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或许是我们人生的一种态度

黄薄几

我们每个人终将面对无法避免的死亡。但如何面对呢?向死而生!这或许就是我们生命意义上的一种倒计时法,也是我们人生的一种态度。 (《回王故垒》,摄于宁夏。) 有哲人告诉我们:死和亡是两种不同的存在概念。死,可以指一个过程,就好比人从一出生就在走向死的尽头,我们过的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小时,甚至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是走向死的过程。而亡,指的是亡故,是一个人生理意义上的真正消亡,是一个人走向死的过程的结束。人只要还没有亡故,就是朝死的方向活着。在这个向死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全身心在场,且真实地感受到强烈的自我存在。所以,死的过程与亡的结果相比较,这个向死的过程更本真,更真实、更具体。 (《脚印》,摄于安徽九华山) 站在理性思维的高度,我们可以用“死”的概念来激发我们内在“生”的欲望,进而激发我们内在的生命活力。这能行得通吗?究竟应该怎样用“倒计时法”来权衡我们的死亡呢?我们可以用哲学的概念来让我们每个人领悟: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是可以延长的。这种延长是指生命的“内涵性”,就是通过内在精神成长的方法,看淡各种功名利禄对我们精神上的诱惑,珍惜生命中的每分每秒,焕发出生命的积极进取意识和内在活力。通过提高生命中每天每时、每分每秒的质量和长度,来提高生命的效度、目标的密度、生存的厚度。只有这样,我们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现出无限的可能性。 (《金顶之光》,摄于萍乡武功山。) 纵观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似乎就是一场长途跋涉。我们不但要生存与生活,还要繁衍后代、传承民族文化、赓续文明,因而需要和拥有顺其自然的定力。那么,怎样让我们整个人做到向死而生呢?其中的道理就是:只要我们不断地探索,找出人生问题的答案,每个人就拥有了一种属于自己的生命方式。当然,答案最终我们不一定都能找到,但只要我们在不断地寻找,就能够更好地把握住自己生活中的快乐。<br><br> (《云海之路》,摄于萍乡武功山。) 活着,并不断追寻自己的人生快乐,就成为了我们平常人生存的初始动机和动力。佛家说,这个世界最大的真实之一就是人间实苦。因此,我们不必羡慕他人,因为他人的人生我们没有过过;也不必否定自己的人生,因为我们已经或者正在尽力。天主教说,每个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各自困境的囚徒。唯有热气腾腾地活着,并在自己的岁月里播撒善意和慈悲,才是生命最后的救赎。 (《山路蜿蜒》,摄于安徽石台县。) 如此说来,我们生命意义究竟又是什么呢?这的确是个哲学问题,针对“什么是生命?”、“生命的价值在哪?”、“生命的真谛是什么”等问题,多少人热衷于进行探讨,意在解构人的存在的奥妙,相关解读方案千种万种。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尔指出,生命的意义因人而异,也因时而异,发现生命意义的途径有:创立某项工作或者从事某项职业,体验某种事物或者面对某个人,以及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等。弘一法师说,“人生有如梦境,岁月如梭,时光荏苒,唯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禅院一角》,摄于宁夏。) 于是乎,就有了一个终极问题:人为什么要有意义地活着。有人说,人其实就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活着就是生命意义的全部。不容置疑,在这个残酷社会现实中和复杂的世界里,有的人为了延续生命不得不艰难地活着,正因为异常艰难,活着才具有了深刻的含义。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我们活着,体现生命的顽强、坚韧和尊严,从而彰显活着的意义和生命的可贵。 (《桑莲法界》,摄于福建泉州开元寺。) 诚然,一个人在生物意义上活着,也不是一件简单和容易的事,一方面我们必须生存在衣食住行的最低需求中,另一方面要面临生老病死的不断困扰。这些问题无疑对于生命本身是重要的,但我们生命的意义绝不止于解决这些问题。 (《困》,摄于武汉粮道街。)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情感、有心智、有思想,这决定了人不只是在生物学意义上活着,还必须赋予他(她)社会学、甚至哲学意义上活着的概念。对此,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面,其理论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条由物质到精神、由生物学到社会学甚至到哲学探寻生命意义的有效途径。 (《旗袍之美》,摄于湖南沅陵县。) 毛泽东曾经对白求恩先生的评价: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他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很显然,在毛泽东的视野里看一个人活着的意义,就在于看他有能力时干些什么,将个人的价值与社会的责任、人生的意义联系在一起。 (《过桥》,摄于安徽石台县) 于是,我们更加了解了“向死而生”的内涵:“死”是生命的本质,死亡是最无法逃避的事;而“生”则是活在当下的一种状态。因此,“向死而生”在本质上就是一种不避讳死亡、明白生与死关系的生活态度,能勇于面对生命的挑战和勇敢地面对死亡的到来。因此,我们就应该明知自己在不断走向死亡却依然热爱生活,并且以一种高于物质利益的精神,引导我们周边的人们向善、友爱、和睦、和平,从而体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采茶》,摄于湖南沅陵县) 如此说来,我们每一个之所以会来到人世间,是因为我们各自都有着一种或多种使命。使命的担当,正是每个人活在当下的意义。可见,“向死而生”是一种更有意义、更有尊严、更加高贵的活着方式,也因而成为我们人生的最高境界。 (《向往》,摄于萍乡武功山。) 古往今来,基于不同的哲学观,有不少伟大的思想家在有关人生意义的思考上,也得出过与“向死而生”殊途同归的结论。比如,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就说过: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则认为: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鲁迅先生也曾经说过:使一个人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我们不难发觉,对于任何一个自然人,生都是偶然,而死是必然,只有那生死之间的一切才完全属于自己。因此,站在向死而生的角度,思考并直面死亡,是为了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地活着。 (《土楼秋意》,摄于福建漳州南靖县) 但令人遗憾的是,在这个短暂的属于自己的人生中,人们极易为长生不老的假象所蒙蔽。我们要像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等先哲一样体察生命的真谛,并且做到向死而生。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定的人,才能达到彼岸。 (《傩坛》,摄于贵州铜仁市) 逾越花甲的人们或许已经体会,身边的至亲、同窗好友、同事战友有的还沉迷于金钱名利里,有的已经离开人世,有的在蹲监,有的已出家,却有许多人在悲欢离合中已经学会了那最为关键的四个字:向死而生。 (《银杏秋黄》,摄于江西宜春。) 向死而生,是一种以不避讳死亡的生活态度,是一种直面生死的人生境界,是一种使命当担的人生哲学。<br><br> (《那云端》,摄于萍乡武功山) 文/摄影:黄薄双;感谢李远实、彭学平、周金铧、韩庆芳、汪立新、周少波、汤文德、肖南波、戴树辉、胡寒等热情帮助;感谢我夫人江星的用心支持。