</p> <p class="ql-block">汽灯图</p> <p class="ql-block">汽灯纱罩图</p> <p class="ql-block"> 汽灯结构稍为复杂,底座是密封的油壶,侧面斜装有个打气筒。打气筒向内打气加压,可把煤油经油管压到纱罩下方气化喷出。纱罩是一个用石棉纱编织而成,泡浸过硝酸钍的网兜,吊装在灯头下方。使用时,打足气后打开喷气阀、点燃纱罩,汽灯就会发出白炽亮光。由于石棉纱罩浸有稀土元素钍,煤油在纱罩上燃烧时能把更多的热量转化为光。所以,汽灯特别明亮。一盏汽灯相当于一个两三百瓦白炽电灯的亮度,可照亮几十米直径的范围。晚上群众集会或演戏,用的就是汽灯。汽灯的不足之处就是易出故障而熄灭。我们村有一年的春节之夜唱大戏,用两盏汽灯照明。戏演至高潮,一盏汽灯故障熄灭,维修人员鼓捣很久都修不好。谁知祸不单行,另一盏汽灯也故障熄灭,全场一片黑暗。为了救场,只好拉几辆自行车立地踩踏发电,用车头灯照射舞台继续演戏。也好!这让人“享受”了射灯戏味。</p><p class="ql-block"> 清末,煤油灯引入中国。很快,煤油灯整洁的形态,高效的燃料,宜人的光色获得了中国人的认可和追求。特别是有些外国的石油公司,把煤油灯作为销售自已石油产品的敲门砖,免费赠送煤油灯具给中国人使用。民国时期,大多数中国人用煤油灯替代了传统的动植物油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大力发展电力能源后,煤油灯逐渐被电灯淘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