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行旅西班牙·上编

行者·无疆

<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西葡摩三国十七日行,自北非摩洛哥始,葡萄牙居中,至南欧西班牙收官,录行摄记三篇。</p><p class="ql-block"><b>篇叁:《阳光行旅西班牙》</b> </p><p class="ql-block">西班牙所及,看点众多,作上下两编分开叙说。</p> <p class="ql-block"><b>隆达古城 </b></p><p class="ql-block">人称"悬崖小镇",崖高750米,上面生长、生息着一座不大的白色小镇,白墙,白屋,依坡渐次叠立,远处是一片绿陌田园, 民居质朴,自然安宁。据载,直到公元1485年前,这里曾有独立的伊斯兰王国存在,白屋之风或为那时的遗存?</p><p class="ql-block">从塔里法过来,车程约140公里,往Ronda小镇,汉译叫它"隆达"或"龙达"的都有,要说更像一处西班牙地名的话,隆达就好。</p> <p class="ql-block">风情小镇,橄榄田园,悬崖上的民居,这样的场景, 如画,胜画。期许来到面前,赶路拉车的劳顿,立马化作平和与温馨,美景即毒药,即驿站。</p> <p class="ql-block">街沿上,公园旁,大树下,本地居民在围坐小酌,不闻喧闹,低语切切,不比传说中九月斗牛节的火爆与激情。小镇生活的本色,多数时节,可能就是这样的自然与闲逸。</p> <p class="ql-block"><b>弗朗西斯科·罗梅洛 </b></p><p class="ql-block">栅栏里边的公园,有小镇乃至西班牙全国几近封神的斗牛先驱的雕像,老罗梅洛与其孙佩特·罗梅洛,是这座小镇斗牛世家的代表,以徒步斗牛带火了这座小镇。</p><p class="ql-block">来到镇上,打卡,观瞻,都是必须得有的。</p> <b>隆达斗牛场 </b><div>再一次止步于外观,路过,打卡,团游手册预设偏偏又是如此,唉......<br>万一入个内该有多好,找个条石座位小坐片刻,亲眼看看西国最古老的圆形斗牛场,近观悍牛出圈再夺门而出的通道,聆听空气中曾经有过的呐喊、兴奋与狂热,这千里迢迢而来的感觉一定超燃。</div><div>至于围观实景斗牛,那样的血脉偾张,倒不一定是人人必看的选项。</div> 白墙,黑瓦,石门,走过300多年光景的古老斗牛场,似乎有些其貌不扬呢,到了九月斗牛节时,肯定两样。<div>夕阳西下,可能是隆达街拍的高光时刻,游旅有幸。</div> <p class="ql-block"><b>努埃博桥 </b></p><p class="ql-block">隆达的地标。</p><p class="ql-block">叫它新桥,可能是本地人的喜爱。之前有座老桥,初建于1735年,竣工6年即意外倒塌。1751年复建,历时42年终于建成,便是新桥了。</p><p class="ql-block">游客眼里,新桥完全不新,都有近280余年的历史了得嘛。桥体为石块垒就,厚实坚固,分三拱跨越埃尔塔霍峡谷。桥面,碎石铺路,人车混行,两头连接着老城与新城。</p> <p class="ql-block">新城与老城分设,北非的摩洛哥也这样在做,古迹保护,市镇发展,这样更能各得其所?</p><p class="ql-block"><br></p> 努埃博石桥,也是历史与现实的链接。<div>历史上,罗马帝国的基督教世界与摩尔帝国的伊斯兰教世界,交替演进,摩尔人来到这里,曾与欧洲军队对峙争斗上百年。现实之中,桥洞中拱处原有关押死刑犯的密室,已辟为博物馆开放。随摩尔人楔入此地的白色居屋,已成蔚然特色。</div> <div>感受悬崖小镇之悬,努埃博桥有最佳的观景平台。</div>横看,峭壁触手可及?<div>其实是视觉差,或者,一定是您想多了哈。</div> <p class="ql-block">竖看,阳光在高处撒欢,谷底往下很深很深。</p><p class="ql-block">一杯咖啡,一盏茶饮,桥旁深渊之上,不一定慰我川菜之胃,品味崖壁风情与小镇风光,那一定是天花板级比别的游旅之选。</p> <p class="ql-block">搭积木式的白屋,层叠于刀砍斧削般的峡谷绝壁之上,隆达就是这样的古城古镇。</p><p class="ql-block">在海明威笔下,巴黎是一座适宜另觅新欢、各奔前程的去处。