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木寺之行

topiclake

五月中下旬去四川甘肃转了转。其中尤以郎木寺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br>其实,郎木寺并不是一座寺院的名字,而是一座横跨四川甘肃两省小镇的名字。<br>这个小镇有两座寺庙,位于四川部分的叫格尔底寺,位于甘肃部分的叫塞赤寺。但人们还是习惯把格尔底寺称作四川郎木寺,把塞赤寺称作甘肃郎木寺。<br>个人感觉位于甘肃的塞赤寺更为夺眼球,标志性的大片镀金屋顶、黄白墙,阳光照射下显得金碧辉煌。相对来说,位于四川的格尔底寺要逊色一些。 绕着寺庙的外墙顺时针转圈是信徒们每天的必修课。 这位虔诚的信徒用自己的身高丈量着对佛祖的真诚程度。 在墙的一角有一种象算盘一样的简易计数器,便于老者记录已转过的圈数。 出家人也怕晒。 僧人除了念经,也得劳动。 看到一个小僧人手拿一包方便面吃的真香,见我要给他拍照,立马怒目相对,以示抗议。 傍晚是年轻僧人一天最快活的时光。 这应该是一所希望小学,但并没有看到学生。 走完格尔底寺,继续往里,可以沿着白龙江走纳摩峡谷的徒步路线,说的是江,其实就是一条小溪,<br>白龙江的水流越来越小,渐渐地消失在乱石堆中,只见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泉眼从乱石堆中不断涌出,汇聚而成了白龙江的源头。 一位藏族妇女从白龙江源头的泉眼里取圣水带回家。 这段路可不好走。 也有人骑马进入峡谷。 再往前走进入郎木寺峡谷。郎木寺峡谷比纳摩峡谷要好走多了。 进入郎木寺峡谷的游客非常少,请人帮忙留个影。 山上有个穿透的山洞。 走到此处,峡谷里回荡着牧羊人的吆喝声和口哨声,只闻声音不见人,应该是从山顶方向传来的,可以判断是牧羊人在命令散布在山里的羊群下山,是回家的时候了。只见高处的羊群在不断地慢慢往下走。<div>牧羊人以高山、以羊群为伴,太辛苦、太孤独了!</div> 峡谷里也放养着牦牛和马。不见有人看管,反正也跑不丢。 在甘肃郎木寺西北方向约3-4公里的山上有一座天葬台,据说这是国内为数不多允许参观的天葬台。<br>一般天葬仪式在天刚亮的时候开始举行。<br>到达郎木寺第二天的上午我前往一探。<br>在海拔海拔3300左右的山上,一边是冒着青烟的经幡区,另一边是饱餐后在山坡上休息的秃鹫,粗略估算有近百只。<br>此处似乎不见有人看管。 在甘肃郎木寺的入口处,遇见了两位从上海骑摩托车外出旅行的大侠,其中一位老者已经78岁了,他说已经骑摩托车游遍了全国,这次是陪另一位较年轻的出来玩玩。真佩服他的胆量,就骑这种小排量的旧车走天下! 天葬是藏族等少数民族的一种传统丧葬方式。人死之后,由天葬师将尸体肢解,分离肉骨,捣碎骨头,并以糌粑相拌后,用哨声引来秃鹫争食。秃鹫食后飞上天空,则认为死者顺利升天。秃鹫在藏族人民心中是神的化身,在这里,死亡不仅仅意味着结束,也意味着新的开始,带有重生与超脱的意味, 展开翅膀可能有近两米。 天葬台比我想象中更为简陋、原始,除了大石块、斧头、小刀,没有其它东西。 偶尔还能看到没被秃鹫食尽的骨头,估计太大了。 愿逝者升天,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