隆达,才是度蜜月或者与人私奔的小镇。是否因为隆达的浪漫,全球再无别处可以复制?还是因为,文坛硬汉也曾在此为柔情而心动?</p> 努埃博桥上,设有好几处石条座椅,背后设有这样的栅栏。走累了,坐下小憩很舒坦。下望埃尔塔霍峡谷,120米的高低落差,令人心跳心悸,背倚有靠, 让人踏实许多。<div>"云端小镇"的名号还真是贴切。远山深谷,绿野田畴,白屋民居,迭次跳入眼前,恍若直入蓝天白云之间。</div> 隔栏犹观白云城 桥头闲坐聊世事 傍晚夕阳,日光依旧明亮,依旧穿透。 峡谷之上,白屋就坡层叠,极简,美美山乡自然风。 <p class="ql-block">宿住米哈斯 </p><p class="ql-block">晚餐,还真没去成努埃博桥下的悬崖餐屋,去的隆达小镇一家中餐馆。也好,躁动了好几天的川菜胃得到安抚,浪漫淡出,无妨。</p><p class="ql-block">再车行约100公里,住进米哈斯的一家酒店。晨出遛弯,又见层层叠叠的白屋,纯白,漫山遍野的白。街对面的小店,晨灯橘红,恍若一缕来自地中海太阳海岸的晨曦之光。</p> 糕饼店里,已有早起的食客。 小镇基督教堂,也是上下通体的白。方柱塔楼,依稀类似伊斯兰教宣礼塔的形制。从直布罗陀海峡踏入利比亚半岛的摩尔人,在800年间留下不少来自北非的阿拉伯文化印迹。 <b>米哈斯 </b><div>蓝色是海,地中海;白色是屋,层层叠叠的白色小屋。彼岸北非,此岸欧陆。为这,钟情米哈斯。</div><div>吹着地中海的风,骑头小毛驴当脚力,即为招摇过街、赴约漫游的信物。</div> <p class="ql-block">狭义的米哈斯,或许仅指<b>半山坡上的这一处村庄</b>,亦即米哈斯的行政中心。同属米哈斯地域的,还有广大的沿海村庄,甚至滨海的度假胜地,包括我们昨晚的宿住地,只是名声风头都不及这里罢了。</p><p class="ql-block">大画家、法国共产党员毕加索同志的故乡,也有可能在大米哈斯地域里头。</p><p class="ql-block"><br></p> 信仰伊斯兰教的摩尔人,在公元7、8世纪时入主伊比利亚半岛,居住文化影响所及,在太阳海岸一线撒落许多白色村庄。米哈斯得名彼时,惟居坡叠上的地势,居高下望地中海的气度,成就了今日米哈斯 -- 独特的经典小镇之美。 <p class="ql-block">远眺地中海,吹拂海洋风。日落,日出,商船渔舟俱在眼皮底下来往。</p><p class="ql-block">即诗,即远方。</p> 白色米哈斯,白得通透。 <p class="ql-block">街角米哈斯,很宁静,很小资。</p> 白屋,聚集到一起,便成白色小镇。 <p class="ql-block">米哈斯之白,白得炫目。</p><p class="ql-block">屋顶橙色的瓦筒,其实是米哈斯纯白之美的"帮凶",货真价实的“帮凶”。</p> <p class="ql-block">小镇行走,轻松,惬意。</p> <p class="ql-block">这位大哥,您这是在写诗吗?您的生活之诗。</p><p class="ql-block">屋群雪白,据说源自北非过来的摩尔人所带来的居家习俗与智慧,墙涂白泥,为的是反射过于强烈的日照,以保居室内里的清凉。白色米哈斯,你原来是欧陆上一首来自北非的民居之诗呀。</p> <b>米哈斯圣母教堂 </b><div>也叫佩尔圣母礼拜堂,16世纪的修道士些,在山岩上凿出来的洞窟,供奉小镇的守护圣母-佩尔圣母像。<b><br></b></div> 游客中心,置放有一头毛驴,铜塑的, 合影打卡者众。<div>近旁还有“驴的”客运中心,一头头小毛驴拉车,披红挂绿,捯饬得整整齐齐的,列队候客去街头巷尾游逛。这脚力,这习俗,也是北非过来的?或未可知。</div> <p class="ql-block"><b>阿尔罕布拉宫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晨往米哈斯,半山腰的米哈斯,纯白村庄米哈斯,游玩半天,意犹未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尔后车行150公里,往石榴城</span><b style="color:rgb(51, 51, 51);">格拉纳达。</b><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很幸运,预约票已经到手,入内,这一次入内,难得的入内,观游"红堡" -- 阿尔罕布拉宫,名副其实的西班牙故宫,中世纪摩尔人格拉纳达埃米尔国的王宫遗址,欧陆</span>古代伊斯兰王国的最后据点<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span></p> 山下,就是格拉纳达城区。 厚重的城门后面,就是摩尔人在欧洲大陆最后的光荣与梦想之地:<b>阿罕布拉宫</b> <b>阿尔卡萨瓦城堡 </b><br>原为军事要塞,城垣高厚坚固,存留有火药库遗址,是阿罕布拉宫建筑群中最古老的区域。 古堡存放军火的池围 来一张远景的。 石壁斑驳 历史厚重 <p class="ql-block">史载,中世纪的时候,摩尔人从北非踏海而来,仅用短短的7年时间,便征服了伊比利亚半岛,开启在西班牙为期近800年的伊斯兰统治,至10世纪,达至鼎盛。后来,以科尔多瓦为都城的哈里发帝国分裂为若干个王国,从此渐趋式微,格拉纳达成为摩尔人在伊比利亚半岛上最后一个王国的首都,阿尔罕布拉宫成为摩尔人曾经的光荣与梦想存放地。</p> 富丽堂皇的壁饰与顶穹 金丝镶嵌的顶穹,奢华,精美,叙说摩尔人的辉煌过往。 <p class="ql-block">在北非的那些清真寺里,见过这些阿拉伯独特的艺术图形,看得不太明白,不大懂。印象深一些的,是无处不在的对称,绵延铺展的几何、植物、阿拉伯文字的图形。</p><p class="ql-block">来到阿罕布拉宫,又见对称,又见匀称,又见震撼。</p> 几何图形与阿拉伯文字图形,简洁之美。 精致精妙的几何图形,是摩尔人、阿拉伯人壁饰艺术的魂之所在,图形所及,不留白,不留空间,满满的对称,满目的匀称。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伊斯兰风格的“装饰”在阿尔罕布拉宫极其醒目,无处不在。壁脚板铺砌釉面砖,墙身、横饰带、拱门的装饰性图案均以植物或阿拉伯文字为主</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span>中庭回廊与顶穹的饰纹,极致精美,华丽匀称。</p> 庭院之美 柱廊环绕 中庭华美 <div><b>狮亭 </b></div><font color="#333333" style="">亦即摩尔人鼎盛时期的苏丹家庭中心。</font><font color="#333333">中庭中央,12头</font>白色大理石小雄狮,<font color="#333333">托起一个大水钵喷泉,故名。</font><div><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 庭院华丽,隐匿在列柱与壁饰之间。 内里华美,几乎就是阿罕布拉宫的代名词。走进红堡古城深处,拱形回廊的阿拉伯艺术雕饰,考究与奢华,是内敛的极致,完全是中世纪修道院一般的不事张扬之美。 空灵,通透,叠景迭现。 <b>夏宫别墅 Generalife </b><br>夏宫别墅位于阿尔罕布拉宫的东边,华美,静谧,美丽的阿拉伯风格宫廷花园。 <b>纳拉里埃斯宫 </b><div>整个欧洲,唯一最辉煌的伊斯兰建筑,顶穹璀璨可见一斑。<b><br></b></div><div>阿尔罕布拉宫,曾经的伊比利亚半岛伊斯兰征服者 -- 摩尔人,留在西班牙的最后辉煌。<br></div>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历时600余年修建,摩尔人留下的阿罕布拉宫,终成瑰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阿罕布拉宫和杰内拉利夫宫包含了西班牙-穆斯林世界</span><b style="color:rgb(237, 35, 8);">所有已知的艺术技巧</b><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 </p><p class="ql-block">世界文化遗产评选委员会的评价,做如是说。</p> <p class="ql-block"><b>卡洛斯五世王宫 </b></p><p class="ql-block">阿罕布拉宫建筑群的一处<b>另类宫殿</b>。</p><p class="ql-block">与阿尔罕布拉宫整体的穆斯林风格全然不同,这一座外方内圆的基督教文艺复兴式王宫,糅合西班牙斗牛场元素,是为西班牙君主重新征服失地格拉纳达、征服异族的见证。</p><p class="ql-block">颁令在此修建此宫的,是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五世,史载,此君原为神圣罗马帝国的查理一世,是西班牙首任女王伊莎贝拉的外孙。</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外墙装饰,造型生动的人物浮雕,一向不为伊斯兰教清真寺造型所取,多为源自基督教文艺复兴的浓郁之风。</p> 花园小景,浮雕精美。 外墙立面,坚厚,前卫,孔武,铜环浮雕,颇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豪气。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据载,卡洛斯五世王宫大体建成之后,内部装饰久拖不竣,从开建的1527年算起,直到1556年卡洛斯五世去世,历经29年依然烂尾,400年+之后的今日,依然烂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不过,外表的霸气侧漏,还是有的,尤其与</span>阿尔罕布拉宫比邻。彼时的摩尔人,入主伊比利亚半岛,却将华丽与精致深藏于王宫建筑群的内里,是建筑智慧还是文化差异?</p> <p class="ql-block">晚餐后,入住格拉纳达的一处乡村酒店,高速边上。</p><p class="ql-block">挂的四星,细看,这星有些特别,八角星!这是个什么东东?请教随团导游,也没整得明白。一宿安睡。</p><p class="ql-block">晨起,早餐。车往北行约190公里,去<b>科尔多瓦</b>,如今的西班牙南部城市,科尔多瓦省首府。历史变迁之中的科尔多瓦,甚为厚重与多元,概而言之:既曾是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西班牙都城,亦曾为摩尔人踏入伊比利亚半岛后穆斯林王朝的首都。</p> <div><font color="#333333">这座罗马桥的对岸,便是上榜世界文化遗产的<b>科尔多瓦历史中心地区</b>,</font>一座堪与君士坦丁堡、大马士革和巴格达既往的辉煌繁荣相媲美的历史古城<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span></div><div><font color="#333333">从古罗马时代到伊斯兰教时代,再到基督教时代,科尔多瓦的历史数度变迁,不同种宗教与多元文化在这里遭遇、冲突、交替、融合,赋予这座历史名城以独特的文化多元性。</font><br></div><div><br></div> 南望古罗马大桥 <div><b>卡拉奥拉塔 </b><br></div>罗马桥南边这端,桥头耸立着一座带有浓重古伊斯兰风格的塔堡,据说曾经是摩尔人伊斯兰教统治时期的重要军事堡垒。<div>这样一座摩尔人建造的古堡,守候着去往科尔多瓦大清真寺的古罗马桥。这是极富穿越感的历史巧合?还是不同宗教文化的共通与包容?</div> <p class="ql-block">行程所列之<b>科尔多瓦大清真寺</b>,其实还有一个大名:<b>科尔多瓦圣母升天主教座堂</b>。究竟是清真寺,还是基督教堂,还是两者兼而有之?有些烧脑,但却是有记载的史实。<br></p><p class="ql-block">可惜我们的团游手册喔,将其列作:外观,街游不入内的委婉说法,得认得认。</p><p class="ql-block">这样一座伊斯兰教文化与基督教文化并存的特殊建筑群,外观可以看到一些什么呢?依然期待。</p><p class="ql-block"><br></p> <b>古罗马桥 </b><div>一座壮观的巨石建筑,长238米,宽16米,由16个桥拱支撑,最早建于公元1世纪,由罗马军队建造,后来摩尔人入主伊比利亚半岛后有过扩建,但坚固厚实的桥墩,完全是罗马时期的存留。</div><div>官宣文字说,直到20世纪中叶,这座经历了2000年风雨的古罗马桥,一直是通往科尔多瓦老城区的唯一桥梁。<b><br></b></div> 古桥中央,立有一尊科尔多瓦守护神雕像,为犹太教、基督教及伊斯兰教共同信仰的圣拉斐尔天使,在各教之中的神名小有差异,源头为希伯来语,"治愈使者“之意。 古罗马大桥北岸的<b>凯旋门 </b><div>官网载文,说这座凯旋门,在1571年由埃尔南·路易斯三世改建,呈现的是文艺复兴艺术风格。1928年在修复古罗马大桥时,大门廊的建筑花纹得以复原。<br></div><div><br></div><div><br></div> 科尔多瓦中心历史地区,以此为界。狄奥赛萨诺博物馆、圣拉法埃尔·阿尔坎赫尔石雕像,规模宏大的大清真寺/圣母升天主教座堂, 古犹太人街百花巷,都在这里 -- 科尔多瓦老城区,也叫主教座堂街区。 <b>桥门圣拉斐尔凯旋柱</b> <div>是科尔多瓦众多的供奉该市主保神,天使圣拉斐尔的凯旋柱之一,这是一说。<br></div><div><b>大天使圣拉斐尔雕像</b>,科尔多瓦市的守护天使,因其在1578 年瘟疫流行期间保护了科尔多瓦和它的市民,此为另一种说道。<br></div>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南向的围墙,面对</span>西班牙的第三大长河 -- 瓜达尔基维尔河。围墙厚固,拱券,浮雕,有着显著的基督教文艺复兴风格。摩尔人伊斯兰教与欧洲基督教的历史纠葛与争斗,是如何走向这样包容的呢?高墙深院的内里,一定会有更加丰富的历史实景呈现。</p> <p class="ql-block">历史远去,给斑驳的墙石留有印痕。</p> <p class="ql-block">石门洞已见风化,随风雨吹打而去的浮雕,属于最初天主教修道院时期的残垣,还是后来再建主教堂座的遗迹,不见得有什么定论。</p> 曾经豪情万丈的摩尔人,踏海而来,入主伊比利亚半岛,在科尔多瓦曾经的荣光,依旧有痕可寻。 <p class="ql-block">天主教堂?还是清真寺?</p><p class="ql-block">难怪很难得说清道明的,眼前的这座科尔多瓦大清真寺/圣母升天主教座堂,不光是名称两者兼具,文献记载的建造过程也极其漫长而且繁杂,经历堪称沧海桑田:罗马人始建天主教修道院, 摩尔人入主科尔多瓦后改建大清真寺,再后来西班牙天主教徒改建主教座堂,从公元8世纪一直延续到公元13世纪,前后时间跨度竟长达500年,一方宗教热土,建筑风格如此你我不分的混搭,仅外观打卡就显而易见,寺院/教堂内里还不知道会有怎样的颠覆式震撼?</p> 据说,这一处庭院名叫<b>橘园</b>,进入大清真寺/圣母升天主教座堂必经通道,里面种有大片的橘树而名,说它是北非摩尔人带入的种植文明在欧陆的呈现,也许不为过头。<div>一眼望去,清真寺风格的列柱回廊与基督教的尖塔高耸同框,分明更加令人震撼,震撼的,是曾经争斗不已的两方,在这里竟有如此难得的融洽与和谐。</div>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庭院四周是列柱环廊,一侧的柱廊墙上挂满一块块很有沧桑感的木板,据说是从原来的清真寺穹顶上拆下来的天花木饰,木板上面清一色的几何图形就是无言的诉说。</span></p> 也许有过翻新,也许因为摩尔人近800年的统治时期距今略近一些,摩尔文化尤其是建筑技艺存留,留给现今游客的似乎更易识读。 来到大清真寺/圣母升天主教座堂西面,精美的瓷砖嵌饰,匀称的几何图形,一定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摩尔人所带来的阿拉伯精美艺术存留。 <font color="#333333"><b>百花巷 </b></font><div>科尔多瓦历史地区中心地域里的犹太人集聚区。<div>如今,更多的记忆停滞于15世纪前后,犹太人从那时起,已大体不再居住于此。</div></div> 犹太人留下的生活方式,尤其是五月间的庭院节,满街满巷的鲜花,倒是一直流传至今。 宛如迷宫的狭窄巷弄,宽仅1.5米,两旁是清一色的白墙黄边房舍,墙上、地面、空中是各色鲜花的世界。 摩肩接踵的游客,来自世界各地,人流之大,出乎想象也出乎意料,他们入内参观大清真寺/圣母主教座堂的可能性更大。西班牙历史上的复杂冲突,伊斯兰教与基督教有过长期角力与争斗,湮没在岁月长河中的那些分分合合,那些改朝换代,总是日复一日地在激发着人们的好奇天性。 <p class="ql-block">据说,在摩尔人统治下的西班牙,基督教徒和犹太教徒被允许保留自己的语言与文化传统,这样一种宽容甚至包容,在历史的长河中并不多见,也许在一定程度上,于冲突和争斗之外,有益于伊斯兰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在彼时的交流与融合。</p><p class="ql-block">科尔多瓦繁华落幕之前的最强盛时期,犹太人、穆斯林和基督徒曾经在科尔多瓦历史城区里一起生活,那是相对平和与包容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b>古罗马桥上的帅哥 </b></p><p class="ql-block">自科尔多瓦凯旋门折返,再上古罗马大桥去往南岸,午餐后,去往下一站:<b>塞维利亚</b>。摩尔人在伊比利亚半岛鼎盛时期,曾与格拉纳达及科尔多瓦一起并称“摩尔人的铁三角”,很是期待。</p><p class="ql-block">在桥头,遇上几位科尔多瓦本地的帅哥,不舍他们的阳光与开朗,必须咔嚓定格。</p> <p class="ql-block">美女入镜,更要抢拍定格。</p> <p class="ql-block">大妈妆扮精致,乐呵达观,在老城区的偶遇,一并存入这里。</p><p class="ql-block">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科尔多瓦人与世人没有两样。</p> <p class="ql-block"><b>科尔多瓦王宫 </b></p><p class="ql-block">亦称“基督教君主城堡”,这是一座堡垒王宫,规模不算大,但历史地位显赫。伊斯兰教的哈里发,基督教的国王都先后居住于此。在这里,费尔南多三世筹划了对摩尔人最后一座都城格拉纳达的最后一击,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也曾在这里晋见天主教双王,寻求航海支持。</p> <p class="ql-block">改变西班牙历史的<b>天主教双王</b>,伊莎贝尔一世和她的丈夫斐 迪南 (也译为费尔南多)二世曾长期在此居住,可能是这一处遗址的最大看点。这座王宫城堡,位于瓜达尔基维尔河北岸,毗邻大清真寺/主教座堂右侧,步行5分钟即到。如今,只有少量的宫殿遗迹得以幸存。</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下一站去:<b>塞维利亚</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今为安达卢西亚自治区及塞维利亚省的首府,与格拉纳达及科尔多瓦同属摩尔人治下的“铁三角”历史名城,也以弗拉明戈风情舞发源地闻名。</p> <b>黄金塔 </b><div>位于塞维利亚,一座十二边形的军事瞭望塔,有浓厚的阿拉伯摩尔人建筑风格,兴建于13世纪的穆瓦希德王朝,以控制从瓜达尔基维尔河到达塞维利亚的水路,为西班牙珍宝船队定期从美洲带回的贵金属提供安全保护,这也可能是它名称的来源。<b><br></b></div><div>塔身,原来涂有一层金粉,虽脱落,傍晚夕阳下与夜晚探照灯照射下,有金色闪现,是另一种说法。</div> 河对岸的民居,似乎也镀上了一层金光,会不会是黄金塔的折射呢? <b>塞维利亚大教堂 </b><div>西班牙旅游局官宣说,"塞维利亚大教堂在7世纪的大清真寺基础上建立,保留了著名的吉拉尔达尖塔,其历史可上溯至16世纪。来这里千万不要错过500件保存在教堂内宝贵的藏品,有诸如穆里略,祖尔巴兰和戈雅等著名画家的画作。"<b><br></b></div><div>问题是,我们的团游手册还是"外观"的预设,呵呵,那就外观呗。</div> 这座教堂,是欧洲最大的哥特式教堂之一,也是西班牙最大的教堂,是<b>世界上第三大教堂,</b>仅次于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和米兰大教堂。<div>还是只有,外观,外观,外观。一个开始有些生厌的字眼。</div> <p class="ql-block">有记载说,这座建于十六世纪的教堂构筑,建在十二世纪的大清真寺基础之上。 原来的大清真寺内,保留有阿布鲁西奥内斯庭院,现在的宽恕门和著名的尖塔吉拉尔达。这一点与科尔多瓦大清真寺很像喔。</p><p class="ql-block">可惜这次不得入内,外观的宏大壮美,足以令人赞叹。</p> 1248年,卡斯蒂亚的费尔南多三世攻占塞维利亚之后,把原来的清真寺改建成天主教堂。建造历时105年之久,历经穆德哈尔、哥特、文艺复兴、巴洛克和新古典主义各个时期,融而合之,成为后来的所谓西班牙哥特式建筑风格。<div>据说,飞扶壁,尖拱,彩绘窗户与玫瑰窗,拱顶,繁复的雕刻,是这座大教堂总体上的五大主要特点。<br></div> <p class="ql-block">塞维利亚大教堂,不仅是一座具有重要宗教和历史意义的建筑,也是一座艺术和文化的宝库。不同艺术风格和文化传统,在这里呈现出融合,反映了西班牙历史和文化的多元性与独特性。</p><p class="ql-block">据说,出生于意大利,后移民葡萄牙,再后来移民西班牙的航海家哥伦布,其灵柩便安葬于这座大教堂里面。</p> 你拍美女,我拍景,谢谢啦! 赏心悦目的都市小景,历史与文化的无言展示 <b>拉恩卡纳西翁广场 </b><div>广场亦名:老城道成肉身广场。堡墙厚重,古色依旧;广场中央,是一撑硕大无朋的白色木制都市阳伞 ,状若蘑菇 ,长150米宽70米,高约26米,享世界最大木建筑之誉。<div><br></div></div> <b>都市阳伞 </b><div>最惊艳的地方,在于美景与功能的完美融合:集纳有一座考古博物馆、一处农贸市场与一个高架市政广场,伞下和伞内的酒吧与餐厅最宜小酌,伞顶是美妙绝伦的全景露台。</div> 中世纪古建,与现代化艺术及公共空间,互为比邻,对话彼此。 <b>塞维利亚王宫 </b><div>又是一处外观之景,又是一处先后作为伊斯兰教与天主教王宫的宫殿,欧洲史上最为古老,营建持续时间长达500多年。<b><br></b></div><div>有就会再来,再游,必须入内才行。</div> 王宫外的雕塑 <b>塞维利亚的西班牙广场 </b><div>人说西班牙有一大特色:有城市,就有西班牙广场。</div><div>最美,没有之一者,美到没有小伙伴的,必须是塞维利亚的这一处!她既是西班牙新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也是摩尔复兴建筑的缩影。</div> <p class="ql-block">广场呈270度圆形,为一长溜半弧形的赭红古建环绕,主塔楼居于中央,两端为副塔。留有90度开阔处,正对玛利亚路易莎公园,楼群之前有一条蜿蜒流淌的护城河,上跨数座小桥,大气磅礴之中的小细碧玉,与岁月一道流淌。</p> 登塔俯瞰,小河与半弧形拱廊砖建,逶迤互丽,妙然天成。 荡漾小船儿,泛舟护城河,遨游历史。 护城河,水流清浅。 阳光,照进历史。 小桥横跨,瓷画嵌饰鲜活如昨。 <p class="ql-block">广场古建的墙壁上有许多这样的壁龛,青花彩饰瓷艺,内容呈现的是西班牙58个省区的各自风情,艺术风格却有摩尔人独特的高辨识度。</p> <p class="ql-block">壁饰,也是这样的青花瓷嵌,巧夺天工。</p> 西班牙伊斯兰王朝已然远去,历史留下的背影依旧在望,浓墨重彩,光艳存今。 柱廊环绕,立柱色白,壁墙赭红 主塔背面,临街,也有古堡一样的挺拔身形。 <p class="ql-block">弗拉明戈,据说是当今世界最富感染力的流行舞种,非舞迷,不妄言。作为歌、舞、吉他三合一的艺术表演形式,或许也是一种慷慨、狂热与无拘无束的生活样态,<b style="color:rgb(1, 1, 1);">弗拉明戈就是吉普赛,就是卡门,就是那些来自遥远异乡的,美丽而桀骜不驯的灵魂</b><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这句百度网言,没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塞维利亚,西班牙,你就是弗拉明戈!喜欢你的阳光,喜欢你的激情。</span></p> <p class="ql-block">离开塞维利亚,行程上的下一站是阿尔加维海边度假小镇 -- 拉戈阿,是葡萄牙了。游走4日,再回返西班牙,去大学城 -- 萨拉曼卡-塞戈维亚-马德里-巴塞罗那一线。</p><p class="ql-block">葡国4日行旅所见,已成美篇《面海而居葡萄牙》,欢迎前往鉴阅。谢谢您的关注。</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4il0z8c" target="_blank">面海而居葡萄牙</a></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拍摄:岐山 行者 202405</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辑成:行者无疆 202406</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鸣谢: 团友+导游+地陪</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